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论坛公考心得

发布时间:2020-03-02 03:36:5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申论感悟:

用空间战思维看猴哥思想

0点时候边跟人聊申论,边说猴哥的九阴真经。我突然间发现跟我闪电战思维有些像。我以前有想过闪电战思维。闪电战就是折叠时间和淡化空间理念,以最短的时间赢得最大的生存空间。用在申论上,你如何折叠时间,让自己提高得更快。

闪电战最早是在德国二战试验,威力无穷。德国当年跟法国兵力相差不大,坦克比法国还烂,为何39天内征服法国,要是实打实的提高,那就跟一站差不多了,拉锯战打几年了。申论也是如此,传统的模式就是一对一,你写我改模式,就要比一战你打我防。肉搏战。很累很慢过时了,昨晚听了别人说,学习三种模式,点对点学习,自我学习,颠覆式学习,闪电战就是颠覆式学习。

闪电战用在申论上,就是空间一体化思维。我最近的感悟就是,基础,还是强大的陆军,比如小题目。德国飞机在厉害,但没有德国虎式坦克做主力,二战赢不了。虎式坦克就是申论一二三小题,有了虎式坦克,然后飞机再来就是顺顺当当了,也就是说有123小题你做的很好,大题目也比较顺顺当当的,这就是一顺百顺道理,申论这东西思维的东西,悟最重要。我也是看二战慢慢悟出来,今天听了猴哥的,发现我过去的没错,虽然明白太晚了,但还是有用的。

第一,群里作业要做,成龙群一个星期作业为此把。

第二,边学习的同时,要多研究别人的理论,任何人的思想存在就有合理的一面,既不要全盘肯定,也不要全部否定,猴哥理论跟司令东西既有相同的,也有不同的,也源于此,文无定式。

第三,互动理念,要发挥走出去,又引进来战略,怎么走出去呢,大家申论群很多,这就是走出去,一行啊,文心,他们就是走出去成功的典型。如何引进来呢,引进一些高手,引进一些思想理念,多多把文章给他批改,多拿一些文章给高手点评,多吸收一些好的东西。帮宝里三十人几个梯队,相互讨论点评就是这互动模式。

第四,空间化理念,吧自己的文章传到空间里去,传到QZZN上。淡化空间时间概念,时间久了,你会遇到一两个高手来给你点评,或者时间久了你就再看看别人不分空间和时间的东西就会明白自己的缺点。比如猴哥经常翻新自己过去的东西就是有力例证。

第五,做好持久战理念,打好攻坚战,多积累政策国策等一些东西,多背背多看看十七大等一些内容,多研究公文写作,多看看古文,比如韩非子的,李斯的,白日筑坛估计就是这个目的吧。

第六,集众家之所长,自主创新,成一家之言,一开始难自主创新,那就山寨吧,从山寨走向自主创新之路。这一点没看到,但我感觉以后帮宝很多人会形成自主创新不同的风格,就好比儒释道三教本一家,但最早起源是易经。

第七,行测,面试,申论空间一体化,渗透化作战理念,申论的思想渗透行测,面试带动申论,以点带面,围城打援,三位一体,互为补充 。据说猴哥行测很好,用行测逻辑思维来面对申论,用面试思维巩固申论思想,算是吧。

第八,多看看哲学书,多学学MBA逻辑学,用逻辑求证的语言来讲话水平和逻辑。比如猴哥看了多少本书,高守国的,李永新的,司令的,等等。

第九,整合各种思想,各种材料,实现结构优化。结构是实力,结构是质量,结构是效益。我发现猴哥很多篇文章,不同的风格,整合了不同人的思想和内涵,集大成者。包括猴哥群有一个人我发现也是想做到集大成者,哪里都听课。

第十,等做到这些境界后,去浮华,去虚华,淡定,修身养性,多看看老子的书,多看到孙子兵法,针对哪个省份,研究那省份省情、民情,做到大象无形、大音若希的境界。据说猴哥悟道很深,研究佛法,道家很高,我很感受到极高的修养。

我想做到这十点,申论提高或者真的可以一日突进、一飞冲天。想要学申论,功夫在诗外,我爱看孙子兵法,三十六计,韩非子,尽量做到道、法、势、权四者合一,做一个申论大集成者吧。希望方向没错,天道酬勤,早日高分,登岸行大愿。

整个备战过程,时间上不好具体把握,短的一个月,长的可以用四五个月,但是都可以分解成以下四个阶段:

1、了解自己的优劣:一般来说,已经参加过考公的人会清楚自己哪些地方比较薄弱,那些地方比较擅长。了解这个,当然是为了下一步的集中突破。如果你是第一次参加考试,或者并不清楚自己的优劣,那么,可以做这样一个测试:拿200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试题,把每一部分都分出来,开始看着时间做。你需要以尽可能把题目做对为原则。如果这个部分做完,正确率在70%以下,或者时间超过25%,那这个部分就是你的弱项。如果正确率在90%以上并且在试卷要求的时间内完成,那么,这个部分就是你的强项。对于弱项,需要在下一步的集中突破中花大量的时间练习。而强项,可以直接跳过题库练习,在模拟题中练习就可以了。

2、题库集中突破:前面的准备阶段已经选择好了题库,在这个阶段,就需要去做了。如果你以前都是每天做那么几十道,那从现在开始,每天做起码超过150道。只有这样的题量,才能保证你对题目有足够的敏感度。本人仅仅只有一个多月的准备时间,这个阶段每天练习的题量达到400多道,相当于三套模拟题的量。这个阶段练习的总题量将达到整个备战过程题量的80%,请衡量好,并准备好足够的题目。

3、模拟题练习:这个阶段叫做模拟题练习,并不需要你按照准确的时间要求去做。一般来说,选择题量相当的模拟题,尽最大可能去做对题目,不要顾虑时间问题。但是,不要做到一半就停止。做完,看时间,记录超过规定时间多少,然后核对正确率。这两个数字都是衡量你有没进步的标准。一般来说,正确率是不会有太大的提高的,因为经过了题库的魔鬼训练,针对各种题型应该有敏锐的感觉,做对的问题不大,但是时间的把握就会有问题。这个阶段,大概需要10套左右的模拟题,最后的结果大致是保持平衡的正确率,而时间已经非常接近要求甚至已经在要求时间之内。一天一套,其他时间可以备战申论。

4、仿真模拟:到了最后冲刺阶段了,拿出混有真题的那10套模拟题,用上李永新特制的答题卡(曾有笑话说,李永新什么都没押对,但是他压对了答题卡,既然买了他的书,就好好利用里面有效的资源吧。他的模拟题,可以放到题库里做,也可以在前面的模拟题练习环节中解决),计算好时间。这个阶段,当作你就在现场,一定要在规定时间内把题目做完。这里有个小小的建议,可以适当增加题量进行练习。本人每次都是用150道的题目进行仿真模拟,主要是受了国家突然140道的影响。因此在真正考试的时候,做完还剩下15分钟。当然,并不是要求每个人都增加那么多题量。但是至少可以参照当年国家考试的题量进行练习。 2

在最后半个月里,每天算好时间进行这样一次模拟。另外不要忘了准时参加论坛上的模拟行测,那个会让你更紧张,同时又让你多了一次练习的机会,有人给你出题目,有人给你算时间,有人给你校答案,何乐而不为呢? 决战时刻

如果你按照备战的4个步骤下来的话,题量一定已经过万了,你的功底可以说足够深了,那么现在你所需要的就是技巧了,考场上的技巧。掌握这个,可以让你更好地发挥出练习中的水平,甚至超常发挥,取得好的成绩。因为我们知道,平时的水平跟考场上的分数往往并不一致,关键就在于考试技巧。

1、关于答题顺序:有很多关于答题顺序的说法,最近的一种是先做图表分析,原因是比较简单而且分值大。但是经过2007年国考和省考的检验,使用这个方法的人都追悔莫及。还有人说先做常识,因为比较简单,不会就蒙,时间也快。但是不知道大家想过没,在你做的第一部分里,你就可能面临很多你不会的内容,需要大量的猜测,此后你做题的心态是怎么样的呢?时间固然重要,但是,心态更重要。我们的目标不是仅仅要在两个小时内把题目做完,而是要在两个小时内尽可能多做对题目,拿更多的分。

现在介绍一种全新的做题顺序,从心理学角度出发,结合实际进行操作的答题顺序:首先,做类比推理。类比推理是仅次于常识判断难度的题目,而且可以说,除非是常识性的类比推理,一般智商的人,都可以很快做出并且做对。这个部分是耗费时间最少的。其次,做语文那部分。也许你会惊讶,这部分是不是要因人而异啊?事实上,无论你语文好或者差,这部分你都逃不掉,而且,中文字谁都看得懂,做对做错一时间都是不知道的,只管往下做,不要去计较对错。这部分,即使语文功底再好,这个部分也是会错很多的。一般语文可以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第三,做常识判断。第四,做推理部分的其他题目,诸如图形推理、演绎推理。因为在做了大量的语文题目后,你的思路会打开,做演绎推理的敏感度会提高很多。最后是关于所有理科部分的题目。可以先看下图表分析中有没那种一看就知道怎么做的图表,那就先做。如果一看都是需要大计算量的,就放弃先。然后看数字运算,可以从上到下做,遇到难题就跳过。做完数字运算,再去做大计算量的图表分析。最后回去解决难的数字运算题目。

这个做题顺序需要认真分析运用,结合自己的特点,稍微变动。但总的一个原则还是先做容易的,再做难的。

2、关于涂卡:涂卡方面也有几种说法,一是做一道涂一道。二是做完一部分涂一部分,三是全部做完再涂。首先否定第一种,这种是最浪费时间的。推荐用钢笔或者圆珠笔打草稿,因为那样比较清晰,不容易错。那么如果做一题涂一题,换笔也是浪费时间,而且容易涂错。第三种,全部做完再涂,对于时间充裕的人来说是比较合适的,全部做完了,涂的时候还可以有一次检验的机会,但是对于行测那么紧张的时间,也不推荐。关于做一部分涂一部分,需要有更深刻的理解。涂的那一部分,需要是你全部做完,没有空的那部分,如果你中间有难题跳过了,这个部分就不要涂,防止出现错位。

3、关于如何进行猜测:猜测是需要技巧的,并不是单纯的蒙。最忌讳题目也不看,直接在答题卡上涂答案。曾经有人在答题卡上连涂了10个E,事实上题目中根本没有E这个选项。 3

猜测需要有个方向。一般来说,放到最后进行猜测的题目有两种情况,一是时间不够,二是前面留下的难题。属于是前面留下的难题, 你应该有思考过,可以确定一个方向,排除一到两个,那么在剩下的两个里猜测,成功率会高很多。对于时间不够的,一看答案简单的,越简单,是正确答案的可能性越高。二看前后题目的答案,重复的可能性不会很大。所以那种一串都蒙同一个答案的,押中的几率会很低很低。

4、关于放弃:天天的建议是不要放弃任何一道题目。放弃了题目就是放弃了分数。我们要完成的不是两个小时1500道,而是两个小时150道都没有,是完全可能做到的。运用各种猜测的手段,或者在第一遍做的过程中就将其猜测掉,或者在第一遍中做下记号,有机会再回来重新做或者猜测。

5、关于难题:行测无难题。请牢牢记住这句话。你遇到行测中的难题,是因为你平时练习得不够。但是,如果真的在临场遇到了。请使用各种巧妙的方法去解决。首先,多用代入法。既然是选择题,将答案代入原题的要求中,符合的就是正确答案。这个对于答案数字简单,但是题目中数字复杂的尤其适合。其次,多用大胆假设法。假设某个答案是正确的,进行反推,相信自己的感觉。如果推出来错了,至少你在蒙的时候可以肯定排除你推过的那个答案。 写在最后

每年都有几万甚至几十万的人参加公务员考试,但是考上的毕竟是少数。大家都经过了高等教育,拥有差不多的智力水平,所以,更勤奋的人将获得更多的机会。在最后,还是要强调,多做题目,是行测获得高分的最高秘诀。要保持对题目的敏感度,看到题目就有连锁反映,包括如何下手,如何解答,如何得出正确答案。一般,进行到备战的第三步,你就会有一种练习后遗症,走在路上,看到路旁边的树,都能想到关于种树问题的方程及其解答。公务员的工作可以给你一辈子的安稳生活,那么,为这个一辈子的目标,投入那么几个月的疯狂,难道不值得么?如果你看到这里,对所谓的“秘籍内容”失望了,还想去找捷径,仍然没有下决心做上一万道题目的话,那么,放弃考公务员吧。

点滴积累以致大成。申论需要基本功,半个月前,猴哥带领论坛一帮人开始了一个名叫“百日筑基”的活动,旨在使大家厚积于平时薄发在考场。 我曾写了一个序言:如下

“百日筑基灵光一现”之每日一练活动简介

平时每日一练,考场灵光一现。欢迎参加申论“百日筑基”主题活动。

出这个科目,源自猴哥本人考试的亲身经历。猴哥参加过三次高考。其中有一次嫌学校不理想三个月后退学再考了一次。就是这最后一次考试中,考场写作文的时候,脑海中浮现若干年前自己看过的一篇优秀作文,恰恰与高考题不谋而合。于是乎笔走龙蛇,一挥而就。后来猴哥在家乡县城人事局工作管理档案,工作便利曾翻阅自己档案中的高考试卷。满分60的作文得分为53。

无独有偶,就在山西党群考试申论考场上,写到大作文时,我脑子里也出现了以前曾读过的一篇时事评论,正是针对材料提出的问题的,观点相当深刻新颖。究竟那篇文章是什么时间看的作者是谁我都记不清了,唯一能记起的是文章的内容,极端清晰而且久久挥之不去。真是奇了怪了,我再思考也找不到比这更好的思路。它还在那里,占据我大脑大量内存,似乎在给我强烈的信号——这样写、这样写!在这种情况下,我只有听从这冥冥中的安排。后面的结果我也曾与大家分享:1800人中间,笔试第一,面试守擂成功,体检政审波澜不惊。 说实在的,一千多人的公考竞争,能够入围面试不仅需要实力,还需要一些运气。就在我人

生这重要的两次考试中,都出现了这种比较奇怪的情况,带给了我幸运和成功。

天才来自勤奋,考场灵光一现源自平日书读万卷。否则,一切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公考是智慧的竞争,一类文和三类文的差别也许就在有没有灵气。我组织成龙群,除了交流方法,感染精神之外,我也顾及自己的声誉:我要尽心尽力帮助大家先都考上,我所知的一切将无不倾囊而告之。可是,像这一类慧光一闪的情况,只能来自每一个人自己的脑袋里。 读里司令文章有感

读完里司令文章,勾起了往事。从2009年6月到如今,已经快两个年头了,在这两年中,我参加了选调生考试一次,湖南省考两次,国考两次,对于打算考公务员的人来说,我算是老资格了。在这五次考试中,我认真准备的考试有两次,一个湖南省考和一次选调生考试,其他三次考试都是漫不经心的混过去,里司令说的对,公务员考试竞争这么激烈,必须认真的去准备,抱着无所谓贪渎去考试的,往往只会成为别人往上爬的垫脚石,成为浪费爸妈血汗钱的炮灰。成者王侯败者寇,想自己能成为千中选一,万中选一的那个,你就必须努力。

在五场考试中,我的申论一直不给力。现在细数我申论失败的过去吧。第一次考试时选调生考试,那个时候以为申论不要准备,完全自由发挥,看了半个月的行测就上考场了,实际操作中,我把申论写成抒情的散文,鼓励大家走向基层,为农村奉献自己的力量,在考场上面把自己给感动了一把,当然,不出意料,阅卷老师没有被我感动,在周边朋友都是70分以上的成绩中走出了我这么一个低分:58。很多人都郁闷,如果我行测分数给他们,他们就上长沙地区的选调了。第二次考试,是2009年湖南省考,准备了半个月,加上前面的选调考试差不多准备了一个月,申论练了一篇,结果申论有所进步,62分。后来在看到面试入围考生的排名和分数时,我那种能够进入面试沾沾自喜的感觉完全被羞愧给取代了,两百多人中,我申论倒数第二还是第三。第三次考试是2010年的国考,申论分数是39.5,虽然周边朋友申论是40+左右,可以说,这次快接近朋友们的水平,但是相对于大家而言,我申论水平还是很低的,想要在竞争这么激烈的考试中脱颖而出,必须提高分数。第四次考试接踵而至,申论分数和第一次申论成绩一摸一样,62分,但是这是中等水平了,周边朋友分数是55~65分之间,可以说,接近中等水平,但是悲剧的是,我行测成绩开始下滑,做完行测出来自我感觉良好,但结局一点都不良好。第五次考试如期而至,我期间练习了几篇申论,也认真的背了“七个怎么看”,国考申论考了49.5,虽然很多人觉得这个分数中等水平,但是对于我而言我真的挺开心的,一直这么过来,申论是有提高的,特别是我申论水平这么低的人而言,是一种鼓励。

回想这两年的时间里,我一直叫嚷着要提高申论水平,为此也下载了很多半月谈文章,人民日报的时评,花费了很多精力,时间去寻找资料,打印出来的资料有半米多高了,但是很多东西我匆匆的看过一遍之后就没有仔细阅读了,没有细细品味它的结构和文章出发点,闪光点,更加没有把它们的语言记下来,形成自己的东西,所以一直也没什么大的突破,写的时候还是没有思路,语言还是十分的口语化,生涩。我也看了很多关于怎么提高申论的帖子,现在论坛中间加精的一些经验贴子我都看过,里司令的文章我在去年的时候就读过了,里面各种各样的方法有点让人头晕目眩,怎么提高申论,怎么去写还是在摸着石头过河。里司令的文章可以说是众多介绍申论写法中的精华,用大幅度的篇幅去介绍什么是申论,申论考察的一些能力,去誊清一些错误的看法和观点,指出申论是平实而又有论点的文章,让我们认真的去体会考试大纲中间形容申论的文字,确实,在申论考试中间,确实需要一些有成功经验的人的指导。

看了里司令的文章,我想想我的申论复习,自己申论提高应该在2010年夏天,那时候暑假,我放假在家,感觉无聊之极,就把“七个怎么看”给打印出来,看了几遍之后就背了下来,在背的过程中认真的体会了中宣部为什么要这么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他的对策的

逻辑思路是什么,在不知不觉中,体会了一些东西,在背完后,自己再写一篇感想,依葫芦画瓢,然后不停的修改,尝试用不同的结构,用不同的语言去润色,最后,再把自己的文章敲到论坛中间来给大家看,让大家指出毛病。可以说,论坛,申论版绝对是个好帮手,中间有很多热心的人,猴哥,k姐的点评非常独到和犀利,有一次一篇自认为不错的文章得到了K姐的指点,让我自愧不如,五体投地,很多东西只有在大家相互交流中才能发现缺点,得到进步的。但是,我有个十分不好的毛病是做事需要人监督,没人监督的情况下我只有三分钟热情,做事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写了几篇就没坚持了,整个夏天也就写了几篇,到国考前一直没动过笔了,进步的效果不是特别明显。看了里司令的文章,中间说的申论写法,我感触最大的是文章一定要有论点,没有中心点可以说么有灵魂,文章会沦为二类或者三类文章,我在以往的考试中间,我很多文章都是有很多个点,但是没有一个统帅全文的中心点,没有论点,以后在写文章和考试中间一定要突出这个方面。

里司令讲的很对,你如果没有抱着一定的决心去考公务员的话,你的行动也是那么的苍白无力。在毕业之初,我第一志愿的研究生没上,也没打算去找工作,迫于生存的压力去认真去准备了考试,那个时候行测提高挺快的,后来的三次考试中,我既没有认真去做真题,也没有练笔,一直在给自己找借口,认为我就算考上了也不能去的,所以你不重视考试,考试也不重视你。现在,压力又来了,面临毕业,我生存,事业,家庭的三个担子又压在我的身上。过年之前,还在想着过完元宵就努力看书,当时成龙群里的一行哥一语点醒梦中人,我们还有什么资格去玩,我们要什么没什么,成功的人才能享受生活,我们现在只有拼命的改变生活。在没有达到目标之前,我们确实没有资格面对亲朋好友的奉承,没有资格去无所事事,更加没有资格去面对对我期望之大的父母。

2011年,我的本命年,但是还是相信那句话,我不相信宿命,我只相信拼命。努力之后我无怨无悔,但我绝不原谅自己不努力,虚度光阴。

公考心得

公考心得

公考心得

公考心得[定稿]

公考个人心得

公考心得(定稿)

高手申论经验公考论坛

考公心得之行测版

研究生考公经验与心得

山东公考状元分享心得

论坛公考心得
《论坛公考心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考公心得体会 心得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