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贵州农民增收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02 18:31:4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发达国家在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提高农民收入和协调城乡经济发展等方面取得了很多宝贵经验。如鼓励城市的投资者到农村办厂,通过政策扶持农民就地办工业和第三产业,以振兴农村经济,缓解城乡矛盾。在我国及贵州省经济发展的初期,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工业化所需的原始积累只能以牺牲农业为代价。虽然促使了工业化的起步和发展,但严重扭曲了城乡关系,强化了二元经济结构。目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城市工业与农村农业已发展到工业化中期,城乡之间的联系通过产品的等价交换来实现,城市与农村各自依靠自身积累推动自己的发展。但大部分地区,工业与农业仍处于初步阶段,城乡走向融合是客观规律。但城市不会自动带动农村,农村也不会自动实现城市化。因此,必须实现城乡一体化,从根本上改“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城乡二元格局体制。

(二)城乡一体化:贵州经济发展的现实选择中国的现代化,本质上是实现农村现代化。2007年,贵州总人口3975.48万,有2852.80万人在农村,农村总人口占全省人口的71.76%[4];虽然,农民人均纯收入2373.9元,实际增长11·6%, 22年来首次实现两位数增长[5]。然而,城乡居民收入比却扩大至4.5∶1,为改革开放以来差距最大的一年。显然,贵州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城市,城乡经济发展失衡,城乡差距过大,严重制约着贵州省经济发展。因而,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民增收困境呼唤城乡一体化变革提速。

1、城乡一体化是促进贵州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根本策略。改革开放以来,贵州省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然而,农村社会经济发展远远低于城市,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众所周知,现代科学技术只有在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时,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长期以来,由于城乡二元结构和城乡分割体制,阻碍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难以转移到非农产业中而大量滞留在农村,使有限的耕地资源(贵州人均耕地面积仅0.67亩, 只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45% )承载着过度密集的农业劳动力,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占主导地位,制约了农业生产率的提高。根本的解决办法就是要实现城市与农村改革的双向推进,取消城乡界限,允许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在城乡之间通畅流动,实现优化组合;充分发挥城市的辐射功能、吸引功能和综合服务功能,使城市的先进生产力向农村渗透,带动农村地区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升级,提升农业发展水平,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通过城乡统筹一体,建立互通、互补、互促的城乡社会经济发展的新格局。

2、城乡一体化是改变贵州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距的基本途径。改革开放后,贵州农民与全国农民一起进行了家庭承包、乡镇企业、村民自治、进城务工等新生事物,推动了贵州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农村基本摆脱贫困,总体实现小康。但是,二元经济社会制度尚未根本改变,城乡之间存在着的巨大差距,已导致城乡资源和市场的正常梯度传递链条断裂,产业之间的相互支持效应丧失。同时,巨大的收入差距,不仅制约了国民经济的良性、健康发展,而且还会演变为复杂的危及社会稳定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只有加快推进贵州城乡一体化,加大对农业的技术和资本投入,促使各种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确立平等对待农民的法律制度,理顺农民与其他阶层、农村与城市、农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关系;解决农民与其他阶层之间的权利不平等;解决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发展不协调;解决农业与其他产业多元结构之间的效益不平衡,才能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形成合理的产业梯度,最终推动贵州省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快速发展。

3、城乡一体化是建设贵州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绝不能就农村说农村,必须跳出农村说农村,否则新农村建设不可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农村经历了以人民运动为重要内容的新变化,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的改革开放后,又经历了一场以“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的新变化。但是这两次农村“建设”,都没有跳出“就三农抓三农”的传统定式。因而,在当前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如果仍然把农村和城市分开,维持现有的

不合理的体制,就难以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共同发展和进步,解决“三农”问题也就成了一句空

话。历史的经验证明,农村、农业的发展不仅仅在农村和农业自身,封闭起来就农村抓农村,会导致城乡差距越拉越大。贵州建设新农村,关键就是要顺应现代化建设的规律和发展阶段的变化,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真正把推进城市化与建设新农村作为现代化进程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作为“两位一体”的任务,统筹考虑,整体推进。

二、城乡一体化进程中贵州农民增收对策思考

(一)农民收入现状

2004~2007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量首次连续4年超过300元。扣除价格因素,增 幅实现了1985年以来首次连续4年超过6%。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140元,比上年实际增长9.5%①①; 2008年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528元,同比实际增长10.3%。从贵州来看,199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086.62元, 2007年为2373.9元,增长82.6%。虽然贵州省农民收入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态势,但总体上农民增收的基础比较薄弱,增收的渠道比较缺乏,农资价格高位运行,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完全建立。特别是今年以来,农民增收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加,实现全年农民收入快速增长的难度较大。

1、城乡收入差距扩大。近几年是我国农民收入增长最快的几年,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也在不断扩大。2007年,全国年均城乡居民收入比扩大到3.33∶1,绝对差距达到9646元,是改革开放以来差距最大的一年。而从贵州来看,城乡收入已经形成“剪刀差”,并且差距在不断扩大。1995年,贵州省城乡收入绝对值相差2844.84元, 2006年差值高达7131.00元。2007年城乡居民收入比为4.5∶1,远远超出全国平均水平。

2、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下降。受国际原油等原料价格上涨的影响,我国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近几年大幅上涨。2004~2007年,全国稻谷、小麦、玉米三种粮食平均每亩总成本从395.5元增加到481.1元,增长21.6%,亩均净利润从196.5元下降到185.2元,下降5.8%。按目前价格测算,今年因农资价格上涨,农民种粮亩均支出比上年增加近60元。受饲料价格大幅上涨等因素的影响,养殖业的成本也持续增加[6]。另一方面,在确保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前提下,完全理顺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价格仍需一个较长的过程,稳定和提升农业生产效益的任务十分艰巨。

3、农民就业难度加大。2008年以来,由于能源和各种原材料价格上涨、人民币不断升值等因素的综合影响,我国沿海地区的出口企业成本不断增加、生产规模逐步压缩,导致这些地方农民工就业机会有所减少。据调查, 2008年上半年贵州省农村外出劳动力人数虽然比上年同期增长,但增幅却在下降,始终在35%左右徘徊。

4、农业灾害影响农民增收。由于自然灾害多发、频发、重发,对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造成了很大影响。2008年初,贵州出现百年难遇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巨大损失,极大地影响了农民收入的提高。

(二)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原因

1、从农业自身看,农业增产基础弱。农业是弱质产业,农业生态脆弱,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抗 御自然灾害能力弱,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强,制约农业持续稳定发展,导致农民收入波动大。从农业投入看,也严重不足:一是资金投入不足。当前金融支持力度弱。金融体制不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进入农村的资金数量有限,农业发展缺乏必要的资金支持;二是科技投入不足。农村缺乏一支有效的科技队伍,农民缺少新技术、新方法的指导,科技成果难以应用推广。由于农业效益低,绝大多数农户的收入仅能维持基本生活和简单再

生产,对于发展前景好、增收快的项目无资金投入,不能保证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不利于农民收入的持续提高。

2、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还跟不上形势要求。在农业结构调整方面,一是特色 主导产业总量小,覆盖农户少。二是结构调整还只是停留在规模扩张上,在内在质量提高上下功夫不够。

①资料来源: 2007年《中国统计年鉴》。贵州在农业产业化方面,一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还不

高,龙头企业规模小,带动力弱,农村经济组织化程度低,大部分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还没有真正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产业化经营链条短,农产品加工增值水平低,初级原料生产比重大,大部分农产品基本上是从农田到市场,缺乏深加工、高附加值的产品,高科技含 量产品少,加工增值率低。二是农业产业化组织程度低。农民实行的是以家庭经营为主体、自产自销的生产方式,农业生产规模小,效益低,经营分散,影响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应用,不利于农业标准化、专业化生产,也使农产品生产费用普遍偏高,导致许多农产品缺乏比较优势和市场竞争力,难以给农民带来许多利润,农业综合效益低下。

3、农村富余劳动力逐年增加及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不高,农村劳动力转移难度加大。由于受村人均耕地面积减少、农村人口增加以及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业生产率的提高等因素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逐年增加,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亟待转移,这是解决农民增收的关键问题和艰巨任务。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要求。农民文化素质的普遍较低和思想观念的落后,是制约农民增收的根源性因素。当前,贵百个农村劳动力中,文盲或半文盲为14.50人,比2005年增加10%[7]212; 2006年末,小学文化程度742.70万人,占45.85%;初中文化程度558.05万人,占34.45%;高中文化程度80.48万人,占4.97%;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19.34万人,占1.20%①①。平均劳动力受教育年限为6.79年。显而易见,贵州劳动力文化素质较低。文化素质低,一方面导致农民思想意识陈旧、保守,利用新技术、新科技发展生产的意识和能力受到限制,影响农业技术成果的推广和科技生产力的转换,严重地限制了农村科技致富的步伐,不能很好地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另一方面,还导致农民基本技能差,综合素质较低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越来越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就业渠道窄,严重制约了非农产业转移的机会。同时,未转移的留存农村剩余劳动力多为小学初中文化程度,转移难度增大,增收潜力逐渐缩小。

4、从市场环境看,农产品的流通体制不畅。当前,农产品流通还未形成全国统一的大市场,农产品供求信息与生产、加工脱节,农民对市场缺乏了解,影响了农民收入增长。一方面,农民市场主体地位脆弱,面向市场风险大。农户经营规模过小,经营手段和经营方式落后;由分散、各自为政的农户直接进入初级市场,难以回避交易成本过高的问题,也难以协调农户与市场的矛盾,增加市场风险。另一方面,市场信息不对称。市场信息体系不完整、运转不灵,信息严重条块分割,市场信号扭曲,不能及时地为农业提供准确的信息。加之市场制度建设不完善,行政机构任意对市场进行不规则的干预,严重影响市场动能的发挥。

5、现行制度不尽合理。长期以来,城乡二元结构极大地阻碍了农村的发展和农民的增收。由于城乡二元结构阻滞,就业制度、土地制度、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没有彻底改革。许多地方保护政策人为地剥夺了农民公平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经济事务和社会事务的权利,更享受不到只有城市居民才有的就业、培训、失业救济以及最低生活保障等权利。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受到很多制约,提高了农民就业转移的成本,影响了农民从事非农劳动收入增长。总之近几年贵州农民收入增长减慢,究其直接的原因,是由于农产品出现阶段性供过于求,价格持续下跌,农业效率下降,家庭经营各业尤其是第一产业收入增长速度大幅回落,对农民收入增长的支撑作用减弱。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贵州经济结构、城乡结构的不合理以及农业生产经营对市场的不适应的集中反映。

(三)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发达国家经验证明,任何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过程,都是非农产业发展过程,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农村人口减少过程,是农村城市化过程。因此,解决农民收入问题,必须打破传统的就农业论农业、就农村论农村、就农民论农民思维,站在城乡一体化的立场上,将农村内部结构的调整与推进农村工业化、城市化有机结合起来,从城乡一体化的思路来探讨农民增收。

1、发展现代农业,建立农民增收产业体系。

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以

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工作的必然要求。推进现代农业

①数据来源:贵州省第二次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2008-04-10。根据国外经验:当城市化水平低于30%时,城市文明基本上固定在城市里,农村远离城市文明;当城市化水平超过30%时,城市文明开始向农村渗透和传播,城市文明普及率呈加速增长趋势;当城市化水平达到70%以上时,城市文明普及率将接近或达到100%[1]。

一、城乡一体化:贵州城市化进程中的必然选择

城乡一体、统筹发展是城市化进程中的必然选择。由于各种原因,我国城乡长期二元分割,特别是贵州“欠发达、欠开发”的省情,使贵州省改变城乡二元结构面临更多困难和障碍。因此城乡一体、统筹发展更有现实意义。

(一)城乡一体化:贵州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英国城市学家埃比尼泽·霍华德在《明日的田园城市》一书中明确倡导“用城乡一体的新社会结构形态来取代城乡对立的旧社会形态”。美国著名的城市学家刘易斯则极力主张建立城市中心,形成更大的区域统一体,重建城乡之间的平衡,使全部居民都享受城市生活的益处。世界发达国家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更是明确地用事实告诉人们:城乡一体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就我国和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历程和现状而言,城乡一体化已经成为必然选择。从发展的角度讲,在工业化过程中,城乡分离、城乡发展上的差距是不可避免的。但当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城乡差距过分悬殊,就会阻碍生产力进一步提高,导致社会经济失衡。因此,必须把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协调一体化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推动城乡从对立走向融合。根据发展经济学的理论,工业化过程可分为工业化早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通常情况,在经济。,顺应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符合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基本途径,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产业基础。”2007年2月贵州省委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发展现代农业要以发展优势特色农业为重点,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因此,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依靠科技,发挥比较优势,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全面提高农业农村经济的质量,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使农业成为能让农民致富的产业。

(1)以农民增收为中心,抓好特色农业建设。培育壮大优势特色农业,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努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按照“品种调优、区域布局合理、适度规模经营、实现高产优质高效”原则,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建立符合地方的特色产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加大农业产业布局调整力度,促进各种生产要素向优势区域集中,培育优势产业带和农业产业集群。贵州不是粮食主产区,因此,在保护粮食生产的同时,要根据资源优势和基础条件,按照“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突出特色”的原则,大力发展特色新兴产业,如草地畜牧业、茶叶、中药材、经果林等特色经济产业;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发挥各地农业的比较优势,以市场为导向,拓展农业主导产业的基地建设水平,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规范,加快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着力开发有机食品,推进农业生产的集约化、规模化,打造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优势农产品产业带,获取规模经济效益,拓宽农业增效增收的空间。

(2)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稳定农民增收。“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是贵州省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有力抓手”。2007年上半年,贵州省第一产业增加值177亿元,同比增长4.4%,拉动全省经济增长0.7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045元,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3.8%,增幅同比增加6.6个百分点[8]。但从现阶段来看,贵州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尚存在龙头企业规模小、实力不强,优势农产品产业带规模化、标准化程度不高,农产品加工水平低,龙头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亟待加强等问题。因此,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结合当地资源优势,按照“建大龙头、带大基地、兴大产业、占大市场”的思路,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培育一大批带动能力强、经济效益好的龙头企业,进一步完善“公司+农户”、“公司+合作经济组

织+农户”、“企业+基地+基地工人”等组织形式,努力建立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之间的利益分配机制。从而增强城乡产业的关联度,促进城乡产业优势互补,最终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如,贵阳市白云区在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户增收中做了有益尝试。该区的白云玫瑰基地,以麦架镇高坡、果园村为中心,以农户种植为主,辐射带动牛场、沙文、都拉等乡镇发展花卉产业。基地面积1050亩,玫瑰品种多个,带动多户农民实现增收致富,产品远销澳大利亚、新加坡、香港、北京、上海等地。

(3)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实现流通增收。大力培育农产品市场,加强市场的冷冻、冷藏、仓 储、运输和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吞吐能力,完善信息收集和发布制度,增强市场的配套服务功能。尽快形成多种经济成分和多种经营方式并存,以专业批发市场为骨干,以集贸市场为主体的城乡贯通、布局合理、设施完备的农产品商品市场网络。积极探索建立农产品物流中心,以农产品交易市场或农产品生产基地为依托,兴建集农产品收集、流通加工、仓储、包装、配送等多功能于一体,打破区域界限的高效率、高素质的专业农产品物流企业。

(4)提升农产品加工能力,实现加工增收。农产品加工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相对薄弱的环 节。要引导龙头企业加强技术改造和创新,引进关键设备,扩大农产品加工规模,提高农产品的精深加工能力,提高农产品加工比例,促进农产品的多层次增值。同时,按照市场多元化和市场细分的要求,创新农产品营销方式和营销渠道,积极发展农产品连锁、超市、配送经营,探索发展农产品网上营销,扩大产品的市场占有;加大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力度,积极支持龙头企业打造知名品牌。通过加工营销的不断发展,增强整个农业产业的竞争力,确保原料农产品供求数量和价格水平的稳定,使农民的增收可预测、有把握。

2、建立健全配套政策,保障农民增收。农业是弱质产业,需要政府的支持和保护。世界各国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都要对农业和农村持续地给予补贴、保护。2007年,贵州进一步加大农业投入,认真落实强农惠农政策,让农民得到更多实惠。全年各级支农资金和农业基本建设项目资金共11亿元[5]。但由于贵州省农村发展相对滞农业经营规模小,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农业竞争力不强,抗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弱,更需要政府给予支持和保护。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加快、工业化程度的提高、整体经济实力和财政实力的增强,我们有条件也应该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更多地支持农村经济发展,保障农民增收。首先,加大财政支农的力度。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国发[2004 ]8号)文件,在保证不低于土地出让纯收益的15%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财政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加

大财政资金对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交通道路、农村水利、电网和通信、城镇排污、农村公益事业等投入,为农民生产生活创造良好条件。其次,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对农村信用

社采取股份制的办法,吸纳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村企业、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专业大户等参股, 使其成为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对农业发展银行实施改革,将农业发展银行改建成为农业产业化服务的政策性银行,切实用好用足WTO的“黄箱” 政策,充分体现国家对弱质产业和基础产业的特殊支持。

3、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加速农民增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 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更是目前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沿海地区靠乡镇企业发财致富,数以亿计的农民靠进城打工摆脱贫困,足以证明了这点。因此,我们必须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加速剩余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1998年至2007年间,贵州省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取得较大成绩,累积劳务输出500多万企业的工资性收入已达700元,约占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0%[11]。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人才交流问题研究

农民增收问题研究

农民增收问题研究

喀什地区农民增收问题研究

太原市城乡一体化问题研究

太原市城乡一体化问题研究

农民增收问题

农民增收问题

农民增收为目标,加快农村结构调整努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

农民增收为目标,加快农村结构调整努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贵州农民增收问题研究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贵州农民增收问题研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