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人教七下单元同步作文·第五单元:漫话探险

发布时间:2020-03-02 09:25:0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人教七下单元同步作文·第五单元:漫话探险 题解

1.大自然中有很多值得探索的地方,探险这一活动充分考验了人们的生存意志和生命活力。我们也许不像探险家一样,去深入”险地”,但是我们也可以去像生存岛一样的地方参加夏令营活动等。请以”探险”为话题,无论是记述你自己的探险经历,还是描述别人的探险活动,写一篇作文。

2.要求:题材不限,题目自拟,文章内容生动具体。

范文

斯科特日记

从 迪

1912年3月25日暴风雪

可恶的暴风雪从21日起就一直刮个不停,看来它已是注定要取我们的性命了。为什么会这样?这几天我一直在思忖:是我们的运气太差,还是因为我们的到来触怒了南极的地神?难道是上天要诚心成全阿蒙森吗? 看来要走出暴风雪逃避死神的可能性不大了。我们不怕死,我们已经做好了准备,我是一名海军上校,所以我要死也得死得壮烈点。可是,要知道,我们离下一个储藏点越来越近了,只有20公里呀,难道我们就走不到了吗?面对好像要人性命似的暴风雪,我们只能将希望寄托到明天了。不过我们的口粮已用完了,而在这零下40摄氏度下,任何希望都破灭了。“啊!上帝啊!难道我真的命中注定会死在这冰雪覆盖、没人知晓的南极吗?” 不过,我坚信,我对梦想的追求和顽强的毅力是无限的,我不会就此退缩的,我会将这场战争进行到底。

1912年3月26日暴风雪

危难当头.在这进退维谷的时刻,我们期盼奇迹能出现,但是这只是设想,在这种场合,怎么可能有奇迹出现呢?所以,我们只能面对现实,啊!就算让我死,也不能让这些为了理想拼搏的勇士呆在帐篷里等死呀!可又有什么办法呢?现在是无论如何走不出去。

我希望上帝不要这样对待我们啊!我们还要挑战更艰险的地方„„

1912年3月27日暴风雪

今天,我们面临死亡越来越近了,我们是选择就这样等死来面对死亡,还是去冒险找条生路,我们已无法选择,只有面对了!我的心情变得无比的糟糕,连自己的情绪也无法控制,经常发脾气,不知道为什么,难道是死前的预兆吗?是贪生怕死吗?不过,这也是预料之中的,也是没办法的啊!说实话,我现在对死亡好像十分恐惧似的„„

1912年3月28日暴风雪

这两天我感到身体极为不适,情绪也是十分的低落,提不起精神,大脑昏昏沉沉,一直想睡觉,精神稍微放松就睡着了。身体非常冷,我的脚已经失去了知觉,握笔已十分困难,我还发了高烧,最严重的是全身发软,站都站不起来。今天我还费了半天的时间给国内的人民写了一封信,也算对这次行动有个交代。今天只能写这么多了。

1912年3月29日暴风雪

今天,我感到我已经在鬼门关前徘徊了,精神恍惚得很,铅笔几次从手中滑落。但是有时比较清醒,不知为什么,我睡觉总醒不来,我怕我会„„不过,人生自古谁无死?我不怕困难当头,我就是死了,我相信,我的人生也会被人们永远铭记„„再„„见„„

一场有关探险的争论

如烟的往事不乏美好的回忆。然而有些却随着岁月的流逝逐渐淡漠了,惟有那一次引人深思的议论却久久地萦绕在我的脑海之中,时时猛烈地撞击着我的心扉。

那还是去年的一个课间,我们几个要好的同学正在讨论一道难题,班长王青慌慌张张地跑了过来。我疑惑地问她:“怎么啦?”

“知道吗?尧茂书遇难了!”

“尧茂书,谁叫尧茂书?”戴着眼镜的“数学迷”张涛问道。

王青生气地瞪着她:“怎么?你连首漂长江的尧茂书都不知道?”

张涛满不在乎地说:“我呀,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数学书。”

我真怕她们吵起来,赶忙问王青:“真的?”

王青伤心地说:“真的,报纸上都登了。”

这时,张涛又接过话茬:“要让我说,他就不应该一个人去漂什么长江?全国那么多人都不去,就他能?” 王青反问说:“难道我们中国的长江该让外国人来考察?长江是我们的,第一个考察‘她’的,该是我们。” “谁先考察还不一样?又不是第一个就发给金牌!”

“你别忘了,我们是炎黄子孙、华夏后代。如果我们一点创举也没有,还对得起祖宗吗?”

张涛还是不服气:“那也要看看有没有价值嘛!大家都不去漂流长江,就他去冒这个险,我看他还不如研究研究数学呢!”

“价值?怎么没有价值?他的行动是要证明:中国人是可以考察长江的。外国人能办到的,中国人也能办到,外国人办不到的,中国人还能办到。至于你说他冒险,我承认,他是在冒险,因为他是首漂,他从事的就是冒险事业。遗憾的是有人还不理解他的这种献身精神。”王青的语调变得低沉了,“想一想吧,今天,我们的城市、乡村,都在搞改革。改革就是要走前人没走过的路,改革就要担一定风险呀!不冒一点风险,总是求稳怕乱,那还怎么改革呀?社会还怎么进步呀?尧茂书的冒险精神不正可以激励人们的改革精神吗?”

王青激动的语调撞击着我的心扉。我看了一眼沉默不语的张涛,说:“目前,一些人一听爱国主义就腻烦,对‘实惠主义’则倍加信奉。什么国家的荣誉利益,统统置之脑后,而尧茂书为考察长江,不惜奉献生命。这是我们民族的骄傲!”

张涛推了一下滑落的眼镜,说:“我想想,我好好想想。”

上课了,这场争论也结束了,可我的心仍然久久不能平静,一种崇敬的感情从我的心底油然而生。尧茂书烈士啊,你可听到了我们的这场议论?你可获得了心灵上的慰藉?

安息吧,勇士!我们理解你,我们一定会完成你未竟的事业!

勇士耶·莽夫耶

——评漂流探险的价值

自尧茂书单人漂流长江不幸遇难之后,越来越多的人涌向那每个炎黄子孙心目中的圣地——青海省海拔6621米的喀拉丹冬雪山——亚洲第一大河长江的源头所在。为了骄傲地说一声:“是中国人首先征服长江!”他们没有被前仆者的牺牲所吓倒,也没有畏缩于虎跳峡那几十米的落差,毅然投入这中华民族的大动脉。

漂流壮举,在全国引起极大反响,褒贬皆有。称赞者认为这是为国争光,批评者则认为是冒险活动,寻求刺激。我对它的看法是:“赞赏其精神,不解其行动。”

首先,我们不能把漂流单纯地看作年轻人寻求刺激。试想一只古老的皮筏,载着血肉之躯,与“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长江搏击,此等壮举,难道是一般人所能为之吗?他们是要为中国人争一口气呀!在过去那段令人辛酸的日子里,外国炮艇轮船在长江上肆意横行,川江航道就是英国人首先打通的。国耻呀!现在,美国人又宣布要首漂长江,于是,以尧茂书为首的一批勇士站起来了,前仆后继,终于完成了第一漂的壮举。所以,他们的精神实在可敬,能够催人奋进。

但即便是最支持漂流的人,我想,在看到那些伤亡报告的时候也不禁会摇头叹息:“代价是不是太高了?”这是一场战争吗?是的,是一场人与自然的战争。而作为20世纪80年代的现代人,所使用的武器是什么呢?说来令人难以相信,是古老的皮筏。这场战争只能称为人以原始的蛮力与大自然的搏斗,因为人把他最具威力、最强大的武器舍弃了,那就是人的智慧。就身体各方面的素质而言,人在自然界中是弱者。但是,人类还是生存下来了,并成为世界的主宰。这一切,都是因为人能够思维,具有智慧。而漂流的勇士们却似乎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看着那小小的皮筏被巨浪肆意戏弄,我不禁疑惑,这难道就是曾经遨游过太空与深海的人类吗?此为我不解之一。

那么之二呢?乃是我对漂流者过虎跳峡的方式感到吃惊。一个橡皮艇,密封的,四周捆上一些轮胎,人就在艇里,任激流冲打。里面的人根本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一旦漏水,便意味着死神降临;反之,功成名就,成为征服长江的英雄。试问,这行动与昏天黑地的赌博者有何区别?(请原谅我用这个词,很明显,两者的目的截然不同,前者是高尚的)如果说坐在皮筏里靠船桨与长江搏斗是使用蛮力,那么躲在皮艇里漂流又算什么呢?惭愧呀!

诚然,漂流者在精神上足以称之为勇士,而在行动上呢?只能算是莽夫。进一步想,目前急待漂流的果真就是长江、黄河吗?我们今天所从事的伟业不也像一条待漂的长河吗?朋友们,凭着自己的才华和胆略,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到改革的洪流中去搏击吧!在这激流中,我们也能成为漂流的英雄!

长城万里行

刘雨田

小时候,我做了两个梦。一个梦是:想读很多很多的书,盼望自己能够当个作家。一个梦是:想走很多很多的路,能够走遍祖国的山山水水。

我执著地追求着。

为了第一个梦,我常常足不出户,读了许多中外名著,可我终究没能跻进作家的行列。

但是对于第二个梦,我却常常引以为自豪。孩提时代,我就走遍了我的家乡——河南省长葛县。上中学时,我又利用假期完成了到北京、武汉的远征。后来我到铁路部门工作,几乎走遍了祖国的名山大川。

然而,我怎么也没有想到我会沿着长城旅行,而且是用我的双脚。事出偶然,我国著名的研究长城的专家罗哲文曾经写过一篇介绍长城的文章。他写道: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世界伟大奇迹之一。远在20世纪30年代他就立下宏愿要步越长城,可是由于战乱等原因,只走了部分地段。他感慨地说:“今后是否有人能全部走完,尚有待于来者。”

1982年,我在《人民日报》上看到一则消息:有个名叫雅克·郎兹曼的法国作家已经走遍了法国、欧洲、中东及世界许多地方,但是没到过中国,他说:“我的最大梦想是到中国去,从长城的这一端走到那一端。”

后来,我又得悉一个名叫罗伯特·史葛达的美国人,终生做着长城梦,直到他70多岁的时候,还连续给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写了200多封信,要求走完长城。

这一条条消息,像一个个冲击波使我难以平静。我下决心要用我的脚步丈量长城,用笔和相机勾画出长城的历史和现状。

经过痛苦的奋斗,周密的准备,我终于在1984年5月13日,从嘉峪关城楼迈出了徒步万里长城的第一步。 两年来,我穿越了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北、辽宁7个省区。完成了徒步万里长城的旅行;在陕西榆林我还曾南下完成了穿越整个陕北的“圣地行”,在西安又西进,沿着古丝绸之路的路线,经过平凉、兰州、鸟鞘岭、敦煌,直到新疆神秘的罗布泊地区。

大自然是无情的。两年来,我只身闯大漠、走戈壁、攀高山、涉大河,经历了难以想像的艰难困苦。 在腾格里,我曾遇到漫天铺地的大沙暴和寒流、冰雹的袭击。

在贺兰山考察岩画时,我被困在了悬崖上,上不去,下不来,要不是我会一点气功,拼命一搏,险些跌进万丈深渊。

在罗布泊,我身负百斤重的水和干粮、行装,半个多月未见人烟,还遇到大风暴雨,迷失了方向。

在山西平鲁下高头一带荒凉的山沟里,夜间我曾遭到了野狼的追踪。

在河北蓟县考察震旦亚纪地貌时,深夜看不清山路,我多次从山坡上滚了下去。

然而大自然也是慷慨的。万里长城、丝绸之路本身就是活生生的教科书,我一辈子都学不完、用不尽。到目前为止,我已经记录了沿途涉及政治、历史、地理等各个领域的笔记30余万字,收集了数百万字的文史资料,还拍摄了600多张黑白、彩色照片。其中最有价值的是我在贺兰山发现了一壁岩画,文物工作者认为是首次发现。

沿途我得到各地政府和群众的热情接待,一捧捧花生、一颗颗红杏、一个个胶卷、一枚枚印章、一句句嘱托、一条条留言,都凝结着支持、理解和深情。我深深感到我的心、我的脉搏在和祖国人民一起跳动。

我走过的地方大多是祖国的西北部,那里还很穷,很荒凉,还在沉睡,但是却充满了生机。我将尽快写出我沿途的观感,帮助人们认识大西北,热爱大西北,开拓大西北。

面对我的还是无尽的地平线。

我的梦也还在继续。

不懂探险

陈 睿

读了许多关于探险的书,却还没有弄清“探险”的真正含义,只知道探险家在探险的路程中,并非一马平川,而是充满艰难险阻,甚至随时都可能有生命的威胁,可他们从不屈服,所以我也不知探险家们为什么会有如此的胆魄。难道他们真的是天生勇士,有着过人的胆识?或者他们真的吃过“熊心豹子胆”?还是„„我不得其解。

大家应该知道斯科特这位伟大而又可悲的探险家吧。他可是第二位率队登上南极点的人。“第二”是什么含义?当时全世界有十几亿人,多少人做梦都不敢想能够到达南极点,而他却是第二批到达的人,而且与第一批只隔了一个月。这对于许多人来说是多么值得高兴和骄傲的佳绩呀!但“第二”对他来说却又是那么凄凉,以至于他失去希望和原有的“雄心壮志”。在他的日记中已怀有预感:“回去的路使我感到非常可怕。”对没有希望的人能做出什么呢?最后斯科特在归途中“安静”地离去。我不知道他们历尽千辛万苦,受尽自然折磨,风餐露宿,究竟是为了什么?

更为离奇的是一篇文章所写的,一个人历尽万苦好不容易爬上了最高最险的山,向山下望去,一切尽收眼里。还没有等休息片刻,此人便纵身一跳,坠入深渊。有人觉得他征服了这座高峰,上了天堂。还说什么当登上最高的峰,或是战胜最难的问题,也只有用这种“方式”才能表现出英雄式的胆魄。

我实在是不太明白。

难道探险就是让人尝到胜利的甜头,再把他送入绝望的深渊吗?

不,探险应该只是享受,而不应该是痛苦。

探险渴望被人拜访,却并不愿任何人为它而丧生。如果有人在探险中遇到困难,除去客现因素之外,是否因为他们在大起或大落之后,承受不了极度兴奋或极度失望所导致的心理落差?斯科特等人的覆灭,是否因为受到阿蒙森成功的沉重打击?上述那位离奇之人攀上顶峰再跃下,是否因为受到自身心灵的发难?西西弗斯永不停歇地推动巨石上山的故事,对于我们的探险家来说,也许值得仔细玩味。

探险,既是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也是人类对自身的挑战。

所以,探险家必须深刻理解“探险”的含义,才会极度清醒地避走不归路。

用周国平的理解来说:驱使人们去探险的真正动力是精神上的需要,包括对新知识的渴望,也包括战胜自身弱点的愿望。世上并无天生的勇士,恐惧之心人皆有之,而正是在各种形式的探险活动中,人们以向恐惧挑战的行动证明着自己的勇敢。

精神的需要和精神的坚强往往决定着探险这一用身体去实现的事业的成功。刘连满最终活了下来,王富洲、屈银华、贡布最终于无氧之中在雪夜实现了人类的突破,鲁滨孙创造了人类荒岛生存的神话„„

“熊心豹子胆”,正是探险永远奔腾的不竭动力。

我似乎已开始懂得探险,懂得何为真正的完美的探险。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作文——《漫话探险》

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漫话探险》教案(推荐)

七下第五单元作文训练

人教七下单元同步作文·第六单元:马的世界

漫话探险作文

第五单元作文训练(“漫话探险”)导引与示例教学教案

人教七下单元同步作文·第六单元:马的世界[1]

人教七下第七单元教案集

七下单元作文

七下第五单元导学案

人教七下单元同步作文·第五单元:漫话探险
《人教七下单元同步作文·第五单元:漫话探险.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