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邓小平文选》读书报告或心得体会

发布时间:2020-03-02 02:55:3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观《小平十章有感》

在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课堂上,老师向我们推荐了有关邓小平事迹的十集纪录片《小平十章》,在最近的一段时间里,我分别欣赏了这部纪录片,从而引发了许多感想。为此我想写写我对邓小平的认识。

小时候我就了解到邓小平的个子十分矮,但是他能力强是人皆共知的,他作为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带领中国人民走出十年*的浩劫,并划时代的提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战略决策,使中国人民走向富裕,为此他的历史功绩是无可争议的。作为传奇人物,他也有自己的普通的一面,总之,邓小平是一个值得我们大书特书的伟人。

邓小平出生在中国四川,他是家中的长子,早年在法国留学,在法国这段时间里,他接触到了共产主义思想,并最终加入了中国少年共产党,他在当地勤工俭学的经历中,他见证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与压迫,为此,他在当地积极参加工人运动,从而引起了法国当局警方的注意,经过一番斗智斗勇,他最终踏上了前往革命圣地莫斯科的道路。

在苏联度过一段时间后,他回到国内,开始了革命运动。他在广西创建了百色革命根据地,并且创建了著名的红七军红八军。后来他来到中英苏区瑞金,在反围剿战役中,邓小平因为支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因而并打到,这是他人生中的第一落。后来在遵义会议中,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领导集体,邓小平因而又被委以重任,在长征途中的飞夺泸定桥战役就是邓小平部队的杰作,终于红军长征胜利,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在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邓小平被任命为八路军129师政委,因此邓小平开始了与刘伯承长达十几年的征战生涯,129师主要活动在山西省,当时日军的十分嚣张,妄图在3个月内灭亡中华,部队战士普遍有一种惧怕日军的心里,邓小平为此到部队演讲,鼓舞大家的士气,部队的士气因此渐渐恢复,在战争途中,他总是亲临第一线,与战士同甘共苦,因此他在军中有很大的威望。

抗日战争胜利后,邓小平与刘伯承被任命为中原人民野战军政委与司令,开始了解放战争。他们一起千里转战大别山,拉开了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在1948冬季,华东人民野战军与中原人民野战军联合发动了淮海战役,邓小平被任命为前委第一书记,掌握百万大军的指挥权,后来邓小平的中原人民野战军转战大西南,并最终把五星红旗插在了雪域高原。

新中国成立后,邓小平先被任命为西南局书记,后又调往北京,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成为新中国的重要领导人。但是邓小平的军事生涯并没有结束,在他后来的经历中,他先后担任过解放军总参谋长,中央军委副主席,直到最后他成为了中央军委主席,并最终在1989年,他离开了这个岗位,但是说邓小平是一个老兵是十分恰当的。

1966年,中国开始了声势浩荡的文化大革命,首先受到冲击的就有邓小平,他被戴上了党内‘第二号走资派’的帽子,所有职务都被撤销,他的家人也受到牵连,后来邓小平夫妇并流放到江西参加工作改造,并在普通车间做起了工人的工作,直到1971年,震惊中外的“913”事件发生了,毛泽东的亲密战友林彪出逃苏联,并最终在途中机毁人亡,林彪事件对毛泽东的触动很大,毛泽东担心军队出问题,便萌生了启用老干部的想法,周总理抓住机会,邓小平在向中央写了一封想要为人民干点工作的信后,毛泽东顺水推舟,重新启用邓小平,邓小平担任中央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总参谋长,他与周恩来一起纠正一些错误,但是在对待文化大革命的态度上,邓小平的表态令毛泽东不满,“四人帮”抓住机会,并利用1976年人民纪念周总理的“天安门事件”,向毛泽东进言,因此邓小平再一次被打倒,知道*结束后,在叶剑英等老革命家的建议下,华国锋主席恢复了邓小平的职务。从1977年到1989年邓小平带领中国人民不断探索,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战略决策。

邓小平恢复职务后,首先抓教育工作,他多次与教育部的同志谈话,并最终在1977年恢复高考,这对广大中国青年来说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在邓小平执政时期他一直把教育看的很重,他知道人才是国家最重要的资源,直到1989年的**运动,邓小平一直受到青年人的非议,殊不知,如果不是邓公恢复教育体制,他们怎么会有时间来说三道四。

在科学领域,邓小平一直关注中国的科学家,尽量满足科学家的需求,帮科学家解决问题,让他们一心一意考科研,著名数学家陈景润就是一个例子,邓小平多次关注陈景润的生活,帮助这个国际数学大家解决问题,让他们一心一意考研究。在后来,中央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显示了中央对科学的重视。

邓小平一生最伟大的贡献就是改革开放,在*结束后,党内有些人主张继续实行“阶级斗争”的策略,后来邓小平提出了实践是检验事实的唯一真理,统一了党内的思想,在1981年,邓小平当选为中央军委主席后,中国陆续开始了开放的进程,先是在深圳,厦门,珠海;接着由南到北由东到西,中国不断融入世界大家庭,人民的生活不断改善,到了我们现在生活的时期,中国的经济总量在全球占有巨大比重,可以说我们现在的一切都是邓小平的伟大决策。

在围绕改革开放问题上,人民对邓小平的看法不一致,有人说改革开放使中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道路,因此在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发表了一系列的演讲,阐述了相关问题,我们走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不是贫穷,我认为一个国家是那种类型的国家,取决于政体,而不是经济的发展方式,现在的国家没有一个是单一的经济体制,苏联解体很大部分上是经济体制问题,社会主义国家可以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国家可以有计划经济,关键是如何分配经济比重,只要有利于发展,有利于增进综合国力,那一切都不是问题。

虽然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了30年的经发展高峰期,但是同样带来了许多问题,这是不可改变的,许多事体制问题,现在我们的习近平总书记正在致力于解决这些问题,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我们的国家会越来越强大,缅怀邓公。

在外交领域,邓小平创新的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思想,中英开始了长达数年的谈判,并最终决定中国在1997年收回香港。当然中间有很多插曲。

铁娘子对英国人苦心经营的自由繁荣的香港不舍,又挟马岛战争全胜之威,信心百倍,骄横自负,试图阻挠香港按时回归,但在邓的而前,她终于如茄子经霜,蛇遇竹鞭,无计可施,黔驴技穷。 邓说:“主权问题不容商量,其它可用谈判方式,这个问题就这么定了”,言语铮铮,掷地有声,何等气魄!

邓说:“如果在1997年香港回归之前,香港发生*或变局,我们将不得不考虑收回的时间与方式”

铁娘子听了,头皮发麻,威风不再。而且邓是在一个世界大国女首相的面前,边悠闲地抽着烟边说这番话的,貌似无礼,实是雄视天下,蔑视强权的自信使然。一个以铁娘自诩又带着马岛海战全胜的自豪,并以老牌帝国首相自负的撒切尔夫人在聆听了邓的泰山压顶似的声明后,她气馁了,她只有徒呼奈何了。 邓作为一个在枪林弹雨中滚打出来的,在险恶的政治风云里洗练出的的坚忍而顽强的老一代革命家、政治家,作风强硬,意志坚定,气度恢宏,其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的坚强决心与凌利气势让中国人民倍感自豪。

但是在1997年初邓公逝世,他并没有亲眼看到香港回归,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有人说邓小平违反了毛泽东的设想,现在很多人说毛泽东是理想主义者,邓小平是实用主义者,我感觉这确实有道理。在邓小平在80年代复出后,邓没有全盘否定毛,表面看是他恪守马克思及毛本人的实事求是的思想精髓,是对客观公正之风的继承与发扬,其实,这是他的职明与睿智,那个采访他的英国女记者可谓一语中的。因为全盘否定毛,全国思想大乱,局面难以掌控,再说毛被全面否定,那么他所建立的国与军呢?他所建立的政权呢?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全盘否定毛,邓等唱戏的平台是谁建构提供的的?是不是也要否定?如不能,则凭此一点,功已在千秋万代;如能否定,则应先否定这个平台再来全面否定毛。如此,邓将很难解释,也很难自立,尤其是自己便失去了赖以立身的平台。所以邓只能将毛拉下神坛,不可彻底击倒,也不能彻底击倒。所以便正如毛在世时所言,“我死之后,会有人打着红旗反红旗”.毛的预言又一次得到印证。 我感觉伟人有伟人的苦衷,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邓小平对中国的贡献,用一首诗来概括

神州大地起苍黄,方有邓公志气扬; 众望所归执帅印,一言九鼎正朝纲。 韬光养晦新思路,桃李门墙老主张, 理论是非实践论,人物功过草民彰。

在最后,我想说邓公千古伟人,非我们只言片语所能评论,还是那句话,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数学科学学院

统计学 2014411791

周昊

《邓小平文选》读书报告

学习邓小平文选心得体会

学习《邓小平文选》心得体会

读书心得:学习《邓小平文选·严厉

大学生学习《邓小平文选》心得体会

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心得体会

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心得体会

邓小平文选

邓小平文选

邓小平文选

《邓小平文选》读书报告或心得体会
《《邓小平文选》读书报告或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