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公开课 观察物体 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20-03-03 16:34:2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观察物体》教学反思

福州市敖峰小学 郑鹤凌

我在完成这节课后有以下一些收获:

《观察物体》是课标实验教材二年级上册的内容,学生在此之前已经有了辨别前后左右的知识基础,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在体验中明白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并能辨认从不同的面观察到的物体形状。

鉴于自己这三点思考,我从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初步体会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要全面了解物体的特征,就需多方面、多角度观察,并学会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地判断观察者的位置。2.使学生在观察物体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渗透全面观察事物的辩证思想。3.培养学生初步的倾听习惯、合作意识和评价意识。为实现教学目标,高效完成教学任务,我在教学中突出了以下五大特色:

1.创设活动情境

为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我通过孩子们喜爱的“猜动物”这个活动导入,课中又通过播放一些**风光的图片,让学生一边休息,一边欣赏„„实践表明,学生对创设的情境很感兴趣,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这样也为新知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2.小组合作学习

新教材强调“以人为本”,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因此,我采取了6人为一组的合作学习方式,创造性的使用了教材上观察熊猫这一例题,给每个小组准备一只玩具老鼠,然后让学生分3个层次进行观察:①本位观察;②换位观察;③全面观察。始终围绕“让学生自主参与,深刻体验”这一宗旨,将学生单独学习和小组合作结合起来,增强他们的自主意识,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经历新知探索的全过程。

3.拓展应用新知

数学是抽象的,生活是现实的,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本节课我大量创造条件,让学生把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如猜动物、欣赏**风光、眼力大比拼等等,既延伸了数学知识,也让孩子们深切感受到数学和生活的联系,悟出了“数学确实就在我的身边”这样的道理。

4.优化教学媒体

我注重采取多种教学媒体进行优化组合,在选择教具方面,我利用了自制课件的形色声光和动态感知等特点,创设一些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具选择上,我精心挑选了一只玩具小老鼠作为小组学习的工具,引导学生有层次、有目的地进行观察;还通过眼力大比拼巩固新知。我惊喜的发现:正是这些媒体有机的结合和恰当的选择,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空前高涨,创新的火花也时时迸发。

当然,本节课也存在一些值得探讨和改进的地方,如对某些教学目标的贯彻与实施还不够,像针对“通过体验初步感知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上应再设计一些活动或练习来进一步加强;特别是在老师提问时还需更严谨,注意技巧,我在上完课后专门对课堂提问进行了反思,我查找到有关资料,它们对课堂提问阐述了六大特性:也就是提问的指向性、提问的思考性、提问的灵活性、提问的开放性、提问的巧妙性和提问的逻辑性。如在观察玩具小老鼠时,老师只是说“你坐在现在的位置上看到了什么?”,这种提问开放性太强,指向性不够,目标欠明确,所有学生回答时比较混乱,而这恰恰就是我要学生应该说的结果――老鼠的哪一面,后来我在想要是我说“你坐在现在的位置上看到了老鼠的哪一面?还看到了什么?”这样提问前半句指向性更明确,后半句开放性也充分,学生回答也许会更清楚些,更具体些。我想,如何处理好提问的开放性和指向性的关系,如何在提问时更有利于引导学生按老师的要求去完成,等等,对于这些课堂提问的技巧还需不断同老师们一起认真思考与探索。

《观察物体》公开课教学设计

《观察物体》教学反思

观察物体教学反思

观察物体教学反思

观察物体教学反思

观察物体教学反思

观察物体教学反思

《观察物体》教学反思

观察物体教学反思

《观察物体》教学反思

公开课 观察物体 教学反思
《公开课 观察物体 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