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下半年四川省教师招聘面试:中学历史说课稿(5.23)

发布时间:2020-03-03 02:55:1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2018下半年四川省教师招聘面试:中学历史说课稿(5.23)

四川教师招聘面试说课包含的内容: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重点难点、说教法学法、说教学准备、教学过程、说板书。

[中学历史说课稿] 【示例一】初中历史《明朝的对外关系 》说课稿

各位考官大家好!我是**号考生。

我说课的题目是《明朝的对外关系》。对于本节课,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

分析教材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和基础。下面,我来谈谈对教材的理解。 本课属于人教版(2016)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本课的主题是通过郑和下西洋与戚继光抗倭两件史事,使学生认识到明代对外关系政策的两个方面:一是建立和平友好的国家间关系,二是在面对侵略的情况下坚决捍卫国家主权,从而感受我国自古以来作为大国的气度与骨气,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二、说学情

分析完教材,我来说说对学生的认识。

知识上,初一学生对郑和下西洋与戚继光抗倭的故事有粗浅的印象,知道这两件史事的存在,但没有具体细节支撑,也不能从历史的角度认识两件史事。思维上,学生经过近一年的历史学习能够对历史文本进行初步归纳与解读,并开始有意识地去辩证分析问题,但理性思维仍旧较弱。情感上,学生对这两件史事的发生有着直觉的钦佩与自豪,但由于没有足够的细节根据,因此这种钦佩与自豪只停留在感觉层面。

三、说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郑和下西洋的航海壮举和戚继光抗倭斗争的史实;理解郑和下西洋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图文资料,概括归纳郑和下西洋的概况、特点及戚继光鸳鸯阵的优势,提升历史信息归纳收集能力。

通过分析史料、分小组讨论探究郑和下西洋的原因及影响,树立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历史意识,同时提高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够从郑和下西洋的事迹中感受郑和不畏艰辛、大局为重的精神,能够从戚继光抗倭高超卓越的军事智慧中感受其保家卫国的民族情怀,逐步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四、说教学重难点

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和教学目标的设立,我确立了如下教学重难点: 【重点】 郑和下西洋。 【难点】

体会戚继光的军事智慧。

五、说教法学法

新课程教学中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教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基于此,我将采用如下的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图示法、小组讨论法、史料分析法。

六、说教学过程

接下来我来说说教学过程,以践行前面对本课的分析与设计。本课的教学过程主要包含了三个环节:导入新课、新课讲授、小结作业。

环节一:导入新课

在导入环节,我采取了创设情境导入法。我会利用多媒体播放在非洲发现明朝工艺品的视频,并提出问题:我国明朝时期的工艺品怎么会出现在万里之外的非洲呢?由此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利用播放视频创设情景进行导入,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为下一步学习新课奠定良好的基础。

环节二:新课讲授

根据教学内容,我将本环节分为2个部分,一是针对本课重点郑和下西洋的

学习,二是关于戚继光抗倭斗争的学习。

(一)郑和下西洋

对于郑和下西洋内容的学习,首先,我会先让学生分享课前收集到的关于郑和的故事,使同学们对郑和其人有一个简单的了解。之后我会提出探究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思考:明成祖为什么会派郑和下西洋?郑和为什么能够下西洋?学生在结合相关史料思考回答之后,我会加以总结帮助学生认识到郑和能够下西洋的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郑和的个人素质,吃苦耐劳的精神;二是郑和出生于回族家庭,受家庭的影响,有丰富的航海知识经验;三是郑和对朱棣的忠诚。此外,明朝前期,我国是世界上强盛的国家。为了加强和海外各国的联系,寻找建文帝,及当时拥有先进的航海技术及造船技术,这也是郑和能够下西洋的原因。

【设计意图】通过史料分析法,可以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历史意识。通过合作探究的方法,可以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深层思维,从而掌握这一重点知识。

接下来我会充分发挥历史课程的特色,通过图片和材料的分析引导学生了解郑和下西洋的概况和特点。比如学生可以通过观察郑和航海图了解郑和下西洋的时间、次数、航程和经历的国家地区等信息,从而了解郑和下西洋的概况,并归纳出“航程远、次数多”的特点。再比如通过观察郑和的宝船图片和阅读相关文字介绍,可以归纳出郑和船队“规模大、分工明确”的特点。

在了解完郑和下西洋的概况和特点之后,我会通过播放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的郑和下西洋场景表演,让学生更加直观了解郑和下西洋的壮观场景,引导学生认识到明朝是当时世界上的强国,使学生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同时激励他们为国家复兴而努力学习。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视频的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同时有利于实现本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最后,我会展示相关史料,组织学生进小组讨论思考:郑和下西洋对中国和世界造成了怎样的影响?在学生组织讨论后,我会进行必要的总结,帮助学生从经济、政治、国际关系、航海等多种角度总结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从而挖掘历史表象背后深刻的社会含义。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和史料分析的教学方法,能够引导学生思考,培

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及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二)戚继光抗倭

对于戚继光抗倭斗争的学习,首先我会播放相关纪录片,引导学生直观了解倭寇的概况及其肆虐的表现。之后我会补充关于戚继光的相关材料及其来到浙江前线准备进行抗倭的相关史实,通过表格对比敌我双方的实力,从而让学生认识到戚继光面临的严峻困难和挑战。接下来,我会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戚继光练兵的具体实践,比如招募新兵、训练新兵、研究新型战法等,归纳戚继光抗倭的特点,感受戚继光的军事智慧,并且为之后理解戚继光抗倭的胜利奠定基础。

之后我会展示相关史料,引导学生了解戚继光的抗倭过程及其辉煌战绩。在这一过程中我会着重对戚继光的鸳鸯阵进行介绍,学生通过阅读相关材料及观察后人还原的历史场景,能够分析出来鸳鸯阵的巧妙之处在于充分针对倭寇的作战特点,回避了我方因地形产生的军事劣势,可攻可守,从而更加深刻直观地感受戚继光的军事智慧,也能够体会到在这智慧背后戚继光保家卫国的决心。

最后,我会向学生提问:在你们心中,戚继光是一个怎样的人呢?通过提问,完成本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帮助学生认识到戚继光有卓越的军事才能和领导才能,是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在抗倭寇战争中建立了卓越的历史功绩,赢得了当时以至后世人民的称颂。

环节三:小结作业 1.小结

在小结环节我会引导学生对比郑和与戚继光这两位历史人物,总结明朝对外关系的特点,从而锻炼学生历史对比的能力,并且提升宏观把握历史的能力。

2.作业

在课程的最后我设置了开放性的作业:课下收集郑和下西洋的小故事,下节课分享。

【设计意图】开放式的作业设计,更能够提高大家的历史学习兴趣,让同学们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历史课堂的学习中来。同时也能让他们通过进一步的学习,加深对郑和下西洋这一历史事件的理解和认识。

七、说板书设计

根据历史课程的特点,我采取了提纲式的板书设计,既简明扼要,又条理清晰。这就是我的板书设计。

以上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谢谢各位考官! (来源于网络整理)

【示例二】高中历史《卓尔不群的雅典 》说课稿

各位考官大家好!我是**号考生。

我说课的题目是《卓尔不群的雅典》。对于本节课,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

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和基础,在正式内容开始之前,我将先谈一谈对教材的理解。

《卓尔不群的雅典》是人民版必修一专题六第2课,包括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黄金时代”的公民民主、雅典民主政治的得与失3个子目的内容。纵观本课所在的知识结构体系可以发现本课所在的专题六是整个必修一外国政治文明史的开篇,是西方民主与法制的起源部分,是下一个专题近代西方政治文明发展史的光辉起点。从历史长河中去看,可以发现雅典民主的源头意义;从历史环境中去看,又可以发现它与东方古国的专制政治之间的对比性,因此,本课十分重要。

二、说学情

要想上好一堂历史课,不仅要深入分析、研究教材,还要对学情有深入的把

握。

本课教学面对的是刚刚升入高中阶段的高一年级学生。他们刚上高中,有好奇心、有求知欲、思维比较活跃,在初中九年级时也学习过相关知识,有一定的基础,这是他们学好本课的优势;但同时也存在思维和能力不成熟、认识问题不深刻等缺陷。因此,我将在课堂教学中采取以趣味性和探究性为主的教学策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参与性。

三、说教学目标

新课程标准是制定教学目标的出发点和依据,根据新课标对本课的要求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掌握三次改革的内容和影响。

2.理解雅典民主政治的“得”与“失”。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角色体验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探究民主权利的变化,体验历史,提高主动学习历史的兴趣。

2.通过小组讨论雅典民主政治的“得”和“失”,提高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提高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感受古代希腊的辉煌,认识到民主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培养民主精神,向往民主。

四、说教学重难点

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和教学目标的设立,我确立了如下教学重难点: 【重点】

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过程和主要内容。 【难点】

雅典民主政治的“得与失”。

五、说教法学法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好的教学方法能够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因此,本节课我采取的教学方法有学案教学、角色体验、小组探究等。

六、说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三个环节展开。首先是在课前,我通过给学生发学案和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自主学习建构初步认知,以提高课堂学习的针对性和效率。

环节一:导入新课

本节课我采用的方式是情境导入。考虑到雅典民主政治排除了妇女,所以在上课前我会提出一条新规:只允许男生在课堂发言,而禁止女生的发言。并就此试探学生的态度,激起学生的质疑和反对,之后我会引入本课重要人物伯里克利关于民主的著名演讲,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通过“不合理”的新规则,引起学生质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并为之后雅典民主政治的“得与失”做铺垫。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自主学习绘“民主”

对雅典三次民主改革主要内容学生已经通过课前预习、自主学习、完成学案的方式用3张表格整理出来,那么在课堂上,我会通过点评学生学案的问题来帮助学生整理知识、矫正认知,并且针对学生不易理解的“解负令”“公民大会”“四百人会议”“陶片放逐法”等名词加以重点解释。

【设计意图】通过学案教学,引导学生回归教材、落实基础,能够提高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二)角色体验究民主

在点评完学案以后,我会让学生体验第四等级公民的角色,再回到改革措施中去发现政治权利的变化轨迹,说出每次改革增加的具体权利,引导学生真正理解雅典民主的发展趋势,即贵族权力不断削弱,平民权利不断增加,同时让学生从改革措施中去寻找政策的依据。这样做,把改革内容和权力变化联系起来,可以达到加深理解的目的。

在学生掌握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和权力变化轨迹后,我会水到渠成地引导学生用数字法总结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即“一种社会基础:有人身自由的公民群体;两个显著特点:人民主权、轮番而治;三项保障措施:解负令、陶片放逐法、津贴制;四大权力机构: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陪审法庭、十将

军委员会;五段发展历程:奠基、确立、推动、顶峰、衰落。”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角色,让学生进入历史情境,体验历史,思辨历史,能够提高课堂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加深学生对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历程的理解。通过用数字法总结雅典民主政治的内容,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结构,并辅助记忆。

(三)贯通古今悟民主

在这一环节,我将引导学生以历史小组为单位,探讨雅典民主的“得”与“失”。首先,我会告知学生从三个角度解读“得”:雅典城邦之得、近代西方之得和人类文明之得。

考虑到下一个专题是学习了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我会重点探究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影响。通过展示与现在西方国家民主政治生活有关的图文材料和相关设问,并提出预设问题:1.现代政治生活与雅典民主有哪些相似之处?2.雅典民主的权力结构如何?3.今天公民能直接行使管理国务的权力吗?引导学生从现实中去寻找雅典民主的历史痕迹,并得出雅典民主开西方民主政治之先河的影响。

在雅典民主的“失”部分中,我会主要围绕暴露雅典原始直接民主问题的典型材料——苏格拉底之死的案例,并提出预设问题:1.判决苏格拉底死刑的是专业法官吗?2.“多数原则”一定代表真理和正义吗?3.为什么公民易受情绪干扰和蛊惑? 在引导学生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在思考、讨论、感悟的过程中,最终让学生真正理解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和阶级属性,即雅典民主的实质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少数人民主。

【设计意图】通过从现实中去寻找雅典民主的历史痕迹,建立历史的纵向联系,深入解析雅典民主政治的积极影响;典型案例剖析与小组讨论相结合,通过设置一系列问题,能够引导学生深度剖析案例,抓住事物的本质,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能力,也突破了教学难点——雅典民主的得与失。

环节三:小结作业

在小结环节,我会引导学生充当小老师的角色,带领学生共同复习总结本节课所学。

最后,我会让学生预习西方文明的另一源头——罗马,并搜集有关罗马的故事。

【设计意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及时复习巩固知识。同时通过预习下节课知识,搜集相关故事,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为下节课做好铺垫。

七、说板书设计

根据历史课程的特点,我采取了提纲式的板书设计,既简明扼要,又条理清晰。这就是我的板书设计。

以上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谢谢各位考官! (来源于网络整理)

四川省教师招聘面试中学历史学科说课稿(7.25)

四川省教师招聘面试说课:体育学科说课稿(5.23)[材料]

下半年四川教师招聘面试中学历史说课稿(10.11)

四川省教师招聘面试说课稿:初中历史《欧洲联盟》

下半年四川教师招聘面试:中学历史学科说课稿(6.7)

四川省教师招聘面试:语文学科答辩题及答案(5.23)

下半年四川省教师招聘面试:中学化学说课稿(4.19)

四川省教师招聘面试:中学物理学科说课稿(5.28)

四川省教师招聘面试:中学化学学科说课稿(5.25)

教师招聘面试说课稿

下半年四川省教师招聘面试:中学历史说课稿(5.23)
《下半年四川省教师招聘面试:中学历史说课稿(5.2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