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铁路发展绪论

发布时间:2020-03-03 16:08:1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铁路发展绪论

铁路作为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国家重要基础设施和大众化交通工具,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铁路承担了全国85%的木材、85%的原油、60%的煤炭、80%的钢铁及冶炼物资的运输任务,铁路每年完成的旅客周转量占全社会旅客周转量的1/3以上,完成货物周转量占全社会货物周转量的55%,我国铁路以仅占世界6%的营业里程,完成了世界铁路货运25%的运输量。

铁路货车是铁路货物运输的重要装备,是完成铁路货运任务的物质基础。我国铁路货车管理实施“铁道部—铁路局—车辆段”三级管理体制,由铁道部集中统一领导,铁路局车辆处、车辆段逐级负责,铁路局直接管理车辆段。近年来,铁路货车系统坚持“保障运输发展,适应运输发展,促进运输发展”的指导思想,立足自主创新、集成创新,系统掌握了120km/h提速铁路货车、大轴重铁路货车关键技术,研制了敞、棚、平、罐、漏斗五大系列通用铁路货车和长大货车、特种铁路货车、专用铁路货车等系列产品。通用铁路货车载重由60t级全面向70t级升级换代。经过60年的创新与发展,铁路货车技术连续迈上了3个台阶,在客货共线运营、安全可靠性要求高的条件下,铁路货车实现了重载、提速两大跨越,速度、密度、重量同步提升,铁路货运能力迅速提高,多项关键技术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走出了一条独具中国特色的重载、提速发展之路,适应了铁路运输发展的需要。 铁路货车运用维修工作是铁路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铁路运输安全和畅通的重要环节,做好铁路货车运用维修工作是保证运输安全的前提和基础。自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货车载重由30t、50t、60t逐渐发展到现在70t,商业运行速度也由50-80km/h提高至120km/h。铁路部门在全面展开大规模铁路建设的同时,把深化内涵扩大再生产作为扩充铁路运输能力最现实的途径,在1997年至2002年先后四次大面积提速的基础上,于2004年、2007年进行了第五次和第六次大面积提速,提高列车运行速度,增加列车运行密度,发展重载运输,铁路网综合运输能力大幅度提高,客货运量连年大幅度增长,运输效率和效益大幅度提升。铁路货车运用维修工作不仅与货车制造、检修等有关,而且与运输、车务、机务、工务、电务等单位有着紧密联系;同时还要考虑货车载重、速度、结构以及机车运行区段、线路状况、区域气候特点、装卸车使用等情况。长期以来,我国铁路采取客货共线运营模式,铁路运营里程少,线路桥梁设计载荷较低,列车运行闭塞分区短而限制制动距离;而货车不同载重、不同速度、新旧共存,且具有原则上无固定配属管理、全国运行的特点,给铁路货车运用维修工作的技术与安全管理提出了非常严格的要求。

近年来,铁路货车运用维修工作按照“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坚持主动发现和及时处理相结合,广泛应用先进的货物列车及铁路货车检查、检测和修理所需的装备,不断优化列检布局、作业方式,全面采用科学规范的现代化管理手段,加强铁路货车运用安全基础建设。从2003年开始,车辆运行安全监控系统(5T)全面建设,形成了覆盖干线大节点、遍布18个铁路局的安全监测网络,重要关口的动态检查手段完备,延长了列检保证区段,提高了作业和运输效率,形成了多样化、层次化的安全保障方式和能力,铁路货车运用维修工作正在逐步实现“布局合理、装备先进、素质过硬、管理科学、防范有力、安全稳定”。 旧中国时期,我国铁路管理处于分割状态,各条铁路实行不同的规章制度、管理办法,运输效率非常低下。新中国成立后,铁路部门不断扩大运输能力,客货运量实现了较快增长。改革开放以来,在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情况下,铁路把挖潜扩能摆在突出位置,不断提高运输效率,大力实施既有线提速战略,实现了铁路客货运量持续增长,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运力支持。

1997年4月1日,铁路实施第一次大面积提速,京广、京沪、京哈三大干线全面提速。以沈阳、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大城市为中心,开行了最高时速达140km、平均旅行时速90km的40对快速列车和64列夕发朝至列车。

1998年10月1日,铁路第二次大面积提速。京广、京沪、京哈三大干线的提速区段最高时速达到140km至160km,广深线采用摆式列车最高时速达到200km。线路允许速度超过时速120km的线路延长为6449km,其中时速140km、160km的线路延长分别为3522km和1104km,全路旅客列车平均速度达到55.16km/h。

2000年10月21日,铁路第三次大面积提速。重点是亚欧大陆桥陇海、兰新线、京九线和浙赣线。线路允许速度超过时速120km的线路延长为9581km,其中超过时速140km、160km的线路延长分别为6458km和1104km,列车等级和车次重新分类和调整;全国铁路实行联网售票,400多个较大车站可办理相互异地售票业务。

2001年11月21日零时起,铁路实施第四次大面积提速和新的列车运行图。提速范围基本覆盖全国较大城市和大部分地区,对武昌至成都、京广线南段、京九线、浙赣线、沪杭线和哈大线进行提速。线路允许速度超过时速120km的线路延长为13166km,其中超过时速140km、160km的线路延长分别为9779km和1104km,

2004年4月18日零时起,铁路实施第五次大面积提速调图。提速总里程达到16500km,客货车运行速度全面提高,其中时速160km及以上提速线路7700km。几大干线开行一批“一站直达特别快车”,主要城市间客车速度进一步提高,旅行时间大幅压缩,北京至上海、武昌、西安分别压缩2h左右。 2007年4月18日,铁路成功实施第六次大面积提速调图,京哈、京沪、京广、陇海、沪昆、胶济、广深等既有繁忙干线,既开行时速200km及以上动车组列车,又开行5000至6500t货物列车和双层集装箱列车,运输产品极大丰富,客运形成动车组列车、一站直达和夕发朝至列车、传统普通旅客列车三大产品系列,货运增加大宗货物直达列车、“五定”班列、行邮行包专列开行数量,客货运输服务质量同步提升。技术标准全面提高,主要干线列车追踪间隔实现了动车组5 min、其他客车6 min、货车7 min的新突破,这种速度、密度、重量并举的既有线提速技术和运输组织方式,在世界上独一无二,货车120km/h的运行速度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在一次次提速的车轮声中,人们谛听到中国铁路走向现代化的铿锵足音,感受到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有力脉动。中国铁路正以新时速树立新的形象驶入新纪元。

2007年,国务院通过了《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确定了铁路发展的宏伟蓝图,到2012年底,我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11万公里以上,其中客运专线和城际铁路达到1.3万公里,复线率和电气化率分别达到50%以上,建成新客站800多座,要实现这一宏伟规划,未来铁路运输特别是铁路货运量必将有一个大的提高,加快铁路装备现代化进程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首先,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势必带来了大宗货物运输总量的持续增加,货物运输仍将是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其次,虽然公路、水运、航空和管道运输发展很快,运输市场竞争激烈,但铁路运输能耗低、环境污染小、效率高和大宗货物运输成本低等优势是其它运输方式难以替代的。这为铁路货物运输的快速发展和铁路货车装备现代化进程的快速推进提供了良好的宏观环境。

《发展和改革蓝皮书》绪论

绪论

绪论

绪论

绪论

铁路发展40年

中国铁路发展

微生物绪论

02_绪论

《绪论》教案

铁路发展绪论
《铁路发展绪论.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高速铁路绪论 绪论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