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漩涡镇中心小学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2020-03-03 21:10:2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漩涡镇中心小学

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为掌握我镇小学专业技术人才资源的现实状况,了解我我镇小学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进一步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合理调配教育资源,根据市人社局《关于开展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有关问题调研的通知》精神,结合县教体局的工作安排,我们开展了以座谈会、走访调查、问卷等方式的调研活动,现将我镇小学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办学规模

漩涡镇中心小学下辖6所完全小学,分别是凤江小学、堰坪小学、红旗小学、杜家垭小学、塔岭小学、梓中小学;六所初小分别是田堰小学、幺店小学、柏家小学、朝阳小学、桃园小学、渭河小学;2所民办幼儿园,分别是漩涡镇中心幼儿园、发扬幼儿园。在校小学阶段学生1874人,共开设一至六年级67个教学班;学前教育阶段幼儿846人,共开设25个幼儿班。各校均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全镇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施营养午餐,就餐人数1874人。寄宿生960人,其中校内住宿307人。

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现状

编制部门核定编制数156人,截止2014年底拥有在编

专业技术人员121人,其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有109人,中专学历12人。具有高级职称的2人,占专业技术人才总量的1.7%;中级职称的35人,占总量的28.9%;初级职称的84人,占总量的69.4%。30岁以下32人,31至40岁61人,41至50岁12人,51及以上16人。

三、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流动机制不够规范,已经制定的轮岗支教方案未真正落实。由于南部山区工作环境、经济条件、交通等因素的影响,很多年轻教师或者优秀教师无法安心本职工作,都希望调到县区学校,甚至调离教学岗位,对教师的管理和教学质量的提升影响较大。

(二)从教师专业角度看,新分配教师大多属于中文、数学、英语专业,具备音、体、美特长的教师少,这种状况不利于教师队伍在年龄结构、学科结构、学历结构上形成合理的梯次,不利于农村小学素质教育的实施,不利于人才队伍培养,更不利于学校的长期发展。

(三)编制核定标准不完善,不适应教育事业新形势 一是自从实行新课改以来,小学增设了计算机、英语、综合实践等专业课程,导致教师需求增加,但是编制却没有增加,影响了教学水平;二是学校寄宿生数量逐年增加,营养午餐的实行,但并没有相应的专职寄宿生管理人员、营养餐管理人员编制,极大地增加了现有教师的工作量,建议每

100人(不足100人按100人计算)增加一名专职寄宿生管理人员;三是设臵综合管理人员编制。目前,学校教职工与学生比标准为1:23,由于现行的定编标准并没有考虑到新增加的教学内容和工作量等因素,不利于学校的长期健康发展。四是幼儿园编制及教师不足,严重影响教育均衡发展。漩涡镇中心幼儿园现有幼儿489名,只核定编制12人,仅2013年招聘幼儿教师5人,难以正常开园。各村级学校都有附设幼儿班,均无编制和幼儿教师。

(四)专业技术职称职称评聘政策、管理体制、运作机制等方面的不健全,致使农村教师职称评定工作中出现了许多问题。晋级指标都是按照学校实有专业技术人员人数的百分比下达到学校,这样驻城学校、驻乡镇学校指标往往高于其他农村学校;中心学校高于村小学校。这样一来学,水平相当的教师能否晋级以及提早晋级,就决定于本人是在城镇学校、中心学校,还是在农村学校、村小学校。农村小学教师成年累月在教育第一线上默默耕耘,为农村教育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别无他求,仅仅是希望能够按时参评相应的职称,得到国家的认可。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农村中小学教师很难按时参评。这不仅伤害了广大农村教育工作者的工作热情,而且对推动农村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有着严重影响。合理制定专业技术职称评聘政策、管理体制、运作机制,一方面可以激励广大农村中小学教师忠于职守、敬业乐教、努力

进取、献身教育,充分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可以极大地推动农村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

四、教育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农村小学教师流失严重。县城及川道每年选调教师,流向县城及川道的教师大部分是农村小学的骨干教师。像漩涡镇这样的偏远山区乡镇,本身缺编严重,再流失几个骨干教师,无疑是雪上加霜。近两年虽然分配了一些年轻的教师,但如果缺乏骨干教师的传帮带,年轻教师的培训提高困难很大。

(二)、城乡差距导致农村小学教师队伍“军心不稳”。一是新招聘教师籍贯大多为外乡、外县甚至外省,我镇小学地处偏远,距离县城远,交通不便,条件相对艰苦,年轻教师为成家、买房或子女就读计,人心思变是很正常的现象;二是农村小学教师教学压力大,负担重,这也是导致教师外流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近年来为了补充教学人员不足,招聘了部分特岗教师,他们没有编制,工资待遇低,人心不稳,随时都有可能“跳槽”,即使三年服务期满能给他们定岗落编,还得通过各项考核来确定服务单位,这样加大了学校管理的难度。

五、进一步加强教育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一)加强机构编制调研,科学调整定编标准

目前,学校教职工与学生比标准为1:23,由于现行的定编标准并没有考虑到新增加的教学内容和工作量等因素,不能适应教育事业发展新形势。建议本着总量不变、科学调控、因地制宜核定编制的原则,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科学调整核编标准,对农村学校实行政策倾斜,并核定足够的幼儿园教师编制,促进农村教育教学水平迈上新台阶。

(二)科学合理的制定专业技术职称评聘政策、管理体制、运作机制。职称的数量和层级应向农村尤其是偏远农村、山区和贫困地区的小学一线教师倾斜。建议偏远农村学校以乡镇为单位联合设岗,并适当提高高级职称评聘指标数量,让偏远农村、山区和贫困地区的小学一线教师也能晋升高级职称。

(三)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建立师德考评奖励制度。要把师德建设作为职教教师专业化的重要内容,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工作考核、职务聘任、选派进修和评优奖励的重要依据。紧密围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目标要求,密切结合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把爱岗敬业、创新进取、关爱学生、为人师表作为师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富有时代感的师德教育活动,激励广大教师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热爱职业教育事业,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

(四)加强专业技术人才分配的合理化

教师招聘力度应加强,招聘教师要向师范类毕业生倾斜,使乡镇学校的人员总量达到要求。增加定向招录师范生和幼儿教师名额,以便逐步解决偏远山区乡镇教学点及幼儿园人事安排的困局。加强农村小学教师的机构编制调控力度,实现教师资源的有序流动、优化配臵,将轮岗支教和末位淘汰相结合,使优秀教师进得来,不称职的教师出的去。

1、根据工作需要,按编制余缺情况和学科配套的原则调配;

2、教职工必须在同一个单位工作满3学年才可申请调动(新教师需服务期满);

3、跨乡镇调配每学年控制在乡镇教师总数的3%,

4、家庭有特殊或实际困难要求回原籍工作或离家较近学校工作,可优先考虑,予以适当照顾;

5、在边远山区工作20周年或年龄50周岁以上的教职工,本人提出申请,要求调到离家较近的学校工作,可优先考虑调动;

6、夫妻两地分居,要求调入同一乡镇工作的,可优先考虑调动;

7、教师跨乡镇调配,除特殊情况外,一律在每年暑期进行。

8、学校缺编或者缺员,在补充新教师时首先补充音、体、美、信息技术、英语、品德等学科的专任教师,并配齐学前教育阶段教师。

(五)加大培训力度,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要积极创造条件,有计划、有组织地选派教师进修、培训、参加教研活动。造就一批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起骨干和示

范作用的优秀教师,带动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要积极开展校本培训,广泛开展老教师对新教师进行“传帮带”活动,让老教师的高尚品德和精湛教艺在新教师身上发扬光大。广泛开展教学研究和教学成果展示交流活动,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水平。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邀请有关专家和专业技术人员到学校举办培训讲座,开阔教师视野,跟进教学技术发展,密切与社会的联系。

汉阴县漩涡镇中心小学 2015年5月25日

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统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市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技术人才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水槎小学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与管理

县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调查报告

如何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

漩涡镇中心小学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漩涡镇中心小学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