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感悟

发布时间:2020-03-02 01:18:5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感悟

胡开秋

摘要: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从明确教学目标、推行问题式教学模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理论联系实际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在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为在基础教育中推行创新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

教学模式 学生 创新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融知识性、趣味性和技能性于一体的学科,它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个性、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发挥着特殊作用。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我不断探索研究性学习,并不断的实践。下面谈一下个人的几点感悟:

一. 作为一名计算机教师,明确教学目标,做到精讲多练

计算机基础理论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认识和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及基本工作原理,了解计算机系统的有关知识等。教学中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把理论知识讲清,关键是明确教学目标。教师应根据每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设计教学目标,制作课件,让学生知道要学会什么,掌握什么,使学生做到有的放矢,避免浪费时间。如:在学习文件与文件夹的操作时,通过课件向学生演示教学目标:复制文件和文件夹、移动文件和文件夹、删除与创建文件和文件夹、更改文件和文件夹的名称。另外每节课只安排3~5个知识点,并且简明扼要地写在黑板上,便于学生记忆和复习。课前根据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安排5分钟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在讲授理论知识时结合教材有针对性的讲解,做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让学生掌握知识要点,这样就把更多的时间用到后面的实际操作中。

二.推行问题式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先举个例子,在讲解E-mail(电子邮件)的时候,可以向学生提问:你们觉得E-mail是做什么的呢?学生思考回答:是电子邮件。再比如,在讲题的过程中故意做错,来询问学生是否正确,为什么不对。通过这种方式会比直接告诉学生要好的多。

问题式教学模式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学习者通过互相合作来解决这些问题,发现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教学中,应克服扼杀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学行为,注意挖掘教材内容中潜在的教育因素,采取问题式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设宽松、民主、和谐、平等,富于创新精神的教学情境。要遵循教育教学的规律设计出针对性、启发性较强的问题,点燃学生求异思维的火花。对于在回答疑难问题时出现的不同主动和见解要“沙里淘金”,肯定其中的合理成份。要改变教师“一言堂”或唱“独角戏”的老方法,还学生以自我学习和钻研的时间与空间,鼓励学生敢于标新立异、独辟蹊径,敢于质疑发问、想象猜测、敢于打破常规、不拘一格。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新性,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 计算机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充分考虑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针对学习内容明确相应的任务,进而围绕目标自己主动动手操作、动脑思考问题,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关键在于教给其学习的方法,从单纯传授知识向教学生怎样获取知识转变,让学生由“要学”到“学会”,再到“会学”,最后过渡到“会学会做”。

1.计算机相关的专业知识是日新月异,我在计算机基础教学开始时,就让他们在业余时间不断积累有关计算机的各种知识。到对计算机了解到一定程度时,我把他们积累的各种知

识,定期举办成一个知识竞赛,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在竞赛中互相交流,互相学习新知识、新技术。

2.生动形象的引课是激发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前提和有效的方法。一堂课的效果如何,你的引课是否成功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我们平常要注意实例的积累,如何使我们上课的内容与实际联系地更加紧密些。

3.布置有趣的任务是延续兴趣的有效手段。目前我们实施的任务驱动教学法能否达到预期目标关键在于学生对于教师布置的任务是否感兴趣。现在往往学生对于教学任务兴趣度不高,不能投入到完成任务中去。因此我在布置教学任务时密切关注学生的兴趣点,比如我在授Internet 的应用一节内容时,我布置了以下一个任务:给他们一个题目“桃花源”,让他们自己去搜集资料,然后做成一篇文章,发到自己的邮箱中。因为这一任务也是学生迫切想解决的问题,所以学生兴趣很高,注意力也相对集中,课堂教学效果也就不言而喻了。

4.精心地辅导是让学生体验成功必要的条件。对于部分学习基础教差的学生应开小灶的还是要开小灶。对他们首要的问题是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设置教简单的任务,精心地辅导,让每一位学生都感受成功的喜悦。` 四.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创新能力,改进教学方法

针对学生在知识结构、接受能力等方面的特点,计算机基础教学在教学方法上,应注意理论结合实际,采用多样化教学手段。鼓励、指导学生大胆、灵活地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计算机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教学方法不太一样,其理论比较抽象,课堂上只凭口头讲,大多数学生缺乏感性认识,难以理解。为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进行计算机教学时尽量采用现有的现代化教学设备,提高课堂效率。如多媒体教室的应用,利用课件教学,将大部分的操作讲解进行现场演示,使各种操作具体化,以提高课堂的含金量。为了提高课堂效率,除了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外,对课堂的相应内容还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启发式”“案例教学法”“比喻法”“自学指导法”“讨论研究法”等等。

总之,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我们应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全面深化素质教育,为学生将来发展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宝平,王应良 .高职计算机教学应突出实用性和技能性[J].教育信息化,2006(10).[2]刘儒德。信息技术与教育相整合的进程.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7 (9).

《计算机应用基础》

计算机应用基础

计算机应用基础

计算机基础应用

计算机应用基础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参考书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总结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小结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工作总结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总结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感悟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感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