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九年级历史中考总复习材料题(推荐)

发布时间:2020-03-03 05:59:1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375教育资源网 http://www.daodoc.com/中小学试卷、教案、课件免费下载

2008年中考历史材料题精选(八年级上册) 改错题 第38题

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科技文化辉煌灿烂。例如:春秋时期孟子创立了儒家学派;唐朝诗歌繁荣,其主要代表人物有李白.杜甫.苏轼;北宋毕升发明了雕版印刷术;明朝卓越的医药学家李时珍的代表作《天工开物》是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但在近代,中华文明遭到了西方列强的摧残,例如八国联军火烧北京圆明园。

[参考答案]孟子——孔子 苏轼——白居易

雕版印刷术——活字印刷术 《天工开物》——《本草纲目》 八国联军——英法联军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清政府派李鸿章到日本马关,与日本内阁总理大臣伊藤博文举行谈判。日本诱逼李鸿章在早已拟定的条约文本上签字,蛮横地表示“但有允.不允两句话而已。”日本限定必须在一个月内办理割让台湾的手续,李鸿章请求放宽期限,说:“台湾已是贵国口中之物,何必着急。”伊藤博文回答:“还没有咽下去,饿得厉害!”经过二十多天的谈判,日本下了最后通牒,限四天内答复,否则北京必不可保。清政府被迫全部接受了日方提出的条件。 请回答:

(1)材料反映的是我国近代史上哪一个不平等条约签订的情况?该条约给中国社会带来的严重危害是什么?(2分)

(2)近代以来,台湾与祖国大陆经历了两次分离,这两次分离的本质区别是什么?(2分) (3)材料反映了旧中国怎样的外交历史?你有何感想?(2分) [参考答案](1)《马关条约》(1分)该条约使中国丧失了大片领土和更多的主权,刺激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使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1分)(或大大加深了中国半列民地化程度也可得1分) (2)本质区别:第一次分离是国家主权受破坏(或是帝国主义侵占)(1)第二次分离是中国内政(或国共内部矛盾所致)。(1分) (3)屈辱的外交。(1分)感想: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等。(答对其中一项即可,其它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价值观正确都可给1分)[08玉林中考]第13题 【追溯历史屈辱岁月】(9分) (1)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英国以虎门销烟为借口,发动了战争。请问英国发动这场战争的真正意图是什么?(2分) (2)鸦片战争前.英国资产阶级代表向英政府提议:“只要我们对中国的商业活动处在受限制的状态中,就必然大受损害。政府要采取各式各样的办法.清除障碍,达到我们的目标。”请分析当时英国正常的商业活动为什么会在中国受到限制?(3分) (3)鸦片战争结束后,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清朝一些官员称其为《万年和约》,幻想这个和约可保万年和平.但历史无情地击碎了这一梦想。请列举两个史实加以说明。(4分) 例:1860年。美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① ▲ ② ▲

[参考答案](9分)(1)英国发动战争的真正意图是要打开中国市场,获取高额利润。

(2)因为当时中国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或农业仍然是中国经济的主体,男耕女织是当时绝大多数中国农民基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奉行闭关自守(闭关锁国)政策;封建制度没落腐朽。

(3)①1894年,日本发动侵略战争,史称甲午战争。②1900年,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写出战争名称即可,答中法战争亦可)[08温州中考]第22题

(2008·湖北宜昌)21.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材料一

375教育资源网版权所有 375教育资源网 http://www.daodoc.com/中小学试卷、教案、课件免费下载

材料二 17世纪后期至18世纪末,是中国清代的鼎盛时期,史称“乾隆盛世”。那个时期,中国的工业产量居世界前列。但正是在这个时候,欧洲诸国先后开始了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和产业革命,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后来居上。而中国当时的统治者对这一历史性大变革却茫然无知,仍沉迷于盲目自大之中,视西方科学技术为“奇迹淫巧”。“康乾盛世”之后的100多年,中国的发展大大落后了,国际地位急剧衰落,沦为半殖民地,备受外强欺侮。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07年11月19日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演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三幅图片,对应中国近代史上外国列强的三次侵华战争,清政府被迫与外国列强签订了三个不平等条约,请你写出其中任意一副图片所对应的条约名称。(3分)

图____________(填写图片编号)——《____________条约》

(2)19世纪中后期,外国列强接连发动的侵华战争,使中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面对列强侵略,中国人民奋起反抗。请你写出一位这个时期反抗外国侵略的英雄人物及其事例。(6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分析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根本原因。(6分) 21.(1)答案:图1——中英《南京条约》;图2——中日《马关条约》;图3——《辛丑条约》。(2)人物:邓世昌。事例:甲午中日战争期间(或1894年),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率全舰将士与四艘日舰展开激战,最后壮烈牺牲。(3)答案要点外国列强的侵略,没落的封建专制制度和综合国力的衰弱是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根本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7分)

材料一:“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摘自乾隆帝致英王乔治三世信函 请回答:

(1)据材料一,鸦片战争前,清政府实行什么对外政策,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1分)

(2)据材料二中的图一.图二,使英国成为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发生在英国国内的两件历史大事是什么?(2分)

(3)据材料二中的图三,概括指出《南京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的地理特征。(1分) 并举出两个由洋务派在上述通商口岸创办的近代企业的名称。(1分)

(4)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性质.社会发展的重大影响。(2分) [参考答案]①闭关锁国。(1分) ②资产阶级革命(1分)和工业革命。(1分)

③东南沿海(或长江口以南的沿海)。(1分)江南制造总局或福州船政局.轮船招商局。(三个企业之中答出两个可得1分,答对1个得0.5分) ④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分)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或客观上使中国痛苦地进入近代社会)。(1分)[08黄石学业]第20题

(2008·广西)28.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什么(2分)?列举出洋务派的两个代表人物。(2分)

375教育资源网版权所有 375教育资源网 http://www.daodoc.com/中小学试卷、教案、课件免费下载

(2)洋务运动前期和后期各打出什么旗号?(2分)列举洋务派所兴办的近代著名企业。(2分) (3)我们今天对外开放引进外国先进技术与洋务运动中引进西方先进技术有什么区别?(4分) 28.(1)根本目的是维护清王朝的统治;代表有:李鸿章、曾国藩等。 (2)前期和后期的旗号分别是:“自强”、“求富”;如安庆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等。

(3)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技术是为了维护腐朽的清王朝,不改革内政;单纯引进,缺乏创新,最终失败。今天的改革开放的引进是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注意把引进技术同国内消化、吸收、运用、创造结合起来。

(2008·广西)26.阅读材料:

变法之本,在于育人才;人才这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变法通议》 请回答:

(1)19世纪 90年代,倡导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两个主要代表人物(2分)

(2)概括出材料中所表达的主张。(4分)

(3)为实现这些主张,资产阶级维新派发起了一场什么运动?这场运动的失败说明了什么?(2分) 26.(1)康有为、梁启超 (2)改革政治制度,改革科举制,建立新式学校。

(3)维新变法运动,说明资产阶级的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关封建社会的中是行不通的。 洋务运动和新文化运动对中国近代化进行了有益地探索。请回答:

(1)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什么?(1分)为实现该目的,洋务派开展了哪些活动?(至少举一点)(1分) (2)新文化运动高举的两面大旗是什么?(1分)

(3)洋务运动和新文化运动分别有哪些积极作用(4分)

[参考答案](1)利用西方的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的统治。(或“师夷长技以自强”;“自强”与“求富”)(以上三点,只要回答一点即可得1分)(1分) 开展的活动:前期创办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开办一些民用工业;洋务派筹建了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兴办新式学堂;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创办了福州船政局;创办轮船招商局;创办汉阳铁厂;创办湖北织布局(1分)(以上十点,只要回答出一点即可得1分,其它符合题意也可) (2)民主和科学(1分)

(3)洋务运动的作用:引进了西方的先进生产技术;使中国出现了一批近代企业,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评分说明:只要学生答出一方面的作用即可得2分,其它符合题意也可。此题满分2分,多答不加分) 新文化运动的作用: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评分说明:学生只要回答出其中一点即可得2分,其它符合题意也可。此题满分2分,多答不加分)[08襄樊中考]第33题

(2008年·福建泉州丰泽区)25.阅读下列材料: 中国近代史既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是中国追随世界历史潮流,走向近代化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375教育资源网版权所有 375教育资源网 http://www.daodoc.com/中小学试卷、教案、课件免费下载

图5 “师夷长技” 图6 变法图强 图7 孙中山 图8 陈独秀

材料二: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也.

一一康有为《 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三:……追本溯源,……只因为拥护那德谈克拉西(Democracy)和赛因斯(science) 两位先生,才犯了这几条滔天的大罪……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借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一一陈独秀《 <新青年>罪案之答辫书》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的四幅图文材料,分别写出相对应的运动名称。(4分)

(2)图7人物领导了一次伟大的运动,这次运动(革命)的指导思想什么?(2分)

(3)材料二反映了康有为等人“君主立宪”的政治主张,这代表了哪一阶级的要求?(2分)

(4)材料三中的“德、赛两先生是指什么?回顾这场运动,你觉得我们对待西方文化应持有怎样的正确态度?(4分) 25.(1)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或百日维新;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2)三民主义(3)资产阶级(或资产阶级改良派、资产阶级维新派)(4)①民主、科学 ②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或学习西方优秀文化,或不能全盘西化,或洋为中用等)

(7分)中国近代化是当今学术研究的热门话题。史学界普遍认为,中国的近代化的过程其实就是中国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近代中国先进分子探索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体制的过程。在1919年以前,中国的近代化历程由学习本文的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经历了三个阶段,在经济.政治.文化领域全面启动,并逐步展开。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举出中国大规模近代化运动第一步中的一位代表人物及其贡献。(2分)

(2)1919年以前,中国人在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方面与哪些重大历史事件有关?(2分)

(3)20世纪初,在文化领域,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向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思想文化进行了猛烈的扫荡,他们高举的两面旗帜分别是什么?(2分)

(4)请说出1919年以前近代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哪些变化。(1分)

[参考答案](1)曾国藩-安庆内军械所;曾国藩.李鸿章-江南制造总局;左宗棠-福州船政局

李鸿章-轮船招商局和开平矿务局 张之洞-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人物1分;相关企业1分)(2)戊戌变法(1分) 辛亥革命(1分)(3)民主与科学(各1分,共2分)(4)由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1分)[08徐州中考]第33题 阅读下列有关“中国近代化探索”方面的材料

材料一:甲午战败以后,李鸿章伤感地反省,说:“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材料二:1905年11月,孙中山在《民报》创刊号《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简称“三民主义”。 材料三:见右图。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我办了一辈子事”是指李鸿章参与的什么运

动?(1分)这场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有何地位?(1分)

(2)材料二中的“三民主义”是哪一次革命运动的指导思想?(1分)材料三中这份刊物的诞生标志着什么运动的兴起? (1分)

(3)回首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你有何感悟?(2分)

375教育资源网版权所有 375教育资源网 http://www.daodoc.com/中小学试卷、教案、课件免费下载

[参考答案](1)洋务运动(1分) 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1分)

(2)辛亥革命(1分)

新文化运动(1分)

(3)感悟:①中国人民具有不懈的探索精神;②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改变中国的命运;③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答出第①点得1分,②.③两点任答一点可得1分。共2分) [08盐城中考]第36题 6分)阅读材料 材料一

汉阳铁厂 开平矿务局

材料二 翻开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近80年的历史„„人们发现温和的改良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中国落后挨打的现实,必须彻底埋葬旧制度。于是人们举起义旗,发动革命,推翻旧王朝,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然而这场革命引起的变化毕竟是有限的。清王朝皇冠落地,整个社会却依然笼罩在传统文化氛围中。 回答:

(1)材料一中的两个企业是在近代哪一重大事件中创办的?(1分)此类企业的创办在当时起到了什么积极作用?(2分)。 (2)材料二中所说的“改良”和“革命”分别指什么?(2分)近代先进的中国人为冲破传统文化氛围的束缚而掀起的运动是什么?(1分) [参考答案](1)洋务运动(1分);作用: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1分),对丁方列强的经济侵略也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1分)

(2)戊戌变法(或维新变法.百日维新)(1分),辛亥革命(1分),新文化运动(1分,答五四运动或五四运动后的新文化运动亦可得分)。[08黄冈中考]第17题

材料一近代化也叫现代化,以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为主要标志。在中国近代,近代化也就是工业化和与工业化相伴随着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就是实现社会的转型。 材料二

材料三 在民族危机日趋深重和康有为屡次上书警世之下,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这一年是农历戊戌年,史称戊戌变法。

材料四 2008年5月26日,国民党主席吴伯雄率国民党大陆访问团抵达南京,27日上午拜谒了中山陵,缅怀孙中山先生。

材料五 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请阅读材料后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二反映了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什么重大事件?此事件的目的是什么?(2分) (2)材料三中所提的戊戌变法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1分)

(3)材料四中提到的孙中山先生,为什么说他是中国民主革命伟大的先行者?(3分) (4)根据材料五回答,新文化运动的旗帜是什么?(1分)

(5)中国的近代化探索艰难起步,曲折推进,对此你有何启示?(2分) [参考答案](1)洋务运动(1分);自强和求富或维护清朝统治(1分)

(2)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变法图强的社会呼声日益高涨。(1分) (3)成立了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1分)以三民主义作为革命的指导思想;(1分)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1分) (4)民主和科学(1分)

(5)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改变中国的命运;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375教育资源网版权所有 375教育资源网 http://www.daodoc.com/中小学试卷、教案、课件免费下载

国,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中国人民具有不懈的斗争精神。(只要言之成理,答对一点得一分,共两分)

[08恩施学业]第13题

(2008年·江苏盐城)36.阅读下列有关“中国近代化探索”方面的材料

材料一:甲午战败以后,李鸿章伤感地反省,说:“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材料二:1905年11月,孙中山在《民报》创刊号《发刊词》中,把同盟会政治纲领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简称“三民主义”。

材料三:见右图。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我办了一辈子事”是指李鸿章参与的什么运动?(1分)场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有何地位?(1分)

(2)材料二中的“三民主义”是哪一次革命运动的指导思想?(1分)材三中这份刊物的诞生标志着什么运动的兴起? (1分) (3)回首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你有何感悟?(2分) 36.(1)洋务运动(1分)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1分)

(2)辛亥革命(1分) 新文化运动(1分)

(3)感悟:①中国人民具有不懈的探索精神;②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改变中国的命运;③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答出第①点得1分,②、③两点任答一点可得1分。共2分) (2008·湖北恩施州)13.材料一近代化也叫现代化,以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为主要标志。在中国近代,近代化也就是工业化和与工业化相伴随着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就是实现社会的转型。 材料二

这料的

图1 江南制造总局 图2 汉阳铁厂的高炉

材料三 在民族危机日趋深重和康有为屡次上书警世之下,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这一年是农历戊戌年,史称戊戌变法。 材料四 2008年5月26日,国民党主席吴伯雄率国民党大陆访问团抵达南京,27日上午拜谒了中山陵,缅怀孙中山先生。

材料五 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请阅读材料后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二反映了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什么重大事件?此事件的目的是什么?(2分) (2)材料三中所提的戊戌变法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1分)

(3)材料四中提到的孙中山先生,为什么说他是中国民主革命伟大的先行者?(3分) (4)根据材料五回答,新文化运动的旗帜是什么?(1分)

(5)中国的近代化探索艰难起步,曲折推进,对此你有何启示?(2分)

375教育资源网版权所有

375教育资源网 http://www.daodoc.com/中小学试卷、教案、课件免费下载

13.(1)洋务运动(1分);自强和求富或维护清朝统治(1分)

(2)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变法图强的社会呼声日益高涨。(1分)

(3)成立了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1分)以三民主义作为革命的指导思想;(1分)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1分) (4)民主和科学(1分)

(5)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改变中国的命运;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中国人民具有不懈的斗争精神。(只要言之成理,答对一点得一分,共两分)

历史诊所 第7题

以下材料是小明收集的有关北伐战争的历史信息,你能找出其中的错误并改正吗?

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10万人正式出师北伐。这次北伐的目的是为了摆脱敌人第五次“围剿”实现战略转移。北伐开始时的主要战场在福建,北伐的主要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和张学良。不到半年时间,北伐军便声震全国。1927年,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

错误一 改正为 错误二 改正为 错误三 改正为

[参考答案]错误一:为了摆脱敌人第五次“围剿”实现战略转移。改正为:为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实现全国的统一。

错误二:福建。改正为:湖南.湖北(或两湖地区)。

错误三:张学良。改正为:张作霖。[08内江中考]第7题 (2008·四川甘孜州)4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36年12月12日清晨,张学良、杨虎城派兵到华清池逮捕了蒋介石,囚禁了西安城内一些国民党高级将领。接着,他们向全国发出通电,提出抗日救国八项主张,呼吁停止内战,联共抗日。这次逼蒋抗日的行动,历史上称为“西安事变”。

——摘自川教版教材《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84页

材料二:1936年12月12日,蒋介石被扣押后,有人说:“蒋介石杀害了成千上万的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我们应该杀了他,报仇雪恨!”有人说:“国难当头,国际、国内形势复杂,应该和平解决,蒋介石只要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就放了他。”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的目的是什么?(1分) (2)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支持材料二中的哪一种观点,为什么要支持?(2分) (3)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有什么重大意义?(2分) 44.(1)逼蒋抗日;(2)后一种观点;因为中国共产党是从全民族利益出发的;(3)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的基本结束,促进了国共合作抗日局面的出现。

(2008年·潍坊市)23.某地新华中学的同学围绕“中日交往”准备召开一次主题班会。小明同学搜集到以下材料,请你帮助整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日友好源远流长。在绵延二千多年的交往中,中华民族和日本民族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促进了各自的进步与发展。……众所周知,中日两国长达二千多年的友好交往曾被近代50多年那一段惨痛不幸的历史所阻断。 ——摘自温家宝总理在日本国会上的演讲 材料二:2006年10月,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访华,被称为“破冰之旅”,标志着中日关系开始打破政治僵局;2007年温家宝总理访日的“融冰之旅”,2008年胡锦涛总书记的“暖春之旅”,进一步增强了两国人民对未来发展的信心。

材料三: 中日两国交往一览表

375教育资源网版权所有 375教育资源网 http://www.daodoc.com/中小学试卷、教案、课件免费下载

(1)日本发动了哪些侵华战争酿成了“近代50多年那一段惨痛不幸的历史”?不屈的中国人民通过哪次战争的胜利最终摆脱了这段“不幸的历史”?这一胜利给中国社会产生的主要影响是什么?(8分) (2)结合日本对侵华战争的认识,谈谈近年来中日政治关系结“冰”的原因是什么?(2分) (3)据材料三,用一句话概括中日关系的发展状况。(2分)

(4)请结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帮小明同学为即将召开的主题班会拟定一个最贴切的题目。(2分) 23.(1)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本全面侵华战争;抗日战争;抗日战争的胜利,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称霸的野心,雪洗了百余年来的民族耻辱,推动了中国革命的进程,成为中华民族由危亡走向振兴的转折点,为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奠定了基础。

(2)日本的领导人,头脑中仍然存在着军国主义思想,他们否认日本所犯下的侵略罪行(3)中日两国的经济友好往来日益密切。(4)牢记历史,继往开来 读右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明清时期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时期。中央政府为了维护祖国统一,主要在三个方面采取了重大举措:

①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理:②平定少数民族叛乱: ③反击外来侵略。请从明清史实中各举一例说明。(6分)

(2)清朝前期疆域与中国现行疆域相比,有何变化?并举一例说明。(2分)

(3)。中国近代史上台湾一度被割占。请问,台湾是通过什么条约被割占的?(1分) 又是在哪次战争胜利后回归祖国的?(1分)

[参考答案](1)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理;册封*和*(或者驻藏大臣.台湾府)(2分)平定叛乱:平定大小和卓叛乱(或者平定葛尔丹叛乱)(2分)反击外来侵略:戚继光抗击倭寇(或者雅克萨之战抗击沙俄侵略)(2分)(每个方面任举一例都可满分) (2)疆域大为缩小。(1分)例如俄国割占中国北方15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1分)(任举具体一例均记分)(3)《马关条约》

抗日战争

[08长沙学业]第40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鸦片战争之后,帝国主义又相继发动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中国人民的英勇抗争使帝国主义亡华野心始终不能得逞。

材料二:1937年7月,日本侵略者发动全国侵华战争。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国共两党再度合作,并肩抗战。经过全民族八年艰苦卓绝的殊死斗争,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近代以来反侵略战争的伟大胜利。 (1)结合材料写出抗击日军侵略的清军将领和抵抗八国联军侵华的民间组织。(2分) (2)结合材料二写出抗战中两例著名战役及抗战胜利的标志。(3分) (3)结合上述材料和史实,谈谈你的认识。 [参考答案](1)邓世昌等(1分)义和团(1分)

(2)战役:平型关大捷(或平型关战役).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等。(答出以上要点之一即可得1分)(共2分)标志: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1分)

(3)中华民工族(或中国人民)具有敢于抗击侵略的英雄气概或斗争精神;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斗争使帝国主义不能灭亡中国;只有全民族团结起来,才能取得反侵略斗争的彻底胜利;要学习先辈的爱国精神等。(答出以上要点之一即可给分;其他答案观点正确,符合题意也可给分)(1分)

375教育资源网版权所有

九年级历史复习题五

中考政治总复习题

九年级历史总复习计划

九年级历史总结上

中考济南历史复习题

中考历史总复习资料

中考历史总复习资料

中考历史总复习资料

九年级历史中考经验总结

九年级历史中考复习提纲

九年级历史中考总复习材料题(推荐)
《九年级历史中考总复习材料题(推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