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加强和改进理工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思路

发布时间:2020-03-03 22:16:1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加强和改进理工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思路

摘 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需以针对性为基础,本文根据理工科大学生自身的特点,提出加强和改进理工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些基本思路,以期为提高理工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提供借鉴。

关键词:理工科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基本思路

在现实中,我们可以发现,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知识的缺乏、对“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不感兴趣,但在思想政治方面又出现一系列问题。为提高理工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构建。

一、提高人文素质,培育人文精神

理工科教育传统上重视对科学技能的训练,忽视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培养,这样的教育是有重大缺陷的。

“人文精神在其人类精神的自身建设方面构成内缘性充实,在其外显外化外求的环节上构成外缘性拓展,在抽象方面构成时代精神、民族精神、文化精神,在具体方面构成改造世界的工具性系统、人对外在世界的自然科学系统、研究人类社会生产与组织形式的社会科学系统,体现人化成果的的各具形态的文化系统等。人文精神不仅孵育了意义世界、价值观体系、阐释系统、设计蓝图,也外化出工具系统和特色各异的民族文化形态。”[1]正因为人文精神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所以从国际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来看,加强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是普遍发展的趋势。美国几所著名理工科大学,如伯克利加州大学、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认为,在21世纪的教学中,对学生要重点进行人文素质教育,而开展这一教育首先就要强调一个态度,即怎样对待自我,对待别人,对待周围,对待自然。日本第三次教育改革也提出:学理工科的学生具有基本的人文知识和相应的人文素质,对于思维训练,从事理工专业技术的创造具有积极的作用。[2]因此,提高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培育人文精神是当务之急。

(一)调整理工科类课程设置,确立科学的人文精神教育课程体系

“人文精神向内探寻的外化形式即人文精神的内缘性充实,其精致的系统的理论化的体现形式即所谓人文科学,包括宗教、哲学、史学、文学艺术、伦理学、美学、认识论、心理学、人类学、文化学、人学等等,以及关于思维形式的逻辑学和表达形式的语言学等,与人的心理结构、意识结构、认识能力相对应,发展出人的理想模式、修养方式、超越方式、认识方式、表现形式,勾勒出人的精神家园、精神乌托邦,确立一个属人的世界。”[3]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国外许多著名大学在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问题上都把本国的语言、文学、艺术、历史课程列为核心基础课。“美国全国人文科学促进会根据对696所大学四年级的调查,提出‘50小时核心课程’方案,其中文化素质课占3小时,文化与文明课占12小时,社会和现代课占6小时。”[4]这些经验都值得我们借鉴,鉴于实际情况,我们具体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构建。

第一,丰富人文必修课的内容。一些高校在开展人文素质教育时,普遍由“政治理论课”来承载这一功能。因此,可以根据理工科专业内容特点,设置与其紧密相关的社会学、伦理学、法学、历史学等内容的选修课,促使理工科大学生思考自己专业领域与人类社会环境、生存方式的关系,引发他们对社会和人类发展的终极关怀和对未来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及专业岗位的历史思考。

第二,开设数量充足的人文选修课。人文社会科学内容丰富,但每个学生具体的兴趣与爱好是不一样的。高校可以充分利用教学资源,设置文学、历史、政治、伦理、地理、心理、教育等等内容的选修课,给学生以良好的选择余地。学生选修自己有兴趣的选修课,就会认真学习,自然会学到更多的人文知识,提升人文素养。

第三,通过讲座、论坛、辩论和知识竞赛等方式普及人文知识。高校可以设置针对理工科大学生特点的人文讲座,这些讲座应该聘请在该学科有较深造诣的专家、教授主讲,专家、教授的讲授应该注重启发性、启蒙性,重在培养学生对人文知识的兴趣,促使理工科大学生自主学习人文知识。

另外,可以联系实际提出一些问题,让理工科大学生以班为单位集体讨论,班级之间推选人员进行辩论,通过讨论、辩论方式,促使理工科大学生查阅资料,引发思考,潜移默化的提高人文素质。

第四,推荐书目,大力开展导读工作。高校应该充分发挥图书馆作用,图书馆在了解学生的阅读倾向的基础上,编制些具有针对性、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的适合大学生口味的推荐书目,有计划的指导学生阅读,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辩证思考,通过讨论会等方式督促,在潜移默化中提高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二、充分发挥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必修充分利用“政治理论课”教学这一载体,全面提高理工科大学生思想素质。

首先,在教学内容上,必修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不能脱离实际,空谈理论,不仅要讲清是什么,更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是这样,学习这些知识有什么重要意义。尤其是要让教学内容进入学生的头脑,“情绪心理学研究表明,在道德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如果学生没有产生相应的情感体验 ,那么这些知识对他们来说就是外在的东西,或者仅仅是考试的答案;只有当学生产生了相应的情感体验,他们才能理解和感悟这些知识的价值和意义,并将之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5]在道德教育过程中,学生道德动机的激发与培养涉及两个相关联的因素:社会要求与个人意愿。道德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使二者在教育过程中相互联系、彼此加强,最终化社会要求为个人意愿,化外在要求为内在需要。如在讲授马克思主义哲学时,不能停留在基本原理的讲解上,更应该结合学生的思想现状,运用这些原理去分析认识学生关心的理论热点和难点问题,通过案例的方法,让学生熟练的掌握这些原理,并能运用这些原理,指导自己的实际生活。这样,既能有效的培养理工科大学生的思维,又能逐渐使理工科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其次,在教学方法上,应该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手段,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相结合。在课堂教学中,不能仅用单一的教师语言教学,还要运用如多媒体手段丰富教学内容,给学生以形象直观的感受。同时还应精心设置问题,组织学生课堂讨论等。运用这些手段,会有效的消除课堂教学枯燥乏味的气氛,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同时,要充分利用课外实践环节,倡导社会实践活动,如青年志愿者活动、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等,让学生了解社会的积极面;选择放映与讲课内容有历史背景关系或现实写照的电影;配合一个阶段的讲课内容,请有关的专家、学者或政府部门领导人做专题报告或者是讲座。

最后,在师资方面,必须强化“政治理论课”教师自身的知识和素质。正人先正己,有些教师自身素质不高,却要指导学生“做人”,这是不会让学生信服的。同时,“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时新性是很明显的,政治理论课教师不加强学习,便会跟不上形势的发展和变化,教学也不会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一是要求“政治理论课”教师勤奋学习和思考,要时刻关注生活现实,并把这些内容渗透到教学中。二是强化“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团队协助,把教授某门课程的教师做为一个团队,经常召开教学研讨会,相互交流教学经验和方法。三是对“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进修学习,职称评定,参观访问要给予政策上的倾斜。四是建立健全有别于专业课教师的“政治理论课”教师考评体系,如应强调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等。

三、强化专业课教师在理工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一是要消除专业课教师的错误观念与行为:只教书,不育人。教师的职责是既要教书又要育人。不能“因为不从事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教学,就游离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之外,他们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高校教师培养的不只是学习知识的学生,而且更是社会未来的改革中坚力量” [6]二是强化对理工科大学生实行专业教师导师制。并建立一套考评体系,督促专业课教师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关心学生的思想生活,当学生出现思想困惑的时候,能够及时有效的解决。三是专业课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培养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如对专业课内容的伦理分析,引发学生人文思考,形成人文关怀。“一个教师讲授一门课程,除了其专业知识的传授外,还应对学生产生三种影响:教师自身的形象给学生所带来的影响,即所谓身教重于言教;通过课程的学习给学生思维方法上的训练;每一门学科都与社会、与人类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学生通过对这种关系的理解。可以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7]

四、辅导员队伍建设职业化、专业化、制度化

从辅导员的定位和工作性质来讲,“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是“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 [8]辅导员工作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思想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相当强的工作。从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和要求看,辅导员的职责繁杂而重大,涉及学生政治思想品德、学习、生活和工作等各个方面。学校各项工作的落实,只要是与学生有关的,都可能落到辅导员肩上。

有鉴于此,建立一支职业化专业化高水平的辅导员队伍就显得尤为必要。

一是学校对辅导员教师给予政策倾斜,提高他们的待遇与地位,学校应全盘考虑辅导员的出路问题。王文华就指出:“在辅导员工作3~4年后,根据本人意愿,一部分可保送读研深造,一部分可转岗,还有一部分继续留任。对继续留任、长期从事辅导员工作的,学校应考虑他们的职称职级评定问题,政策要向他们倾斜,可单独设立非领导职务序列的职级评审办法,在辅导员序列中设初级岗、中级岗、高级岗,产生一批教授级辅导员,为专家型、职业型辅导员队伍的建设提供政策保障” [9];二是年轻辅导员的选拔突出专业,最好是思想政治教育或者是心理学、教育学专业的教师来担任,因为辅导员给予学生的指导和帮助不仅仅是思想政治教育,还要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就业指导、成才规划等方面的服务,这需要相应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三是强化对年轻辅导员教师培训,要将辅导员队伍的岗前培训与在职培训、短期培训与学习进修、定期培训与随时培训、集体培训与个别培训、理论培训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建立一套完善的培训体系,提高队伍的整体业务水平和学历层次。 参考文献:

[1][3]杨岚、张维真著:《中国当代人文精神的构建》,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31-2

32、234页。 [2][4]转引自戴跃侬:《人文素质:理工科大学生成才之基》,《教育发展研究》,2005年第3期,第8

5、87页。

[5]孟昭兰主编:《情绪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35页。 [6]姜勇:《高校教师专业影响力》,《高教探索》,2007年第1期,第119页。

[7]宋芙辉:《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与方法》,河南工业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第121页

[8]雷彦沛:《谈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要解决的几个根本问题》,《教育与职业》,2007年第21期,第74-75页。

[9]王文华:《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与职业化建设探讨》,《教育探索》,2007年第9期,第83页。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如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解读

也谈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材料]

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几点思考

加强和改进理工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思路
《加强和改进理工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思路.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