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浅谈医学专科毕业生如何转变就业观念

发布时间:2020-03-01 20:22:0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浅谈医学专科毕业生如何转变就业观念

[摘要]大学生就业难成为目前社会的突出问题。随着我国执业医师制度的推行,对医学类毕业生就业要求越来越高。就业难题表现在市场,但其根本在学校。教学体制和教学内容调整,应以成才观念的变革为先导,顺应多元化就业市场体系的变化,满足社会医疗保障体系的需求;关注基层,强化基础,强化社区医疗保障,是实现医学专科毕业生就业的关键。

[关键词]医学专科;毕业生;就业观念

[中图分类号]G64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09)20-0112-02

随着执业医师制度的推行,医疗行业对从业者的学历要求越来越高,医学专科毕业生就业更是困难重重。在此环境下,如何转变医学专科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已成为其成功就业的关键。

一、医学专科毕业生就业观念分析

由于受传统思想影响,大多数医学类毕业生在选择报考医学院校时,其初衷就是为寻求一份稳定的工作,希望就业“一锤定音”,这就造成就业范围窄、难度大。

大城市中,生活条件较为优越,工作环境好,发展机遇多,生活质量较高,广大毕业生总希望留在大城市、大单位。即便是在当前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生活在城市的毕业生不愿放弃城市到基层、农村去工作;而来自农村的学生,考上大学走出农门,毕业后也没有再回基层、农村工作的想法。

医学类毕业生就业时存在等、靠思想,一方面,受传统就业观念影响,一些毕业生还没有完全走出计划经济时代下统包统分的思维定势,认为学校、社会、家庭培养了我,给自己安排一份工作是合情合理的;另一方面,人都有惰性,总不愿自己主动去努力,在就业中遇到困难,就会产生退缩、畏难情绪,总把希望寄托到学校、家庭上,自身缺乏敢拼、敢闯的勇气与毅力。

二、专科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前些年,医学院校毕业生供给小于需求,是毕业生的“卖方市场”。如今,随着高校扩招,毕业生数量急剧增加,医学院校毕业生供给紧缺已成为历史。特别是一些地方卫生学校升格为大专,医学专科毕业生供给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关系,由供不应求转为供大于求,从而使就业由过去的“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这是一个不以高校毕业生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历史性转变,对医学院校解决学生就业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学校应加强对就业工作的指导

学生是学校的“产品”,而毕业生的就业率直接反映“产品”的“质量”,地方党委、政府也要把毕业生就业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将其作为衡量高校办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学生就业前景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学校今后的发展趋势。因此,学校应对就业工作给予充分重视。要建立健全专门的就业指导机构和制度,配备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能力的人员,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就业指导。同时,加大就业经费投入,把就业指导工作贯穿于教育的整个过程。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就业竞争,为医学毕业生做好职业规划,显得非常重要。虽然高学历是一个很重要的就业选择指标,但具有真才实学,且能掌握一定的择业技巧,同样能被自己所中意的用人单位录用。

(二)进行专业结构调整,开设职业生涯进修

要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就要积极满足社会用人单位的需要,这是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根本所在。因此,学科和专业结构的调整一定要适应社会要求,适应市场需求,以此作为学校办学和培养模式、学科专业设置的依据。通过学科和专业结构调整,解决人才培养与社会需要相脱节的问题,根据社会需求和毕业生就业情况开设专业录取学生。通过开设职业生涯选修课,向学生们系统地讲解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过程、任务、步骤,并运用测验的方法让学生们更好地进行职业生涯探索;在此基础上使学生能够作出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决策。然后,可以通过大量的案例或团体训练的方法让学生掌握如何进行具体操作,比如就业信息的收集与处理、应聘技巧、签约以及创业等。这样,学生们就能“有的放矢”,从容面对职场上的“刀光剑影”,更快地找到理想的工作岗位。

(三)努力拓展就业渠道

要“走出去”、“请进来”, 对有用人潜力的单位应高度关注与进行积极沟通,完善以学校为主的就业市场建设,在参加综合性洽谈会的同时,以学校为单位举办专场招聘会。这样既增加了学生的就业机会,又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学校在社会的影响力,有利于今后学校各项事业的开展。

(四)加强就业指导

就业主管部门要加强就业指导力度,对毕业生的价值观、择业观进行正确引导,调整毕业生就业期望值,增强危机意识和竞争意识,淡化就业单位的“公有”、“私有”观念,使毕业生形成正确的择业观念。要积极引导毕业生树立先就业、再择业、后创业的理念。针对部分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只看眼前自身的利益,忽视国家、社会需要及自己今后的发展前景,盲目追求高薪、高待的现象,就业指导部门应加强思想上的引导,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鼓励学生利用各种形式深入社会、了解社会、体验社会,培养毕业生务实的工作态度,从思想观念上教育毕业生树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职业道德观,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三、医学专科毕业生应如何转变就业观念

医学专科毕业生要实现广泛就业,应及时转变就业观念,勇于走出医学狭隘,到西部、基层、农村,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大众化就业观。

(一)走出医学藩篱,拓宽就业渠道

随着国家对医疗卫生行业从业人员学历要求越来越高,医学专科毕业生就业变得越来越困难。广大医学毕业生在校期间,就应该及早做好准备,广泛涉猎各方面的知识,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实际动手能力,做到一专多能,以便随时选择各种行业和岗位。

(二)准确定位,树立大众化就业观

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来临与“精英教育”时代的结束,标志着大学生已成社会普通劳动者的一部分。因此,毕业生要正确认识自我,认识社会职位要求,找准自己就业的社会定位。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毕业生在社会需求中要有客观定位。如果毕业生自我定位准确,期望的条件符合客观情况,对用人单位的要求越简单,毕业生求职将越容易实现。反之,条件越多、越高,实现起来越难。作为医学专科毕业生,就业面相对狭窄,要怀着一个普通劳动者的心态,调整就业期望值,树立大众化的就业观,以多种方式实现就业。

(三)到基层、西部、农村去就业

基层、西部、农村是我国目前最有潜力的就业市场,那里缺少更多的人才,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这就为医学专科毕业生就业开辟了新的天地。

(四)脚踏实地,着眼未来

绝大多数毕业生在就业时总是过于看中眼前的工资待遇,而不从学习知识、积累经验、提高能力方面来考虑,缺乏战略眼光。看待一份工作好与坏,不能只看起初的工资待遇,更要看这份工作是否适合自己,是否具有成长性。只要有能力、有学识还可以找到发展的机会。如果一开始就高不成低不就,只会错失发展良机。只有放宽心态,才能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在选择的岗位上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事业成功是每个大学生梦寐以求的人生目标,然而,通往成功之路并不平坦,只有确立远大目标,经过长期的艰苦奋斗,才能走向成功。引导和鼓励更多的毕业生到西部、到基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同样大有作为。这里可以磨炼意志,增长才干,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M].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2007.

[2]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3]杨宜勇.失业冲击波[M].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7.

[4]]厉以宁.经济学的伦理问题[M].北京:三联书店,1995.

[5]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结构调整中的就业问题”课题组.缓解就业压力要坚持城乡统筹――城市中的农村劳动力问题[J].经济工作者学习资料,1998,(65).

[6]唐绍欣,刘雯.80年代以来西方失业理论的新进展[J].劳动经济与人力资源管理,1999,(1).

[7]郭庆松,马道双.国外失业理论述评[J].劳动经济与人力资源管理,1999,(2).

[8]李俊.失业及其替代关系选择――我国失业的对策[J].劳动经济与人力资源管理.1997,(5).

[9]张烈军.西方失业理论及其借鉴意义[J].劳动经济与人力资源管理,1997,(8).

[10]陈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西方失业理论[J].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1995,(7).

转变就业观念 促进技校毕业生就业

医学专科毕业生自荐信

高校毕业生趋多,就业观念当转变

大学生如何转变就业观念

某县转变就业观念工作总结

专科毕业生就业推荐信

医学毕业生就业计划书

医学毕业生就业状况

浅谈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

毕业生就业观念调查问卷

浅谈医学专科毕业生如何转变就业观念
《浅谈医学专科毕业生如何转变就业观念.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