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弟子规经典语句解释

发布时间:2020-03-02 04:50:1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现在如果我们真的想有成就,要在根上扎根,扎根要在德行。德行在一般来讲是《弟子规》。《弟子规》句句做到,我们的道德,根就扎稳了,毛病习气慢慢会淘汰掉。 真正的根本是做人,《弟子规》一定字字句句统统要落实,变成自己日常生活行为,处事待人接物的原则,根基就在这个地方。

总序

《弟子规》这本书的内容,是圣人对学生的训示:首先要孝敬父母,尊重兄长,其次是要对自己谨慎约束,对人诚实可信。处事要博爱民众,并亲近有德行的人。做好了这些如果还有余力,就去学习文化知识。

以下是弟子规里的经典语句,大家共勉

称尊长,勿呼名;

对尊长,勿见能。

译文:称呼长者,不可以直呼其名。在尊长面前要表现的谦虚恭敬,不要自我表现才能。

事诸父,如事父; 事诸兄,如事兄。

译文:服侍叔伯等父辈,要像对待自己的父亲一样恭敬。对待堂兄弟,要像对待自己的胞兄一样恭敬。

朝早起,夜眠迟; 老易至,惜此时。

译文:清晨要早起,一个人很容易从少年就到了老年,所以每个人都要珍惜此时此刻的宝贵时光。

对饮食,勿拣择; 食适可,勿过则。

译文:对于饮食不要挑挑拣拣。吃饭时要适可而止,不能超过平常的饭量。

年方少,勿饮酒;

饮酒醉,最为丑。

译文:血气方刚的年龄,千万不要贪杯喝酒,因为一旦喝醉了,就会丑态百出而丢脸

步从容,立端正; 揖深圆,拜恭敬。

译文:走路时要不紧不慢从容大方,站立时要端正直立。作揖行礼时要不身子弓下去,行叩拜礼时要表现的恭恭敬敬。

事勿忙,忙多错。

勿畏难,勿清略。

译文:做事不能匆匆忙忙,匆忙时最容易发生差错。做事时不要畏惧困难,也不要草率地对待看似简单的事。

斗闹场,绝勿近; 邪避事,绝勿问。

译文:凡是打架闹事的场合,绝对不能*近。凡是不正经的事情,绝对不去过问涉足。

用人物,须明求; 傥不问,即为透。

译文:使用别人的东西,必须明确当面提要求,以征求别人同意。假如不问一声就拿去,这就是偷窃。

借人物,及时还; 人借物,有勿悭。

译文;接了别人的东西要在约定的时间归还,别人向你借东西,只要自己有的话就应当答应,不要小气不借。

凡出言,信为先。

诈与妄,奚可焉?

译文:凡是说话,首先要讲求信用。欺骗蒙混,胡言乱语,这怎么可以呢?

说话多,不如少; 惟其是,勿佞巧。

译文:说话多,不如少说。因为言多必失,说的话只要切题恰当,切忌花言巧语。

见未真,勿轻言; 知未来,勿轻传。

译文;对于自己完全没有看清楚的事,不要随便乱说,对于自己没有明确了解的事不要轻易散布出去。

事非宜,勿轻诺; 苟轻诺,进退错。

译文;对于不妥当的事情,不能随便答应别人,假如你轻易许诺,就会处在做也是错不做也是错的两难境地。

见人善,即思齐;

纵去远,以渐跻。

译文:看到别人的善行,就要相他看齐,即使和他相差很远,只要自己努力去做,也会渐渐赶上他。

见人恶,即内省;

有则改,无则警。

译文:看见别人做了坏事,就要自我反省。如果发现自己有错误要加以改正,如果没有做错事也要自我警惕。

惟德学,惟才艺; 不如人,当自勉。

译文:只有品德,学问,才能,技艺不如别人的时候,才应当自我 勉励,发奋赶上别人。

闻过怒,闻誉乐; 不如人,勿生成。

译文;听到别人说自己的缺点就生气,听到别人恭维自己就高兴。如果这样,不好的朋友就会与你交往,有益的朋友就会与你断交。

闻誉恐,闻过欣; 直谅士,渐相亲。

译文:听到别人恭维自己就感到惶恐不安,听到别人就指出自己的过错就欣然接受,如果这样,那些正直诚实的人,就回渐渐与你亲近起来。

无心非,名为错;

有心非,名为恶。

译文:如果无意中做了坏事,这就叫“错”,如果是有意的为非作歹,这就叫“恶”。

过能改,归于无; 傥掩饰,增一辜。

译文:犯了错误却能够改正错误,就等于没有做过错事一样。假如犯了错误还要加以掩饰,那就是错上加错。

凡是人,皆须爱。 天同覆,地同载。

译文;无论什么人都必须互相关心和爱护,以为我们生活在同片蓝天下,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

行高者,名自高。 人所重,非貌高。

译文;一个行为高尚的人,他的名望自然会高,人们所重视的,并不是相貌的漂亮。

才所大,望自大。

人所服,非言大。

译文;一个才学丰富的人,他的名声自然会大。人们所佩服的是有真才识学的人而不是自吹自擂的人。

勿谄富,勿骄贫;

勿厌故,勿喜新。

译文:不要曲意巴结有钱的人,不要对穷人骄横无礼,不要厌弃故交老友,不要只喜欢新交的朋友。

人有短,切莫揭; 人有私,切莫说。

译文:发现了别人的短处,千万不要揭发出来,发现了别人的隐私,绝对不要说出去。

善相劝,德皆建; 过不规,道两亏。

译文:看到别人的的长处要给予鼓励,这对双方的品德上都有益处。看到别人的过失不加规劝,这对双方在道义上都是一种亏损。

凡取与,贵分晓;

与宜多,取宜少。

译文:无论是从别人手里得到东西,还是把东西给予别人,都要分的清清楚楚,给予别人的应该多一些,获取别人的应该少一些。

将加人,先问己;

己不欲,即速已。 译文:准备要求别人去做的事,首先要问一问自己愿不愿意去做,如果自己都不喜欢做的事,就应当立即停止。

恩欲报,怨欲忘; 报怨短,报恩长。

译文:对别人的恩惠要思报答,对别人的怨恨要忘记。对别人的怨恨越短越好,对别人的报恩越长越好。

势服人,心不然; 理服人,方无言。

译文;用势力去压服别人,别人的内心却不服。用道理去说服别人,别人才会心服口服无话可说。

果仁者,人多畏;

言不讳,色不媚。

译文;真正的仁者,人们对他都心怀敬畏,说话时直言不讳,脸色也不谄媚。

能亲仁,无限好; 德日进,过日少。

译文:如果能与品行高尚的仁者亲近,会得到无限的益处。与仁者亲近,个人的品德就会日渐的进步,而过失就会日渐减少。

不亲仁,无限害; 小人进,百事坏。

译文;不接近品行高尚的仁者,会有无限的害处。这样一来小人就会乘机接近他,什么坏事都能做的出来。

不力行,但学文;

长浮华,成何人?

译文;如果不努力实践礼仪仁爱,只是学习经典文献,就会滋长浮华作风,将来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非圣书,屏勿视; 蔽聪明,坏心志。

译文:不是圣贤经书,应放弃不看。不好的书容易蒙蔽人的思想破坏的人心志。

勿自暴,勿自弃; 圣与贤,可驯致。

译文:一个人不能自甘堕落也不能自己瞧不起自己,圣人和贤人的境界都是可能通过自身的努力逐渐达到的。

弟子规解释

弟子规解释

弟子规解释(简)

《弟子规》全文及解释

弟子规—泛爱众解释

弟子规试题及解释

《弟子规》全文及解释

《弟子规》全文及解释

《弟子规》全文及解释

弟子规全文解释—弟子规全文翻译

弟子规经典语句解释
《弟子规经典语句解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