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发布时间:2020-03-03 20:58:2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石嘴山市第七中学:张军

摘要:“数学学习的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来自于生活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因此,数学教学应创设一定场境激起学生的探索兴趣,激活学习经验,使学生有可能在现实的、逼真的活动中,通过观察、分析、概括等手段,从而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人说:“故事是儿童的第一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故事情境,并将整堂课以故事为线索贯穿起来,引导学生进入故事情节,扮演其中主人翁的角色,进行探究和思索,有利于引发学生积极思考,达到自主学习的教学目的,故事情境正是以它的趣味性、新颖性、好奇性来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善于学、乐于学、主动学,实现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故事,创设情境,新颖,趣味,乐学

教育家杜威曾说:“教师的首要任务在于唤起学生理智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自古以来,读书人推崇“学海无涯苦作舟”式的“劳作”,令学生的身心都疲惫不堪,而故事正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故事情节,诱导学生置身于故事情境中,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活动。在趣中质疑,疑中生思,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探究欲望。把理性的传授与声、色、形等融为一体,形成生动、活泼、高效的课堂教学情境,促进学生潜能的发挥。

一、创设“生活故事”情境,使学生感受数学生活化--不难学

有一个农民,他转包了一个鱼塘,可是想知道一个池塘里有多少条鱼,测算一下成本,该怎么办呢?一个声音马上传来:把鱼全部捞出来。另一个声音也传来:把池塘的水抽干。更多的声音传来了:肯定不行,鱼会死的。下面的讨论此起比 伏,我快要听不清其它学生的想法了。我请学生举手发言,甲说:我们只要测 量池塘的面积,然后截取池塘的一小部分,比如十分之一,数一下鱼的条数, 就可以知道整个池塘的鱼的条数。乙说:我可以利用声波,在池塘边放一个会 发声的机器,鱼就会朝声源的反方向游去,在声源的反方向装一张网,就能抓住它们了。丙说:我们可以先捞一些鱼上来,把这些鱼都做上标记放回池塘,等过一下,我们再捞一次,数一下捞上来一共有几条,有标记的有几条,我们 就可以估计出池塘里鱼的条数了。我注意到学生对这种提法充满了疑惑。我问 发言的同学:你是怎么想到的?你能解释这种方法为什么可行吗?他的答案是 课本告诉他可以这样做,但他并不明白。学生在有趣的、现实的问题情境中, 对数学有了更加浓厚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以上的几种方案是否可行充满了质 疑,他们的情绪完全被调到我要学的状态。他们迫切想知道老师的解答。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把生活中的数学引入课堂,难易适中,贴近学生的认 知水平,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参与的欲望。如此把课堂教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生活课堂化,课堂生活化,引导学生把数学知识运用到学生的生活实际中,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是解决生活问题的基本工具,体会到数学如此贴近生活,如此有趣,数学不难学.

二、创设“历史故事”情境,让学生体验数学新奇性--想学

例如 在讲人教版九 年 级数学(上)《 随 机 事 件 》一课,通 过 央 视 热 播 的 动 画 片《 大 英 雄 狄 青 》,给 学 生 讲 解 在大战前,狄青为了鼓舞士气,(暗地里准备好一枚两面均相同的铜钱)誓师时,便用这枚铜钱当众占卜道,若得正面,我军必胜。结果连掷数次,尽得钱的正面,使军士以为必有神助而信心大增,从 而 顺 利 征 讨 侬 智 高 ,大 获 全 胜 ,平定 了 邕 州 的 故 事 ,接 着 又 设 问 :听 完 故 事 是 不 是 还 为 狄 青 捏 着 把 汗 ? 这 个 情 境 的 创 设 及 内 容 都 比 较 新 颖 。学 生 听 完 后 ,迫 切 想 了 解 狄 青 会 赢 的原因。

每个人都爱听故事,创设故事情境,导入新课,能使数学课堂 充 满 情 趣 ,使 学 生 感 到 新 奇 愉 快 ,从 而 达 到 学习活 动 的 最 佳 状 态 。这 节 课 的 情 境 创 设 随 着 情 境 慢 慢 深 入 ,并 不 失 时 机 的 渗 透 强 化 随 机 概 念 ,可 谓 边 学 边 用 ;使 学 生 始 终 处 于 一 种 兴 奋 状 态 ,由对历史英雄人物的崇拜,从 而 激 发 学 生 学习新 知 识 的 强 烈 动 机 ,学生兴趣映,然,想学数学。

三、创设“名人故事”情境,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很想学

在人类数学发展的历史上,产生许许多多值得颂扬、脍炙人口的数学故事和数学家轶事。结合课本内容适当介绍一些古今中外数学家故事,利用这些丰富的文化资源创设教学情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还能从中学习数学知识,领略数学家的人格魅力,接受思想教育,。1876年一个周末的傍晚,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的郊外,有一位中年人正在散步,欣赏黄昏的美景,他就是当时美国俄亥俄州共和党议员加菲尔德。他走着走着,突然发现附近的一个小石凳上,有两个小孩正在聚精会神地谈论着什么,时而大声争论,时而小声探讨。由于好奇心驱使,加菲尔德循声向两个小孩走去,想搞清楚两个小孩到底在干什么。只见一个小男孩正俯着身子用树枝在地上画着一个直角三角形。于是加菲尔德便问他们在干什么?那个小男孩头也不抬地说:“请问先生,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为3和4,那么斜边长为多少呢?”加菲尔德答道:“是5呀。”小男孩又问道:“如果两条直角边分别为5和7,那么这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又是多少?”加菲尔德不加思索地回答到:“那斜边的平方一定等于5的平方加上7的平方.”小男孩说:“先生,你能说出其中的道理吗?”加菲尔德一时语塞,无法解释了,心里很不是滋味。加菲尔德不再散步,立即回家,潜心探讨小男孩给他出的难题。他经过反复思考与演算,终于弄清了其中的道理,并给出了简洁的证明方法。 用名人故事创设情境,让数学背景包含在学生熟悉的情境中,学生会感到格外亲切、自然、现实,由常识性、经验性的东西逐渐上升为科学知识,使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好奇心,并且在生活中逐渐养成勤动脑、多思考的好习惯,向名人学习,细心观察生活,他们很想学好数学。

四、创设“民间故事”情境,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的魅力性--用心学 爱听故事是孩子们的天性,作为数学老师,要经常准备一些有意义数学问题故事讲给孩子们听,故事能将学生牢牢吸引,这就是故事的魅力,即便是最迟钝的孩子,一旦听故事就会专心致志。一天,阿凡提来到一个集市,正好遇见一个高利贷者在叫喊,“放金币喽!放金币喽!我的金币可是个宝,只要你把它埋在地里一天一夜,就会变成1000金币。”阿凡提:“我借一个金币!”阿凡提决心惩罚这个愚弄百姓,贪得无厌的家伙,为民除害。高利贷者:“那你每天得还我1000个金币。”阿凡提:“好,一言为定。我将连续15天借金币,第1天借1个金币,以后每天都是前一天的2倍。15天以后我还给你金币,如果这15天之内,你后悔了,那么我借的金币就不能还给你了。”高利贷者一计算,立即眉开眼笑,满口答应。前几天,高利贷者还得意洋洋。可是不到15天,这个贪得无厌的高利贷者就破产了。聪明的同学,你知道他是怎样破产的吗?假如他不破产,他又赔了多少金币呢?阿凡提15天向他借的金币的个数依次是:1(20),2(21),23456154(2),8(2),16(2),32(2),64(2)„„16384(2)这样,阿凡提借的金币一共是:1+2+4+8+„+16384=32767(个)。阿凡提15天应该还给他的金币是:1000×15=15000(个),照这样计算,高利贷者还赔了17767个金币。这样的故事情境,既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也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这样的教学过程,能使学生在听得津津有味的同时,让数学知识不知不觉地渗入他们的脑海,民间故事的创设,使学生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省时高效的目的,学生学习较为用心。

五、创设“悬念故事”,让学生有学习的自主性--主动学

自编小故事制造“悬念”,创设情境与数学课内容相关的故事,往往缺少现成的,老师就必须根据学生实际,恰当地编写一些与教材有关的小故事,制造一种悬念,让悬念激发学生兴趣,点燃学生思维火花,学习新知。在学习《轴对称》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情境: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听说过“将军饮马”的故事呢?我注意到,学生的头一下抬的老高,很多同学摇了摇头, 有的在窃窃私语,有的学生提议让我讲一讲。相传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有一 位身经百战的将军向部下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图,我们在草地甲处(A 点) 喂饱马后,要到河边(直线 L)给马饮水,然后再回到军营乙处(B 点) ,该如 何走最近?他和部下对此问题百思不解。后来,当时有名的大数学家海伦为他 们解决了这一难题(见图) 。这个问题被称为“将军饮马”问题。你能回答这个 问题吗?我相信每个同学都有海伦的智慧,请积极思考,并动手,把你认为使 得 AC+BC 的值最小的 C 点找出来。有趣的故事,聪明的先人激励了学生。有的 学生通过猜想找到了 C 点,有的学生联想到了物理中的平面镜成像,也有的束 手无策。对于做对的同学,我让他们展示了自已的成果,并肯定地说:恭喜你, 你有着和海伦一样的智慧。并通过动画演示直观再现了 C 点的探求过程,使做 对的学生有了成功的体验,也使束手无策的同学有了直观体验,获得了情感上 的认同。 故事是学生最喜爱的文学样式之一,将“悬念”故事引进数学课堂,不仅强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通过主动探索,体会到数学问题的源远流长,主动学习意识明显增强。

六、创设“童话故事”,让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个性化--乐学 童话情境融入数学课堂往往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能够激发他们好奇心的场景,使他们体验到生活中的许多场景充满着奇妙的数学问题和有用的数学知识。在好奇心的引领下,通过对相关场景中蕴涵的数学问题的主动探索,学生能够饶有兴趣的逐步完成对数学知识的个性化意义的建构,充分体验到自主学习的乐趣。森林里宝鸭哥正在开个人演唱会,他的歌声真好听,全场都欢呼起来“宝鸭哥„„宝鸭哥„„宝鸭哥„„”,有的还举起牌子“最爱宝鸭哥”.贝贝羊捧着花束听晕倒了,乐乐羊在干什么?她正在做白日梦呢,想着自己也有宝鸭哥的歌喉,歌迷们争着给她送礼物,大家举着牌子“乐乐羊我爱你”,她情不自禁地唱了起来,耳边马上传来“太难听了„„”,有的扔来了狗屎,动物们都跑完了,急得乐乐羊大哭起来.她向村长求助,村长有三块变声巧克力,乐乐羊哭呀闹呀求村长给她变声巧克力,村长想了个法子,说:“要想得到变声巧克力,就得帮我做个题目.”为了得到变声巧克力,乐乐羊也只有搏一回.村长说:“题目是这样的,我们羊村有一辆手拉车,那可是祖传的,已使用17次,预计每天使用3次.经过多少天这辆手拉车的使用次数达到规定的检修次数200次?至少要用两种方法解.”乐乐羊用前爪夹着根树枝在沙地上比划:“如果设经过x天这辆手拉车的使用次数达到规定的检修次数,根据预计每天再使用3次,那么x天使用次,加上已使用的17次,等于200,可列出方程17+3x=200.”村长摸摸下巴的胡子,点点头道:“还要一种解法,你能解不?解不出来就别想得到变声巧克力.”“还要一种方法?有了,设法一样,方程是3x=200-17.”乐乐羊说道.“这个不算.”乐乐羊这下急死了,这一急就想上厕所来,苦着脸道:“村长,我要上厕所.”村长皱皱眉头,心想:这个乐乐羊一定又甩什么赖皮了,随口说:“早去早回,别忘了你想要的变声巧克力.”乐乐羊一溜烟儿跑了,边跑边想,我还是去找欢欢羊帮忙吧,羊村最聪明的要算她了.乐乐羊很快地找到了欢欢羊,欢欢羊告诉她用算术法解,并且给她做一遍,乐乐羊乐颠颠地向村长要变声巧克力去了.在这样的“童话故事”情境下,学生仿佛置身其中,全身心投入,在轻松愉快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掌握了所学知识,学生乐学。 总之,课堂故事情境的创设,既能抓住学生的“心”,又让他们自己会用心独立思考,使他们对数学产生兴趣,将抽象知识直观化、具体化、形象化;扮演故事中的角色,有利于良性学习情感和自主学习状况的形成;故事情境教学法还有助于学生左右脑功能的协同发展,加强记忆提高学习效率;同时将实际生活的事例编入故事中将有助于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故事情境教学法是一种值得提倡和推广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张英杰. 浅谈课堂教学中如何创设高效数学情境[J] . 中国数学教育, 2007, 1 2.

4、郭岗田. 关于数学教学情境创设的思考[J] . 中学数学教育, 2006,

创设课堂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创设生活化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

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

创设情境激发想象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欲望.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