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读后感

发布时间:2020-03-02 06:49:5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爱上阅读收获成长

----《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读后感

作者:李秀艳

单位:绥化市兰西县第五小学

“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很荣幸加入“中国好老师龙江读书会”,让我再一次重温苏霍姆林斯基的经典名著《给教师的建议》,读了第六页第2条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只有24小时。我的心灵再次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尤其是读到那位历史老师的话 “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时,我的内心就有一股强大的力量在升腾,在促使我:一定要在努力工作之余,做到广读书博采众长,读经典收获成长。

书中对于“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的问题,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阐述,克拉斯诺达尔斯克市的一位女教师认为:“一昼夜只有24小时,没有时间啊!”而一位有着三十多年教龄的历史教师,在区里执教了一节公开课,获得了极大的成功。课后,有人向他请教:“您花了多少时间来备这节课?不止一个小时吧?”这位历史老师回答:“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不过,对这节课的直接准备,或者说现场准备,只用了大约15分钟。”同样是教师,同样的工作强度,同样的每天24小时,对于时间却有着不同的诠释。书中明确地告诉我们终生备课,就是终生读书,每天不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所以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一个人在他刚参加工作的头几年所建立的知识,与他要教给儿童的最低知识的比例是10:1,那么到了他有了15年至20年教龄的时候,这个比例就变成了20:1,30:1,50:1。

相信大家读到这里都会与我有同样的感受,现实生活中很多教师都曾抱怨过时间都被琐碎繁重的工作占据了,被学校的全部活动安排得满满的,没时间读书,以至于我们的知识储备在负增长。我们在抱怨的同时,是不是有所反思,是不是可以把刷朋友圈的半小时拿来读书,是不是可以把睡前的半小时拿来读书,只要我们发自内心想成长,让浮躁的心静下来,读书的时间是随时可以有的,没有大片的时间,我们可以利用好零散的时间,随时读书,养成读书的好习惯,每天半小时的阅读坚持下去,我们就会有收获。每当我聆听名师讲课如清泉之水娓娓道来从中无不折射出深厚的文化底蕴,赞叹他们这一切多归功于读书,同时自己也深深地自愧不如读书太少,所以要向名师学习每日坚持阅读,做到日积月累的勤奋阅读与思考,以厚积薄发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之中,

此时我自己也正努力成为一个真正的读书人,自我校启动“书香校园”活动,建立具有特色的“课外阅读”校园文化品牌。各个班级积极开展读书活动, 我们班同时推出“智慧阅读”的课程实施计划,从实行的那一刻起,我就很兴奋,也很努力地想办一个真正读书的班级,让每一个学生都做一个真正的“读者”。同时更希望自己在读书氛围的包围下成为一个爱读书的好老师。为了周密计划,我花了大量的时间在网上和教育杂志上搜索着相关的读书计划,以及班级读书氛围的布置,并选择适合孩子们阅读的书目,还有名人读书方法的推荐等相关读书知识。只要对我们读书有帮助的,我就力争做好,最终地推出行之有效的读书计划和属于自己班级的读书特色,我和孩子们有共同读的书目,完成我们必读书目的同时,也有我们各自的选读书目。一切准备就绪,我每天和孩子们一起晨诵经典,午读名著,暮省感悟。在和孩子们一起阅读时,有时是快速翻翻,有时是精读精思,无论怎样都会有收获。在和作者对话时我学会了明理并增长智慧,静思读书时使自己博学并内心充盈。而我的学生们通过坚持阅读,班级的纪律也特别的好,孩子入室即读书,读书即思考,养成了阅读的好习惯,在交流上也语言文明了许多,班级里没有吵闹声,偶尔有的只是低声细语地互相沟通,学生的礼仪也优雅了许多,更大的收获是课堂教学中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升了,看到孩子们一点一点地进步,我由衷地高兴,这一切都归功于课外阅读。我和孩子们一起邀游在书的海洋里,书香伴孩子们茁壮成长,书香让我与智者同行,我和孩子们一起享受阅读,也点亮了我的课堂教学。

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教师获得教育素养的主要途径就是读书、读书、再读书,希望让好书不断地引领着我,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不断积淀自己的收获,让我的学生们都爱上我所教的学科,并爱上读书!

读后感 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

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

《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小学读后感

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 读后感 王飞

读《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心得体会

《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只有24小时》读后感

《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读后感(地理组李锦)

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读后感

爷爷的爷爷从哪里来读后感

《家教智慧从哪里来》读后感

《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读后感
《《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读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