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中介语演讲稿

发布时间:2020-03-01 19:53:0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3.1中介语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60年代是对比分析的兴盛时期。70年代初开始衰落,反映了一种历史的必然,因为这种理论方法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面临着严重的危机。

因此,语言学家们为语言教师勾画了这样一幅图景:首先,语言学家们通过两种语言系统(L1和L2)的对比,为语言教师提供一个详细的菜单。这个菜单包括两种语言的相同点与不同点。然后,语言教师便依据这些不同点来预测学习者的难点,并据此来编写教学大纲和教材。但是后来的教学研究和实践证明,语言学家的许诺仅仅是一幅理想的图画而已。70年代初,对比分析遭到激烈的批评。如果第二语言学习者产生的错误完全可以通过两种语言的对比来预测。由此推论,语言的差异等于学习的难点,学习的难点必然导致语言表达的错误。问题是,语言差异是语言学上的概念,学习的难点则是心理学上的概念。学习的难点无法直接从两种语言差异的程度来推测。教学实践也证明,依据对比分析确认的难点事实上并不完全导致错误的产生。对比分析的理论方法存在的致命弱点,如果归结为一句话,那就是,人们试图用简单的语言学的方法去解决复杂的心理学的问题。语言习得涉及到学习的主体和客体的方方面面,对比分析却仅仅局限于语言系统的对比,忽略了学习者这一主体以及作为学习客体的学习过程。由于对比分析在理论与实践上的危机,人们呼吁一种新的理论的诞生,并要求这种新的理论把目光投向学习的主体和客体。早期的中介语理论正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产生的。

3.2中介语的概念

于根元、鲁健骥等是在中国应用语言学领域,最早进行了介绍、评述和研究中介语的意义、特点和研究方法。我们来看他们是怎么界定中介语的。于根元认为,所谓中介语就是介于习得语和目的语之间的独立的语言系统,他是第二语言习得者创造的语言系统。鲁健骥认为,中介语指的是由于学习外语的人在学习过程中对于目的语的规律所做的不正确的归纳与推论而产生的一个语言系统,这个语言系统既不同于学习者的母语,又区别于他所学的目的语。

3.3中介语出现的根源

我们着重重复一下鲁健骥对中介语的定义:中介语指的是由于学习外语的人在学习过程中对于目的语的规律所做的不正确的归纳与推论而产生的一个语言系统。解释中介语出现的根源,就在于解释第二语言学习者为什么会对目的语的规律所做的不正确的归纳与推论。在学生进行第二语言学习中,会受到来自母语和目的语的影响,加之心理因素等多方面的共同作用,从而导致了中介语的产生。总结起来,就是有以下几个原因:语言迁移,目的语规则的过度泛化,本民族和外民族文化的干扰,学习策略与交际策略。

我们先看语言迁移。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母语知识和学习经验通常会先入为主,限制人们对所学外语的感知和理解,阻碍着第二语言语法的构建。所以在第二语言习得的早期阶段,中介语总是带有非常明显的母语迁移痕迹。母语对第二语言学习产生的积极的影响就叫正迁移,反之,就叫负迁移。我们分别来举例说明。

第二个原因是目的语规则的过度泛化。目的语规则的过度泛化不带有母语特征,而反映了学习者的目的语特征。这种规则是第二语言学习者想当然的创造出来的,具体是怎么创造出来的呢?就是由于掌握目的语知识的不足,依据已有的目的语规则想当然的创造自己的语法。我们分别来举例说明。

第三个原因是本民族和外民族文化的干扰。举例说明。

最后一个原因是学习策略与交际策略。主要表现在有的学生会尽量避免使用发音较难的词语,避免使用较难的语法形式,而采用简化的方式解决语言问题。举例说明。

3.4中介语的性质和特点

3.4.1中介语的性质

中介语是一个既不同于本族语,有不同于目的语的语言系统,他有自己的规律,它不断地向目的语靠拢。

3.4.2中介语的特点

来来来,请大家配合我:闭上眼睛,想象自己是一个小小的人,正在朝着目标奔跑,我们变得越来越强大,奔跑速度也越来越快,可是在距离目标只有五米距离的时候,我们停住了,想跑也跑不动了。我想说的就是中介语式独立有系统的,动态的,反复的,还有他顽固的特性。

一.系统性,就是第二语言学习者创造出来的一套中介语的规则系统。有特定的语音规则、语法规则、语用规则。

二.动态性

所谓动态性指的是中介语系统不管在什么时候都是不固定的,都可进行改变和完善,它们总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地演变和发展。

三.反复性

中介语在向目标语靠拢的过程中不是直线形的,有的错误虽然得到了纠正但是仍然会重新出现。

四.顽固性

中介语具有其不可变的顽固性。即使是第二语言已经掌握的很好的人,在使用第二语言时也会发生错误。

Selinker认为,只有5%的学习者可以达到与母语使用者相同的心理语法水平,大多数人在半路上停顿下来。另外,鲁健骥在其文章中介语中的几个问题中提到:“化石化”是中介语稳定性的一个表现,这一方面指的是中介语在总体上总也达不到与目的语完全一样的水平(这是外语教学与学习的终极目标),另一方面也指某些学习者在语言的某些具体形式上学到了一定程度就停滞不前了。从心理学上讲,“化石化”的形成原因有三:1.学习外语的成年人大脑灵活性的减退;2.成年人由于抽象思维活动能力的发展对目的语规则进行的不正确归纳总结;3.语言“自我”造成的对目的语的“移情作用”的阻滞.3.5中介语的研究方法

3.5.1中介语研究要跟对比分析和错误分析相结合

一.对比分析。所谓对比分析就是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或方言进行共时对比,找出它们之间的异同。目的是由此找出目标语学习者的学习难点,以便用最有效的方法来组织教学。对比分析的方法最早出现于第二语言教学。

二.偏误分析。对学习者在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所犯的错误和出现的偏误进行分析,从而了解错误的来源和类型,把错误分成添加、遗漏、替代等。同时了解第二语言学习的性质和规律。

三.对比分析与偏误分析之间的关系。偏误分析的出现,与对比分析在实践中遇到困难和在理论上受到挑战有直接关系。正如许多文献与研究所指出的,对比分析的成果并不能简单地、完全地为教学实践所证实。教学实践说明,对比分析只能预测和解释学生的一部分偏误和难点。而它不能预测和解释的部分,则由偏误分析完成了(当然也不是全部)。

四.偏误分析与中介语理论之间的关系。偏误分析把外语学习者发生的偏误作为研究的对象;它所关注的是学生所使用的目的语形式(实际是中介语)与目的语的规范形式之间的差距,以及造成这些差距的原因.中介语理论则把学生使用的目的语形式当作一个整体,当作一个动态系统加以研究,从而发现外语学习的规律,揭示成年人学习外语的过程。这样看来,偏误分析只是中介语理论的一个组成部分。

五.对比分析与中介语之间的关系。对比分析就是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或方言进行共时对比,找出它们之间的异同总结出母语对目的语干扰的规律,预测和解释学习者的难点,但是,母语干扰只能预测出一部分偏误,许多偏误还需要中介语来解释。从这个意义上讲,中介语理论是对对比分析理论的一个发展。所以,正如鲁健骥所说,中介语理论并不是对于对比分析的简单否定,而是对于对比分析的发展。

3.5.2注意中介语语料的积累和收集

3.5.3观察、实验和比较、分析的方法相结合,阶段性和系统性相结合。

所谓观察就是了解第二语言习得者的背景知识,如:国别,文化程度,学习目的,学习态度等。实验就是把观察的用实验来证实。比较分析就是将观察的和实验所得到的加以比较和分析,要揭示中介语的全貌,一定要进行全过程的研究。系统前,不知自己犯错自己不能纠正。已成系统阶段,重复出现偏误,不能纠错,但能解释。成系统后,偏误减少,能纠错,能解释。

中介语的定义

对外汉语中介语语用研究综述

语法官演讲稿

演讲稿语言及

房产中介店长竞聘演讲稿

竞聘演讲稿开头语

演讲稿开篇语1.6

读《路语》演讲稿

三分钟演讲稿开头语

奥语演讲稿一

中介语演讲稿
《中介语演讲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