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高校环境设计专业中“教学公司”模式构建

发布时间:2020-03-01 20:03:5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高校环境设计专业中“教学公司”模式构建

摘 要:新加坡首次提出新加坡职业技术教育的新教学模式――“教学工厂”模式。在我国高校的教学中,教师讲授理论课为主,实践教学处于过渡阶段,专业教育与社会严重脱轨,毕业后的几年内都无法适应工作岗位需求,无法得到社会的认可和肯定。基于以上问题,受新加坡“教学工厂”的启发,以培养应用型复合人才为背景,探索构建高校环境设计专业中 “教学公司”模式,以适应社会对于新型环境设计人才的要求。

[本文为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

环境设计是以建筑为母体,向界面内外两个空间扩充相互影响而形成的设计。就我国来说,环境设计主要分为两大类,分别是室内环境设计和室外环境设计,此外,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室外设计、广场设计、街道设计、景观设计、公共造型艺术、规划设计等均属于环境设计范畴。环境设计专业综合性的特点,决定了其对人才能力要求的多元性,在理论知识完备的基础下更加强调综合性思维和创新实践能力。创新是设计的灵魂,在环境设计教育中不应只是单一传授设计方法和技艺,在课程建设和教学上,需要着重强调创新的重要性。

一、我国高等院校环境设计专业教育现状的分析

在当今社会变革的情境下,高校教育与社会需求的问题愈发突出。尽管艺术设计属艺术类大学科,但艺术教育并非艺术创作,要尊重艺术个性教育的同时,注重教育规律及共性特点[1]。 环境设计专业大多基础薄弱,培养方式更是追求速度而非质量,教学偏重理论授课,实践教学处于过渡阶段,不甚完善。学生缺乏实践,理论知识与实践脱轨,学生不能清楚了解项目具体的运作,增加了学生参与和了解项目的难度。其次,教学内容分散,每个课程的知识点是独立的,教学没有连接性,没有办法直接进行整合和运用,这就导致学生在学习时接受知识不系统,直接就影响了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熟练运用,这种教学方式导致人才培养对于社会中人才的需求来说有一定的滞后性,导致学生进入社会之后无法快速融入社会,社会对于环境设计大学毕业生的认可度偏低。这就更需要院校能够真正根据国家的需求培养学生实践的能力,让学生的设计能与市场融合变通。

目前国内对于环境设计专业的传统教育目标单一。高校对于环境设计专业培养人才的目标不明确,专业教学内容缺乏区域特色,人才培养缺乏实践锻炼,导致学生培养与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对接不够紧密[2];在广西区内高校环境设计学科专业设置中,数量多,质量较低,办学质量及人才培养力度不够,培养目标设计笼统,缺乏对创造力思维的培养,缺少各院校的培养特色[3]。目前国内对于新加坡“教学工厂”模式的借鉴主要应用于高职专业,主要要求学生具备职业技术能力,缺乏专业的研究能力。

二、新加坡“教学工厂”模式的分析

为适应社会对于环境设计人才的需要,我们研究学习了新加坡“教学工厂”模式,以培养应用型复合人才为目标,在高校环境设计专业中借鉴新加坡“教学公司”模式,通过这种模式,实现学生学习不仅仅是被动接受专业知识,而是主动汲取知识,主动进行思考。这样既开拓了学生的思维,又使教学与社会实际需求紧紧结合。

“教学工厂”模式是由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院长林靖东先生借鉴德国“双元制”模式,并通过长期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后所提出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该模式并不是指直接在校内设置实习工厂,让学生完成理论学习后去实习操作,而是指一种新型教学思想。将学校和工厂紧密结合起来,学生通过真实的项目设计和生产来达到学习知识和技能的目的。让学生直接参与到项目的开发和建设,为学生打造一个全面的工厂式学习环境。简单来说,就是为学校引进工厂的模式,创造一个类似工厂的教学环境,学生在教师和工人师傅的指导和训练下进行实际生产操作。学生也可自行选择通过际生产能够学会并充分利用所学知识的课题进行学习。让学生落实学到的理论知识,提高技能水平,结合理论与实践,在工厂的生产模式中学习知识和技能,便于学生基本技能的掌握、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结合,更便于学生与未来实际工作岗位的接轨,更好地融入工作环境与社会。

新加坡“教学工厂”模式的基本做法及功能:

1.教师角色由“教”转向“导”的操作方法制定,制定教师师资资质规范,促进教师自主学习,保证“教学公司”模式的有效实施。

2.由“教学学校”转型为“教学公司”的教学模式制定,把设计公司的运作方式灵活运用到我们学校的教学中,达到学校与社会及时接轨的目的。研究如何采取公司的人员搭配方式进行学生分组、采取公司的职责分配制度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实践任务分配、采取公司的工作程序制定学生的实践学习程序,形成一套完整的“教学公司”体系。

3.学生由“统一学习”转向“交叉学习”的学习规范制定,根据学生的职责范围和实践过程,制定学生交叉学习的时间范畴和错开学习的内容,迫使学生在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互相沟通协调,达到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的目的。

4.由“教师评分”转向“多元评分”的评分办法制定,根据学习小组整体表现对小组进行评分,由个人表现在小组分数的基础上进行上下浮动得出个人分数。评分参与者除了传统教学中的老师以外,所有学生及聘请公司专家参与评分。

三、高校新加坡“教学工厂”模式的应用

将在景观园林设计基础这门课中,我们初步尝试模拟“教学公司”模式,把设计公司的运作方式应用到教学中。

首先是理论教学,我们用5个课时的时间简要学习了景观设计的概念、景观学的支撑专业、景观设计师的工作领域和企业以及景观设计的要素。

教学采取设计公司的人员分工搭配方式,将学生划分为设计组、采购组和施工组,分别负责不同工作任务,三人一组,共同负责一个虚拟项目。项目的选址为南宁市内任意地点,进行实地考察后进行设计和规划。小组成员既要独立完成各自任务,又要协调与组内其他成员的工作,充分实现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动交流,提高学生学习探索的主动性。 在学习过程中,同学们由“统一学习”向“交叉学习”进行转变,通过模拟项目从设计到施工的过程,根据小组内每位同学所负责的部分,制定学习内容,分配项目任务,促使同学们在实践过程中沟通协调,由此提高同学们学习的主动性,由以往的被动学习,转换成主动求知,在具体方案实施操作过程中,主动攻克自己的薄弱环节。由于项目中涉及多个学科,需要三人沟通协作完成,因此也强化了交流沟通和对想法的表达能力。而且由于项目质量要求较高,促使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各种方法,解决项目中遇到的种种难题,主动学习探索,获取知识。

“教学公司”模式的应用为同学们提供一个更加完善有效的学习环境,使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公司的运转、各个环节的衔接,对未来将要从事的行业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有效加快了教学与社会的接轨进度,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动手与实践能力,促使同学们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学科最新知识和学科前沿动态。增强合作精神,提高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学校教学与社会、企业接轨。与社会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学习机会,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深入了解企?I和工作岗位,有利于同学们毕业后更快适应社会的需要。

广西的环境设计专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适应本地区发展需要,创新设计教育。人才综合性教育是设计教育体系的基本特征与关键环节,深化教学手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对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设计能力的培养,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打下牢固基础。

现代社会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作为广西地区的高等院校,培养出知识技能兼备的综合性创新人才,要求广西高校积极进行教学模式创新探索,提高教育人才培养,不仅有利于提高毕业生就业率,解决就业难的问题,还有利于解决广西“一带一路”经济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是促进广西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

高校环境设计教学模式改革研究论文

高校环境设计专业实验性教学的思考论文

地方高校环境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论文

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校课堂1

高校转型下环境设计专业教学改革论文

环境设计专业自荐书

在高校体育中构建终身体育的教学模式研究论文

高校体育教师教学技能培训模式构建论文

浅析日本环境设计专业

环境设计专业生涯规划书

高校环境设计专业中“教学公司”模式构建
《高校环境设计专业中“教学公司”模式构建.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