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大坪中学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2020-03-03 12:02:4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大坪中学关于留守儿童和进城务工人员

随迁子女受教育情况的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全校共有学生356人,留守儿童269人,其中父母亲一方外出打工206人,双亲外出打工63人,寄宿生261人,在校农民工子女总数为356人。

主要分布在本辖区四个自然村:全胜、龙湾、龙池、白相。

二、存在问题:

1、学习较差

一方面,打工父母对子女总体期待过低。调查中发现,部分农民工潜意识里认为,农村孩子学业有成的机率不高,对孩子的学习总体期望值较低,将孩子的学业定位在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上,将孩子的前途定位在外出打工上。留守儿童对学习缺乏热情,进取性、自觉性不强,作业不能按时完成,应付了事,学习成绩普遍较差。家庭教育的缺失,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学习缺乏热情,不求上进,学校教育往往处于事半功倍的尴尬境地。留守儿童一旦在某个学习环节跟不上,往往破罐子破摔,厌倦学习、不求上进。这种情况让学校的管理者和老师十分担心,这种情况已经影响了班级、学校的教学质量。

另一方面,监护人对留守儿童学习介入过少。从调查情况来看,有过半数的留守儿童和外公外婆、爷爷奶奶等祖辈生活在一起,委托其他亲戚或熟人监护的仅占极少数。由于监护人大多数是老年人,年纪较大,文化层次不高,有的是文盲或半文盲,他们不知道从心理上关心孩子、照顾孩子,不能在学习上给予帮助和指导,在教育态度、教育方法上还是老一套,与孩子交流沟通上存在困难。加之新课程改革以后,教学方式发生了新的变化,就连一些年轻的农村家长也难以很好地辅导学生,更不用说老年人了。另外,他们还要承担家务劳动和田间农活,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孩子的学习。

2、性格缺陷

由于外出务工的父母打工地以城市为主,常年在外奔波,从事的多是体力活或小生意,收入微薄,生活艰苦,劳动强度高,空闲时间少,因而回家频度极低,与留守子女联系较少,对于孩子的成长缺乏足够的关注和指导。长期与父母分离,使他们的变得性格内向、失落自卑、悲观孤僻、自私冷漠、脆弱焦虑、任性暴躁。

最近我镇一连发生的好几起偷盗事件,最后经公安机关全力侦破,均为我校学生所为。但是在这些学生中,又全部是父母亲全部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看见这一幕,真的让人感觉好心痛、心酸。

3、缺乏亲情

情感缺乏是父母在外打工对留守儿童生活的影响最严重、最现实的问题。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长期缺乏亲情的抚慰与关怀,往往焦虑紧张,缺乏安全感,人际交往能力较差。大多数留守儿童表现出对家庭经济、父母健康和安全的忧虑,不希望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且年龄越大,越表现出对家庭完整和父母关怀的强烈需求,对生活的满意度逐步降低。

4、行为偏差

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少年,其行为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还处于他律阶段,自律能力很弱。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儿童和监护人之间关系特殊,只要不犯大错,监护人对孩子的行为一般都采取认可态度,由于缺乏及时有效的约束管教,部分留守儿童纪律散漫,存在行为偏差。

调查中发现,许多留守孩子在家里不听祖辈教导,在学校道德品行较差,不遵守规章制度,常有迟到、旷课、逃学,说谎打架,欺负同学等行为,有的迷恋网吧和游戏厅,甚至与社会上一些有不良习气的成人混在一起。大多数留守儿童自我控制能力不强,生活习惯不良,表现在不讲卫生、不换衣服、挑食挑穿、乱花钱;有的留守儿童行为习惯较差,在家里不听代养人教导,顶撞祖辈、我行我素,在学校不遵守规章制度,不服管理,说谎骗人,小偷小摸,抽烟、喝酒、打架、骂人等,成为了“问题儿童”。

三、原因分析:

1、农村家庭收入低下,父母家庭教育观念淡薄。贫困是造成留守儿童最重要的原因。目前农村留守儿童存在许多问题如:学习问题、生活问题、心理问题等。这些问题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户籍制度矛盾和家庭教育缺位造成的。父母外出务工,由于收入普遍不高,居无定所难以将子女带在身边,错过对孩子教育的黄金期,对孩子影响极大;有的父母平时与子女缺少沟通,疏于管教,造成亲情淡漠,孩子缺乏安全感;有的父母教育方法不得法,存在用钱补偿感情的心理,认为把钱寄回家,孩子有吃有穿有玩就行了,物质上满足,事实上成为孩子学习、身心发展的旁观者;祖辈隔代抚养大多偏于溺爱,以生活照顾为主,且知识、能力上也承担不了对孩子的品德培养、学习辅导的任务,使家庭道德教育处于真空状态。

2、学校教育力不从心。外出务工人员将子女的教育寄望于学校教育,而学校教育由于学生多,教学任务重,心有余力不足。大部分留守儿童在学校的时间有限,教师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关爱难以顾及,与家长的沟通难以实现,很难为留守儿童提供个性化、针对性的教育,在学习上、生活上难以给留守儿童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爱护,对那些有问题的留守儿童难以管理。再加上留守儿童特殊群体是近几年才出现的,有的学校人数比例小,没引起重视;有的学校虽人数比例较大,但仍在探索实践阶段。

3、社会对留守儿童关注不够。由于种种原因,农村在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方处于无人员、无设施、无场所的“三无”状态。不能有效地弥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关怀的不足。

四、对策经验:

1、创新家长学校办学模式。家长学校是家长学习家教知识的课堂,也是长期以来推动家庭教育工作深入开展的有效途径。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大多是有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做临时监护人的情况,我们探索开办了“四老”家长学校。“四老”家长学校是针对祖父母、外祖父母“四老”人员家教观念陈旧,对孙辈重养轻教、娇惯溺爱的情况而采取的家长培训的创新模式,大力传播先进的家庭教育观念和有效的教育方式方法,提高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家庭教育水平。

2、加强父母子女联系。开通“亲情热线”电话,使留守儿童家长通过“亲情热线”经常与孩子联系交流,使孩子可以定期向父母汇报自己的学习、生活情况,并了解父母在外工作、生活情况,加强父母子女联系。

3、切实加强学校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一是从生活上和心理上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和关心;二是针对留守学生的特点,强化行为规范和养成训练,在教学中加强生存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帮助他们学会自我管理,自我保护;三是督促留守学生和班主任老师定期通过书信、热线电话等形式,加强和留守学生家长的沟通,为增进孩子和父母的联系创造条件。在留守儿童父母回乡探亲时,组织他们参加家长会或者家长学校。

五、思考与建议

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不单是外出务工人员的家庭问题或者是留守儿童自身的问题,更是一个全社会都不容忽视的综合性问题;不单是一个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更是一个其自身全面发展与健康成长的问题,以人的生存与发展为本,采取有效措施,积极稳妥地加以解决。我们调查组从近期和长远两个方面提出我们的建议。

鉴于目前留守儿童群体客观存在的现实,我们建议近期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应该从下面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1、建立健全留守儿童工作机制。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是全社会的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和努力。建立以市、县(市、区)、乡(镇)政府为主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工作责任制,县(市)、乡(镇)政府成立“关爱留守儿童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行动计划和具体措施,实行属地管理为住的原则,将留守儿童工作纳入对县(市、区)、乡(镇)政府全年工作考核目标,形成政府、学校、社区、家庭、邻里多方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

2、完善和落实相关法律政策,保证农民工子弟在工作地享有同等受教育权益。

3、培养和扶持以民间组织为依托的农村留守儿童服务机构。在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无法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之前,各级政府应该通过政策引导,鼓励民间资金和社会力量兴办留守儿童服务站等多种形式的托管服务机构,利用社会优质资源(如优秀退休教师等),切实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高质量的健康成长服务。

4、下大力气优化儿童成长的社会环境。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的社会经济取得了飞速发展。但与此同时,大量的社会矛盾也日益加剧,使得年轻一代成长的社会大环境在不断恶化。因此,各级各部门必须下大力气从小事抓起,严肃治理在不断恶化的社会环境,严厉打击破坏儿童成长环境的人和事,另一方面用积极的健康的题材武装青少年一代的头脑,引导他们正确辨别是非,引导他们积极向上生活、学习和做人。

儿童是未来,只有他们健康成长了,我们的社会才会健康发展。关爱留守儿童,给予他们以温暖,让他们享受更多的关爱,共建和谐校园。这是时代的需要,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大坪中学禁毒工作总结

大坪镇农村党员老龄化的调研报告

大坪中学初中班级管理制度

大坪乡未雨绸缪 防汛准备工作调研

大坪中学素质教育大讨论方案

中学美术教育调研报告

中学工会调研报告

中学教学调研报告

中学书法调研报告

中学德育工作调研报告

大坪中学调研报告
《大坪中学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