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22、滴水穿石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0-03-02 06:07:2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设计

江苏省淮安市教研室 杨献荣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生字只识不写,能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引导学生凭借课文的具体语言,知道古今中外凡成就事业的人,都离不开“滴水穿石”的精神,懂得目标专

一、持之以恒,才能实现美好的理想。

3、揣摩写作顺序,领悟表达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体会思想感情,揣摩写作顺序,领悟表达方法。

三、课时划分

第一课时:初读课文,粗知大意,理清思路,初步把握中心。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指导学生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新词。描红既识又写的生字,听写词语。

第二课时: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思想感情并将体会出的思想感情通过朗读表达出来;揣摩写作顺序,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

四、教具准备

1、老师制作电脑投影片若干张。

2、学生上课用新华字典。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题

1、祖国的语言文字有一词多义的特点,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意思不同。比如说“启示”

2、投影出示:

启示:(1)启发提示,使人领悟。(2)从启发提示中领悟的道理。

(1)“这一切启示我们,艺术贵在创新。”这个句子中的“启示”是什么意思呢?

(2)“滴水穿石的启示”这个词组中的“启示”是什么意思呢?齐读这个词组。这个词组的意思是――从“滴水穿石”中得到启发提示,领悟了一个道理。

3、有人以这个词组为题,写了一篇很好的文章。文章选入我们的课本中。你们想读吗?那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一课——《滴水穿石的启示》

(二)引导初读

1、默读课文, 遇到不认识或不懂的字词跳过去。读后说说作者从“滴水穿石”中得到启发提示,领悟到什么道理?

2、从哪儿看出这个道理是受“滴水穿石”的启发提示获得的?这个道理正确吗?让我们继续读课文。这次读书请大家自由朗读,依据拼音,读准、记住生字的字音,读通句子。注意保持正确的读书姿势。

(三)评价初读

1、投影出示有关词语。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安徽 日雕月琢 炭粒电话筒 给予

锲而不舍 爱迪生 孜孜不倦 白炽灯 炉火纯青

持之以恒 本草纲目 小贩 迷恋 专利权 自勉

2、通过自己的努力,读准记住了生字新词的读音。下面我们来读读课文 。 (1)先来看看“滴水穿石”的奇观。谁来朗读第一自然段?

①这段话中的“锲而不舍”是个成语,出自《旬子 劝学》“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本意是:雕刻金石一类的东西,虽然很困难,但只要一直不停地刻下去就能取得成功。比喻学习、做事有毅力,有恒心,不半途而废。这个词在文中是什么意思呢?

②这个自然段写什么? 先找中心句说说;这个中心句太长,不好记。得想个办法把它缩减成一个词组!我们找找这个中心句中的关键词;再联系这段的内容想想写什么奇观?(滴水穿石的奇观)用这样的一个词组来概括这个自然段的内容多简洁啊!

(2)从“滴水穿石”的奇观中,作者领悟到什么道理呢?一起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①谁能联系第一段内容,说说“水滴”怎样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的?

②“恒”是生字,在字典里有三种解释,“持之以恒”中的“恒”是什么意思?

(3)作者从“滴水穿石”的奇观中领悟的这个道理,正确吗?请男同学读第三自然段。„„这是古代名人的事例„„这是外国名人的事例„„这是现代名人的事例,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所以作者用了一个省略号并且总结说„„

①这段话中的“炉火纯青”是什么意思?--传说道家炼丹时,炼丹炉子中发出纯青色的火焰才算成功,比喻学问、技艺达到精湛、完美的境地。在文中这个词是形容齐白石大师的绘画技能怎么样?――达到精湛完美的境地。你知道和“炉火纯青”意思相近的词吗? ②这段话通过举古今中外的名人事例,告诉我们什么?(板书:举例)把我的提问和你的答案连起来说就是这个自然段的段意。

(4)那么不目标专一,不持之以恒,又会怎么样呢?请女同学读第四自然段。这段话写了什么?

文章读到这里,我们才完全信服作者从“滴水穿石”中领悟的道理是千真万确的。

(5)因此我们要怎么做呢?齐读第五自然段。

①铭记不是一般的记住,是怎样的记住?为了能牢牢地记住这个启示,让我们再读这个启示。

②记住这个启示了吗?一起背诵这句话。今天记住了,明天忘记了,能叫“铭记”吗?那要记住多长时间,就叫“铭记”啊?

③有一个学生,头脑很聪明,滴水穿石的启示,他什么时候都能倒背如流;但在学习中遇到难题,他就胆怯了,放弃了,既不去独立思考,也不向他人请教。得过且过,所以学习成绩,越来越差。这能叫铭记滴水穿石的启示吗?

(四)读写词语

1、出示既识又写的生字词。认读,自主识记字形。

持之以恒 本草纲目 小贩 迷恋 专利权 自勉

2、用钢笔描红书后练习第一题中的范字。

3、听写既识又写的生字词。学生自我批改,订正。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上堂课,我们读通了课文,学习了生字词,理解了课文内容。

1、谁来说说滴水穿石给我们什么启示?

2、读读下面的词语,看看其中有哪些词和“滴水穿石”意思不相近。 滴水穿石 三心二意 微不足道 日雕月琢 持之以恒 炉火纯青 坚持不懈 半途而废 孜孜不倦 接连不断 翻山越岭 锲而不舍

3、通过上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课文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作者为什么要按照这样的顺序写呢?这堂课我们重点揣摩这个问题。

(二)读书感悟

1、请同学们轻声读一读课文的第

一、二两个自然段,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在文章的开始先介绍“滴水穿石”的奇观呢?

2、让我们一起来朗读第二自然段。 ①“像水滴那样”是指像水滴的什么?

②这句话的意思是?

③这两句话意思相同,表达效果相同吗?

3、课文第三自然段为什么在举例之后,还进行归纳总结? 让我们一起朗读这段中归纳总结事例的最后一句话。

①这句话中的三个词语加了引号,分别是„„ 作者为什么要在这三个词语上加引号啊?

②自由读读这句话,试着读出作者加引号的用意。教师指导朗读这句话,齐读。

③这句话和前文中的那句话是同一类型的句子?

④读读这两个同一类型的句子,抓住点红的词语,想想它们表达的意思有什么关联?

⑤由此可见,课文第三自然段举了古今中外的例子后,进行归纳总结,就是为了进一步论证自己领悟的的道理是正确的。

4、那作者为什么还要写雨水呢?大家再读读第四自然段。

①这段话中有个问句,把它暂时去掉,请你们再读读这段话,前后句子还连贯吗?前后句子既然连贯,为什么作者还要写这个问句啊?

②像这种类型的句子,在课文中还有,请找出来,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体会体会。

5、既然我们已经信服了滴水穿石的启示,我们就要------铭记!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三)指导写读后感

1、请大家浏览课文,想想各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再将各个自然段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课文写了什么内容?

2、学了课文,你有什么收获呢?(可以联系自己或他人的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

3、我们把刚才说的课文的主要内容和自己读文章的收获合起来写,就叫读后感。请同学们课后写一篇读后感。写好后,与同学交流交流。 板书设计: 22 滴水穿石的启示

目标专一 持之以恒

正面

奇观

引出

启示

论证

举例

↑ 反面

铭记

22 滴水穿石的启示

22滴水穿石的启示

22、滴水穿石的启示

22滴水穿石的启示

22滴水穿石的启示

22滴水穿石的启示

22滴水穿石的启示

22滴水穿石的启示(推荐)

22滴水穿石的启示读后感

22滴水穿石的启示[优秀]

22、滴水穿石的启示
《22、滴水穿石的启示.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