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论社会主义的本质与人的全面发展

发布时间:2020-03-02 01:15:3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论社会主义的本质与人的全面发展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人的全面发展,就是全面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审美素质和劳动素质。人的发展既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既是马克思主义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也是科学发展观的最终目标。

所谓生产力,就是人类在一定发展阶段上具有的和自然界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获得物质财富的物质力量,由形成这种力量的各种要素组成。虽然生产力的要素可按不同的标准进行不同的划分,但归根到底可以分为人的要素,物的要素以及人物结合所形成的要素。生产者,管理者是人的要素;资金、工具、设备、能源、资源、环境是物的要素;科学技术是人们掌握客观规律的理论成果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可以视为人物相结合后形成的要素。在人类社会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与一定生产力相适应的经济关系、生产关系构成为该社会的经济基础,并决定上层建筑。人类社会的发展,总体上就是生产力推动下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发展,就是生产力不断解放和发展的过程。

解放生产力就是排除、克服、革掉生产力得以发展的阻力、束缚、侄桔,为生产力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在生产力诸要素中,人是起决定作用的要素。解放生产力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解放人。所谓解放人,就是解放人的思想。思想解放则是人的最大解放。从某种意义上讲,社会问题归根到底是人的问题,人们在个性、需要、才能发展方面提出的种种问题,是单纯用经济手段所远不能解决的。在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较量和竞争中,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不仅仅是要体现在更高的国民生产总值上,同时还要体现在对人的全面发展的促进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这一根本区别于资本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离不开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目标的追求。中国必须解放生产力,中国必须富强,中国必须把经济搞上去。这要求我们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同时,我们不是等经济发展了,国家富强了,再去解决各种社会方面和精神方面的问题,再去考虑人的全面发展这个目标的实现。这就要求我们社会主义制度一经建立,就使这个新社会向着人的全面发展的方向前进。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主义追求的目标,因此解放生产力是人的全

面发展的前提条件。

发展生产力是指在原有生产力基础上提高生产力水平,就是人们从事物质的、精神的生产活动,改变生产力的组成要素,从而在总体上使生产力得到增长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非常重视发展生产力的基础地位,他们认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以现实的物质为基础的。人们„„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列宁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邓小平一贯高度重视发展生产力,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一着名论断。“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我们讲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要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这就要求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所以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且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如果说我们建国以后有缺点,那就是对发展生产力有某种忽略。”很多困扰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间题,都同生产力不发达有密切关系。“从根本上说,手头的东西多了,我们在处理各种矛盾和问题时就立于主动地位。”“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搞社会主义,一定要使生产力发达,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社会主义的任务很多,但根本一条就是发展生产力,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体现出优于资本主义,为实现共产主义创造物质基础。”

人的发展既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尺度,也是社会进步的集中表现。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的发展同社会发展是同一历史过程。人类社会发展由低到高依次要经历三大社会形态,即人的依赖性社会、物的依赖性社会、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与三大社会形态相对应,人的发展也分为三个阶段,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都属于社会发展的第一阶段。在这一阶段,人都缺乏必要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具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依赖性。原始人依赖于共同体,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下的人则依赖于不同的阶级或集团。在这种人身依附关系下,他们没

有人身自由,没有独立的人格,人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这个阶级或集团规定的范围,个人只能按照自己所在集团的地位再生产,不存在人的个性发展的社会空间和条件。在资本主义社会,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生产力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人和自然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人不再屈服于自然,而是成为自然的改造者。人类向全面发展迈出了一大步,但是在资本主义社会依然存在这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剥削,由于这种不公平的阶级剥削的存在,使得人类的真正全面平等发展无法实现。社会主义社会克服了以上两种社会发展阶段的缺点,给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更好的机会与条件。

人的全面发展也不断促使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对社会的直接影响就是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的质量与生产效率的提高,从而推动社会进行不断的发展与进步。一方面,生产力素质的提高可以使社会生产力产生巨大的发展,使得社会生产的投入产出比提高,社会财富大量增加。另一方面,由于人的全面发展,人对于生产的管理能力进一步提高,对于资源的配置更加合理,更有效率,这样不仅促进了社会的发展,而且还会促成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随着人的全面发展,各种新型科技不断涌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对生产有直接的推动力,对于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有特殊意义。随着人的全面发展,人们的思想道德品质不断提高,文化艺术事业蓬勃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同样也会得到发展。总之,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根本要求,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根本特征。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既是马克思主义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也是科学发展观的最终目标。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就是全面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审美素质和劳动素质。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过程,社会主义作为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制度和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政治制度,彻底消灭了剥削阶级,实现了社会关系的根本变革,为人的全面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但是,必须看到,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文化还相对落后,民主政治还不健全,在人的价值追求上仍然存在着与第二形态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近似的特点。目前我国社会虽然从总体上步入了小康,但这种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全面、不均衡的,特别是日益凸现的“三农”问题、环境污染问题、贫困问题、地区差距问题和就

业问题,对社会和谐和人的全面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全面落实科学的发展观,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背景下提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求的,并且,明确将其含义界定为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其内涵主要是要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和伟大创造精神,保证人民充分行使民主权利;要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实现人民思想和精神的全面发展;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这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任务,是最低纲领的要求,而不是未来共产主义的目标。

鞍钢宪法与人的全面发展

共产党宣言与人的全面发展

文化艺术修养与人的全面发展

媒介素养与人的全面发展

可持续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论文

论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的新特点

社会主义本质1.ppt.Convertor

社会主义本质浅论

社会主义本质观

社会主义的本质

论社会主义的本质与人的全面发展
《论社会主义的本质与人的全面发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