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扶贫行政村规划()

发布时间:2020-03-02 17:07:3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XX省XX市XX县X个行政村

村级规划

(2011-2015年)

规划上报单位:XX市XX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

编制时间:二○一二年二月

前 言 ...............................................1

一、县域基本情况和面临的形势 .........................2

(一)基本情况 ....................................2

(二)“十一五”整村推进取得的成绩 .................2

(三)存在的困难和挑战 ............................6

(四)发展环境和有利条件 ..........................7

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9

(一)指导思想 ....................................9

(二)基本原则 ....................................9

三、规划目标及建设任务 ..............................10

(一)布局和范围 .................................11

(二)规划目标和建设期限 .........................11

(三)建设任务 ...................................14

四、技术标准和投资概算 ..............................15

(一)技术标准 ...................................15

(二)投资概算 ...................................15

五、资金筹措及效益分析 ..............................16

(一)总资金来源及分类 ...........................16

(二)财政扶贫资金投入分析 .......................17

(三)社会扶贫和企业赞助情况 .....................17

六、保障措施 ........................................17

I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18

(二)整合资源,增加投入 .........................18

(三)突出重点,扶持产业 .........................19

(四)加强管理,强化监督 .........................20

(五)广泛动员,群众参与 .........................20

八、附图、附表和附件 ................................21

(一)附图

附图1:XX县三十二个行政村区域分布图 附图2:XX县县域产业布局图

(二)附表

附表1:XX省XX县规划行政村列表 附表2:XX省XX县基本情况汇总表 附表3:XX省XX县规划项目建设一览表 附表4:XX省XX县规划投资估算汇总表

(三)村级明细表

II

前 言

根据国务院扶贫办•关于做好†扶贫开发整村推进规划(2011-2015年)‡编制工作的通知‣(国开办发„2011‟75号文件)、省扶贫办•关于编制我省村级规划(2011-2015年)的预通知‣、•关于编制我省村级规划(2011-2015年)的通知‣(X贫开办发„2012‟5号)和市扶贫办•关于编制村级规划(2011-2015年)的通知‣(X政贫办发„2012‟3号)的要求,我县有32个行政村被列入XX省89个县2800个行政村村级规划的编制范围,“十二五”期间,中央、省、市将加大对该地区的投入扶持力度,以提升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农民劳动力素质、保护生态环境为重点,促进贫困行政村物质发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同时,国务院扶贫办将对扶持成效开展专项重点督查和专项绩效考评。为此特制定本规划,以指导我县32个行政村扶贫开发工作,加快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步伐,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本规划期为五年(2011—2015年)。规划分为七个部分,即:

一、县域基本情况和面临的形势;

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三、规划目标及建设任务;

四、技术标准和投资概算;

五、资金筹措及效益分析;

六、保障措施;

七、附图、附表及附件。

— 1 —

一、县域基本情况和面临的形势

(一)基本情况

XX县地处XX省……,位于……,其中山区面积占97.1%,有耕地面积108.27万亩、林地面积381.56万亩。境内最高海拔2875.9米,最低海拔608米;年平均气温14.9度,年平均降雨量1256毫米。生态环境良好,森林覆盖率达60.43%,活立木总蓄积量达1577万立方米。全县辖5镇8乡124个行政村(社区),有汉、彝、傣、苗等8个世居民族,总人口34.7万,其中,农业人口31.5万人,占91%,非农人口3.2万人,占9%,少数民族人口3.9万人,占11%。是全国首批优质茶叶基地县、糖料商品生产基地县、名优特林产品(泡核桃)基地县、造林绿化百佳县,全省烤烟种植示范县、无公害茶生产示范县、商品肉牛(羊)基地县、竹类生产基地县、茶文化创作基地县。特殊的地理气候、发展基础、历史文化、资源禀赋和区位条件,造就了我县山区农业县的特征,形成了以粮食、林果、烟草、茶叶、甘蔗和畜牧为支柱的特色农业发展格局。同时,XX县又是一个集山、少、边、贫为一体的贫困县。

(二)“十一五”整村推进取得的成绩

“十一五”期间,XX县委、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认真贯彻落实•XX省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紧紧围绕“一体两翼”扶贫开发战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 2 —

完善思路、突出重点、集中力量、整合资源、强化措施的要求,加大工作力度,扎实推进扶贫开发工作,累计解决了4万多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贫困山区基础设施不断加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农民素质不断提高,社会事业有了新的发展,扶贫开发取得了明显成效,有力的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圆满完成了“十一五”扶贫开发的各项目标任务,为“十二五”扶贫开发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农村居民的生存和温饱问题基本解决。国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和物价指数的变化,将全国农村扶贫标准从2005年的944元逐步提高到2010年的1274元。以此标准衡量的农村贫困人口数量,贫困人口从2005年底的19.48万人减少到2010年底的15.24万人;农村贫困人口占农业人口的比重从2005年的62.7%下降到2010年的48.3%。

贫困地区经济全面发展。贫困地区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特色优势产业快速发展,县域经济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从2005年至2010年,我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从4562元增加到10003元,年均增长17%;人均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从196元增加到966元,年均增长37.6%。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5年的1853元,增加到2010年的3653元,年均增长14.5%。

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国家不断加大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全面改善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从2006

— 3 —

年至2010年,我县共实施整村推进项目231个,投入各类资金10696.6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3465万元,完成种植经济林果44637.5亩,经济作物15897亩,养大牲畜4932头;建设农村道路338.358公里;架设人畜饮水管道572.366公里,建水池2456立方米,共解决14851人、6050头大牲畜饮水困难;支砌农田灌溉沟渠(管道)46.886公里,修建机耕路13.1公里,建小水窖143口;架设输电线路103.35公里;建安居房487户,墙体粉刷2521户,地板硬化1807户,改厨28户,改厕3606户,改圈3155户,烤房148座,蚕房31间;建教学楼2幢,卫生室6个,活动室4个,安装广播电视接收设备200套;建沼气池1508口,节能灶2257眼,安装太阳能21套,建公厕6个,垃圾池7个;培训农村劳动力44392人次;建工程标志碑225个。贫困地区农村面貌发生明显变化。

贫困地区社会事业不断进步。农村义务教育得到加强,扫除青壮年文盲工作取得较大进展,到2010年底,我县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91%;农村劳动力文盲、半文盲率0.08‰,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7.03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现全覆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加强,到2010年底,参加新农合的农户比例达到99.5%,乡乡建有卫生院,56.9%的行政村设有卫生室。贫困地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继续得到加强。

— 4 —

扶贫工作水平全面提升。“十一五”期间,通过大力实施扶贫开发项目,我县扶贫开发工作水平得到了全面提升,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扶贫开发工作机制体制不断完善,整合资金能力不断增强,部门、社会、企业参与扶贫开发程度提高,群众自我发展愿望强烈,“大扶贫、大发展、大变样”的扶贫开发工作格局日趋形成。

工作体制不断创新。一是转变扶贫观念,坚持政府主导、群众主体、部门参与、社会帮扶的工作机制,使贫困人口真正成为农村有效反贫困主体的重要参与者。二是政府通过制度改革和创新,为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提供制度保障和共享改革成果。三是动员和鼓励社会、企业采取社会行为和企业行为参与扶贫工作,使农村贫困地区的政策优势与社会、企业的资本、技术和生产经营等方面的优势结合起来,以经济利益为纽带在社会经济组织与贫困群体之间建立起合作关系,使扶贫开发各方利益最大化。四是政府在继续对农村贫困人口提供直接经济援助的同时,特别重视提供社会服务,并对贫困人口生计能力进行培训,加强贫困地区人力资源开发。五是引进外资扶贫理念,全面推广“参与式”扶贫开发,提高农村贫困人口组织化程度和自治化程度,使扶贫攻坚成效和扶贫开发效益显著提高。六是建立整合协调机制,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形成全社会参与扶贫开发的强大合力,使贫困人口扶持面

— 5 —

广,覆盖率高。

(三)存在的困难和挑战 1.贫困村选定困难

由于我县贫困人口多、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全县124个行政村中,较贫困的有68个行政村,这些行政村贫困状况基本一致,基础设施普遍滞后,整体发展水平较低,自我发展能力较弱,整村脱贫难度较大,迫切需要得到上级的大力扶持。但省市分配给我县列入规划指标仅有32个,为行政村总数的26%,需求不足,给贫困村选点增加了难度,反映出我县扶贫工作的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

2.规划水平有限

一是机构改革后,县扶贫办由政府议事协调机构调整为部门管理机构,协调能力减弱,协调部门工作难度加大,整合项目资金能力有限;二是扶贫办单位小,人数少,缺乏专业技术人才,缺少综合规划知识,达到上级规划要求有一定困难;三是规划思路还够开阔、措施还不到位、针对性还不够强,探索创新力度还不大。

3.投入与需求差距较大

近几年来,各级都逐步增加了扶贫开发投入,但是由于历史、地理、自然等多种因素,贫困行政村仍然存在基础设施严重滞后,行路难、饮水难、就业难、增收难、发展难的问题较为突出,急— 6 —

需建设的项目多,需要投入的资金量大,目前的投资数量及补助标准,远远满足不了项目建设内容和脱贫发展的需要。由于投入不足,导致建设标准不高,质量难以保证,项目资金缺口较大,一个行政村补助资金100至150万元,显然不够,对需要建设的内容来说,更是杯水车薪,项目实际投入与需求差距较大。

4.规划工作稳步推进

根据省扶贫办•关于编制我省村级规划(2011-2015年)的预通知‣和市扶贫办行政村规划会议要求,我县高度重视,立即成立XX县行政村村级规划工作领导小组,安排专人负责村级行政村规划工作。2011年11月14日,召开了全县行政村村级规划编制工作会议,全面安排部署了规划编制的各项工作。各乡镇抽调人员,组建规划工作班子,深入村组,采用参与式的方法进行规划,形成初步规划上报县扶贫办审核汇总。2011年11月我县将汇总审核后的表格数据上报市扶贫办。2011年12月对上报市级的表格数据进行了修编、完善、认定,正式上报省扶贫办。2012年2月,按照省扶贫办•关于编制我省村级规划(2011-2015年)的通知‣(X贫开办发„2012‟X号)和市扶贫办•关于编制我市村级规划(2011-2015年)的通知‣(X政贫办发„2012‟X号)文件要求,完成了•XX省XX市XX县32个行政村村级规划(2011-2015年)‣编制上报工作。

(四)发展环境和有利条件

— 7 —

一是党中央、国务院对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高度重视。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制定了一系列重大支农、惠农政策,在采取普惠性政策的同时,加大对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扶持力度,不断增加对贫困地区的投入。201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为“十二五”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指明方向。同时,让贫困农民分享我国改革开放成果,早日摆脱贫困共同奔向小康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是经过“十五”、“十一五”扶贫开发,积累了许多好的经验。“十五”、“十一五”以来,我县认真组织整村推进工作,不断加大产业化扶贫力度,积极推动社会扶贫,切实抓好农村劳动力培训,努力做好科技扶贫,圆满完成“十五”、“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在实际工作中积累了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为顺利实施“十二五”村级规划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是贫困群众参与整村推进项目实施的愿望非常强烈。 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是党中央、国务院的一项重大决策,也是帮助贫困乡村脱贫致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推进,贫困村群众对现行的居住环境、生产和生活条件的要求越来越高。改善居住环境、提高生产生活条件已成为广大贫困农民的强烈愿望。参与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建设美好家园已成为贫困群众的自觉行动。

四是地方财政投入能力逐步增强。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 8 —

现代化不断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不断深入,地府各级政府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财力不断壮大,以工哺农的能力增强,各级的政府的可用财力逐年增加,能够为整村推进扶贫开发项目建设投入提供进一步的保障。

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十七届三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体现大扶贫的要求,以提升贫困农户自我发展能力、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培育特色优势产业、提高农民劳动力素质为重点,坚持基础设施与产业发展相结合、人居环境改善与自然生态修复相结合、产业发展与社会事业配套建设相结合,统筹规划,通过水、田、路、电、气、房,教、卫、文、就、保、林全面治理,促进贫困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对有一定发展基础、具备开发条件的村,要着重加大产业开发和生计建设;对发展基础差、经济落后的村,要着重抓好基础条件的改善;对因灾返贫的村,要突出防灾减灾工作;对地处偏远,生存条件恶劣的村纳入易地扶贫规划。

2.先难后易、突出重点。切实瞄准最贫困区域,确保最贫困

— 9 —

的村得到优先扶持,让最贫困群众优先受益,使扶贫项目真正体现“雪中送炭”,避免出现“锦上添花”。

3.分级负责、地方为主。分级组织编制•规划‣,县级负责汇总编制总体规划,做好规划编制指导工作,开展规划编制培训;乡(镇)级负责调研摸底工作,汇总编制详细规划,具体组织实施规划;村级负责提供基础数据,广泛动员群众,参与协助乡镇详细规划编制工作。

4.集中连片、统筹兼顾。以乡镇为单位,行政村为单元,优先对贫困程度较深、贫困自然集中的行政村,进行统一规划,连片推进。同时兼顾将相对分散、单个零星的贫困村纳入规划。

5.全面动员、群众参与。充分发挥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坚持以人为本,科学规划,组织贫困群众参与•规划‣的编制、组织实施、评估验收和后续管理全过程,最大限度地发挥群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6.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尽量避免贪大求全,搞“形象工程”,造成建设资金的缺口。扶贫资金实施的项目严格控制在资金规模范围内。整合各行业部门的项目必须是已纳入各行业部门“十二五”规划的拟建项目,或者是当地党委、政府、行业部门已做出承诺的建设项目。尚处于争取阶段,还未明确的建设项目不要纳入规划范围,以确保在下一步的实施过程中不出现资金缺口。

三、规划目标及建设任务

— 10 —

(一)布局和范围

依据省扶贫办2800个行政村指标分解表,分配给我县编制32个行政村规划指标,我县按照规划村选择原则,采取自上而下,上下结合的办法,选定出32个贫困行政村进行规划。规划村涉及全县……个乡镇,覆盖农户……户…………。具体为:……。

规划区域为全县13个乡镇中较为集中连片的行政村,每个行政村规划实施10个自然村(组)。规划村贫困状况为贫困面广、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返贫率高,致贫原因复杂,具有明显的“区域性、民族性、特殊性”的特征。基础设施落后,生产生活条件差,自然灾害频繁,产业发展困难,产业化程度低,资金投入不足,建设难度大,成本高,区域性整体贫困与分散性个体贫困并存,特殊性贫困与民族性贫困并存等是致贫的主要因素。面对贫困现状,村组干部和群众穷则思变的意识较强,盼脱贫,思发展的愿望十分强烈,迫切希望上级给予扶持,加快脱贫致富步伐。

(二)规划目标和建设期限

1.总体目标:通过5年的努力,使贫困村的基础设施、村容村貌有明显改善;特色增收产业基本形成;农民健康生活水平、综合素质和自我发展能力明显提升;贫困村人均收入增幅达到或超过全县的平均水平,为实现到2020年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

— 11 —

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打下坚实基础。围绕改善贫困村的生产生活条件,把民生工程作为重点:一是以贫困村内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着重解决贫困村内行路、饮水、用电、就学、看病等民生问题,使贫困村基本民生状况有明显改善;二是以产业发展为重点,因地制宜,注重特色,优化结构,提高效益,积极培育发展特色增收和防灾减灾产业,加快推进贫困地区农村农林业产业化进程;三是以提高农民收入为目标,加大贫困村农民从事农业生产和外出务工技能培训,提高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四是坚持贫困村综合治理,全面发展,加强贫困村乡风文明和村级班子建设。

2.2011—2015年分年度建设内容: 2011年计划建设2个行政村,具体建设内容:(1)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架设饮水管道85.5千米,新建饮水蓄水池(窖)4168立方米,计划解决或改善安全饮水2250人、大牲畜1378头;安居房建设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村内道路硬化80140平方米。(2)增收产业培育项目:养殖大牲畜676头;种植经济作物1570亩;种植经济林果(木)10625亩;加工业(深、精、粗)项目1个。(3)环境与生态建设项目:建沼气池245口;建节能灶13口;其他生态建设项目1个。(4)社会事业建设项目:村级文化活动场地60平方米;学校校点建设项目1个。(5)其他项目5个。

2012年计划建设7个行政村,具体建设内容:(1)基础设— 12 —

施建设项目:新建饮水蓄水池(窖)4272立方米;安居房建设建筑面积9400平方米;通村公路10公里;村内道路硬化205858平方米。(2)增收产业培育项目:养殖大牲畜3495头;种植经济作物4730亩;种植经济林果(木)16251亩;加工业(深、精、粗)项目2个。(3)环境与生态建设项目:建沼气池162口;建节能灶257口;其他生态建设项目1个。(4)社会事业建设项目:学校校点建设项目1个。(5)其他项目5个。

2013年计划建设7个行政村,具体建设内容:(1)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架设饮水管道86.25千米,新建饮水蓄水池(窖)8380立方米,计划解决或改善安全饮水2202人、大牲畜3696头;安居房建设建筑面积6220平方米;村内道路硬化232871平方米。(2)增收产业培育项目:养殖大牲畜6555头;种植经济作物9260亩;种植经济林果(木)10560亩;加工业(深、精、粗)项目2个。(3)环境与生态建设项目:建沼气池66口;建节能灶30口;其他生态建设项目1个。(4)社会事业建设项目:村级文化活动场地1140平方米。(5)其他项目5个。

2014年计划建设8个行政村,具体建设内容:(1)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架设饮水管道21.5千米,新建饮水蓄水池(窖)7699立方米,计划解决或改善安全饮水723人、大牲畜345头;安居房建设建筑面积9660平方米;通村公路11.5公里;村组公路12.7公里;村内道路硬化219365平方米。(2)增收产业培育

— 13 —

项目:养殖大牲畜4870头;种植经济作物6089亩;种植经济林果(木)19557亩;加工业(深、精、粗)项目1个。(3)环境与生态建设项目:建沼气池365口;建节能灶254口;太阳能22套;其他生态建设项目1个。(4)社会事业建设项目:村级文化活动场地840平方米;学校校点建设项目1个。(5)其他项目5个。

2015年计划建设8个行政村,具体建设内容:(1)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低产田改造1100亩;架设饮水管道59.7千米,新建饮水蓄水池(窖)1694立方米,计划解决或改善安全饮水2167人、大牲畜3280头;安居房建设建筑面积8900平方米;通村公路6.2公里;村内道路硬化303812平方米。(2)增收产业培育项目:养殖大牲畜7172头;种植经济作物6510亩;种植经济林果(木)13682亩;加工业(深、精、粗)项目2个。(3)环境与生态建设项目:建沼气池43口;建节能灶80口;其他生态建设项目1个。(4)社会事业建设项目:村级文化活动场地2470平方米;其他社会事业建设项目1个。(5)其他项目5个。

3.建设期限:2011年—2015年。

(三)建设任务

——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低产田改造1100亩;架设饮水管道252.95千米,新建饮水蓄水池(窖)26213立方米,计划解决或改善安全饮水7342人、大牲畜8699头;安居房建设建筑— 14 —

面积35680平方米;通村公路27.7公里;村组公路12.7公里;村内道路硬化1042046平方米。

——增收产业培育项目:养殖大牲畜22768头;种植经济作物28159亩;种植经济林果(木)70675亩;加工业(深、精、粗)项目2个。

——环境与生态建设项目:建沼气池881口;建节能灶634口;太阳能22套;其他生态建设项目1个。

——社会事业建设项目:村级文化活动场地4510平方米;学校校点建设项目3个;其他社会事业建设项目1个。

——其他项目5个。

四、技术标准和投资概算

(一)技术标准

产业发展、道路建设、人畜饮水、农田水利、生态能源、社会事业、安居房、卫生厕等严格执行各行业部门技术标准及西部大开发有关要求,卫生圈、墙体粉刷、地板硬化、节能灶等执行扶贫部门标准。

(二)投资概算

1、总投资概算

32个行政村规划概算总投资19888.094万元,其中:省级以上财政扶贫资金4800万元,整合行业部门资金7688.714万元,群众自筹及投工献料折算7399.38万元。

— 15 —

2、2011—2015年分年度投资概算

2011年概算总投资1440.197万元,其中:省级以上财政扶贫资金300万元,整合行业部门资金576.937万元,群众自筹及投工献料折算563.26万元。

2012年概算总投资4224.06万元,其中:省级以上财政扶贫资金1050万元,整合行业部门资金1680.9万元,群众自筹及投工献料折算1493.16万元。

2013年概算总投资4482.74万元,其中:省级以上财政扶贫资金1050万元,整合行业部门资金1727.81万元,群众自筹及投工献料折算1704.93万元。

2014年概算总投资4744.3万元,其中:省级以上财政扶贫资金1200万元,整合行业部门资金1798.11万元,群众自筹及投工献料折算1746.19万元。

2015年概算总投资4996.8万元,其中:省级以上财政扶贫资金1200万元,整合行业部门资金1904.97万元,群众自筹及投工献料折算1891.83万元。

五、资金筹措及效益分析

(一)总资金来源及分类

规划总投入19888.094万元,其中:省级以上财政扶贫资金占24.1%;整合行业部门资金占38.7%;群众自筹及投工献料折算占37.2%。

— 16 —

投向分析。其中:基础设施建设占46.2%;增收产业培育占38.4%;环境与生态建设占2.2%;社会事业建设占3.7%;其他占9.5%。

(二)财政扶贫资金投入分析

“十二五”期间,32个行政村共计划投入省级以上财政扶贫资金4800万元,其中:基础设施建设占63.4%;增收产业培育占18%;环境与生态建设占0.4%;其他占18.2%。

(三)社会扶贫和企业赞助情况

省、市、县各级各部门、各单位在社会扶贫工作上,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部门工作职能和行业特点,从贫困乡村和农户的实际出发,采取“一对一”的方式,实行结对帮扶,做到贫困户不脱贫,帮扶单位不脱钩。“十一五”期间,共有1个省级、11个市级、38个县级单位帮扶32个行政村,协调、落实帮扶资金484.28万元,捐物折资48.63万元,帮办实事143件。“十二五”期间,要按照村级规划,结合联村入户工作的开展,进一步完善对口帮扶机制,创新帮扶形式,拓宽帮扶渠道,丰富帮扶内容,增强定点帮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支持和鼓励企业参与扶贫开发,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参与结对活动,提升扶贫开发工作水平。

六、保障措施

扶贫开发是长期的历史任务,县乡村要抓住机遇,切实加强

— 17 —

对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努力转变发展方式,创新扶贫开发模式,提高扶贫工作水平,用足用好各级的优惠政策,建立健全规划实施机制,建立责任明确,分类规划实施的机制,科学、有力、有序、有效的推进规划实施,确保规划目标的实现。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加强组织领导,是保障村级规划实施的前提,县乡村和各部门要从科学发展,改善民生,维护稳定的高度,充分认识扶贫开发的重要性、艰巨性、长期性,采取有效措施,建立和完善规划实施的保障体系,确保如期实现规划目标任务。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县抓落实”的管理体制和“片为重点、工作到村、扶贫到户”的工作机制,县成立由县长任组长,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县直相关部门为成员的领导机构和管理机构。负责项目的总体指挥和协调。各乡镇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并配备工作人员,明确职责和任务,加强组长领导,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

(二)整合资源,增加投入

在扶贫项目资金落实到位的基础上,采取党委政府统筹协调,整合资源,集中力量,纵向联动,横向协同,整村推进的方式,按照“统一规划、各司其职、捆绑使用、用途不变、各记其功、形成合力”的工作要求,加大项目资金的这整合力度,重点整合以工代赈、农业、林业、水利、教育、卫生、交通等各行业— 18 —

的项目资金和挂钩帮扶资金,集中投入使用,使每个规划行政村投入项目整合资金不少于300万元,为项目建设提供资金来源。要以财政扶贫资金为“粘合剂”和“启动器”,充分发挥部门优势,引导各部门在制定政策,分配资金,安排项目时,向贫困村倾斜,努力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投入机制。

(三)突出重点,扶持产业

基础设施是贫困村脱贫致富的重要保障,发展产业是增加贫困群众收入的重要途径。实施规划,要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扶持产业放在首要地位,着力提升发展保障能力,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和“六到农家”的要求,以提升贫困村自我发展能力,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培育特色优势产业,提高劳动力素质为重点,通过产业扶持和水、电、路、能源、房、教、卫、文、就、保全面治理,使贫困村特色优势产业基本形成,基础设施和村容村貌明显改善,贫困群众的素质和自我发展能力明显提升。一是以贫困村产业发展为重点,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优化结构,提高效益,积极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加快推进贫困村产业化进程,努力实现“户有脱贫产业,村有增收产业,乡有特色产业,县有支柱产业”。二是以贫困村基础设施为突破口,着力解决道路、农田水利、人畜饮水等民生问题,使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三是以提高农民收入为目标,加大引导性和技能培

— 19 —

训力度,提高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四是坚持贫困村综合治理,全面发展,加强村级组织建设。

(四)加强管理,强化监督

进一步加强扶贫项目和资金管理,确保项目发挥作用和效益。一是严格执行财政项目和资金管理办法,坚持“项目跟着规划走,资金跟着项目走,监管跟着资金走”。二是严格实行扶贫项目科学选择、论证、实施、验收、考评、后续服务全过程监管,着力提高项目效益。三是继续实行公告公示制,对项目建设地点、内容、资金、项目扶持户等进行公告公示,规范公示的内容和形式,接受全社会广泛监督。四是层层签订项目实施目标责任书和廉政承诺书,实行项目法人制、责任制、廉政评议制、廉政评议员制,认真执行招投标制、合同管理制、工程监理制,加强项目质量和安全监管。五是严格执行扶贫资金专户、专帐、专人管理和报账制、审计制、责任追究制。六加强监督检查,实现项目中期监督检查制、项目分级验收制、项目后续管理责任制和项目效益评估制,加强对项目、资金、物资等使用环节的监督检查,确保项目资金和物资合理使用,保证项目建设一个,成功一个,巩固提高一个,真正把项目建成民心工程、富民工程和廉政工程。

(五)广泛动员,群众参与

充分尊重村民的主体地位,积极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广泛调动贫困村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发扬自力更生、— 20 —

艰苦奋斗精神,立足自身实现脱贫致富,不断增强贫困群众“自己的事业自己办,自己的产业自己干,自己的家园自己建”的主人翁责任感,最大限度的调动群众参与项目实施、管理的自觉性。在具体工作中,确定整村推进贫困村,主要看贫困村农民群众的意愿和积极性;编制规划时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确定项目,要看群众是否受益;建设项目,邀请群众参与;工程质量,请群众监督;工程验收,请群众代表参加。对扶贫项目计划、将要实施的项目等内容及时在村务公开栏中进行公开公布,广泛接受项目实施农户和受益群众的监督,力求做到公开、公正、透明。在实施项目建设过程中,既要整村推进,又要把现有贫困人口作为特殊人群进行重点扶持。要有针对性地逐户制定详细的方案,每户要有一项稳定增收的产业,使其尽快脱贫致富,真正使村级规划的各项措施全面落实,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八、附图、附表和附件

— 21 —

某村创建学习型行政村规划

行政村

行政村规划存在的问题112

工业扶贫规划

产业扶贫规划

慈溪市行政村

灵寿县行政村

就业扶贫三年规划

某村扶贫总规划

易地扶贫搬迁规划

扶贫行政村规划()
《扶贫行政村规划().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