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汽车总动员影评、 迪斯尼

发布时间:2020-03-03 02:13:3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迪斯尼

迪斯尼的名字源自于它的创始人“沃尔特·迪斯尼” 著名动画形象“米老鼠”的创作者,一生获得27项奥斯沃尔特·迪斯尼:是著名的动画制作人,也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他于1955年投资创建的迪斯尼乐园是全世界儿童梦寐以求的福地。 爱绘画的平民少年 1901年12月5日,沃尔特·迪斯尼诞生在美国的一个小镇上。迪斯尼从小开始就像大多数的美国人一样过着漂泊的生活,家总是从这个地方迁到另外一个地方。 由于家境不好,父亲伊里亚斯的脾气不是很好,孩子们经常因为顽皮受到父亲的体罚,童年的阴影留给迪斯尼矛盾的回忆,或许这就是他为什么给孩子们设计那么多可爱的卡通形象,弥补自己成长中的缺憾。 从小,迪斯尼就很喜欢绘画,他曾经画一些漫画寄给杂志,却被退回,还去给广告公司画一些简单的宣传广告,但不到一个月就被辞退了,因为他的绘画能力还急待锻炼。这时的迪斯尼十分苦闷,到底前途在哪里,自己该做些什么呢? 1920年,迪斯尼和朋友决定自己开一家公司,如果没有人雇佣他们,那就自己当老板。两人辛苦奋斗,一个月赚了125美元,但在1920年1月,一个机会来了,堪萨斯市幻灯片公司招聘画家制作动画片,于是迪斯尼先停止自己的公司,去制作卡通动画。在公司的日子里,迪斯尼虚心向专业人士学习,并且上图书馆钻研,决心发明一种新的制作方法,使动画片更有真实的美感。而后,他开始推销自己的影片,并把公司改名为“欢笑卡通公司”。这个公司推出了6部动画片,第一部动画是《红帽小骑士》,大受欢迎,迪斯尼需要一个全国发行商,但都被拒绝了,由于这个原因,生产那么多的动画片,只得到了100美元,不仅公司面临倒闭,迪斯尼连付房租的钱都没有了,在这样窘迫的情况下,迪斯尼决定去洛杉矶,和哥哥相会。 穷困潦倒的迪斯尼靠给别人画像,凑足了去洛杉矶的火车票,离开堪萨斯市时,他只有几件衣服和绘画用具,尽管这样,他并不气馁,他相信,在洛杉矶,在好莱坞,他会有自己的发展空间,会开创一个新的天地。 “米老鼠”的诞生 好莱坞的一切对于迪斯尼都是新奇的,但也是冰冷的。他来到好几个电影公司,想找份工作,都被拒绝。但迪斯尼认为自己是有这个实力的,在几次挫败之后,他把自己以前的作品《爱丽思梦游仙境》寄给旧识——纽约卡通影片发行人温克勒小姐,希望能够得到帮助,终于,温克勒看完样品,认为还可以,付给了一部分定金。 屡遭挫折的迪斯尼终于迎来了自己的胜利,他高兴地请求哥哥跟自己一块干。1923年,沃尔特和他的兄弟凑了3200美元重新创业,成立了“迪斯尼兄弟动画制作公司”这就是今天迪斯尼娱乐帝国的真正开始。 “爱丽思系列影片”就此拉开帷幕。1926年迪斯尼将“迪斯尼兄弟公司”的名称改为“沃尔特·迪斯尼公司”。因为他认为单个的名字比带兄弟的名字更有吸引力

享受生活 ——《汽车总动员》影评

《汽车总动员》是一部风靡全球的三维动画电影,它是DISNEY公司收购PIXAR后共同推出的豪华力作。影片以令人震撼的逼真度和活泼明快的拟人风格将人们带入了一个虚幻的汽车世界„„

这是一个汽车为主宰的世界,有着各式各样的汽车商点,汽车旅馆,每年一度的活塞杯是这里的汽车们最快乐的时光,每当比赛来临,全世界的汽车都来观看比赛,赛车在比赛中竞相追逐,争夺活塞杯。

今年的活塞杯本没有悬念,但突然杀出了个菜鸟,它就是这部影片的主人公闪电麦坤。麦坤有着非凡的速度和灵活的技巧,但它只是为了自己跑得高兴,而不考虑自己的维修队,结果维修队离它而去,它在离终点100米处突然爆胎,两辆夺冠热门“小鸡”和“冠军”从后赶上,三辆车同时到达终点。最终决定几天后在加州进行总决赛。

在去加州的途中,麦坤遇到意外,流落到一个荒凉的叫油车水的小镇,在那里它被迫义务劳动,为镇民修公路,在几天的生活之中它结识了一群新朋友,也对生命有了全新的体会:生命就是一段旅程,一路冲向目标的同时,往往忽略了沿途的风景。于是它尽最大努力铺好公路,怀着完全不同的心境,养精蓄锐,重新上路。

加州决赛,它的新朋友远道而来做它的维修队。比赛十分激烈,它由于事故落后两个对手一圈但它奋起直追,终于在最后一圈升到了第一位,这时“小鸡”撞翻了“冠军”,麦坤目睹了这一切它在终点前一米处刹住了车,返回“冠军”身边,顶着它通过终点。尽管它是最后一名,但在观众心中它永远是冠军!

之后麦坤回到油车水,凭借自己的号召力为油车水镇重新带来了繁荣。它也一直留在那里与朋友们享受着生活。 这部影片的过人之处不仅在于它出色的动画技术,逼真的画面,高度拟人的风格。更在于影片中表达出的人生感悟:生命旅途中有很多朋友与你一同前行,不要忽略他们,要学会奉献自己,为他人着想,别人因你的帮助而快乐,你就会变得更快乐

在欢笑的同时让我们收获感动,《赛车总动员》就是这样的电影。Disney公司的标志已经不再是那个简单的平面矢量图,取而代之的是3D渲染的立体城堡。这是否意味着2D动画电影已经到了黄昏期。Disney收购PIXAR在业界引起了轩然大波,对于梦工场而言这显然不是一个好消息。长久以来,PIXAR一直引领着3D动画的潮流,技术方面他们已经远远的甩掉了所有对手:《怪兽公司》中的毛发渲染、《海底总动员》里光在水中的折射„„直到这次,光线追踪技术的大量使

用让车身形成逼真的反光成为可能。要知道这是赛车虚拟再现中最难实现的部分,无论是PS3上的《GT赛车HD》还是X-BOX360上的《哥潭赛车计划3》,都毫无例外地对其光线追踪技术大肆渲染。对于“唯技术狂”的数码疯子们来说,我们不难想象这有多么重要。

尽管PIXAR一直执技术牛耳笑傲群雄,但他们最看中的仍旧是故事。这里的故事在我看来并不等同于叙事。从剧本结构来看,《赛车总动员》并不完美。“闪电”麦昆落难水箱温泉镇的情节占去了影片一半的时间,虽然小镇闲散缓慢的氛围与之前激烈刺激的赛车段落恰好形成了节奏上的鲜明对比(这是好莱坞编剧们的一大法宝,动静结合),但这50多分钟实在是有些过于冗长。为了调整节奏,板牙带着麦昆半夜探险、莎丽与麦昆的浪漫之旅便应运而生,不过精巧的构思也极大的弥补了这些剧情上的小瑕疵。对于细节的精益求精是我最佩服好莱坞的地方,今天上午我看到了有人对于《东京审判》的逼真性提出了相关的质疑,这正是我担心的,这类历史题材最大的忌讳就是歪曲事实,细节的缺陷很可能毁掉影片。影片的一个段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莎丽邀请麦昆到她的旅店去住,她本想与麦昆共渡良宵,可麦昆并不明白莎丽的苦心,这时的莎丽向前轻挪了一步。就是这轻轻的一步,道出了许多语言不能传达的神韵。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赛车比赛转播所用的字幕、杂志的封面、解说员的语态也让人很容易与现实生活对号入座。《赛车总动员》在某种意义上是关于怀旧的故事。在莎丽向麦昆讲述温泉小镇的流年沧桑时,伤感的老歌恰如其分地引入,城市高速发展带来的忧伤扑面而来,不知道孩子们能不能理解这些,不过他们在影片中得到的快乐已经足

3D肯定是主流,尤其是大成本的动画商业电影,Pixar肯定会在这条路上坚定不移的走下去,甜头吃的太多了。尤其是被迪士尼收购之后,他们赚钱的任务就更加艰巨了。传统的2D动画也仍有很大的市场,只不过这个市场不是银幕,而是电视。好莱坞之外变革也许没有那么明显,比如宫崎老爷爷的动画片仍具有很高的杀伤力,押井手、大友克洋他们的动画片也是。似 不过,电影院的效果果然没有让我失望,小小的电脑屏幕是绝对无法摄动人心的。一开场那段赛车的场面,就让我对这部电影刮目相看了。动画片就是有这样神奇的力量,能让你看到现实中无法预想的那么多的车,还是拟人化的,他们都在欢呼雀跃地观看一场赛车。而赛车场面亦动亦静,也可以将即使是慢镜头表现的真实赛车场面也无法表现的动作展现到淋漓尽致。乎现在的2D动画更多的是非商业影片,出去参赛 的。毕竟3D不容易树立鲜明的视觉风格。

我还感叹于皮克斯对细节的用心。赛车场边,厕所门前的镜头一闪,男厕车辆进进出出,女厕门前却大排长龙;麦昆跃起时像乔丹一样吐出舌头,和以舌头触终点线,和其他两车并列第一;在水箱温泉小镇,麦昆与蓝天博士在荒野上赛车,天上的白云都是车轮印的样子······细节还有很多,你甚至可以看到其他很多皮克斯电影的影子。迪斯尼的动画片,绝对不是仅仅逗小孩子笑的童话而已,他总是会在最后教你些什么。麦昆是年少轻狂的,没有朋友,他也无所谓,水箱温泉小镇虽然破败,但是充满友爱,短短的几天时间,小镇里的车们,傻头傻脑的板牙,温柔妩媚的莎莉,不喜欢赛车的蓝天博士,害羞的小红,还有那个很会换轮胎的外国车奇诺,教会了麦昆什么是幸福。有那么一刻,我为这部动画片笑了,也被他感动了。

《汽车总动员》:为了忘却的纪念

一玩儿动画片的人,一般都是比较忠厚老实的。

这听起来似乎很不对劲,因为好的动画片要求天马行空般的想象力,要求鬼马整蛊的搞笑能力,忠厚老实的人怎么玩得转呢?恩,其实俺说的是动画片的内核。虽然动画片就形式本身而言,未必是小朋友们的专利;但就历史沿革和影响力而言,普罗大众印象中动画片总是给小孩子看的。既然是让小朋友们“寓教于乐”,那自然就该用一些比较积极正面的东东浇灌他们幼小的心灵。所以,一般来说,轮到动画片的价值核心问题,一般是比较保守的,而且是比较普世的。简而言之,就是全世界无论哪里的小屁孩们都需要的成长养分。(当然,这里仅指美国佬的主流动画,小日本的动画大多暴力+暴露,非常适合偶,但不适合小屁孩。)

动画片拍了这么多年,适合小朋友们理解的核心价值翻来覆去也就那几套。无非是友谊啦、家庭啦、团队精神、勇气、正义什么的。以这点来看,《汽车总动员》(Cars)完全没有突破。影片讲述的,仍然是一个开始很自私功利的冲动小伙,如何在与一群意外认识的朋友的交往中,学会团队合作与友爱、尊重与享受生活的。的确很老套,不过,正如剑刃的两面性一样,一些老套的东西之所以变成“骨灰级”还依然一次一次重新出现,是因为它们根本就是不可或缺的。

从情节的发展来说,《汽车总动员》可以说惊喜比较少,有一定观影经验或者熟悉皮克萨作品的观众,完全能预知叙事过程中的每一个转折。因为皮克萨不是梦工场,不会在恶搞的道路上走得很远;何况,即使是鬼马恶搞的梦工场作品,最终也会回到教育意义的轨道上来。例如,处于恶搞动画巅峰的《怪物史莱克》,玩到最后,还是得抬出“真爱、友情、家庭”这三个代表思想来。

既然在表现主题方面,大家都是彼此彼此,那区别之处就在于以什么样的方式来讲述一个老套的故事了。皮克萨公司

的作品,总是能将有趣的细节和感动心灵的线索结合得很好。这次也不例外——嗯,也许我应该加个“或许”?因为对于该片的“趣味”性,不同类型的观众显然颇有分歧。

皮克萨向来善于将虚构的角色置身于完全真实或者准真实的环境中,与那些完全活在幻想空间的动画角色相比,皮克萨的这种做法更有利于传递亲切感,但也大大提高了表现难度。《汽车总动员》在角色塑造上的难度,不仅仅是要让汽车说话,而是要让不同类型的汽车表现出合理的性格来,同时还要让这些性格符合各自幕后配音演员的形象。

从实际效果来看,该片中不同类型汽车的确个性非凡,但并非每一个角色都有恰到好处的表现。这点对比皮克萨以前的作品来说,个人觉得是个不足。大家可以仔细回想一下,以往作品中的每个配角都是非常活灵活现的,不管他们是主力配角,还是龙套级别,都有让人印象深刻的时候。而《汽车总动员》的十来辆配角车中,就很有几位形象非常模糊的。典型的如“警车”(Sheriff),戏份不能说可以忽略不计,但说实在的,的确没什么个性,更别提形象当中表现出的趣味点了。尤其是性格发展不连贯,即使想表现他本质上的“娘娘腔、豆腐心”,也缺乏必要的暗示。更有甚者,那个总是“羞人答答”的消防车同学,到最后都不见踪影了,缺乏交代的程度是在令人莫名其妙。其他如加油站女老板“芙蓉姐姐”(Flo)、车体彩绘老板“老摸哥哥”(Ramone)、军用吉普“纱织猛男”(Sarge)、载重车头“迈克大只佬”(Mack)通通都只能算是很表面化的“龙套”,他们各自有一两个逗笑的机会,但都没有像以前的皮克萨作品一样让他们的形象马上丰满起来。龙套中印象稍佳的,是环保慢车“多加油少加速”(Fillmore)同学,这还是因为觉得他非常像俺喜欢的美国电视系列《七十年代秀》(The 70’s Show)中那个老“嬉皮”(Hippie),尤其在每一句话后面都要加一声低沉而拖长的“Man~~”,更是经典。但俺颇为怀疑,对于一般观众来说,对他的印象是否能如此有趣。他与邻居“纱织猛男”,无论是在生活方式,还是在个性理念上,都是完全相反的一对,如果本片能对他们之间的对比多描绘一下的话,将是非常有趣的一对极品。可惜目前的效果,也就仅限于每天清晨因为起床音乐风格不同而挑起的例行争吵而已。在戏份不多的配角中,刻画得最有趣的——看过影片的人几乎都会一致认为——是“轮胎店二人组”:老板“露鸡”(Luigi)和店小儿“鸡多”(Guido)。作为法拉利的超级FANS,他们那一口欧洲舶来“音”给小镇增添了无数乐趣;同时,他们在专业领域的“超高”造诣,帮了主角很大的忙。当观众看到结尾大赛的场景时,就会明白“技艺超高”的含义了。如果每个配角都像这两哥们一样,那本片的趣味程度会至少上升“三四层楼那么高”。

其实,即使是作为准主角的小镇“镇花”萨莉(Sally),个性也不是很突出。可爱是可爱了,但稍微温和过头了点。如果她在与主角交往的前期多表现出一些格格不入的性格冲突,外加一些高傲派头,然后再在交往过程中累计微妙的化学反应,那样的效果应该更动人一些。目前的效果,可能会让人觉得这个“保时捷”美眉略微“小家碧玉”了一些,稍欠“名厂风范”。同理,主角的两个竞争对手:43号“帝王”(The King)和86号“乡巴佬娘们”(Chick Hicks),似乎也没有从角色模子中走得更远,给“帝王”配音的,本来就是NASCAR(美国国家改装车赛车联合会)历史上真正的传奇人物,七次大满贯冠军的记录,如今也只是被追平而已。皮克萨请动他这尊“真佛”出场,也许是像给影片带来赛场老手的真实感悟吧。可惜这位车把式老哥揸车是牛A,但声音的表现力实在是不怎么样,俺每次听到他的声音,都觉得与影片的整体氛围特别不协调。曾经的“蝙蝠侠”迈克尔基顿献声的“乡巴佬娘们”,也只是个程式化的“坏人”角色,还没有自己鲜明的性格,更是和基顿本人的形象大为相左,不知皮克萨当时是怎么考虑的。在所有角色中,保罗纽曼(Paul Newman)配音的“哈德森医生”(Doc Hudson),是唯一一个在动画车型、角色性格与演员形象三者达到高度统一的角色。1951年产“哈德森大黄蜂”(Hudson Hornet)车型的前面板,很令人惊奇地联想起纽曼沧桑却仍然帅气的胡茬子,整体老派却依旧遒劲的车身,也符合纽曼古板而高贵的形象,特别是他那充满磁性的声音响起时,使俺产生人车不分的幻觉。这对于汽车这样一个很不容易拟人的物体来说,的确是一项极高的成就。

至于偶们的主角——“闪电麦昆”(Lighting McQueen,一下简称“小闪”)同学,和一切正面主角一样,都显得不如有个性的配角拉风。由于形象依从套路,所以很难带来惊喜。单以这点而论,就不如《超人特工队》(The Incredibles)“落难超人”和“中年困境”来得有趣。比“小闪”好一些的,是他的最佳损友龅牙拖车“无绳老母”(Mater),这个有着古怪名字的家伙别看貌不惊人,却是绝技在身:飞绳勾车,断无走失,江湖人称“一绳西来,天外飞仙”,基本上得到了“绳车合一”的境界,正朝“无绳胜有绳”的巅峰迈进;至于倒车的技术,如果这哥们称了第二,整个动画界都没人敢称第一。“小闪”随便从它这偷师了两招,就足以在劣势下击败“乡巴佬娘们”。

与角色设定方面相对温吞相比,《汽车总动员》的技术层面就已经达到了“三花聚顶”的层次。这次由于环境设定是在美国的中西部,那雄奇的山峦、壮丽的瀑布,在色彩和质感上都可以乱真。虽然每辆车都保持了拟人的卡通形象,但从车体所表现出的光影反射和材质渲染效果来看,实在是达到了非常完美的地步。例如“小闪”在小镇诸位高手的合作下焕然

一新时,车身在光亮的同时,可以分辨出细细的金属小粒在闪光,这与之前纯光滑表面的效果是不一样的。当小镇诸位都在灯光下溜达时,请大家注意一下车体上灯光反射的变化,那种精致细微的效果,只能用迷人来形容了。在赛车场面方面,汽车们的速度感被声画效果表现得非常凌厉,以时速200英里左右的速度呼啸而过的赛车,不仅银幕赛道上的小石砾们在颤抖,影院里观众的座椅也能感受到震动。作为全美收视率第二(仅次于美式橄榄球联盟赛)的体育节目,《汽车总动员》让每一位观众都能体会到即使在现场都很难感受得到的激动与震撼。得益于动画空间无所不能的镜头运动方式,影片开头结尾两场比赛,至少可以说是前无古人了。

说了这么多,形态各异趣味稍欠的角色,超强的三维动画水平,俗套的故事情节,那么该片是否就只能算是“中上之资”了呢?嗯,这得看你从什么角度来看了。如果仅仅是为了找乐子,那你还不如去看《篱笆墙外》(Over the Hedge),那部影片中的笑料倒是非常集中而有趣;不过,如果你能静下心来体会一份久违的温暖,那这部影片会比较适合你。也就是说,看本质的话,《汽车总动员》比《超人特工队》更加脱离小屁孩观众,在热闹的表象后面,是属于成年人的“情感温泉”。

片中主人公“小闪”同学,他在“暖气泉”(Radiator Spring)这个小镇学到的,不是关于如何赢得比赛的技术秘密,而是一份该如何对待生活的态度。正如影片宣传词所言:“生命是段旅程,享受这个过程。”(Life is a journey, enjoy the trip.)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也都有自己的目标,但有时候我们是否发现: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剧增,我们已经被所谓的“事业”与“目标”奴役而不能自拔,我们整天忙碌却体会不到生命的美丽与生活的幸福,特别恐怖的是,这种“飞速向前”的过程即使想停也停不下来。更可怜的是,活在这种机制中的绝大多数人,甚至很难体会到这一点:所谓的现代化生活,正在使我们沦为机器。这种“异化”与卓别林“摩登时代”纯粹体力上的压榨又不同,这是一种有着高尚目的和披着美好外衣的“剥夺”。

影片所着眼的赛车,只是这种现象的一个极端反映。车手的目的不是为了享受驾驶的乐趣,而是为了一个看似伟大实则空白的目标:赢。为了要赢,车手的思维就只能集中考虑一件事:速度!速度!!还是速度!!!影片一开始,就以“小闪”的画外音点明了这一点。当人们集中经历做一件事时,的确更容易获得“成功”。但“成功”本身真的有那么重要吗?获得了冠军又怎样?天下速度第一又怎样?

尤其是当考虑到为获得那样的“成功”而付出的“机会成本”,就不能不更令人深思。在影片中,一心只想赢得比赛的“小闪”,在遇到萨莉之前脑海里从来没有过“兜风”(take a drive)的概念。当赛车手眼里只有终点时,他还会注意路边的风景吗?当我们一味追求一种形式的“成功”时,我们还能享受生活的过程吗?《汽车总动员》借助“暖气泉”小镇的遭遇,告诉我们的,其实是一个“失落的天堂”的故事。“66号公路”只是个引子,它所代表的,并非简单的怀旧,而是当时溜达在这条公路上的人们的闲适而自然的生活态度。代表了美国人经常挂在嘴边的对于“Good old days”的呼唤。现代性的生活节奏,为了成功而忙于奔波的人们,就像赛道上只争第一的车手们一样,有能节省时间的直道可走,自然就不会光顾蜿蜒的“66号公路”了。

从这个意义上说,“暖气泉”是相对于现代生活的一个异类。这倒不是说他们就不追求成功了,他们也是非常可爱地等待客户上门的。但他们不会单单为了这一点就放弃他们所喜欢的生活方式。其中萨莉的选择更具有典型意义,作为一辆光纤时髦的“保时捷”911型轿跑车,她本是纽约一名成功的律师,但最终远离喧嚣,非常坚定地融入到小镇生活,并热情地为小镇的振兴而奋斗。从表面上看来,她和“暖气泉”全镇“居车”,乃至皮克萨的制作人员们,是在怀念过去,其实他们所纪念的,是那种好时光所代表的生活方式与生命价值。

如果我是胸怀天下的宣传部官员的话,个人觉得《汽车总动员》应当比其他所谓大片更值得引进。因为我们的社会,正在经历一个前所未有的“焦虑”期,每个人似乎都活在无穷的压力之中,将我们埋得不能呼吸。过于单调的“成功”模式诱惑并趋势我们变成工作狂一般的机器人,而或多或少失去了品味生活的闲暇。更可笑的是,如果“萨莉”这样“人”出现在现实社会,会被很多人视为“失败者”或者至少是“懒惰者”的。又或者并非人们不清醒,而是整个社会的需求与步伐,就像铁屋一样禁锢了我们可以行走的方向;与其痛苦地清醒着,不如浑浑噩噩地梦中随大流。这是怎样的世界啊……

话又说回来,在其他条件不允许的时候,我们不能指望很多人成为现实版的“萨莉”。所以《汽车总动员》所提倡的“为了忘却的纪念”,对普罗大众而言,终究还是一个梦。所以我们不如忘却,不说的好。但我知道,即使不是本片,将来总会有别的经验提醒我们,促动我们去实现那样的梦想。作为一部动画片,《汽车总动员》如此形象而深入浅出地道出了一份生活的真谛,虽然仍然处在梦想阶段,但终归能给人温暖。这样的一片梦想空间,也许会让部分小朋友想睡觉,但会让成年人有更多的思考。有鉴于此,《汽车总动员》也就成为本年度个人的“心灵鸡汤”。

《汽车总动员》影评

汽车“总动员”

机器人总动员影评

《机器人总动员》影评

玩具总动员影评

机器人总动员影评

《机器人总动员》影评

动物总动员影评

机器人总动员影评

玩具总动员2影评

汽车总动员影评、 迪斯尼
《汽车总动员影评、 迪斯尼.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