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用机器种庄稼》教案

发布时间:2020-03-02 11:51:1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家住平原——用机器种庄稼》教学设计

1课时

一、教材分析

《用机器种庄稼》是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的第三单元第一课《家住平原》第二 课时的内容。教材主要介绍了高度机械化成为美国中部平原上的农业特色,以及在这一特色下的人们的生活情况。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分析与对比,明确人的生活与自然环境有密切关系;不同事物之间是相互影响的。促使学生去探索居住在平原条件下其他人们的生活特色,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美国中部大平原的商品性农业特色和经营上的重要特色——高度机械化,熟悉在这种环境下人们的生活图景,明确科学技术对农业生产的重要影响。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具体区域的分析,掌握案例分析法;明白地理事物受多种因素影响,学会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国外先进农业生产科技的学习,认识到人类具有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同时又要明确人类活动必须遵循自然规律才可使农业得到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美国中部大平原的商品性农业特点与经营上的特色——高度机械化。 教学难点:对美国中部大平原的商品性农业所受到的多种因素影响的具体综合分析。

四、教学方法

讨论法、讲述法、设问启发法、学生活动与教师启发相结合。

五、教学过程

导入

师:我们这里的人们是怎样进行生产劳作的?主要依靠什么来完成? 生:精耕细作,人工劳作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在我们对面的美国,那里的人们主要是怎样进行农业生产的呢?你脑中浮现的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场景?”(展示美国的农业分布地图)

师:美国是个发达国家,不仅是经济大国,而且是农业大国,在这个国家已经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导入“用机器种庄稼”。

(一)用机器种庄稼 师:“前不久,我的一位朋友子远给我发了封E-mail,他向我介绍了他在美国的见闻。他这次是去他的美国朋友乔治家做客,乔治家位于美国中部平原,他家有个农场。大家想不想知道,在美国中部的人们是怎样进行生产劳作和生活的?我们今天就通过子远对我们的介绍,以乔治家为例,来了解一下美国的生产和生活。”

子远主要从四个方面向我们介绍了乔治家的一些情况:(1)乔治的家;(2)乔治家的农场;(3)农场的周边景观;(4)日常生活与活动

1 (1) 乔治的家:用乔治家的全家福和客厅的照片来做简要介绍

(2) 乔治家的农场:出示一段文字资料介绍乔治家农场的面积、收成,设问:“这么大的农场要是放到我们这里的话,需要多少人进行劳作?六百公顷的土地有多大?”

(让学生通过想象,教师通过具体的实例进行比较) “你能猜出有几个工人在乔治家的农场里工作吗?” (一个工人,再加上乔治的爸爸) 问:“两个人在六百公顷的土地上耕作,收获了这么多的粮食,他们到底是怎样进行生产的呢?”

(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回答)

“子远主要从四个方面:播种、施肥、灌溉、收获来向我们作了介绍。”展示相应的图片,使学生对美国的农业生产过程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设置“问题大闯关”:

抢答题:乔治家的农场主要有那些作物?

拓展题:这么多的农产品怎么储存?(先让学生发表意见,让他帮乔治家出个主意,再展示图片,让学生了解美国储存粮食的情况)

升华题:乔治家的农产品都供自己消费吗?

(3) 农场周边的环境

展示图片,让学生在其中找出乔治家的位置。 问:“看了这幅图片,你能试着描述一下乔治家周围的景观吗?”

(一望无垠的大片农田,而且都是整块的。农庄位于公路线两侧,农场与农场之间一般相距很远,有几千米,但交通十分便利。四通八达的公路运输,为大批粮食的外运创造了条件,同时也为人们的对外交往提供了便利) 问:“它跟我们温暖这里农村的景象一样吗?”

(农庄人们居住比较分散,不像我们这里,屋舍紧紧相连,居住集中,鸡犬相闻) 问:“这些自然景观与哪些因素有关?”引导学生从自然和社会经济等方面进行考虑(让学生进行讨论)

(自然:气候、土壤、地形、水源等;社会经济:市场、交通运输、科技现代化等)

(4) 日常生活与活动

先让学生描述一下,再从学习、工作、休闲、宗教、节日等方面作简要介绍。

师:“我们已经看完了子远给我们的资料,通过这些资料你能试着描述一下美国农村的生产生活图景吗?”

(学生讨论回答:居住比较分散;劳动人手不多;农业生产主要是机械化;生活水平较高;农舍附近有粮仓或存放机械的库房;纵横交叉的公路、铁路网) 设置比较题:“美国中部平原和上节课学过的湄南河平原有哪些不同?”

(种植的农作物、人口密度、生产方式、民居)

2 设问:“为什么回有这样的不同?主要是由哪些原因导致的?”

(地形、气候上的差异,让学生查看相关课文资料来加以分析验证)

小结:我们今天主要了解了美国中部平原用机器进行生产的情景。主要展示了用机器大生产的图景。

讲解一下本课的结构图,指出商品性农业的特点,以及自然与人们生产生活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

问:“中国也是个农业大国,有近十亿的农民,与美国的这种农业生产相比,中国的发展情况如何?有什么不足?应该怎样发展?”

(学生讨论让其有自由的空间,以期让他们对中国的农业生产现状有一个比较正确的认识)

教师总结:中国应该朝着农业机械化、现代化的路子迈进。但是对于不同的地区又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因地制宜,探求各地的不同的发展道路。

同学们,你脑中中国农业生产都很落后的吗?中国有没有一个地方已经实现大规模的农业机械化作业?

展示中国东北三江平原上机械作业的录像片段,让学生明白一个道理:中国农业发展的前景是一片光明的。

教学反思: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教师一直扮演者“传道、解惑、授业”的神圣的角色,教师在传载人类文明的途径中有着无法逾越的神圣地位,有着不可挑战的权威。随着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的冲击,思维敏捷而又富有好奇心的年轻学生在感受新知识、掌握新技术方面有着无比的优势。

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每一位学生都希望能平等地与教师展开对话、交流,所以我认为在初中历史与社会课的课堂教学上教师应该以与学生平等的身份展开气氛平和的教学活动,以便进一步增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从而使得课堂教学更容易达到一种情景交融的效果。

教师的课堂教学艺术是主要内容,它具体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

1、导入新课艺术,指教师的新课导入是否新颖,能否迅速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新课教学艺术,主要指教师的新课教学是否生动具体具有一定的幽默感和趣味性。

3、课堂提问艺术,主要指教师所提问题本身是否具有启发性、思考性,以及提问对象能否面向全体学生。

4、过渡艺术,是指教师从一个教学环节转入另一个教学环节是否自然合理以及在阐述某一社会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是否具有一定的逻辑性。5课堂小结艺术,指教师的课堂小结能否与新课导入做到首尾呼应,能否给学生产生余味缭绕的感觉。

6、课堂练习设计艺术,指课堂练习的设计是否做到类型多样而新颖,是否突出了教学的重点内容,难易程度是否适度,能否达到巩固新课的目的。

7、学法指导艺术,指教师的学法指导是否科学实用、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节课中我尽可能地对这些问题和课堂教学

3 的关键之处加以了关注,也付出了较大的努力试着通过采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去加以解决。

在课堂上教师也应该多多地给学生留出思考活动的时间和空间,通过活动教会学生思考,把知识学习的过程变成探究性学习的过程、创新过程。因为历史与社会教学要建立在学生的主观愿望和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不但强调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而且要适当增加学生的课外知识量,提倡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鼓励师生之间的对话、交流和学生之间的讨论。这样可以引导和鼓励学生思考,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逐步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探究意识,掌握基本地理事实、概念和技能,增强地理学习能力,形成正确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念。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信息日益更新的今天,这种学习方法和能力、态度和观念比掌握固定的知识更重要。

教室的讲台不仅仅是教师进行教学的讲坛,更应该是让每一位学生学会表演,积极参与到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中来。一堂课实际上就是一台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应该扮演好导演这个角色。在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始终不能忘记自己是作为导演的角色,应该让作为演员角色的学生多多上台表演,而不能自己直接去充当演员,让学生成为观众。让学生展示表演不仅能对学生所学知识进行及时检阅,而且更能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检测。因为它不仅要求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比较熟练的掌握,而且对学生在口语表达、行为举止等多方面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通过展示表演既可以体念到成功给他们带来的喜悦感和成就感,又可以了解自己在思考、看待、解决问题中的不足之处,从而进一步鞭策他主动地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

用机器种庄稼

用机械种庄稼(材料)

关于种庄稼的谚语

《种好心灵的庄稼》心得体会

心灵不种庄稼就长杂草

蛇与庄稼教案

蛇与庄稼教案

假如在太空种庄稼会是什么样子

教案:机器兵

化学雷雨发庄稼教案

《用机器种庄稼》教案
《《用机器种庄稼》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