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赤壁赋课堂教学比赛教案

发布时间:2020-03-02 09:06:1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镇原中学教师课堂教学比赛教案

教学内容:《赤壁赋》 教 者:谢小平

授课时间:2010年12月14日 授课地点:科技楼五楼会议室 授课班级:高一(5)班 课 型:新授课 教学任务:

(一)知识任务: 1.掌握“缪”、“挟”、“下”、“之”、“乎”、“于”等文言实词和虚词; 2.掌握“西”、“东”、“下”、“侣”、“友”等词类活用现象; 3.掌握几种特殊的文言句式;

(二)过程与方法:

1.疏通课文

三、四段文意; 2.研读课文,探讨问题;

3.学习多种表达方式的有机结合使用。

(三)情感教育任务:

领悟作者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激发我们面对挫折、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教学重点:知识任务及疏通文意。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体会其豪迈达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方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导学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 课 时:第三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导语:“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的景色的确美丽,“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箫声却更让人动心。上节课,我们初步感受了大文豪苏轼的情怀。今天,我们接着去分析他的感情的变化。

二、明确任务

三、实施步骤

(一)预习检测

1.请一名同学介绍苏轼;

2.课文第二段中有“美人”一词,其意如何。

(二)朗读文段 1.分角色朗读; 2.师范读引领。

(三)疏通文意

1.学生翻译,教师订正。掌握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词类活用现象及特殊句式。

2.总结

三、四两段的主要内容。(见板书) 3.探究问题: 客人悲从何来? 明确:

A.当年鏖战赤壁的曹操、周瑜等这样的英雄人物,“而今安在哉?”,有为者尚且如此,何况我们生命短暂、有志而无为者呢? B.人生渺小而短暂。

C.现实与理想的悬殊,想长生不老而不能,只有“ 托遗响于悲风 ”。 作者是怎样劝慰客人,使他从悲情中解脱出来的? 明确:

A.从“变与不变”的角度。从变的角度说,天地宇宙也是瞬息万变的,就如水和月亮一样,江水日夜不停地流、月从亏到盈不断地变化;从不变的角度,作为个体的人,生命是短促的,但人参与了整个人类的生命活动,而作为整个人类,又同宇宙一样是永恒存在的。

B.从“取与不取”的角度。大自然是个无穷宝藏,可以作为人们的精神寄托,摒弃(不取)禄禄官位蜗角虚名,而取无穷的自然万物(明月清风)为“吾生”所享用,从中得到乐趣,表现他听任自然,乐观旷达的情怀 。 结尾有什么深刻含义?

明确:结尾是向政敌的一种暗示:我虽然遭受迫害,贬谪黄州,但我的日子过得并不错,既不寂寞也不苦恼。这实际上是一种抗议。

(四)巩固练习

解释下列文句中“适”字的意义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动词,享用、享有) 始适还家门(动词,女子出嫁)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动词,迎合) 适得府君书(副词,刚刚,刚才) 处分适兄意(动词,顺从)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动词,适应,适宜)

(五)小结回顾(略)

四、作业设计

1.完成资料上的练习题目;

2.以《逆境中的超脱-----我看苏轼》为题,写一篇文章,600字左右。 板书设计

文章内容 表达方式 情感线索 赤

一、夜游赤壁,诗情画意 描写(记游写景) 乐(玩赏之乐) 壁

二、饮酒放歌,歌箫相和

三、人生短暂,悲从中来 抒情(触景生情) 悲(人生之悲)

四、物我无尽,释然共适

五、转悲为喜,开怀畅饮 议论(感悟哲理) 乐(超脱之喜)

教后反思

《赤壁赋》课堂教学实录

赤壁赋教案

赤壁赋教案

赤壁赋教案

赤壁赋教案

赤壁赋教案

赤壁赋教案

赤壁赋》教案

赤壁赋教案

赤壁赋教案

赤壁赋课堂教学比赛教案
《赤壁赋课堂教学比赛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