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泰囧(推荐)

发布时间:2020-03-03 13:38:2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票房达12.4亿 贺岁档该不该还给喜剧片

2013年01月21日 07:57

来源:工人日报

吴晓东

[推荐朋友][打印本稿][字号 大 中 小]

从《疯狂的石头》到《失恋33天》,再到眼下引爆全民观影热潮的《泰囧》,中小成本影片以小搏大的价值不仅仅在于票房,而是在某种程度上激发了人们对近10年来中国影坛“大片热”的冷思考。

今年的贺岁档期,力战数部大制作,一部小片不仅出尽了风头,而且轻松成为华语电影史上最赚钱的电影。

徐峥、王宝强和黄渤的三人喜剧组合、轻松的剧情、美丽的风景、不断制造的笑料和囧事,作为新派的喜剧电影,《人再囧途之泰囧》的横空出世给2012年岁末的电影市场写下一笔传奇:这部投资约3000万元的电影,上映两天就收回成本,上映20天全国票房破10亿元,成功改写了年度冠军《泰坦尼克号3D》9.7亿元的票房纪录。

简单的快乐,这个可以有

《泰囧》卖疯了,有人断言,这是因为电影市场的笑声缺席太久了。岁末本来就是大家难得的轻松时刻,可偏偏这个贺岁档的电影大都一脸严肃。

毫无疑问,《泰囧》在档期上占了大便宜。沉重题材压抑的票房潜力积聚到一定程度势必带来观众“报复性观影”。 “辛苦一整年,到了年底,不都是图一乐,搞那么苦兮兮干吗?《泰囧》来得正是时候。”影评人“戴围脖的Luc”在微博上表示,放眼世界,其实很多国家的年度票房冠军,都是“耍宝”类平民喜剧,比如法国的《欢迎来到北方》和《触不可及》,意大利的《美丽的一天》和《欢迎来到南方》,美国也曾有《格林如何偷走圣诞节》。

然而,作为注定要被载入中国电影史册的一个事件,围绕着《泰囧》的,除了鲜花掌声和票房,也有各类层出不穷的话题——“票房分红”、“同行猜忌”甚至毫不留情地被指“三俗”„„

近日,华中师大文学院教授、作家晓苏日前炮轰“《泰囧》是一部典型的‘三俗’电影”,代表了当下中国电影的两种不良倾向——“贱下”与“炫富”。对此言论,导演徐峥在一档电视访谈节目中直截了当:“我只想做一部主流的喜剧片,它的主题必须够俗,因为只有世俗,才能涵盖的人群面够广,才能够让大部分的中国观众所接受,这是电影的主题。”

“《泰囧》只是一部正常的电影,之所以现在显得不正常,是因为国产片整体水准偏低。”随着票房的不断增加,《泰囧》的影响力已经从商业电影升级为文化现象和社会话题,被过度消费过度解读已然无可避免。对此,作为主要投资方光线传媒的董事长王长田倒相当淡定。在他看来,不同影片承担不同的功能,不能要求这样一部商业喜剧片有什么深刻的内涵,比如批判社会、深刻挖掘人性,电影最大的功能还是愉悦观众,然后以情打动观众,“毕竟我们的影片是给大众看的,而且大家心理压力比较大,需要释放,这个意义上,我们是成功的。”王长田说。

喜剧题材一直都是一个软肋

有影评人微博指出:“客观地说,《泰囧》并不是那种完美的佳作,也无法成为喜剧的经典。它的情节有些生硬,它的煽情也过于刻意,它的故事还有提升空间。但它很有诚意,„„在当前的华语电影市场,像这样的合格喜剧实在太少了。”

1997年,冯小刚执导的《甲方乙方》以3600万元的票房收入正式拉开了中国电影本土贺岁档的序幕。经历了十几年的发展,中国的贺岁电影市场从当年不到1亿元的规模,发展到今天已滚雪球一般做成了一块价值四五十亿元的大蛋糕。

一边是悲情题材的正式进入,一边是全家福式的传统贺岁片集体淡出,今年的贺岁档被业界称为“没有贺岁片的贺岁档”。我们该拿什么来“贺”岁?贺岁档是否应该“还”给喜剧片?

这一次,《泰囧》的票房奇迹被媒体称作是“极简主义的胜利”。贺岁片,其实功能非常单一,让大家笑一下,再让大家睫毛沾湿一下,最后加上个大团圆的光明结局。在贺岁档,看得懂、笑得爽,这钱花得就值了。 但是,太多的导演还不明白观众这种简单需求。

近些年,打着喜剧旗号赚快钱、拍烂片几近潮流,夸张、低俗甚至恶搞泛滥银幕,让观众对喜剧的信心与日剧减。

“国产喜剧的信誉一直在被严重透支,很多为了博观众一笑,但观众进去以后发现不好笑。喜剧并不等于闹剧,好喜剧的核心首先是有一个圆满的好故事,笑料不只是段子,得来自于人物塑造、人物关系、情景或错位。太多的题材跟现实生活没有关系,观众为什么要来看这部电影?”徐峥说。

“没想到观众这么饥饿,也没想到影片会如此火爆。”徐峥直言,当初拍《泰囧》时想法非常简单,我们只有把自己的类型明确了才会有机会,让观众知道这是一部喜剧片,如果想到电影院里轻松一下,就买这个电影的票。

不过,“《泰囧》容易复制,《泰囧》的成功很难复制”却是业内的共识。有目共睹的是,当年宁浩以《疯狂的石头》一炮而红,随后国产电影争相“疯狂”,但除了《疯狂的赛车》票房基本没能“疯狂”起来。去年《失恋33天》成为票房黑马之后,一堆跟风而上的爱情喜剧照样颗粒无收。中小成本影片若想以小搏大,故事、特色和档期三者缺一不可,能否大卖更要看天时地利人和。

中低成本影片怎样练成“年度现象大片”?

但《泰囧》的成功还是给投资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信心。高成本不是国产片的唯一出路,好的大投资商业片,加上精致的中小成本影片,才是中国电影最好的市场格局,才能带来良性竞争,才能满足观众需要。毕竟,在中国电影的产业之路上,类型化是一道绕不过的坎。除了拼档期、拼成本、拼制作,更多的是需要把电影拍得像电影。

最新官方数据显示,2012年全年电影票房达到了170.73亿元,同比增长30.18%,再创历史新高。但值得关注的是,全年票房超过2亿元的国产片和美国进口片相比,数量偏少,竞争力相对低下;在5000万~2亿元的中等票房影片中,虽然国产影片比例占有一定优势,但质量参差不齐、口碑与票房不相称,“这些现象凸显了国产电影的核心创作力不强,在类型化开发、多样性建设方面尚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广电总局电影局局长童刚说。

回顾这几年的国产电影市场,我们会惊奇地发现在商业大片集体赔本赚吆喝时,一批中小成本电影却几度掀起市场狂欢,从《疯狂的石头》到《失恋33天》,再到眼下引爆全民观影热潮的《泰囧》,它们以小搏大的价值不仅仅在于票房,而是在某种程度上激发了人们对近10年来中国影坛“大片热”的冷思考。

“《泰囧》的貌似意外成功,更加反衬出绝大多数中大型投资的商业电影并不够尊重观众,态度问题导致很多电影成为编导的试验品,往往借着艺术的名义而四不像。”影评人云飞扬认为,很多观众愿意去看第二遍,大都源于《泰囧》简单的快乐。

尽管在中国电影连年刷新产量和票房纪录的同时,文化和精神层面的缺失已经成为硬伤,但像《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那样提供营养的心灵鸡汤、像《一九四二》那样引发深刻的社会思考,对于一部公路喜剧片来说,都是不能承受之重。

电影创作同样需要一个宽容和宽松的环境。2012年是中国电影产业化改革发展的第10个年头,而产业化的一个关键部分就是类型化和分众化。尽管“泰囧现象”引发的种种话题已经开始带有浓重的火药味,但令业内人士感到欣慰的是,《泰囧》的横空出世,在某种程度上会加速中国电影创作者和电影观众各就各位——在一个成熟的电影市场上,不同风格和实力的电影人应该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而不同年龄、性别和欣赏口味的观众也应该可以各取所需,而不是被舆论裹挟着没头没脑地冲进影院。

《泰囧》观后感

泰囧观后感

泰囧台词

泰囧观后感

泰囧报道

电影《泰囧》观后感

《泰囧》之“商”

泰囧观后感600字

泰囧观后感800字

泰囧成功原因

泰囧(推荐)
《泰囧(推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泰囧简介 泰囧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