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关于创新,上海浦东新区尚玉英副区长演讲

发布时间:2020-03-01 17:55:5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关于创新,上海浦东新区尚玉英副区长演讲

腾讯科技讯:第八届中关村电脑节于9月7日至9月12日举行。展览交易会的主会场为海淀展览馆,分会场分别位于海龙电子城、鼎好、中关村科贸、太平洋商城以及硅谷电脑城。9月7日上午10点,2005中国创新论坛在中国电子大厦举行。腾讯科技进行了现场直播。

图为:上海浦东新区尚玉英副区长演讲。

以下为其演讲全文:

尚玉英 : 各位嘉宾大家下午好。非常感谢创新论坛给我们这次机会,刚才有同志问我“你是浦东新区的,你怎么介绍张江?你和张江高科技园区是什么关系”?简单地说,浦东新区有国家的开发区,一个是金融、贸易为主的陆家嘴金融贸易区,这是我们国家以唯一一个以金融命名的,一个是贸易为主的外包保护区,一个是先进制造业为基地的紧俏加工区。以高科技产业为基地的张江高科技园区,今天我想重点跟各位汇报交流一下张江高科技园区的发展情况

首先,应该说集中力量加快推进技术创新和高科技产业化已经上众多国家和地区重大的发展战略。美国、台湾的成功经验都证实了集中资源科技园区享有政策、人才、资本、区位优势的弹丸之地,高倍的实现聚集和扩张,从容走向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载体和结晶。

我想通过张江发展的实践和大家交流一下自主创新的高发展之路。上海高科技园区是1992年经过国务院批准设立国家级高科技区园区的始终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过渡重视和亲切关怀。03年8月温家宝总理视察园区,充分肯定了园区贯彻科教兴国战略取得的跨越式发展的成绩,并提出了要将张江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科技园区的这一目标要求。

去年7月,胡锦涛总书记再次视察张江,极大鼓舞了张江高科技园区的广大建设者和创业者。十多年来长将高科技园区始终以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科技园区为目标,积极探索具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的高科技产业园区发展之路。努力使园区成为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基地。特别是上海市委市政府1999年实施聚焦张江战略以来,园区在培育特色高科技产业发展,机制创新、研发创新、孵化创业、辐射带动,培育自主知识产权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建设了九个国家级的产业基地,依靠科技进步、依靠科技创新,推进了跨越式的发展。

一是提升自主创新的能力,推进高端产业的发展。张江的重点产业主要集中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以及产业。园区特别注重这些方面的高端技术创新的环节,促进园区企业在国际、国内、最为先进的生产、科研平台上自主创新。在集成电路产业方面,以中兴国际、半导体等150多家国内外知名电路企业为龙头,总投资超过10亿美元,约占全国的60%。04年园区点集成电路的产能明显放量,产值达到100多亿,同比增长1.9倍达到了国内的50%以上,呈现了产业链最完整、加工水平和生产能力最高,研发机构实力最强,IC设计企业最集聚的特点,同时成为大陆最大的集成电路产业基地,中兴国际成为全国第三大代工企业。在这个代工的工艺、研发方面也取得了新的进展,为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奠定了新的技术里程碑。

在软件产业方面,园区以“1+3”为主,以张江软件园为核心的“1+3”浦东软件园,软件企业1000多家,包括国际著名的一些研究院、软件开发公司等等。也包括我们国内著名的自主创新的企业,比如说复旦的京师大、凌辰科技等等。软件从业人员超过一万人,去年整个软件出口占了上海市的50%,园区的软件销售收入也已每年34%的速度在增长。生物制药产业在引进中科院、上海药物所等一大批国家重大科研平台的基础上,园区更加关注和发展一大批研发创新的中小型生物医药企业,这些企业大多数为海外归国高级人才创办。这些进入国际最前沿,极大提高了我国生物医药水平的水平。目前园区进行临床实验的新药超过10个,实验室的新药20多个,还有一大批专业的化学物。目前长将成为中国的药都,培养了科研服务大批的优势资源,一个研发、开发综合、规模生产、营销物流的现代生物医药服务体系初具规模,成为我国生物医药产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基础。最近张江正在大力推进研发外包服务产业,同时也构筑孵化中国基地。

另外,随着张江主要包括高科技产业发展的同时也延伸了一些产业比如金融信息服务业,短短一年半的时间就集聚了国内外十几家著名的金融机构,他们的数据处理中心、后台都相对集聚在浦东高新区,在国家文化部的支持下,在张江设立了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第二个方面,园区重视创建示范园区,推进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作。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的支持下,张江高科技园区正致力于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的建设。大家都说张江其他特点没有,但是有一个非常鲜明的特点就是在张江知识源源不断,效率非常之大。短短几年张江高科技园区累计专业的知识数达三千多件,发明专利达到了1700多件,高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项目更是硕果累累,特别是们园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应该说在国家在上海市都处于领先地位。上海市为了实施科教兴市的战略,每年市里一个亿支持产业化项目,去年29个项目,其中11项目我们园区承担。

第三个方面,就是极具研发创新资源,推进产学研结合。在引进上海超级计算机、上海广远等国家、市重大科研资源的基础上,大力引进了包括我们国家生物芯片在内的一大批重量级的研究开发技术,目前在园区已经拥有企业研究开发机构近百家,也就是研发和创新的资源在张江高度的集聚,成为高科技园区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优势。当然园区还拥有一大批高科技人才,包括两院院士,包括海外留学人员,美国硅谷把张江高园区作为美国硅谷的威胁,当然主要的威胁他们认为硅谷的人才都跑到了张江。

第四方面,在优化创新创业的环境,支持中小企业做大做强。近年来园区健全服务体系,为高科技企业创业成长提供非常优越的发展平台。到200四年园区已经认定的高新企业300多家,占上海市高新区的43%,同时还建立了16个孵化器,孵化面积达到34万平方米,吸引了大量的中小企业和高技术人才,涌现出一批“小老虎”,包括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盛大网络等等,这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都是从零在张江开始做起。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从某种意义上讲一个国家经济的强弱取决于它拥有多少自主的只有知识产权,拥有多少自己的国际知名品牌,以及拥有多少自主创新的能力,这些是别人夺不走的国家经济核心竞争力的资本。经过近十多年的发展,张江集聚了一批核心的产业精华,国际化的人才成长的企业经历,形成了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成为国内自主创新的重要平台之一。

总而言之,张江高科技园区快速、高起点的发展,我认为主要得益于三大战略的实施。这三大战略分别是聚焦战略。张江高新园区92年就成立了,但是将近有7年的时间发展速度比较慢,到1999年市委市政府作出决定就是举全市之力聚焦张江,这个聚焦战略就是把政府拥有的公共资源,包括政府政策,包括过渡的授权,包括一些行政管理,包括我们讲是三个有利于,就是凡是有利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凡是有利于自主知识成果涌现的,凡是有利高科技人才发展的,在这方面的制度方面的安排多在张江先行先试。所以,聚焦战略使张江在短短的五年内,使重点高科技产业迅速达到了一定规模。

第二个战略,就是产业集群式发展战略。张江的产业不多,但是大家都说做一个成一个,我们主要集中在几个重点的高科技产业,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包括大家在谈到自主创新或者科技创新,政府重点支持就是创新继承的这样一个群体,不是单独支持一个企业,更加重视支持产学研结合的知识创新集群式合作发展。这几年张江成功的重大战略就是产业集群式发展。我们不仅仅注重引领产业龙头,还为相关配套产业都配置好资源。

第三个战略,就是“五精战略”。大家都说到张江创业门槛比较高,实际上高在哪儿呢?是高在张江的“精”。

第一个“精”我们注重极具世界产业的精华。

第二个“精”我们注重培养人才精英,张江的人才是多元化的人才。在张江可以看到我们土生土长的高科技人才非常优秀,也可以看到从海外归来的人才,而且也看到一些外籍人士在张江就业,而且政府通过政策的安排,通过资金的安排,为我们产业链的高端都制定了一些人才培训计划,包括支持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政府出资和过于著名研究机构联合培养芯片工程师。

第三个“精”就是塑造企业精品。张江涌现出了一大批精英企业,政府不但帮助他们加深自身文化的建设,还帮助塑造企业的精品。

第四个“精”就是打造文化的景点。张江不仅有高科技产业而且有高科技的文化,我们希望张江不仅仅是高科技园区也是高科技的社区,张江还打造了文化景点。

第五个“精”就是体现服务精神。政府给予了张江园区高度重视,我想这是张江发展的实践走过来,这些经验可以大家分享。

非常简要的汇报一下这几个方面,在推进国家高新区、自主创新工作中或者是国家高新区承担国家战略重要使命的过程中,政府应该做哪些工作。高科技的发展目前都会碰到一些共性的问题,我想可能这几个方面是政府着力推进的。

第一,搭建公众服务平台,推进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单个企业是不能做的,政府应该在这方面下大力气做,包括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目前在张江已经设立了大平台的建设,政府出资采取市场化运作的方式,我们为软件产业发展建设了软件增值服务平台,目前总共和社会资本结合一起花了大约8亿人民币建设集成电路公共研发服务体系,当然还有我们公共的生物医药的实验室、公共的研发平台,包括公共的“重视”基地,我们希望不断的降低我们中小型企业创新的成本。

第二,政府应该致力于改善投融资环境,帮助企业在研发、创业阶段各个不同渠道的资金支持。目前我们资金的瓶颈应该是我们中小企业创新、创业最大的问题,首要的问题就是资金短缺。在我们国家目前的投融资的制度安排上浦东新区我们能做的目前是由政府出资,联合国际上著名的风险投融资机构,组成风险投资的联盟,采取海内外共同帮助国内中小企业,到他们成长到一定阶段,共同帮助他们争取海外上市,当然国内能够上市最好了,但是不行的话就海外上市,就是致力于帮助企业解决资金难的问题。另外我们浦东新区每年安排了10亿人民币为高科技中小企业提供银行贷款的担保。我们认为这些方面政府应该做,想办法帮助企业在研发成长过程不断阶段有资本的注入。

第三,政府应该做的就是要密切跟踪世界经济技术产业的趋势和变化,及时研究调整相关的政策,确保政策支持的重点更加突出,更加有效合理。我们现在都感觉到高科技产业的发展,要让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总是感觉到有一些制度安排略滞后,政府应该跨前一步为我们企业想的早一点、远一点。

第四,要为我们企业吸引留住人才创造条件和环境,人才是企业的“命根子”,当然也是一个地区是否具有竞争优势的命根子,特别是大家都在问我,海外国际著名公司包括一些企业都在问“张江、浦东的成本高,到这儿创业,为有那么多世界著名企业和国内外著名企业都到张江发展”?我也问他们你们为什么选择张江、到张江创业,他们说因为人才对于一个优秀的企业至关重要,我们看中就是张江的集聚人才的能力和获得高科技人才非常方便的方便。所以,我们认为政府在留住人才和吸引人才方面要创造更好的条件和环境,这是政府帮助企业应该做的事情。

浦东新区政府将在这些方面做支持。今天的研讨会,我们科技部的领导也在,因为前一段时间我们科技部前头重点讨论国家高新区下一步的发展,有几天由国家层面帮助制定一些制度上的安排,确保高科技园区能够更加快速的发展,说切实承担起国家赋予的使命。

应该适时出台一些有效的产业扶持政策,需要全方位的联动,特别是资金的投入强度一定要保证,我们总感觉到政府要做一件事儿总是好象不解渴、支持不到位。我们希望将国家高新区最终形成中央财力部分能够设立国家自主创新基金,用于高新区自主创新能力的建设,就是把53个高新区形成的国家级的财力部分设立国家自主创新的基金,专门重点支持53个国家高新区的建设。这是一个建议。

第二个建议,国家层面应该高度重视孵化器的建设。孵化器的建设是提高企业创新能力的重要的公共服务平台。从我们地方政府来讲我们一直致力于做这件事儿,但是如果能够对孵化器从国家层面上做一些服务标准方面的安排,功能、管理以及政策方面的安排,可能对提高我们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会有非常好的作用。

第三个建议,就是人才。一定要在人才方面的政策安排和制定方面有所突破,至少在高新区里面突破,因为高新区集聚了我们国家最宝贵的、最丰富的、最优秀的高科技人才,在这些区域内能够制定一些特殊的人才的培育,可能对高新技术发展,对

上海浦东新区发言稿

上海浦东新区人民法院

副区长供职演讲

浦东新区金融创新经验总结

张玉英总结

张玉英读

韩玉英先进事迹

工作总结陈玉英

上海浦东新区经济型酒店汇总

上海浦东新区法院办事指南

关于创新,上海浦东新区尚玉英副区长演讲
《关于创新,上海浦东新区尚玉英副区长演讲.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