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九年级历史中考模拟试卷

发布时间:2020-03-03 01:07:3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2013年九年级历史中考模拟试卷

(一)

(注意:答案请涂或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不要写在试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项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1.小赵同学用百度搜索下列关键词:“黄河流域、半地穴式、粟、磨制石器”,他要搜索的知识是: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河姆渡遗址 D.半坡遗址 2.儒家思想的地位在历史长河中沉浮。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焚书坑儒 ②批判儒学,打倒孔家店 ③百家争鸣 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A.①③②④ B.④①②③ C.③④①② D.③①④②

3.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是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成吉思汗

4.小奇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他搜集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玄奘西游”、“鉴真东渡”的相关资料,由此可知他研究的课题是

A.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 B.统一国家的建立

C.繁荣与开放的唐朝 D.中华文明的起源 时间 事件

元朝 设置宣政院 清顺治年间 册封*喇嘛 清雍正年间 设置驻藏大臣

清乾隆年间 设置伊犁将军

5.历史课上,某同学为右表所示材料拟了四个学习主题,你认为最恰当的是 A.君主集权的强化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C.对外交往与冲突 D.盛世局面下的危机四伏 6.现在流行的影视穿越剧,因其许多剧情与历史事实不符,而遭到不少学者批评。下列电视剧情节中可能符合史实的是 A.成吉思汗派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 B.张仲景在写《齐民要术》 C.李白的诗用雕版印刷刻印

D.颜真卿在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上题字 7.都江堰、大运河、莫高窟、明长城、北京故宫都是

A.杰出的水利工程

B.木结构和石结构的杰出建筑 C.保卫边防的防御工程 D.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8.中国近代史上,大片领土被割占成为中国人心中永远的痛。下列条约中,开资本主义列强宰割中国先例的是

A.《尼布楚条约》 B.《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9.中国近代史也是一部屈辱史,面对严重的民族危机,无数志士仁人奋起抗争:林则徐虎门销烟、左宗棠收复新疆、邓世昌黄海血战等,都表现了 A.清政府不堪一击,不战而败 B.清政府无力对抗西方列强

C.中华民族捍卫国家主权、民族尊严的坚强决心和斗争精神

D.清政府对外还能捍卫国家主权,对内还能保护民众

10.采用年代尺是我们归纳整理历史知识的重要方法之一。下面是小丁同学在学习中国与某国关系发展简史时制作的年代尺,他学习的主题最有可能是中国和哪个国家的关系?

1894年 1931年 1937年 19 45年 A.美国 B.德国 C.英国 D.日本 11.下列关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叙述,错误的是 A.民族工业的发展受到封建主义的阻碍 B.从行业上看,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 C.民族工业总体比较落后

D.民族工业主要集中在内陆地区

12.下列与人民军队的建立和发展有关的重要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井冈山会师 ②百团大战 ③淮海战役 ④ 南昌起义 ⑤抗美援朝 A.①②③④⑤ B.④②①③⑤ C.③④①②⑤ D.④①②③⑤

13.观察右图,结合所学知识,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西藏自治区正式成立于1965年 ②西藏是 1965年解放的

③西藏居住着以藏族为主的多个民族 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证了民族的团结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2012年CCTV—1主办的全国道德模范颁奖晚 会上,对道德模范郭明义的颁奖词是:“他总看别人,还需要什么;他总问自己,还能多做些什么。他越平凡,越发不凡,越简单,越彰显简单的伟大。”郭明义的精神是下列哪位人物的精神 内涵在新时代的升华? A.焦裕禄 B.王进喜 C.袁隆平D.雷锋

15.《人民日报》的每一篇社论都是流淌着的历史,足以勾勒出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的轨迹。1979年的元旦社论提到:“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这里让人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的原因是

A.“文化大革命”结束了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C.香港回归 D.澳门回归 16.右边是某县粮食产量变化表。粮食产量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实施对外开放战略 B.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D.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单位:亿公斤) 17.某班历史兴趣小组准备举办新中国外交成就展览,小刘同学拟定了以下内容,你认为能够入选的是

①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时,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1955年,万隆会议上,与会国家接受了周恩来提出的“求同存异”的方针

③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④1972年,中美正式建交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8.近代史上,中国与前两次工业(科技)革命失之交臂,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搭上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快车。能证明此观点的是

①“两弹一星” ②“载人航天”③“籼型”杂交水稻 ④电话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9.某同学在学完世界古代文明史后,形成了下列初步的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A.种姓制度维护了奴隶主的利益 B.战争是传播文化的最有效途径 C.罗马被视为 现代民主政治的源头 D.希腊文明发源于大河流域

20.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下列建筑与三大宗教有关的是

①希腊帕 特农神庙 ②洛阳白马寺 ③巴黎圣母院 ④麦加大清真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1.思想文化领域的活动是人类社会活动的核心内容之一,下列思想家的思想反映出世界近代史的发展趋势是

但丁 伏尔泰 马克思

A.对天主教的批判否定 B.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发展 C.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D.无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22.新航路开辟和丝绸之路开通 的共同影响是

A.开始了世界一体化的进程 B.促进了沿途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 C.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D.促进了欧洲、亚洲、非洲、美洲的交往 23.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该体系形成有关的国际会议是 ①巴黎和会 ②华盛顿会议 ③开罗会议 ④雅尔塔会议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4.1944年6月,盟军开辟欧洲第二战场,使德国陷入盟军两面夹击的战役是 A.中途岛海战 B.斯大林格勒战役 C.诺曼底登陆 D.柏林战役 25.美苏之间冷战开始的标志是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马歇尔计划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D.华沙条约组织成立 26.右图是漫画“中东乱局”图,导致这种乱局出现的因素有

A.民族问题、历史问题、大国介入

B.历史问题、大国介入和宗教问题

C.民族问题、大国介入 和宗教问题

D.民族问题、历史问题、大国介入和宗教问题 27.1948年,美国所占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总值比重为54.6%,英、法、日和联邦德国共占19.6%;到19 70年,美国所占比重为38%,其他四国则为31.5%。这种变化趋势说明的本质问题是

A.西欧、美、日工业生产都在向前发展 B.各国工业生产发展不平衡 C.西欧、美、日三足鼎立局面长期存在 D.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开始动摇 28.下列有关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B.伴随利益冲突,地区政治动荡 C.多国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D.国家军事实力具有决定作用

29.九(1)班同学准备举办《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图片展览,下列图片不应该选用的是

A.纽约海尔大厦 B.中美合作生产飞机 C.世界贸易组织总部 D.毕加索《格尔尼卡》 30.下表为不同时期从科学技术成果到产品投入市场所用时间的情况统计。此表反映了 时期 19世纪 一战前 二战后 20世纪70年代后 时间 50年 30年 7年 3-5年

A.科学技术在各个领域之间越来越相互渗透 B.科学技术给人类日常生活带来的变化越来越大 C.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不断加快 D.科技革命不断推动世界经济格局走向多极化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题,第31题8分,第32题10分,第33题12分,共30分) 31.(8分)经济政策的变动,直接影响国家发展的水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 ——《战国策•秦策》 材料二

材料三 [贞观十八年(644年),太宗]又谓曰:“汝(指太子李治)知舟乎?”对曰:“不知。”曰:“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贞观政要•教戒太子诸王》

材料四 清朝……开放四个港口,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并对出口的商品种类和出海船只的载重量作出严格的限制。……后来,……下令只开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关闭了其他港口。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请回答:

(1)材料一表述的是什么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这一事件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反映了秦始皇和汉武帝怎样的经济措施?(1分) (3)唐太宗基于材料三的观点在经济上采取了什么措施?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什么事件?(2分)

(4)根据材料四分析,清朝实行的是什么政策?该政策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什么严重后果?(3分)

32.(10分)“中国梦”,深刻道出了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主线,深情描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求索、不懈奋斗的历史。这些梦想将中国的昨天、今天和明天连成一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中期)运动倡导者的梦想,主要是为了使国家能够抵御外来侵 略、镇压国内动荡并加强他们自己的权位。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中国的奋斗》 材料二 “无端忽作太平梦,放眼昆仑绝顶来”。1902年,梁启超在《新中国未来记》中,写下了对未来的梦想和期望。

材料三 1933年的新年,上海《东方杂志》推出了一个“新年的梦想”特刊,国内各界人士做一场“中国梦”。在各色的梦里,有人梦想整个民族实现了空前的团结,国共两党共商抗日救国大计;……

——《一个时代的“新年梦想”》

材料四 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社会差别。

——费正清《观察中国》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运动倡导者的梦想”是什么?(不得摘抄原文)他们为梦想做了些什么?(举两例)(2分) (2)梁启超在19世纪末的政治梦想是什么?(1分)孙中山为实现“中国梦”的指导思想是什么?(1分)

(3)材料三中“整个民族实现了空前的团结”这个梦想最终实现了吗?表现是什么?(2分) (4)材料四中的“两种梦想”,今天已变为现实。结合所学知识,第一个梦想开始实现的标志是什么?列举一例新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为实现第二个梦想采取的有效措施。(2分) (5)“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形成的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中学生,你应该拥有怎样的“中国梦”?(2分) 33.(12分)革命或改革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

(一)阅读下列材料后根据要求完成判断任务:(4分)

材料一 由于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结成同盟领导了资产阶级革命(1640年一1688年),并于1689年通过了《权利法案》。

材料二 由于英国的殖民高压统治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北美人民在资产阶级的领导下进行了独立战争(1775年一1783年),1776年通过了《独立宣言》。

材料三 法国的封建专制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了巴士底狱,标志着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的爆发,8月通过了纲领性文件《人权宣言》。 以下的结论或观点,如果与上述材料内容所表达的信息相符请在答卷纸相应题号的( )中填“A”,如果违背了上述材料所表达的信息请在( )中填“B”,如果是上述材料没有涉及的信息请在( )中填“C”。

(1)英法美三国资产阶级革命都发生在17世纪。 ( ) (2)英法美三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原因都是资本主义发展受到严重阻碍。 ( ) (3)英法美三国资产阶级革命都制定了法律文件。 ( )

(4)英法美三国资产阶级革命对世界历史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 )

(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四 19世纪60-70年代,为摆脱统治危机和解决内部矛盾,东西方一些国家掀起了一场国家体制改革和革命的潮流。

亚历山大二世

林肯 明治天皇

材料五 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两个后来成为世界争霸对手的苏联和美国都先后面临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他们为了抗衡危机、挽救国家现有的政治制度、维护社会的稳定,在经济、社会领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

请回答:

(4)材料四中的三位人物分别与什么改革(革命)相关?(3分)这些事件产生了什么共同影响?(1分)

(5)材料五中提到的两个国家的改革分别指的是什么事件?(2分)两个改革各自有什么特点?(2分)

2013年九年级历史中考模拟试卷

(一)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项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D D A C B C D B C D D D C D B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B B B A C C B A C A D D D D 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题,第31题8分,第32题10分,第33题12分,共30分) 31.(1)商鞅变法;(1分)秦国经济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1分) (2)统一货币。(1分)

(3)轻徭薄赋,发展生产(1分);安史之乱。(1分)

(4)闭关锁国政策(1分);阻碍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使中国未能适时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中国在世界上落伍了。(2分,答出任意2点即可。) 32.(1)“师夷长技以自强”(或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1分)。

创办军事工业,创办民用工业,创办新式学堂,创建近代海军(任写出两类既得1分),或洋务派创办的具体企业、学校等。(任写出两个即得1分)

(2)实行变法或建立君主立宪制,救亡图存(1分)。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1分) (3)这个梦想实现了(1分,只说“梦想实现了”,不得分),国共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分)

(4)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分)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或进行土地改革,或废除封建土地制度,或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或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或对农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1分)。

(5)邓小平理论(1分);答案只要符合“中华民族复兴”的主题即可(1分)。

33.(1) B (1分) (2) A (1分); (3) A (1分); (4) C (1分) (4)俄国1861年改革(或农奴制改革);美国内战(或南北战争);日本明治维新;(3分) 都促进(推动)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1分)。 (5)新经济政策(1分),罗斯福新政(1分)。

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发展商品经济(或利用市场、货币价值规律发展经济)(1分)

罗斯福新政加强国家(政府)对经济的干预(1分)。 文章

九年级历史模拟试卷

中考模拟历史试卷

黄冈市历史中考模拟试卷

九年级历史第一次模拟试卷分析

九年级化学中考模拟试卷()(推荐)

试卷黄冈市中考历史模拟试题

安徽中考历史模拟试卷三

历史与社会中考模拟试卷

福建省中考模拟历史试卷1

1九年级历史中考模拟试卷八

九年级历史中考模拟试卷
《九年级历史中考模拟试卷.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