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玩出了名堂

发布时间:2020-03-02 07:04:5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玩出了名堂》教学设计

教材依据

《玩出了名堂》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

设计思路

本文讲述了一个有趣的故事。荷兰人列文虎克磨镜片,做成放大镜,接着,做出显微镜,最终发现了微生物世界,玩出了大名堂。课文语言表达准确而又生动活泼。全文贯穿一个“玩”字,字里行间渗透着创新思维的要素,即:兴趣、耐心、观察、思考。

本课教学,要做到尊重学生的思考、感受、个性,培养学生对感兴趣的事情有持久耐心,仔细的观察,用心的思考。力求突出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深刻揭示文中蕴含的道理,注重语言的品味。

三年级的学生还不会通过细致的阅读文本,理清文章的脉络,概括事件主要内容更是困难。由于年龄小、缺少社会经验,对于人物品格以及事件中蕴含的道理,理解起来有较大困难。教法方面,引导学生自主尝试运用一些简洁而有效的方法学习,如:查找资料、联系上下文、品词品句、边读边想象等。

教学目标

1、理解生字新词,读懂课文。

2、有感情朗读课文,感悟文中蕴含的道理。

3、了解列文虎克在玩放大镜的过程中,是怎样发明显微镜和发现微生物的,从而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观察能力,增强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列文虎克是怎样从玩中发明了显微镜和发现显微镜的,并交流从中受到的启发。

教学难点

感悟文中蕴含的道理。 教学准备

微生物图片 多媒体课件 放大镜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由“玩”引入

请说说喜欢玩儿什么?爸爸、妈妈怎么认为。

2、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一位了不起的人物——列文虎克,他却玩出了名堂。(板书:列文虎克 玩出了名堂)

3、出示“名堂”的三种解释:

1、成绩;

2、花样;

3、道理。 你觉得哪种解释更有道理?在文章中找找理由吧。

(意图:创设情境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通读全文,了解大意。

(1)学生自由读文,分小组讨论、交流。

(2)指名学生回答。三种解释都可以在文中找到相应段落。(应该是选择成绩的学生最多。) (3)指名朗读直接描写列文虎克玩出了大名堂的句子。(第五节第一句) (出示微生物图片,丰富学生的必要认知,增强学生阅读兴趣。)

三、学习第五节,感受玩出的名堂大。

(1)师范读第五节,生边听读边划出描写列文虎克名气大的句子。 (2)指名学生汇报:

①英国皇家学会知道了他的发现,聘请他为皇家学会会员。(大屏幕出示) 交流所搜集资料了解“英国皇家学会”,体会看门人列文虎克竟然与鼎鼎大名的牛顿等人同属一个学会,列文虎克的成就真大啊!(意图:交流资料,丰富必要的认知。)

带着敬佩之情齐读句子。

②连英国女王和俄国沙皇也千里迢迢前去拜访他,欣赏他的“玩具”,并从“玩具”里观看新世界里的“居民”。(大屏幕出示)

指导书写“拜”。并从“欣赏 拜访 连„„也„„”三个词语中体会列文虎克的了不起。再齐读句子。

(3)师引读第五节

(意图:课标指出:三年级的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抓住“拜访、欣赏”等词,可以有效的促进学生感悟到女王和沙皇对列文虎克的尊重,使学生体会到列文虎克的名气大。)

四、学习2—4节,感悟列文虎克是怎样玩出名堂的的。玩出了那些花样。 认为“名堂”可以解释为花样的同学,理由在课文哪几节呢?

1、了解主要内容。理清脉络。

(1)学生默读2—4段,思考列文虎克是怎样一步一步玩出名堂的? 指三名学生回答:

(板书 放大镜 显微镜 微生物 ) (2)、学习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师:请同学们借助这些提示,用列文虎克先„„又„„最后„„的句式,将列文虎克玩的过程说明白。(指名说)

这就是故事的主要内容。看,像这样仔细读课文找出文章主要情节,可以帮助我们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这是一种很好的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意图:理清故事脉络后,我们还要更进一步,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体会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2、研读感悟,体验情感。

(学习第三节,感受 “耐心”)

师:请同学们读一读、找一找,列文虎克玩出的一系列的花样,哪些地方吸引了你?想一想:为什么?

(1)这份工作相当清闲,他待着没事„„阅读字很小的书籍。(大屏幕出示)

①齐读。

②找出反义词(厚—薄)慢慢读,用心体会(厚—薄) ③出示放大镜

师:这一厚一薄,看似简单,实际上暗含着他多少心血呀。看,这玻璃多硬啊!他那时候没有先进的机器,就靠自己用双手和简单的工具一点点磨、磨平、磨细、磨薄。同学们想象一下,他磨啊,磨啊„.他的手会——

生:手会磨出血丝,磨出血泡,磨出老茧„„ (出示资料:列文虎克数十年如一日,磨制放大镜,他一生自制了500多个放大镜。你从这些放大镜中看到了列文虎克的什么?)

4指多名学生回答。(板书:兴趣 耐心) ○5带感情齐读句子。 ○小结:要想玩出成就,除了有兴趣之外,还必须有耐心。

(意图:通过一对反义词的品味,对相关内容的想象,以及资料的补充,学生会想象到制作、观察的情景,会认识到玩中要耐心,勤于动手才会有新的发现,新的乐趣。)

(2)有一次,列文虎克又在玩放大镜。„„啊,不得了,蚊子的腿看上去像兔子的腿。„„这样就做成了一架简单的显微镜。

①读“啊,不得了,蚊子的腿看上去像兔子的腿。”体会列文虎克的惊喜。 ②有了这个奇妙的发现,他还会怎么想?怎么做?又有什么发现? (揣摩人物当时的心理状态可以有效的帮助学生进入课文情境,贴近人物心灵,加深阅读体验,丰富读书感悟。)

③列文虎克玩出的花样还没有完,终于,一个神奇无比的新世界被他发现了!

大屏幕出示:

(3)、他用显微镜观察水,„„ “小人国”里的“居民”,比地球上的居民要多得多。(指名读)

①开拓思维,练习想象,丰富词汇。

列文虎克除了观察文中提到的,还会观察什么? ②(补充资料)列文虎克观察的对象非常广泛,有晶体、矿物、植物、动物、微生物、污水等等。„„画出了他们的图片。

用一个形容词形容他观察的东西,可以说——(数不胜数、不计其数、包罗万象、各种各样„„)

③读句子,体会引号拟人手法的运用。

小结:只有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变换花样玩,才能玩出成绩。( 板书:观察 思考)

五、品味道理

(1)思考:列文虎克为什么能够玩出这么多的花样?取得如此的成就?我们能够从中体会出什么道理呢?

(大屏幕出示)学生写句子

因为„„„,所以列文虎克玩出了名堂。 如果„„„.,列文虎克就不能玩出名堂。

(2)我们再次出示“名堂”一词的三种解释,会发现三种解释,都能够从文章中找到相应的理由。这也启发我们,借助词典,掌握关键词语的意思,可以帮助我们深刻理解课文。这也是一种好的学习方法。

六、作业:

写写玩中的乐趣与收获。尽量把过程写清楚,让读者读了也觉有趣。

板书

玩出了名堂 列文虎克

放大镜

显微镜

发现微生物

兴趣

耐心

观察

思考

教学反思:

《玩出了名堂》是一个有趣的故事。写的是荷兰人列文虎克喜欢玩镜片,并在工作之余消遣磨镜片,做成放大镜,突发奇想发明了显微镜,进而发现了一个全新的微生物世界这个有趣的故事。这篇课文紧扣观察的专题,目的是启发学生勤动脑、勤动手,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培养观察事物的习惯。

本课教学,力求突出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深刻揭示文中蕴含的道理,注重语言的品味。凸显阅读教学“以读悟理”、“以读悟语”的基本特征,引导学生在品词、品句、品读中感悟作者表达的妙处。我讲这节课时,以“玩”为线索,围绕“名堂”展开教学。直接切入课文最后,抓住学生触动最大、印象最深的“名堂”展开读书交流,收到不错的效果。再2——4节学习中,努力使学生对内容的理解由表及里,对词语的品味由缺少感觉到体会出其精妙。注重发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用心营造民主、宽松、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准确导向,学习目标、任务十分明确。使学生积极投入学习。

不足之处:一堂课下来,发现自己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还是少了。对学生的评价也比较单一。最大的遗憾是“小人国”、“居民” 在本课表达上,是妙用拟人手法,这个知识点在教学中却一带而过„„总之,我会不断常常反思自己,反复改进教学设计使自己的课堂精彩起来。

玩出了名堂

玩出了名堂

玩出了名堂

玩出了名堂

玩出了名堂

15 玩出了名堂

玩出了名堂教案

玩出了名堂读后感

玩出了名堂说课稿

玩出了名堂 教案

玩出了名堂
《玩出了名堂.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