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好妈妈慢慢来读后感

发布时间:2020-03-02 00:30:3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1、每个孩子发育有早晚,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对这些为孩子担心的母亲们,我常常向她们强调、并提醒她们:“每一个孩子发育的程度都各不相同,有的早一些,有的晚一些。因此,没有对所有孩子都适用的、统一的标准。绝对不能用同一把尺子来衡量孩子是正常,还是有问题。“

现在,我们就拿说话比较晚的孩子举个例子吧。如果是在从前,这不太可能发展成为一种疾病。可是,因为现在孩子们很早就上了幼儿园,如果他在说话上显得迟钝的话,就会遭到其他孩子的嘲笑。这样一来他的这种症状很容易就会发展成为一种疾病。这样的实例近来已有大幅增加的趋势。遇到这种情况,如果家庭气氛比较好,母亲也懂得如何很好地照顾和教育自己的孩子,我就不会匆忙地给患有这种疾病的孩子进行专门治疗。反之(比如,尽管孩子说话比较晚,可是父母却并不因此而增加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诱导他们多说话,从而给他们以合理的刺激,而是只知道不断地训斥孩子),我就会积极地劝说他们进行治疗。因此,在判定一个孩子是否在正常地成长、有没有发生什么问题的时候,不能仅仅就孩子本身加以判断,还要同时考虑孩子周围的环境。在这里,我还想再次提醒我们的母亲们:每个孩子发育的速度快慢是不同的,对这个事实必须有所认识!一些母亲经常会有这样的苦恼和担心:“邻居家的孩子早就能说话了,我们家的孩子为什么到现在还不行呢?“,“邻居家的孩子已经会写字了,我们家的孩子为什么对写字一点兴趣也没有,只知道成天地玩玩具呢?“这些担心其实都是没有必要的。

那么,母亲怎样才能知道自己的孩子是否有问题呢?我常向前来找我咨询的母亲们引用这样一句话,即“smiling on happy face\"(笑在脸上)。如果孩子能经常有一张笑脸、一副幸福的表情,那就意味着,你的孩子没有任何问题。

2、要做一个有耐心的妈妈,不要做一个训斥的妈妈。一个有耐心的妈妈会使一个有问题的孩子变得正常,一个脾气暴躁的妈妈能使一个正常的孩子变得不正常。

也有一些孩子和别的孩子相比,抚养起来的确要更困难一些。也就是说确实存在一些真正存在心理问题的儿童。同时我也确信:即使那些一生下来就存在某些问题的儿童,如果他们父母的性格、家庭气氛、经济条件等成长环境比较好的话,在他们身上存在的这些问题,就决不会发展成为一种疾病!反过来说,有些孩子即使在出生的时候十分正常,可是如果他们成长的环境比较恶劣的话,也可能会出现问题。这一点在理解孩子的行为方式和成长过程中十分重要。

在我的病人中,有一些患有一种名叫“注意力缺乏、多动症障碍”(ADHD)疾病的儿童。他们在集中注意力方面有明显的障碍。虽然他们患的疾病相同,但是他们以后的成长结果却存在着天壤之别。有一些孩子的母亲心胸特别宽厚,擅长抚育孩子,所以这些孩子直到上学之前为止都没有出现过什么大的问题,成长的很好。

即使他们非常调皮捣蛋,孩子的母亲也能够很好地处理并加以引导。所以,当他们进入学校后,他们良好的表现常常会让老师们感到吃惊。相反,有一些孩子的母亲则不是这样,她们性情急躁、常常生气发火、处理事情的时候有些神经质。这些母亲的孩子们在很小的时候,“注意力缺乏、多动症障碍”(ADHD)就已经发展到了相当严重的地步。

3、即使什么都不教,也不能让孩子失去兴趣

母亲们一般都会认为孩子成长的轨迹是一条斜线,只要努力就会不断地进步、持续地成长。但是,实际情况并非这样,孩子的成长轨迹一般来说是呈阶梯状的。中间有停顿、也有受到刺激后的突变。也就是说,

即使是努力了,在一段时间之内孩子也会表现的停步不前,然后在某一时刻会有一个突然的发展。

另外,我还要再补充一点,和母亲们通常认为的不同,人类的大脑直到少年时期仍然在不断地变化和发展。在大脑发展到它的极致之前,在其发展过程中是有无数的变量在起作用的。如果母亲们以一种焦急的心态不断地让孩子学这学那,严厉地督促他们跟上学校功课的话,很有可能在某一瞬间,本来呈阶梯状发展的孩子的成长轨迹就会在那里嘎然中断,从而犯下无可挽回的错误。

因此,希望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材的父母们必须要具备的一个条件就是:凡事不能操之过急,要有懂得等待的智慧。就像日本一位有名的学者所说的那样:“所谓人生就是背着沉重的行李去赶一条长长的路,着急是绝对不行的。”

4、未来,我们的社会将变成一个复杂的、充满不确定性的高风险社会。因此,“只要成绩好就可以进好大学,从而就可以成为被社会承认的杰出人士“这种近代思维模式将会彻底消失。决定孩子以后能否成功的关键是孩子的自我认同度。所谓自我认同指的是这样一种状态:即将自身内在的感觉、自我意识以及外部评价等加以综合,从而对“我是谁”这个问题给出自己的答案。达到自我认同的人,在与他人或外部环境进行接触时就不会出现动摇或自我分裂的现象。具备这种能力的人即使是独处,也不会感到孤独和寂寞。他们在和别人交往时会尊重对方的隐私,强化自己的精神支柱。自我认同强的人能够比较客观地审视自我。这就意味着,他有很强的寻找自己喜欢从事的事业的能力。这是在未来社会中获得成功的捷径。因此,我希望我的孩子们能成为一个有明确的自我认同的人。然而,这种自我认同在本质上是不可能在一瞬间、以一种急躁的心态得到的,更不是通过对孩子进行强迫性教育注入的;而是从他出生的那天起,通过开始认识妈妈,再通过妈妈认识社会,然后在社会中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和挫折以后,非常艰难地、在一个非常晚的时期才能得到的。

孩子的自我认同,是通过对从前失败记忆的反馈获得的。“自我意识”是通过“啊,这样不行。那样做才是正确的”这种自我觉悟过程逐渐形成的。简单地说,摔倒的次数越多,孩子的自我认同感就越强。可是,我们的妈妈们却不给孩子们随心所欲经历失败的机会,只是催促他们走别人都在走的所谓“万无一失”的路。那么,其结果又怎样呢?当孩子们按照父母、学校的命令和训诫,以决死的努力进入大学以后,才开始为自我存在和自我认同这样的问题苦恼。在这之前,他们所有自我的东西都被压制了,只能被动地活着。在进入大学以后,他们突然要寻找自我了,结果只能是彷徨。

所以不要怕孩子摔倒,不要怕他探索世界的时候把衣服弄脏,不要怕他受一些磕碰,比起通过这些东西让孩子获得自我肯定的价值,这些东西都一文不值。

所以父母可以做的事情只能是:使孩子身上那种肯定性的自我意识不要受到侵害,不要丧失自信心,使孩子不要丧失对我们这个世界和社会的信赖感。

5、早期教育理论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One step behind \"(晚一步)理论,另一种是\"One step ahead\"(早一步)理论。“One step behind \"(晚一步)理论指的是:对孩子的行为要稍微慢一拍地去应对。也就是说首先要在一旁静静地观察孩子的行动,当孩子对什么东西显示出好奇心以后,母亲再因势利导加以推动就可以了。简单一点儿地说,就是你只要去附和孩子就可以了。

与之相反,“One step ahead\" (早一步)理论指的是要比孩子的行动提前一步作出反应。我们可以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孩子坐在一碗米饭前,正在说:”佛,佛,佛„„“的时候,一旁的妈妈可以提前一步十分明确地说出”饭“这个词。

我认为,如果能把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同时适当地加以应用的话,就会取得最佳的早期教育效果。

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判断什么时候应该“One step behind\"(晚一步),什么时候应该”One step ahead\" (早一步)。既有错过了孩子最佳学习时期的母亲,又有过于着急,在孩子对学习还毫无兴趣的情况下,就提前让他进入了学习过程的母亲。

对这个问题的解答,取决于母亲对孩子的关心程度如何。平时就把自己的全部爱心都投入到了孩子身上的那些母亲是既不会错过、也不会在孩子最佳学习时期到来之前就过早地进行早期教育的。

6、孩子的情绪会跟着大人变化。所以父母要忍耐,不要让孩子做自己情绪的牺牲品。

如果观察一下来医院治疗“少儿期忧郁症”的儿童,我们就会发现,在他们母亲的身上一般都存在上述的问题。在这种时候,母亲就要和孩子一起接受治疗。如果母亲在接受治疗以后恢复了正常的话,孩子过不了几个月也会有明显的好转。因此,母亲们不仅要在照看孩子的时候,而且要在其他所有的生活场景中都要很好地调节自己的感情。我常常这样叮嘱前来找我求治的母亲们、也叮嘱我自己:\" 要经常反观自身,要经常检查自己情绪所处的状态。\"

在这样一个前提条件下,我为自己制定了一个对待孩子的大的原则:\" 在我心情不好的时候,我绝对不责骂孩子。\"

既然我们每一位母亲都是普通的人,那么谁都会有情绪低落的时候。就拿我自己来说吧,有时候,我也会感到非常地忧郁和烦躁,非常讨厌去医院上班。像这样,当我的情绪状态亮起红灯的时候,不管孩子是没有按时完成作业,还是又违背了向我许下的诺言,我都不会去管他。因为在这种时候,不论你如何试图和颜悦色地对待孩子,你的这种坏情绪还是会在脸上表现出来。等到过了一段时间以后,(我们打个比方,如果说感情指数的最高值是10的话,起码要在达到7-8以上的时候)你才可以开始对孩子说你想对他说的话。

可是,大多数的父母一般都是不管自己的情绪好不好,都用目光去盯着孩子、去抱孩子、哄孩子,结果这样做着做着就发了火,甚至还会动手打孩子。这种过程在以后还会反复不断地出现。在火就要冒出来的时候,如何才能把它压制住?这并不取决于一个人的智商或理性程度。我经常可以看到,有些被称为很有理性的人,随随便便地对待自己的孩子,由着自己的情绪去处理问题。

要想对感情进行很好的调节,不经过艰苦的努力和大量的训练是不太可能的。虽然也有一少部分人天生就非常善于调节自己的感情,但是因为抚育孩子这件事本身就需要巨大的忍耐和牺牲,所以母亲们个人的努力还是非常必要的。

我曾经在前面讲到过,孩子的潜力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就会爆发。因此,在孩子的某些能力发育显得有些迟缓的时候,你也要经常拿出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因为只有这样,孩子才不会丧失自信心,才会勇敢地面对这个世界,完成自己的发展。可是,如果父母不善于调节自己的感情的话,不但不会帮助孩子树立起自信心,反而会使他们经常不断地向后退缩。因此,如果你不想阻碍孩子健康成长的话,从现在起就学习一下调节自己感情的方法吧。

好妈妈读后感

好妈妈读后感3

《孩子慢慢来》读后感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读后感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

好妈妈慢慢来读后感
《好妈妈慢慢来读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