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陈林一等奖

发布时间:2020-03-01 19:43:4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绽放新活力 建设新农村

——赴深冲村“三下乡”实践调查报告

陈林

(茶与食品科技学院03级茶学,3#630 5153464)

摘要:针对深冲村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茶叶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情况和茶叶市场现状,建议确立以茶林果生态建设为立村之本,积极培育以茶叶为龙头、多种经营为一体的立体复合式经济结构,山、水、田、园、路综合治理,以茶叶、水果生产为主的农业生态文明示范村,走出了一条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为一体的富有特色的发展之路。

关键词:深冲村

茶叶

茶业

新农村建设

7月9日,我们安徽农业大学茶与食品科技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一行9人在硕士生导师王同和副教授的带领下,深入黟县深冲村,开展以“青春映沃土,服务新农村”为主题的系列社会实践活动。

深冲村位于黟县碧阳镇境内,距县城1公里,总面积1.8平方公里,交通便捷,与世界文化遗产地,全国十大魅力力名镇“西递、宏村”,为邻。辖6个村民组,205户人口678人,劳动力348人,是黄山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点示范村,拥有茶园千余亩,户户有茶园,人人会种茶,人人会制茶,也涌现出了一大批茶叶经纪人。我们先后与该村茶叶经济人代表、茶农代表进行了座谈,听取有关部门和村负责人关于深冲村新农村建设情况的介绍以及茶叶经济发展现状、存在问题、需要解决的困难后,深入茶叶制作现场和茶园进行了实地调研。针对深冲村实际情况,结合茶叶市场现状,我们对该村的茶农进行了茶叶技术培训,赠送了百余份科普宣传资料,并针对性地选定深冲村10户茶叶面积大、技术基础比较好的农户作为定点扶持对象,进行长期合作,发展一批、带动一批,全力“打好茶品牌,做活茶文章”,力促深冲村茶叶经济再上新台阶,真正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

据统计,全村土地总面积2700亩中,林业用地就占1970亩,其中高效茶园1200亩,竹林、经济林360亩,防护林410亩。宜林面积造林绿化率100%森林覆盖率达83%;另一方面引进福鼎茶、银霜和安徽一号二号等茶树良种120万株,每年3月开园,11月结束。2005年深冲村的人均纯收入居全县最高水平。茶叶经济对当地老百姓的脱贫致富、实现小康生活以及在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情况

1 据调查,该村积极创造条件,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基础设施,不断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先后投入50余万元拓宽硬化了黟金路1.5公里,村口至黄泥尖的主干道2公里,石村至洪家棚1.5公里的主干道及村民组之间的干道,并建立完善了一整套道路养护机制;投入10万余元,进行人畜饮水工程建设,全村户户饮用上了自来水,并建起了卫生厕所;投入5万元进行了农网改造;加强农村通讯设施建设,全村95%以上的农户接通了程控电话;有线电视覆盖率达95%,积极组织村民及时清理塘库淤泥,保证了农用灌溉率达95%;数百亩的茶园喷灌工程正在实施。同时,以改善生态环境、发展循环经济为目标,大力推进以农户为单位的沼气国债项目建设,不仅促进了农村庭院经济的迅猛发展,也发挥了显著的生态、社会效益。新建成的沼气池一旦投入使用,就为每个家庭每年减少因购液化气、煤等开支近1000元,经过发酵后的沼液、沼渣又是无污染肥料,能生产出颇受市场青睐的无污染农产品,农户由此每年又新增加了近800元的收入。在实现庭院经济增长的同时,沼气项目建设也带来了显著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大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村内阵地建设齐全,办起了图书室、党员活动室、人口学校、计划生育服务室、成立了老年协会、茶叶协会等村级服务组织,常年对党员和村民开展教育、娱乐、科技服务等活动,提高了村民文化素质和科技致富能力,扎实开展两基教育活动,45岁以下村民脱盲率达100%,少年儿童九年制义务教育普及率涨达100%。我随机采访了25户茶农,对其人均收入,茶叶收入及其比重进行调查(图一)。

人均纯收入1614121086420系列13000~349923500~399944000~4499144500~499935000~54992系列1

人均茶叶纯收入1412108系列16420系列11000~149931500~199952000~2499122500~299943000~34991

从上图中我们可以发现深冲村茶农的人均纯收入大都在4000~4499之间,而茶叶纯收入则集中在2000~2499之间,我们取平均估算可得深冲村茶农的年纯收入的一半以上来自茶叶收入,因此可以说茶叶买卖直接影响到茶农的收入。因此我们便进一步调查发现深冲村村民的收入结构出现了一端极大的现象(图二)。

收入结构家禽纯收入30021%其它7%茶叶纯收入果树纯收入茶叶纯收入51%家禽纯收入300其它果树纯收入21%

图表明显地表达了要想提高深冲村村民的生活水平必须“做活茶文章”,大搞茶业产业以实现新农村建设的宏伟目标。

二、茶业经济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产业化水平低

小规模生产、小农家庭化经营方式、传统的茶叶加工方式。从目前发展现状看,小农经营为主体的茶业经营体系还将影响着深冲村茶业产业化进程。全村茶农近两百户,产品质量标准不统一,拳头产品不多,龙头企业基本空白,精深加工产品比例低,生产、加工和销售都呈现较为分散的局面,环节多、成本高、损耗大,形不成规模效益。

(二)对茶业投入少,茶园基础设施较差,品种结构不尽合理

地方财政对茶业的投入有限,而茶农自我积累、自我投入的能力不足,茶叶生产条件差;技术推广体系不健全,手段落伍,技术推广经费少,难以对广大茶农进行必要的科学用药、用肥培训,一些新技术无法及时有效地在茶区得到推广应用,造成茶农科学种茶水平低,无法从源头上保证茶叶产品的卫生质量水平;基础设施不配套,生产上受制于天的现状未能根本改变;茶叶品种布局不尽合理,无性系良种茶园较少,大部分茶园品种不适应社会消费需求,大路货多,更新改造任务重。

(三)尚未形成真正的优势品牌

深冲村茶叶品牌以“黄山毛蜂”为主,自主名牌不凸现,形不成名牌效应和规模效益。

(四)出口市场单一,价格低,技术壁垒突出

出口产品仍然以散装原料茶为主,技术含量不高,附加值低;产品价格水平低,茶树病虫害爆发较为严重,农药喷洒过度导致农残含量高,卫生质量标准差。

但为何此种情况会发生呢?首先,以茶农为基础的组织方式是决定深冲村茶业发展现状的主要原因。茶树种植以农户为主体,茶园是一家一户经营,产量小,市场规模也小,又是手工作业,在目前生产力水平下,某一个或某几个茶品种要形成一定的市场规模是非常困难的。加工企业由于规模小,导致设备落后、技术水平低、产品质量不稳定。其次,茶业产业化弱;如果深冲村目前经营主体状况得不到改变,现代服务体系不能形成并发挥其功能,要快速提升深冲村茶业的竞争力是不可能的

三、发展对策

作为深冲村优势产业的茶叶,在“十一五”期间,争取上级政府在产业发展上给予重点支持,促进茶业加快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1、加大投入力度

每年安排经费扶持良种引进和示范推广,扶持茶农技改,扶持引资改造旧茶园,扶持产品创新,扶持品牌塑造。其次加大对茶农培训力度。针对茶农普遍存在的文

4 化素质不高,市场销售信息不灵,急需掌握无公害栽培技术的现状,加大茶农技术和信息培训,为其传授实用科技市场经济知识,从根本上降低农残,提高茶叶品质,达到农民增收的目的。扶持茶叶生产加工设备,提高茶叶机械化采茶和制茶水平,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村政府奖励在茶叶生产升级换代、引资技改等方面作出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

2、着力打造优质无公害茶生产基地

一是扩建良种繁育基地,推广无性系良种,建设无性系良种生态茶园,新建300亩高效茶园。二是分期分批改造转化400亩老茶园。三是建设生态养殖水面,防止茶树干旱,搞好灌溉。四是大力宣传和推广茶叶无公害生产,申报无公害生产认证,有机生产认证和绿色食品标识。

3、进行有效的病虫害防止

由于长期使用违禁农药,使得虫害已产生抗性,为消灭虫害故茶农加大农药使用量则造成茶叶农残含量居高不下,茶叶卫生品质较差。对此我对当地茶园所遭受虫害进行调查(图三)。

茶树虫害60.00%50.00%40.00%30.00%系列120.00%10.00%0.00%系列1茶小绿叶蝉57.65%茶小卷叶蛾9.25%茶毛虫10.35%黑刺粉虱9.15%茶尺蠖8.75%其它4.85%

通过以上调查可知,深冲村茶园主要遭受茶小绿叶蝉侵害,所以对茶小绿叶蝉的破坏必须采取有效方法给予治理。

茶小绿叶蝉在皖南山区一般一年9~11代,以成虫在茶丛叶内叶背、甚至冬季也有卵及若虫存在,越冬成虫一般于气温升至10℃以上,即活动取食,并逐渐孕卵繁殖,由于代数多,且成虫卵期长,致使世代发生极为重复。成虫和若虫均趋嫩为害,

5 多栖于芽梢叶背,且以芽下2~3叶叶背虫口为多。成虫飞行能力不强,但有趋光和趋色性,其中尤喜趋黄色。而气温、降雨量和雨日数是影响其虫口消长的主要气候因子。冬季气温的高低影响越冬成虫的存活率和繁殖。天敌对茶小绿叶蝉有一定自然控制作用,但要有效地治理该虫害则:

①加强茶园管理,及时清除杂草。清除茶园及其附近的杂草,减少越冬和当年的虫口。

②采摘灭虫。及时分批采茶,随芽梢带走大量虫卵,并恶化其营养条件和产卵场所。在采摘中,不留叶和少留叶的灭虫效果更好,即芽梢嫩茎应连叶采下;山区老茶园,春、夏茶集中采,秋茶集中养,由于采摘彻底,对虫口控制也有良好效果。 ③药剂防治。根据虫情检查,掌握防治指标,及时施药,把虫口控制在高峰到来之前。防治适期应控制在高峰前,且田间若虫占总量的80%以上,施药方式以低容量蓬面扫喷为宜。

4、加快质量标准体系建设

一是加强茶叶标准化建设。制订完善的茶叶产品标准体系和茶叶生产技术规程标准,指导茶农按标准组织茶叶生产。二是建立、健全茶叶质量监控体系。在茶叶主产区建立产地检测机构,重视终端产品质量检测,并逐步过渡到“生产、贮运、销售全过程质量控制”,严格按标准要求组织生产和销售,改变深冲村茶叶无标化生产的局面,并以标准化生产树立深冲村茶叶品牌形象。回校后我在三里庵家乐福进行了一次随机调查,共发出调查问卷100份,收回有效问卷86份,调查影响茶叶购买的最关键问题(图四)。

影响茶叶购买的因素口感15%其它6%品牌26%品牌安全认证价格口感其它价格9%安全认证44%由上图,我们不难发现现在人们对茶叶的食用健康性给予了很高的关注,通过国家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认证的茶叶无疑是消费者的第一选择,而26%的消费者认为品牌的作用是首肯,要知道这些深入人心的品牌也是长期坚持高质量高品质的前提下获

6 得人们的认可,从质量安全的角度分析就有7成的消费者认为茶叶的品质质量是最关键的。从这里我们认识到要想自己的产品获得市场的认可就必须让大家放心消费。针对深冲村茶叶的农残超标及非标准化生产,我们应保持头脑清醒并要加以改进。

5、科学管理

尽快成立茶叶协会,负责全村茶叶发展规划和相关政策的制定,统一管理全村茶叶种植,牵头协调茶叶生产加工、市场营销、科技推广、人才培训及茶叶产业扶持政策的贯彻实施。建立完善的经济合作组织(村级)做好产业协作、联合营销。培育农村经纪人队伍,努力提高茶叶产销的组织化程度。

6、发展旅游业

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充分发挥自身的生态优势,整合旅游资源,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自然景观的开发,着重发展以生态保护、休闲游、度假游、养生游、农家乐、茶园游、果园游、品尝绿色食品等为主要的旅游业;将进一步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扩大茶林果立体林业的规模,增加农民的收入,加快农民致富的步伐,促进深冲村村经济健康发展。

时光飞逝,短暂的四天过去了,在即将离别之际我才发现自己已深深地爱上了这里、这里的山、这里的水、这里的人„„对于深冲村的发展,在她以农民增收为目标,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茶林果生态建设为立村之本,积极培育以茶叶为龙头、多种经营为一体的立体复合式经济结构的过程中,我们有理由相信深冲村会建设成为以茶叶、水果生产为主的农业生态文明示范村,走出了一条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为一体的富有特色的发展之路。

我希望也充分相信深冲村的明天会更好!

参考文献:

[1]谭济才,《茶树病虫防治学》,2002 [2]李大祥等,论安徽茶业的可持续发展,福建茶叶,2001(2).38-39 [3]温源,《国产茶叶现状堪忧》,2004

课堂实录陈金龙《白鹅》一等奖

心理专家陈志林

陈林简历最新

陈宽林 廉政总结

个人事迹——吴陈林

述职报告(陈秉林)

学习陈林事迹心得体会

陈宝林同志先进事迹

婚礼主持词陈林用

一等奖

陈林一等奖
《陈林一等奖.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