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主题教研活动阶段总结

发布时间:2020-03-03 14:40:1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优质课打造主题教研活动阶段总结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教心教研室团队在第一学期的教学技能提升主题教研活动取得一定成绩的基础之上,开展了优质课打造的主题教研活动。优质课打造的主题教研活动总共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探索阶段。该阶段教师们集体备课探讨并确立模式,每位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实际尝试不同的教学模式,资源共享,自行组织教学方法灵活嵌入既定模式中。第二阶段为汇报阶段,在第一阶段探索过程中,通过教师互听互评,学生反馈等信息,确定两堂汇报课程,该两堂汇报课程以集体备课的形式打造,于主题教研活动的最后一周进行汇报。截至现在,该项主题教研活动第一阶段已全面完成,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1、理论探讨,实践求证。

针对本次优质课打造的主题教研活动,根据我院现有的教学资源以及学生基本情况,我团队将已有教学模式进行了梳理,以下6种教学模式是本次主题教研活动所采用的主要教学模式:

(1) 传递-接受式,这一教学模式源于赫尔巴特的四段教学法,后来由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改良后传入中国,也就是现如今我国中小学普遍采用的“组、复、新、巩、布”的固定课堂模式。它的基本程序是:复习旧课—激发学习动机—讲授新课—巩固练习—检查评价—间隔性复习。

(2) 自学-辅导式,这一教学模式是出于人本主义角度,以学生为主体,锻炼学生学习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模式,它的基本程序是:自学—讨论—启发—总结—练习巩固。

(3) 探究式学习,这一教学模式是根据皮亚杰和布鲁纳的建构主义的理论,着力培养学生的研究和思维的能力。其基本程序是:问题—假设—推理—验证──总结提高。

(4) 巴特勒学习模式,这一教学模式也叫做七段教学法,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巴特勒提出的,以信息加工理论出发,注重元认知的调节,利用学习策略对学习任务进行加工,最后生成学习结果的一种教学模式。其基本程序是:设置情境──激发动机──组织教学──应用新知──检测评价──巩固练习──拓展与迁移。 (5) 抛锚式教学,这一教学模式要求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确定这类真实事件或问题被形象地比喻为“抛锚”,因为一旦这类事件或问题被确定了,整个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也就被确定。其基本程序是:创设情境──确定问题──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效果评价。

(6) 现象分析模式,这一教学模式也是基于建构主义的认知理论,非常注意学生利用自己的先前经验对问题进行解释。其基本程序是:出示现象→解释现象的形成原因→现象的结果分析→解决方法分析。

根据课程内容的性质,选择切合实际的教学模式,每位老师在既定教学模式的基础之上将自己擅长的教学方法合理嵌入其中,并在课堂中开展,在实践中求证。在为期一个半月的尝试过程中,我们发现教学模式并非一尘不变的固定模式,同一个统一的教学模式,不同的教师在尝试的过程中都有相应的变化,要么缓解顺序的变化,要么环节形式的变化,但并不影响到整体授课的效果,只要教师方法选择恰当,也能将其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对于模式的选择,经过尝试之后我们发现,针对理论知识和概念性内容,仍然是传统的传递-接受式或在我国兴起较早的探究式学习效果更为良好,当然部分教师的个人素质较强,采取现象分析模式也能很好讲授理论性知识,而其他模式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但对于实用或技能型知识,采用巴特勒学习模式或抛锚式教学效果非常好,学生参与度高,目的性强,不仅课堂氛围活跃,学生反馈也较为良好。对于自学-辅导式的尝试,我系学生本身素质略微有所欠缺,除个别相对简单或趣味性很强的内容以外,很难达到预期效果。

2、集体智慧,交流碰撞。

本阶段从第四周到第八周的过程中,在讲授每一章节的内容之前,我团队所有教师会集中探讨各自对本章节内容的理解,重难点的梳理,课堂模式和教学方法选取的建议等。在众多思想的相互交流和碰撞的过程中,每位老师都打破了自己曾经固有的教学模式以及局限的教学方法,大家都开始争相尝试新的模式与方法,期间也有失败,但收获却更多。在这一过程中很多老师对于学生情况有较为客观科学的分析,也对教学资料的选取有一定的策略。我校学生大多属于95后,根据这群学生的具体情况,教师在选择教学资料的过程中,网络案例的尝试应用,富有时代感的新词汇的运用等都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3、多方评价,整体提升。

整个第一阶段我们采取的是教师在既定模式的基础上自行构建课堂,集体听课评课的形式来探讨教学模式与课程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等的有效结合。集体备课,资源共享使我们的教学资源变得更加丰富,教师根据需求选择切合实际的教学资源组织课堂。在每次集体听课前,教师先进行简要说课,将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的有机结合以及预期效果叙述清楚。课程结束后,先是集体评课,再是教师收集学生反馈信息等来进行评价。每周教研会上,各教师将本周所进行的听课评课进行交流,总结凝练出本次尝试的成功与失败,为我团队的整体提升奠定基础。

4、层层递进,厚积薄发。

在整个第一阶段的过程中,我们除了在固有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方面尝试获得收获之外,也深深感受到终身学习、不断积累对于一个教师的作用。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老师的一百条建议中说到过“每一堂课都应该用一生去备课”。这也意味着教师的积累对于教学效果的影响是重大的。经过我们最近的尝试发现,不同的教师在各自不同的领域分别有擅长的方向,那么在上相对擅长或平时积累较多的内容是,明显可以看出其驾驭的能力,课堂把控、知识点转接、拓展等游刃有余。“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对我们现阶段的教师来说是应该深刻思考并付诸实施的。知识的积累与更新当与时俱进,时刻关注时代的发展方才能成为新时代的传道、授业、解惑者。

以上是我们团队本次主题教研活动第一阶段的收获,第二阶段正在开展,我们吸取第一阶段的经验,在第二阶段将结合全院资源,继续努力尽量取得更大的成果。

主题教研活动总结

主题教研活动总结

主题教研活动总结

主题教研活动阶段性总结

主题教研活动阶段性总结

主题教研活动汇报总结

作文主题教研活动总结

幼儿教研主题活动总结

教研活动主题

主题实践活动集中学习阶段总结

主题教研活动阶段总结
《主题教研活动阶段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