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王宗故里拜高师

发布时间:2020-03-03 06:41:4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王宗故里拜高师

——忆我与林河先生交往的几个片断

毛成舟

林河(1927—2010),本名李鸣高,湖南通道人。民盟成员、九三学社成员,.

民俗学家、文化人类学家。原湖南省人大常委、湖南省文联研究员、湖南省文史馆馆员、吉林长春大学兼职教授、云南楚雄师院荣誉教授。享受国务院有突出贡献专家特殊津贴。大名入录英国剑桥国际名人传记中心主编的《国际名人录》和美国《21世纪500名最伟大的天才名录》。获得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民间文学论坛“银河”奖一等奖。曾任《楚风》杂志主编。专著有 《林河自选集》等十余部,系研究楚越文化的最大突破者和著名的“楚学八怪”之一。

今年10月4日,是这位德高望重的先贤离开我们三周年的纪念日。在这三年里,我总想写一点文字来追叙先生与我交往的片断,可我常感到自己力不从心,怕写出来的肤浅文章难以表达自己对这位高师的尊敬之万一。因此,我总是提笔又搁笔、搁笔又提笔……

从2002年秋天开始,我与原连山中学杨民君老师开始从事连山文化的调查研究。当时,我与杨老师分担着一个班的语文和数学课。每逢周末,我们二人常结伴走访连山境内的民风民俗。经过近两年的艰苦努力,我们踏遍了近百平方公里的连山境内的山山水水。2005年初,怀化民俗学者阳国胜先生根据我们调查的第一手资料,率先提出“炎帝故里在会同”的新说。其学术论文在当年的《边城晚报》进行了连载。

“一石激起千层浪”。会同,一个静卧于湘西南大山深处的小县,顿时声名鹊起,因其炎帝文化的诸多证据而引起了全国各地研究炎帝文化的专家学者的高度关注。在“首届全国„炎帝故里在会同‟大型研讨会”召开的前两年,我与杨民君老师一同被调入会同县炎帝文化研究办公室。我负责收集民间故事和来自五湖四海的专家学者的研究文章。在极其紧张的工作中,我抽空拜读了林河先生赠给会同县人民政府、原存于会同县炎帝文化研究办公室的《林河自选集》上下卷。

在这部长达20余万字的学术专著里,林河先生以独到的视角、详实的资料和严密的逻辑提出了一系列对于研究会同炎帝文化有着指导性的真知灼见。我一边仔细阅读,一边摘录对自己的研究很有帮助的句段。一个多月里,我反复拜读先生大作,琢磨其中奥秘,做了近两万字的读书札记。这无疑把自己对连山文化的研究从纯粹的田野调查领域带入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较高层面。

拜读完先生的大作,我不禁对这位从怀化通道侗乡走出的古人类文化研究大师油然而生敬意。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于是盼望有朝一日能向林河先生当面请教或陪同先生实地考察连山文化。

其实,林河先生从2005年“在网上查阅到《炎帝故里在会同》的文章后”,在“有的人认为我在学术界已经有了一定影响,不要为此„无稽之谈‟而毁了自己的名声”的重重阻力下,应会同县委、县政府的邀请,先生于2005年5月开始,就多次来连山进行实地考察,只是当时我仍在学校任教,才失去了当面请教于先生的机会。

2005年10月,林河先生再度考察连山,登上火神坡会同县园艺场时,无限感叹:“当我行走在会同连山的沃土上,想着《山海经》对连山‘多金、银、铁、多橘柚’的描述,吃着连山人种植的甜入心脾的蜜橘,我不禁浮想联翩,仿佛看见了几千年前的炎帝连山氏,在这块流金淌蜜的土地上创造《连山易》,为人类 1

谋万世福利的可敬场面。”

听着先生真诚的赞美之词、看着先生立于高山之巅凝视渠水河对岸——高涌村的神情、想起先生在专著中用古老的黔台语对“高”字的独特描述:“高,人祖也。如„高庙‟,乃„人祖之庙‟。”我作为会同县炎帝文化办公室工作人员陪同先生考察,此时,我不知从哪来的勇气,冒昧地问先生:“林老师,对河地名叫高涌,是不是‘人祖涌现之地’?村中还有一座呈东北–西南走向的、酷似巨人睡姿的王宗界,是不是人祖王宗的陵墓?”

也许是八十高龄的林先生登山时过于辛苦,他对我提出的问题没有作正面的回答,只是颔首叹道:“好一块王气凝重的地方呀!”

先生由衷的赞语,激励了我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一直注重于以火神坡为中心的连山地名文化的探究。在看完火神坡出土的石刀币、石钺、尖头石菩萨(疑为火神祝融雕像——三尖火焰冠)和绳纹大口尊陶片(出土于火神的对江田遗址)之后、在了解了九龙城遗址(又叫“九边墩遗址”,在火神坡对面的岩头乡溪坪村内)与对江田遗址后、在了解了火神坡周边的雷公界、农神坪、塔婆、太阳塘、月形界、高涌、社溪、、龟坡(星象石)、歌社坡、王宗界、羊奶冲、地仙溪、中央山、老河冲口、宝照、六黄、陶钱冲、生曲院、迎宾堂、响岩殿、白陶、四象头、四象塘、贯场、瑶丰、降吉、化龙等几十个与炎帝文化有关的神奇地名和传说之后„„于2008年6月,我把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写成2000多字的长信寄往远在长沙、却时刻关注会同炎帝文化研究的林河先生。信中重点就会同“三古”(带古、咕古、嗯地古)方言的研究、“高(人祖)”文化在会同的表现等问题直接求教于先生。半年后的12月8日,一封来自“湖南省文学艺术联合会”的复信转到我手中,信封右下角赫然写着“林河”两个遒劲的钢笔行书字。

惊奇?高兴?一种极为复杂的情绪涌上我的心头。我真的不敢相信这是一个誉满天下的大师在给一个无名小卒的回信!我拿着这封沉甸甸的信,小心翼翼地启开。信中的内容更让我看到了作为名贤、高师的林河先生的谦恭、求实和执着的学者精神。

信中说:“实在太忙了,回信迟了,请谅。谢谢你写来的长信,地方上有你们这些志士能人,地方史的研究必能冲破种种人为设置的樊笼,还原历史的真实。”接着先生以过1000字的篇幅和雄辨的论据论证了自己的观点:“黄帝陵在甘肃省宁州市罗川县东八十里的子午山上。”(此文参见1994年第1期的《甘肃社会科学》)

显然,林河先生这样回信的目的是不言而喻的。从这位大师、高师言深意重的复信中,我领悟到了“敢于怀疑,敢于论证是做一切学问的前提”的深刻道理。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时光在人们的不经意间悄悄地滑过。2009年5月18日“首届全国„炎帝故里在会同‟大型研讨会”在会同如期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数十位炎帝文化研究的顶尖专家、学者云集会同。会同出现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研讨会场面。那天清晨,专家学者们在各地记者的簇拥下微笑着迈上县政府大楼前的台阶,陆续进入摆放着“会同县炎帝故里”巨型沙盘图的会同县政府大楼一楼大厅。专家学者们或俯身细看、或举起手中的相机频频按动快门、或三三两两地低声耳语着。

蓦地,我看见沙盘正前方站着一位身材魁梧的八旬长者,他容光焕发、精神矍铄。“这不就是我从《林河自选集》扉页上看到的林河先生吗?”我想挤过去与先生寒喧几句,但一怕失礼,二怕影响自己正常的工作。于是我只好转身到大会秘书处领取特殊通行证,带着几家省市电视台的记者匆匆赶往会同炎帝故里的

2主阵地——连山乡。

虽有这些特殊身份与证件,但从会同县城到连山的二十华里的209国道上,到处都是前往炎帝故里看演出的来自四面八方的乡亲。一时间,汽车、摩托车,各种客班车,前轮抵后轮,路上的行人真是数以万计。

一个小时后,我们来到了连山乡政府南侧的坛子墙遗址。那里靠近渠水河边,1986年因出土了距今五万年的刮削器、砍砸器等古人类劳动工具而声名大振。坛子墙是本次研讨会中专家学者们必去考察的重点地方之一。当地百姓早在那里舞着龙灯等候着来自远方的尊贵客人们。县文物管理所的同志也在原遗址上准备了两个用透明玻璃装帧好的大柜子,柜子里摆满了各种新、旧石器。

10时许,两辆满载专家学者的大巴车来到文物观察现场。身高1米8左右的林河先生着一件洁白的衬衫显得格外引人注目。他与众专家学者来到文物摆放柜前,躬身下去,用放大镜对准文物仔细观察,时而详细询问身边的村民,村民们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看完文物展览,两辆大巴车载着专家学者们又折回到大坪村。我们从邪塘出发、过九井、穿皇帝屋场、迂回到连山石下。至此,专家学者们分成两路,一路由县宣传部领导带队,直赴狮子洞后的民俗文化演出现场。一路由我带领来到炎帝故里的天生地标性物体——连山石下,这一行20多人中就有林河先生。先生登山已感吃力,同行的年纪较小的专家学者搀扶着先生拾级而上。林河先生立于巍峨的连山石前,唏嘘不已。

从连山石旁下来,我们沿着盘山水渠逶迤前行来到演出现场。那里早已是人山人海,山坡上、草丛中、树桠间„„都闪现着人们渴盼已入的眼睛。专家学者们刚一到场,观众们自动地报以排山倒海式的掌声,喧天的锣鼓也顿时响了起来。专家学者们依次在前排落座后,时任中共会同县委常委、县委宣传部长的侯桥训同志知道我是连山本地人,在大坪村有熟人,他便吩咐我全程照顾好林河先生,并交待我物色几个身强力壮的村民,待演出结束时将林河先生安全地背下山到莲花塘停车坪候车。

至此,我才有了第二次直接接触这位高师的机会。侯部长将我介绍给林河先生。按照侯部长的指示,我马上联系到了几个杜姓村民,他们都爽快地答应了这件事。一切办妥,我来到林河先生身边,先生见到我也非常高兴。.几句对话之后,见先生正津津有味地欣赏着民俗节目演出,我也不好去打搅他的雅兴。

演出结束,原来约定的几个村民找到我,我把县领导的意思一五一十向他们传达了。可林先生说自己可以下山,不必如此麻烦大家。待我把这条山路较陡、路面为新修、转弯较多等实情禀报了林河先生。先生才肯由人背着下山。

到了莲花塘停车坪的大巴车上,林先生一再对我表示谢意,说会同人民真的太热情了。车上小憩时,先生问了我一些关于连山文化研究的发展情况。我如实地向林先生作了汇报。最后,先生高兴地说:“连山炎帝文化研究大有希望!”

谁曾料到:这次短暂的接触竟成了我与这位高师的永别。一年过后,我又返回了学校。先生也遥住于千里之外的长沙。由于种种原因,我不好再去打搅林河先生。据说他还从侧面多次打听过我的研究情况。

2010年10月4日凌晨,炎帝文化研究的一代宗师林河先生在长沙与世长辞,享年83岁。噩耗传来,我曾虔诚地向长沙方向遥拜了三拜。心中默祝高师在骑鹤去“雁鹅村”时一路走好。

2013年7月29日于林城

(载《会同文艺》2013年第3期总第51期)

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拜文

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拜祖文

历年轩辕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拜文

历年年黄帝故里拜祖文

辛卯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

王继宗

项王故里中英导游词

壬辰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观后感

庚寅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 拜文

王嗣宗传

王宗故里拜高师
《王宗故里拜高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