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文言实词义项推演

发布时间:2020-03-01 18:04:1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文言实词义项推演

(2010年1月版)

本文所选60个实词依据老教学大纲所列120词,删除可作虚词的“何”“若”“乃”等词,以及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中出现次数偏多(一般在150次以上,如“王”出现了300次。这样的词自然应该烂熟于胸)或偏少(一般在10次以下,如“贼”只出现了1次。此依据为王力先生选定《古代汉语》常用词的标准)的实词。还剔除了2002年以来高考试卷中全国Ⅰ、Ⅱ、Ⅲ、Ⅳ卷已经考过的实词(经统计2002年以来全国各省市高考语文试卷发现,没有一个省市重考过去已经考过的实词)。

所列义项一般为常见用法,选例一般采用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原语原句,部分来自初中语文课本或常见诗词。选例并非尽举,一个义项一般3-5例,同一篇目的一般只选一例。

推演过程一般是从本义到原义,再到引申义,最后是比喻义,从形象到抽象。而语境义却是历年高考考查最多的内容,所以,推演的最终目的是让同学们学习一种掌握实词义项的方法。

据统计,2002年以来全国各省市高考试卷共考到350个实词,只有52个出现在大纲所列范围内,全国卷只出现8个!所以,学习文言实词的最好方法是在熟读课本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推断。

001爱

爱,本义为“喜爱、喜欢”,如“父母之爱子也,则为之计深远”(《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韩愈《师说》)“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殷,忧之太勤。”(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虽曰爱之,其实害之。”(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少无适欲韵,性本爱丘山。”(陶渊明《归园田居》)“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柳宗元《愚溪诗序》)

喜欢得过分了,就可能先是“疼爱”,如“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再是“宠爱”,如“臣衰,窃爱怜之。”(《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进而“溺爱”,如“舅姑爱其子,不能御。”(李朝威《柳毅传》)

招人喜爱自然是因为本身“可爱”,如“三五之夜„„珊珊可爱。”(归有光《项脊轩志》)

由“亲爱”推出名词“亲爱的、心爱的”,如“寡人之爱弟。”(李朝威《柳毅传》)“昨下

“安”也作疑问代词,相当于“怎么”,如“安与项伯有故。”(司马迁《鸿门宴》)“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张溥《五人墓碑记》)“安得使予多暇日,又多闲田„„”(龚自珍《病梅馆记》)“在尘埃之中,古今一体,安在其不辱也!”(司马迁《报任安书》)“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司马迁《屈原列传》)

或者“哪里”,如“沛公安在?”(司马迁《鸿门宴》“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如寡人者,安与知耻?”(《国语·勾践灭吴》)“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司马迁《鸿门宴》)“而今安在哉?”(苏轼《赤壁赋》)“洞庭君安在哉?”(李朝威《柳毅传》)“无情郎安在?”(李朝威《柳毅传》)

或者“什么”,如“尚安事客!”(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

003被

被,形声字。本义是“被子”。

由“被子”是“覆盖在身上取暖的”,引申出“覆盖”,如“未几成入,闻妻言如被冰雪。”(蒲松龄《促织》)。 进而引申出“遭受”,如“其次关木索被箠楚受辱。”(司马迁《报任安书》)“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司马迁《报任安书》)

“穿”就是把衣服“覆盖”在身上,就有了“穿、穿着”的意思,如“将军身被坚执锐。”(司马迁《陈涉世家》) 给别人“覆盖”东西,实际上就是临时给别人东西,于是有了“施与”,如“幸被齿发,何敢负德!”(李朝威《柳毅传》) 无论“覆盖”还是“穿”,从使用的对象来说,都是被动的,所以,“被”(bèi)还表被动,意思是“叫,让”如“妆成每被秋娘妒。”(白居易《琵琶行(并序)》)“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孔雀东南飞(并序)》)“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孔雀东南飞(并序)》)“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张溥《五人墓碑记》)“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杜甫《兵车行》)“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司马迁《屈原列传》)

“被”还同“披”,意为“披散”,如“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司马迁《屈原列传》)

004本

本,指事字。小篆字形,从“木”,下面的一横是加上的符号,指明树根之所在。本义为“草木的根或靠根的茎干”,如“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魏徴《谏太宗十思疏》)“摇其本以观其疏密。”(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

用到其它事物上,“根本”一般用其比喻义,为事物的“根源、本源”,如“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孟子•齐桓晋文之事》)“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盖亦反其本矣。”(《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屈原列传》)

进而将“本原”虚化为“本来(的)、原来(的)”,如“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李密《陈情表》)“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孔雀东南飞(并序)》)“少无适欲韵,性本爱丘山。”(陶渊明《归园田居》)“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予本非文人画士,甘受诟厉,辟病梅之馆以贮之。”(龚自珍《病梅馆记》)“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诸葛亮《出师表》)“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列子·愚公移山》

事物的“本原”不容易弄清楚,所以需要“推究、探究”,如“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欧阳修《伶官传序》) 后来,“本纪”成为史书的一种文体,如“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司马迁《报任安书》)

日常生活中,“根本”便作为最基本的依据了。如一般人朗读的“根本”作“书册、本子”,常用作量词,“若止印三二本。”(沈括《活版》)

005鄙

鄙,形声字。从邑,啚(bǐ)声。本义:五百家(周代户口单位)。“五鄙为县。”(《周礼·遂人》)“都之所居曰鄙。都鄙距国五百里。”(《周礼·太宰》)理论上,“鄙”最多相当于现在的偏远小县城。所以,“鄙”的原义为“边邑”,如“蜀之鄙有二僧。”(彭端淑《为学》)“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在此,插一段偏旁说。“阜”作偏旁均居左,它的变形就是居左的“阝”。古文字形显示,带这个偏旁的字和阶梯、山崖、土山有关,如“隅”“陵”“陡”“降”“阶”等。居右的“阝”的字一般是人口聚居之地或者城市,如“邦”“都”“郭”“郊”“郡”“邻”等。古时候距离观念比较强烈,那么,带有居右的“阝”的字一般跟远近有关。

居住在“边邑”的人,相对于国都的人,自然是“见识浅薄,行为低下”,如“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左传·曹刿论

战》)

边远地区的环境条件比较简陋,故引申出“鄙陋”之义,如“敢竭鄙怀,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王勃《滕王阁序》)

进而引申出“碌碌无为”,如“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司马迁《报任安书》)

后也常用作自谦之词,称自己见识“浅陋”,如“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称自己的东西“不值钱”,如“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孔雀东南飞(并序)》)

006兵

兵,会意字。甲骨文字形为双手持短斧之类的兵器,故本义是“兵器、武器”。如“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孟子•寡人之于国也》)“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贾谊《过秦论》)“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贾谊《过秦论》)“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贾谊《过秦论》)“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诗经·秦风·无衣》)“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苏洵《六国论》)

进而引申出“用兵器攻击、刺杀”,如“非我也,兵也。”(《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由“兵器、武器”又引申为单个的“持兵器的人、士卒”,如“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司马迁《鸿门宴》)“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杜甫《兵车行》)“楚兵惧,自秦归。”(司马迁《屈原列传》)“得选兵八万人,进兵击秦军。”(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

古时候,“疾病”连用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得病了,病得很重,如“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张溥《五人墓碑记》)一种情况是同义搭配的双音词,如“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李密《陈情表》)“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李密《陈情表》)“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孟子·庄暴见孟子》)二者都隐含有“生病”的意思。

008朝

朝,会意字。甲骨字形上下为“莽”,中间为“日”“月”,表明太阳已从草丛升起,月亮还未落。所以,“朝”字本义指“日出到早餐时”,泛指“早晨”,如“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短歌行》)

常常“朝夕(晚、夜、暮)”并用,有助于区别词义,如“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杜牧《阿房宫赋》)“人命危浅,朝不虑夕。”(李密《陈情表》)“朝避猛虎,夕避长蛇。”(李白《蜀道难》)“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李白《将进酒》)“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屈原《离骚(节选)》)“朝成绣夹裙,晚成单罗衫。”(《孔雀东南飞(并序)》)“弟弟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白居易《琵琶行(并序)》)“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由本义跟太阳有关,推出“一日、一天”,如“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诗经·卫风·氓》) 古代臣子在早晨需拜见君主,故有“上朝、朝见”之义,如“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归有光《项脊轩志》)“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有时候还可能是弱国拜见强国,如“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强国请服,弱国入朝。”(贾谊《过秦论》)

有时候还借指君王等最高当政者,如“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张溥《五人墓碑记》)

由“上朝、朝见”引出朝见的地方,而有“朝庭”之义,如“使天下之士皆欲立于王之朝。”(《孟子·齐桓晋文之事》)“于是入朝见威王。”(《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朝见”的使动义便是“使„„入朝”,如“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贾谊《过秦论》)“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后来人便称一姓帝王世代相继的统治时代为“朝代”,如“逮奉圣朝,沐浴清化。”(李密《陈情表》)“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李密《陈情表》)

有时候,也指一个君王当政期间,如“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蜀相》)则分别指刘备和刘禅当政两个时期。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此句中,“朝”又有特殊的语境义,本来“市”指市场,“朝”指当政者,“市朝”连用指公众场合。

“朝廷”连用,有两种意思。一种指“朝堂上”,倾向于指地方,如“朝廷之臣莫不畏王。”(《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一种指最高执政者,倾向于指人,如“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谥美显,荣于身后。”(张溥《五人墓碑记》)

很多时候是指“委婉的言语”,如“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司马迁《屈原列传》)“今虽欲自雕琢,曼辞以自解,无益于俗,不信,适足取辱耳。”(司马迁《报任安书》)“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司马迁《屈原列传》)“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也可以根据语境翻译为“文笔”,如“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司马迁《报任安书》)“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司马迁《屈原列传》)或者“书信”,如“迫而视之,乃前寄辞者。”(李朝威《柳毅传》)

由作名词的“话语、言辞”,还演变为动词的“辞别、告别”,如“沛公不胜桮杓,不能辞。”(司马迁《鸿门宴》)“臣等不肖,请辞去。”(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杜牧《阿房宫赋》)“念与世间辞,千万不复全!”(《孔雀东南飞(并序)》)“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白居易《琵琶行(并序)》)“毅良久稍安,乃获自定,因告辞曰„„”(李朝威《柳毅传》)“行过夷门,见侯生,具告以欲死秦军状。辞决而行。”(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

这种委婉的话语也可以“言之成文”,是富有文采的“文辞”,也就自然成为“一种文体”,如“皆好辞而以赋见称。”(司马迁《屈原列传》。指“楚辞”)后来还演变为一种古诗文体,如《木兰辞》《归去来兮辞》。

010从

从,会意字。甲骨文字形像两个人前后相随,所以本义为“随行、跟随”,如“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贾谊《过秦论》)“吾与汝俱幼,从嫂归葬河阳。”(韩愈《祭十二郎文》)“影从云合,而见一人,披紫衣,执青玉。”(李朝威《柳毅传》)“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从雌绕林间。”(李白《蜀道难》)“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孟子·齐桓晋文之事》)“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孟子·齐人有一妻一妾》)“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坐定,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 有时候,其语境义为“挨着”,如“樊哙从良坐。”(司马迁《鸿门宴》)

此义的使动用法便是“使„„跟随”,如“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司马迁《鸿门宴》)

由具体的身形上的跟随,引申出思想观念等方面的“跟从、依从”,如“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孔雀东南飞(并序)》)“故且从俗浮沉,与时俯仰,以通其狂惑。”(司马迁《报任安书》)“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苏洵《六国论》)“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韩愈《师说》)“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进而虚化为言语、计策上完全接受的“采纳、听从”,如“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魏徴《谏太宗十思疏》)“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公子从其计,请如姬。”(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

特殊情况下,其语境义为“参与”,如“弟弟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从跟随者和被跟随者的关系来看,就产生了指代人的“随从、跟随者”,如“从人四五百,郁郁登郡门。”(《孔雀东南飞(并序)》)“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欧阳修《伶官传序》)

后来逐渐虚化出介词“自、由、从”等,如“旦曰,客从外来,与坐谈。”(《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而良人未之知也,施施从外来,骄其妻妾。”(《孟子·齐人有一妻一妾》)“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杜甫《兵车行》)“从此以去,勿复如是!”(李朝威《柳毅传》)“吾从板外相为应答。”(归有光《项脊轩志》)“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司马迁《鸿门宴》)“忧从中来,不可断绝。”(曹操《短歌行》)

特殊语境下,还可以译为“在”,如“巫从旁望空代祝,唇吻翕辟„„”(蒲松龄《促织》)或者“向”,如“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归有光《项脊轩志》)

“从”还与“容”连用,表“不慌不忙”的样子,如“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司马迁《屈原列传》) “从”还通“纵”,意为“合纵”,指战国时期六国反对秦国的联盟,如“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贾谊《过秦论》)“尊贤而重士,约从离衡。”(贾谊《过秦论》)“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贾谊《过秦论》)“屈平既绌,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司马迁《屈原列传》)“秦甚憎齐,齐与楚从亲„„”(司马迁《屈原列传》)

011当

当,原义是“面对、对着”。

由原义首先引出一般的“当着、挡”,如“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姚鼐《登泰山记》)“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苏轼《石钟山记》)

由“面对”先引出势力“相当”,如“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司马迁《鸿门宴》)再引出“阻挡、抵敌”,如“西当太白有鸟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李白《蜀道难》)进而是“抵得上”,如“以一仪而当汉中地。”(司马迁《屈原列

传》)

势力比较强大了,就可以“掌管”“掌握”,如“当室者死,三年释其政。”(《国语·勾践灭吴》)“人君当神器之重。”(魏徴《谏太宗十思疏》)

“对着”某个时候某个地方,自然就是“处在某个地方和某个时候”,如“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姚鼐《登泰山记》)“当是时也,商君佐之。”(贾谊《过秦论》)“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司马迁《鸿门宴》)“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王羲之《兰亭集序》)“然五人之当刑也。”(张溥《五人墓碑记》)等等。

由“相当”引申出“适合、适当”等义,如“将献公堂,惴惴恐不当意。”(蒲松龄《促织》)“甚善!名我固当。”(柳宗元《愚溪诗序》)

最后虚化为表推测的副词“应当”,例子就比比皆是了,如“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孔雀东南飞(并序)》)“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苏洵《六国论》。此例课本注释为通“倘”,意为“如果”。也可)“他日汝当用之。”(归有光《项脊轩志》)“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李密《陈情表》)

012道

道,形声字。本义是“供行走的道路”,如“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司马迁《鸿门宴》)“今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司马迁《陈涉世家》)“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齐桓晋文之事》)“隐隐何甸甸,俱会大道口。”(《孔雀东南飞(并序)》)“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张溥《五人墓碑记》)等等。

度量道路的长短就有了“路程、行程”,如“度道里会遇之礼毕。”(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走路经过某一地点,便是“取道、经过”,如“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司马迁《鸿门宴》)

“道路”的抽象意义即“途径、方法”,如“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贾谊《过秦论》)“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贾谊《过秦论》)也可以说“手段”,如“此其为餍足之道也。”(《孟子·齐人有一妻一妾》)

途径和方法往往是一种“道理、规律”,如“闻道百,以为莫己若。”(《庄子·秋水》)“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

道理、规律和事情需要“讲”“述说”,如“不足为外人道也。”(陶渊明《桃花源记》)“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人道寄奴曾住。”(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坚持正确的道理,把握事物的规律,就是坚持“正义”,如“邦无道则愚”(柳宗元《愚溪诗序》)“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伐无道,诛暴秦。”(司马迁《陈涉世家》)

这种道理和规律有时候是“写”在纸上的,如“少间,帘内掷一纸出,即道人意中事。”(蒲松龄《促织》)“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孟子•齐桓晋文之事》)“上称帝喾,下道齐桓。”(司马迁《屈原列传》)

无论说出来还是写出来之后,再加以流传,就可能成为“思想、学说”,如“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思想和学说的原初状态可能只是一种“原因”,如“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苏洵《六国论》)

013得

得,会意字。金文字形,右边是“贝”(财货)加“手”,左边是“彳”,表示行有所得。手里拿着财货,自然是有所得。本义是“得到,获得”。如“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孟子•齐桓晋文之事》)“卖炭得钱何所营。”(杜甫《卖炭翁》)“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也可以说“得到”某种消息、知识等,谓“得知、获得”,如“吾问养树,得养人术。”(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 “得到”也可以说“找到”,如“既而得其尸于井。”(蒲松龄《促织》)还可以说“看到”,如“林尽水源,便得一山。”(陶渊明《桃花源记》)

“得到”某种猎物就是“捕获”,如“然得而腊之以为饵。”(柳宗元《捕蛇者说》)

“得到”某种抽象的东西,也可以说“具备、获得、心得”,如“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荀子·劝学》)“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某些东西得不到,但可能有这种意愿。于是,一些表愿望的助动词便产生了。如“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司马迁《鸿门宴》)表“能、能够”;“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司马迁《鸿门宴》)表“必须、应该”;“犹得备晨炊。”(杜甫《石壕吏》)则表示“绝对必要或应当去做”。

014度

度,形声字。“又”即手,古代多用手、臂等来测量长度。本义为“计量长短的标准、尺码”,如“吾忘持度。”(《韩非子·郑人买履》)

由本义最先引申出的是动词“度量、测量”,如“度,然后知长短。”(《孟子•齐桓晋文之事》)或者“量、计算”,如“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韩非子·郑人买履》)由此再虚化为“比较、衡量”,如“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贾谊《过秦论》)再虚一点,就是“估计、推测”,如“度我至军中,公乃入。”(司马迁《鸿门宴》)

心里“计算”则表达为“推测、揣度、考虑”,如“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度道里会遇之礼毕,还,不过三十日。”(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公子自度终不能得之于王。”(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

由“度量”虚化为动词“度过、越过”,如“猿猱欲度愁攀援。”(李白《蜀道难》)“秋月春风等闲度。”(白居易《琵琶行(并序)》)“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由一般的“尺度”又引申出特殊的“法制、制度”,如“商君佐之,内立法度。”(贾谊《过秦论》)

标准是制订出来的,应用到有严格规范的诗词写作上,便有了“谱写(乐曲)”之义,如“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姜夔《扬州慢》)

距离的标准逐渐虚化,便有量词“次”,如“一年一度”“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毛泽东《采桑子·重阳》)

015负

负,会意字。从人,从贝。本义为“以背驮物”。一般用作“负担、背负”,较为常见,如“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列子·愚公移山》)“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齐桓晋文之事》)“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平原君负韊矢为公子先引。”(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欧阳修《伶官传序》)“负土累石,塞其隘,为愚池。”(柳宗元《愚溪诗序》)等等。

由背负东西的意思,进一步引申出一系列相关的义项。“覆盖”,如“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姚鼐《登泰山记》)“承载”,如“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庄子·逍遥游》)“支撑”,如“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庄子·逍遥游》)“承担”,如“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杜牧《阿房宫赋》)

背上背东西即背上有所“依靠”,先引申为“背倚、背靠着”,如“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庄子·逍遥游》),再引申为“依恃、凭仗”,如“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因某种原因,使对方失去依靠时,就是“背弃、违背”,如“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吾行负神明,而使汝夭遂。”(韩愈《祭十二郎文》)

古代用“北”表示“败”,而“北”即“背”字,“背”又用来“负”东西,故又引申出“失败”义。如“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苏洵《六国论》)“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苏洵《六国论》)

“失败”了当然“对不起”人(自己或他人),故有“辜负、对不起人”的意思,如“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016复

复,形声字。小篆字形,下面是“止”的变形,表示与脚或行走有关。本义是“返回、回来”,如“数请之,朱亥故不复谢。”(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

由本义引申出让话回来的“回复”,如“有复于王者曰„„”(《孟子•齐桓晋文之事》)“阿母为汝求,便复在旦夕。”(《孔雀东南飞(并序)》)

返回就是回复到某种状态,故引申为“恢复”,如“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柳宗元《捕蛇者说》)“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诸葛亮《出师表》)

状态出现两次叫恢复,事物也可以出现两次。

道路可以有“双的”复道,如“复道行空,不霁何虹?”(杜牧《阿房宫赋》) 蚊帐可以有“夹层”的,如“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孔雀东南飞(并序)》) 水也可以“重复、繁复”,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由此又虚化出副词“再、又”,表示中断后再开始。如“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蒲松龄《狼》)“复前行,欲穷其林。”(陶渊明《桃花源记》)“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017固

固,形声字。古体字像四周围起来的样子,所以本义指“地势险要或城郭坚固”,如“秦孝公据殽函之固。”(贾谊《过秦论》)

进一步引申出“险固的„„,坚固的„„”,如“君臣固守以窥周室。”(贾谊《过秦论》)指“险固的地势”,用作名词;“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贾谊《过秦论》)指“坚固的屏障”,也是名词。

由“险固、坚固”又引出“安定、稳固”,如“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魏徴《谏太宗十思疏》)以及使动义“使„„稳固”,如“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魏徴《谏太宗十思疏》)或者“使„„坚固”,如“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等。 由事物的坚固进一步虚化为思想的“顽固”“固执”“固塞”,如“汝心之固,固不可彻。”(《列子·愚公移山》)“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杜牧《阿房宫赋》)“书不能尽意,故略陈固陋。”(司马迁《报任安书》)或者“坚决”“执意”,如“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蔺相如固止之。”(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少年固强之。”(蒲松龄《促织》)

“坚固”便难以改变,故又虚化成副词“本来、当然”等义,如“吾固知公子之还也。”(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司马迁《鸿门宴》)“其闻道也固先乎吾。”(韩愈《师说》)“则秦国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苏洵《六国论》)“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孟子•齐桓晋文之事》)“余固笑而不信也。”(苏轼《石钟山记》)

再退一步承认事实,引申出表疑问的“究竟、到底”和表肯定的“实在、的确”,如“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张溥《五人墓碑记》)“斯固百世之遇也。”(张溥《五人墓碑记》)“甚善!名我固当。”(柳宗元《愚溪诗序》)

018故

故,形声字。本义为“缘故、原因”,如“既克,公问其故。”(《左传•曹刿论战》)“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司马迁《陈涉世家》)

“故”发展到后来有两个基本义:

一个基本义为“缘故”。由“缘故”虚化引申出“所以”和“故意、特意、存心”(反向引申,故意即是无缘无故)等义,如“故乡人号之驼。”(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就是“所以”,“广故数言欲亡。”(司马迁《陈涉世家》)就是“故意、特意、存心”。

另一基本义为“旧的„„,原来的”,如“君安与项伯有故?”(司马迁《鸿门宴》)即为“旧的相识、旧交”;“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就是“旧的知识”;“轩东故尝为厨。”(归有光《项脊轩志》)中就是“旧的地方”。“惠文、武、昭襄蒙故业。”(贾谊《过秦论》),以及“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中就是“原来的”。

也可以说“原来、本来”,如“此物故非西产。”(蒲松龄《促织》)

还有一种变通的说法是“仍、还是”,如“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孔雀东南飞(并序)》)

由“旧的„„”引申出“衰老”和“故人(有时特指前夫或前妻)、老友”等义。如“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白居易《琵琶行(并序)》)就是“衰老”,《孔雀东南飞(并序)》中,“怅然遥相望,知是故人来。”就是特指。

019顾

顾,形声字。从页,古义为头,表示与头有关。本义是“回头看”。如“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张溥《五人墓碑记》)“成顾蟋蟀笼虚,则气断声吞。”(蒲松龄《促织》)“又顾而之他。”(《孟子·齐人有一妻一妾》)“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等,即为此义。

然后又引申出忽略方向的“观看、瞧”,如“徘徊四顾,见虫伏壁上。”(蒲松龄《促织》)“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欧阳修《伶官传序》)

再进一步引申为“访问、拜访”,如“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蜀相》)

由此又进一步虚化,引申出“顾念、顾惜”等义,如“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亲戚,顾妻子„„”(司马迁《报任安书》)或者“眷念、顾及”,如“屈平既嫉之,虽流放,眷顾楚国,系心怀王。”(司马迁《屈原列传》)或者“顾虑、考虑”,如“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司马迁《鸿门宴》)

虚化到极致便产生了表轻微转折的副词,“只”“只是”“而”“不过”“反而”“却”等,如“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不如拚博一笑。”(蒲松龄《促织》)“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顾自以为身残处秽。”(司马迁《报任安书》)“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顾未有路耳。”(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彭端淑《为学》)

020归

归,会意字。本义是“女子出嫁”,如“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归有光《项脊轩志》。古时女儿返回娘家叫“归宁”,从娘家到婆家叫“来归”。下文有例句)

后来,又特指女子被婆家休弃回家,如“阿母大拊掌:‘不图子自归!’”(《孔雀东南飞(并序)》)。

出嫁就是成年女子回到另一个家,也即“归附、附属”于夫家了,就有了各种各样的“回家”。“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归有光《项脊轩志》)是回娘家,“开荒田野际,守拙归园田。”(陶渊明《归园田居》)是辞官回家,“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孔雀东南飞(并序)》)是休回娘家,“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孔雀东南飞(并序)》)是告假回家。

从“家”这一方来说,回家就是回来,所以有“返回”“回来”“返还”“归还”“送回”等,如“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木兰辞》)“主人忘归客不发。”(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孔雀东南飞(并序)》)“臣请完璧归赵。”(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进而有了“归服”“附属”等义,如“寡人闻,古之贤君,四方之民归之,若水之归下也。”(《国语·勾践灭吴》。

恨到极点便是“愤恨”,如“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孔雀东南飞(并序)》)

024患

患,形声字。本义是“担心、忧虑”(“患”由“串”和“心”组成,一串串的“心”,说明心事重重,自然是有发愁的事),如“寡人闻古之贤君,不患其众之不足也,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国语·勾践灭吴》)“则秦国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苏洵《六国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公子患之,数请魏王,及宾客辩士说王万端。”(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

进而由“担心”而“畏惧”,如“惠王患之,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司马迁《屈原列传》) “担心”和“畏惧”的都是“祸患、祸害”,作名词,如“无敌国外患。”(《孟子二章》)“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欧阳修《伶官传序》)

025及

及,会意字。甲骨文字形表示后面的人赶上来用手抓住前面的人。本义为“追上、抓住”,如“怀王悔,追张仪,不及。”(司马迁《屈原列传》)

后来逐渐虚化为其他方面的“赶得上、比得上”,如“陈涉„„才能不及中人。”(贾谊《过秦论》)“„„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贾谊《过秦论》)“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韩愈《师说》)“自古贤人,未有及公子者也!”(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徐公何能及君也?”(《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韩愈《师说》)

如果“赶得上、比得上”了,那么就是“达到、到”,如“„„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姚鼐《登泰山记》)“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左传·烛之武退秦师》)“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贾谊《过秦论》)“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贾谊《过秦论》)“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王羲之《兰亭集序》)“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姚鼐《登泰山记》)

或者是表示虚拟的“等到”,如“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欧阳修《伶官传序》)“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姚鼐《登泰山记》)“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韩愈《祭十二郎文》)“及扑入手,已股落腹裂,斯须就毙。”(蒲松龄《促织》)“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孟子•齐桓晋文之事》)“及罪至罔加,不能引决自裁。”(司马迁《报任安书》)

由“达到”引申出“趁(着那个时候)”“涉及”等,如“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孔雀东南飞(并序)》) “一人飞升,仙及鸡犬。”(蒲松龄《促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由“达到、涉及”还引申出一个特殊的“施加”,如“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魏徴《谏太宗十思疏》)“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根据具体的语境还可以翻译为“理解”,如“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庄子·逍遥游》)

再虚化为连词“和”,如“凡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虽少„„”(《国语·勾践灭吴》)“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孔雀东南飞(并序)》)“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李密《陈情表》)“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李白《蜀道难》)“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数遗魏王及公子书,请救于魏。”(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或者“与、同”,如“及尔偕老,老使我怨。”(《诗经·卫风·氓》)“公子患之,数请魏王,及宾客辩士说王万端。”(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

026疾

疾,会意字。甲骨文字形,像一个人腋下中箭之形,故本义为“中箭受伤”(此义消失)。后泛指一般的“疾病”,一般指轻微的病,名词。如“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扁鹊见蔡桓公》)“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李密《陈情表》)“是疾也,江南之人常常有之。”(韩愈《祭十二郎文》)

作动词,便是“生(病)、患(上疾病)”,如“令孤子、寡妇、疾疹、贫病者,纳宦其子。”(《国语·勾践灭吴》)“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张溥《五人墓碑记》)“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李密《陈情表》)“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孟子·庄暴见孟子》)

不管是身体上的还是心理上的疾病,自然会使人“痛苦”,如“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司马迁《屈原列传》) 进而引申出对某事物的“痛恨、痛心”,如“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司马迁《屈原列传》)“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孟子•齐桓晋文之事》)“举疾首蹙頞而相告曰„„”(《孟子·庄暴见孟子》)

由于弓箭速度很快,故引申出“快速、急速”,如“至六七里,鸟起马惊,疾逸道左。”(李朝威《柳毅传》)“疾告宫

中,无使有声,恐钱塘所知。”(李朝威《柳毅传》)“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战国策·触龙见赵太后》)

进而又引申为“急剧而猛烈”,如“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荀子·劝学》)“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李世民《赐萧瑀》)

由“快速、急速”又引申出“敏捷、轻快”,如“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登科后》)。还有“锐利”,如“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王维《观猎》)

以上三项为形容词。

027间

间,会意字。门有缝而月光可入,故本义为“门缝”。

由此引申出“夹缝、空隙”之义,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小路不是很像夹缝吗?所以有“从小路、抄小路”,作状语。如“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司马迁《鸿门宴》)“沛公已去,间至军中。”(司马迁《鸿门宴》)“„„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夹缝”就是在两个事物之中,故有“置身其中”的意义,由此引申出表两个或多个事物的“之间”,如“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庄子·秋水》)“《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杜甫《蜀相》)

进而引申出表示包含在某事物里的“内、中、里”,如“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贾谊《过秦论》)“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杜牧《阿房宫赋》)“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苏轼《石钟山记》)等。

后来还与其它词结合,构成固定词组,表时间、处所等,如“念与世间辞,千万不复全!”(《孔雀东南飞(并序)》)“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间”字更多的意思跟时间有关。

表时间比较长的“期间、年间”,如“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矣。”(《孟子·孟子见梁襄王》)“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归有光《项脊轩志》)

表时间稍微短一点的“一会儿”,如“少间,帘内掷一纸出„„”(蒲松龄《促织》)

表时间更短暂的“之间”,如“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王羲之《兰亭集序》)“蒲苇一时纫,便作旦夕间。”(《孔雀东南飞(并序)》)“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表时间不连续的“间或、断断续续”,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由两种事物之间有空隙引申出“离间”,如“屈平„„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司马迁《屈原列传》) “离间”一般是把自己的东西加进去,让别人的关系疏远,并且是“秘密”进行的,进而先引申出“参与”,如“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左传•曹刿论战》)再引申出“隔开”,如“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还引申出“秘密、暗中”,如“侯生乃屏人间语曰„„”(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司马迁《陈涉世家》)

参与其中就是属于某一类事物,故有“属于„„一类”,如“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司马迁《报任安书》) 除以上义项外,“间”还作数词,一般表房屋的数量,如“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陶渊明《归园田居》)有时候还与其他词搭配作象声词,形容鸟的鸣叫声宛转,如“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028见

见,会意字。甲骨文字形上面是“目”,下面是“人”。在人的头上加只眼睛,就是为了突出眼睛的作用。本义为“看见、看到”,如“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木兰辞》)“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

人与人见面就是“看见”和“被看见”。根据不同的见面对象,以及见面方式,就有了主要带有关怀性质的“看望”,如“侯生下,见其客朱亥„„”(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故愿望见太后。”(《战国策·触龙见赵太后》)辈分、等级基本相同的“会见”,如“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司马迁《鸿门宴》)“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司马迁《鸿门宴》)先通报或投名刺再见面的“拜见、谒见”,如“左师触龙愿见太后,太后盛气而揖之。”(《战国策·触龙见赵太后》)君王(辈分、等级高的人)见臣子(辈分、等级低的人)或臣子(辈分、等级低的人)被君王(辈分、等级高的人)见的“召见”与“被召见”,如“秦王坐章台见相如。”(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暴见于王,王语暴以好乐„„”(《孟子·庄暴见孟子》)“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杜牧《阿房宫赋》)“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看见的东西多了,就会“知道、了解”,如“卒以此见怀王之终不悟也。”(司马迁《屈原列传》)换一个角度,还可以说自己“表现”,如“思垂空文以自见。”(司马迁《报任安书》)

出现(后作“现”)在别人眼睛里即被看见,由此虚化出介词“被”(有时候由“于”引出施动者),如“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司马迁《屈原列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029解

解,会意字。从刀、牛、角,表示用刀把牛角剖开。本义为“分解牛”,后泛指“剖开”,如“庖丁解牛”(《庄子·养生主》)。

“解释、解说”道理时也需要像解剖牛一样条分缕析,如“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解说之后人们才能“理解、明白”,如“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韩愈《师说》)

由分解动物又引申为“解开”一切纠结之物,故先有表动作的“解开、松开、分开”,如“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姜夔《扬州慢》)“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龚自珍《病梅馆记》)“君当解去兹带,束以他物,然后叩树三发,当有应者。”(李朝威《柳毅传》)“少年大骇,急解令休止。”(蒲松龄《促织》)再有“取出”,如“女遂于襦间解书,再拜以进„„”(李朝威《柳毅传》)

解开纠结之物的结果便是“解除、排解”,如“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曹操《短歌行》)用到军事上便是“解围”,如“„„进兵击秦军,秦军解去,遂救邯郸,存赵。”(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

纠结之物解开之后,人的心理便会松弛下来,面色上便表现为“缓解”,如“太后之色少解。”(《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030绝

绝,会意字。从丝、刀、人,故本义为“把丝弄断”。

由此引申出一般意义上的“断、断绝”,如“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入武关,秦伏兵绝其后,因留怀王以求割地。”(司马迁《屈原列传》)

把所断的丝比作河,弄断就是横穿过去,比喻引申出从水上过去的“横渡”,如“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荀子·劝学》)从山顶飞过去的“飞过”,如“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嵋巅。”(李白《蜀道难》)从空气中过去的“穿过”,如“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庄子·逍遥游》)

由“断”义可引申出许多相关的意义。与人断绝关系叫“绝交”,如“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于之地六百里。”(司马迁《屈原列传》)气断自然就是“死、绝命”,如“我命绝今日,魂去尸长留!”(《孔雀东南飞(并序)》)“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蒲松龄《促织》)声音断了就是“停止”,如“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白居易《琵琶行(并序)》)“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苏轼《石钟山记》)“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苏轼《赤壁赋》)

路断了当然就是到了尽头、极点,由此引申出程度副词“极、特别”,如“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苏轼《石钟山记》)“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李白《蜀道难》)“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柳宗元《愚溪诗序》)“绝壁”就是极陡峭不能攀援的山崖;“尤绝者”就是(风景)特别好的地方。

由此引申出用在否定词前的“绝对、全然”,如“遂于蒿莱中侧听徐行,似寻针芥,而心、目、耳力俱穷,绝无踪响。”(蒲松龄《促织》)

031类

类,形声字。本义是“种类”,如“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竟自由。”(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王羲之《兰亭集序》)“溪虽莫利于世,而善鉴万类,清莹秀澈„„”(柳宗元《愚溪诗序》)

同一种类自然就是“同类”了,如“‘何为雨工?’曰:‘雷霆之类也。’”(李朝威《柳毅传》)“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技之类也。”(《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由此抽象为“事例、条例”“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司马迁《屈原列传》)

同类的事物当然就会有“类似、像”的地方了,如“病偻,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曰驼。”(柳宗元《愚溪诗序》)“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归有光《项脊轩志》)“拾视之,非字而画,中绘殿阁类兰若„„”(蒲松龄《促织》)

032内

内,会意字。本义是“自外入内”,如“亡走赵,赵不内。”(司马迁《屈原列传》)“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司马迁《鸿门宴》)“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司马迁《鸿门宴》)这一意义后写作“纳”,作动词,一般

译为“使进入、接纳”。

后来用得比较多的是相对于外部的名词“内部”。如:

表某一地方内外的“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姚鼐《登泰山记》)“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表某一时间内外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杜牧《阿房宫赋》)

表某一房间(家庭、院落)内外的“少间,帘内掷一纸出„„”(蒲松龄《促织》)“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王羲之《兰亭集序》)“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归有光《项脊轩志》)

表朝廷、宫殿内外的(这样用时,有时是名词作状语,翻译时加介词“对”或“在”,为“对内”“在内”)“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贾谊《过秦论》)“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司马迁《屈原列传》)“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诸葛亮《出师表》)“嬴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而如姬最幸,出入王卧内,力能窃之。”(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

表国家疆界内的“越四封之内,亲吾君也,犹父母也。”(《国语·勾践灭吴》)“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齐集有其一。”(《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贾谊《过秦论》)

表更大范围内的“寓形宇内复几时„„”(《归去来兮辞》)

特殊情况下,引申为表某一方位范围,如“黄河以北的地方”,“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特殊语境下,还引申为“自我”与“外物”的语境义“自我”,如“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庄子·逍遥游》)

033期

期,形声字。本义是“约会、约定”。

约会都要选定时间,所以先引申为某一定点的“时间、时刻、日期”,如“业根,死期至矣!”(蒲松龄《促织》)“曰黄昏以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屈原《离骚(节选)》)“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予无怒,秋以为期。”(《诗经·卫风·氓》)“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司马迁《陈涉世家》)“留待限期,以塞官责。”(蒲松龄《促织》)

再引申为某一段时间的“期限”,如“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龚自珍《病梅馆记》)“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陶渊明《兰亭集序》)“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矣。”(韩愈《祭十二郎文》)

由“日期”引申出“一整年、满一年”的意思,如“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李密《陈情表》)

由“约会”又引申出“期望”,如“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034奇

奇,本义是“奇异(的)、怪异(的)”,如“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苏轼《石钟山记》)“始见台阁相向,门户千万,奇草珍木,无所不有。”(李朝威《柳毅传》)“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苏洵《六国论》)或者是意动用法,“认为„„奇异”,如“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益奇之。”(蒲松龄《促织》)

与此相关,也可以是与众不同的“奇特”,如“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奇秀深杳,不可殚言。”(李朝威《柳毅传》)还可以是偏重于美妙的“奇妙”,如“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王安石《游褒禅山记》)“皆山水之奇者,以余故,咸以愚辱焉。”(柳宗元《愚溪诗序》)或者是偏重于稀缺的“稀奇”,如“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昂其直,居为奇货。”(蒲松龄《促织》)

“奇”便是少,所以,有时候还作“余数、零头”讲,如“长约八分有奇。”(魏学洢《核舟记》)

课本中还有一处“奇”,似应为“宜”,根据语境应翻译为“适宜”,“今日违情义,恐此事非奇。”(《孔雀东南飞(并序)》)

035去

去,本义为“离开”,用法较为常见。如“项伯„„欲呼张良与俱去。”(司马迁《鸿门宴》)“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媒人去数日,寻遣丞请还。”(《孔雀东南飞(并序)》)“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明月江水寒。”(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姜夔《扬州慢》)“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归有光《项脊轩志》)“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庄子·逍遥游》)“楚使怒去,归告怀王。”(司马迁《屈原列传》)

“去”一般是有目的地的,这就产生了有方向性或目的地的“前往„„、到„„”,跟“来”相反。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语竟,引别东去。”(李朝威《柳毅传》)

或者是用在谓语动词或谓语结构后边,表示趋向或持续。如“君当解去兹带,束以他物,然后叩树三发„„”(李朝威《柳毅传》)“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孔雀东南飞(并序)》)“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白居易《琵琶行(并序)》)“冥搜未已,一癞头蟆猝然跃去。”(蒲松龄《促织》)“归去来兮。”(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到了目的地,就跟出发地有了一定的间距,故有“相距、远离”义,如“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李白《蜀道难》)“当是时,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司马迁《鸿门宴》)“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张溥《五人墓碑记》)

站在终点看起点,就有了指代过去的“上一年”,如“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白居易《琵琶行(并序)》)“去年,孟东野往,吾书与汝曰”(韩愈《祭十二郎文》)或者表永远离开的“死去”,如“孰谓汝遽去吾而殁乎!”(韩愈《祭十二郎文》)

“去”字连用表示“越去越远”,如“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柳永《雨霖铃》)

根据具体的语境,强制性让某物离开谓“除去、去掉”,如“去死肌,杀三虫。”(柳宗源《捕蛇者说》)“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国语·勾践灭吴》)战败而离开谓“逃离、逃亡”,如“得选兵八万人,进兵击秦军,秦军解去,遂救邯郸,存赵。”(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有意让别人离开谓“放走”,如“怀王竟听郑袖,复释去张仪。”(司马迁《屈原列传》)表示违背叫“背离”,如“惠王患之,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司马迁《屈原列传》)

036胜

胜,形声字。本义是“禁得起、忍得住”,如“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杜甫《春望》)“言讫,歔欷流涕,悲不由本义可知,能坚持到最后就是能“胜过、超过”,如“日出江花胜红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并序)》)“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超过到极点便是“尽、完”,所以,根据语境可以翻译为“尽、完”,如“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孟子·寡人之于国也》)“何可胜道也哉!”(王安石《游褒禅山记》)“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司马迁《鸿门宴》)

超过别人就是“战胜、打败”,如“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势。”(苏洵《六国论》)“日与子弟角,无不胜。”(蒲松龄《促织》)

“胜过、超过”他人就可以取得最后的“胜利”,作名词,如“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苏洵《六国论》)“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苏洵《六国论》)“邹人与楚人战,则王以为孰胜?”(《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胜利当然要举行“盛大的”庆祝宴会,于是有“盛大的”,“如童子何知,躬逢胜饯!”(王勃《滕王阁序》)“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范仲淹《岳阳楼记》)

胜利是美好的事,由此又引申出“优美的(景致)、非常好的”,如“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归有光《项脊轩志》)“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王勃《滕王阁序》)“胜地不常,盛筵难再。”(王勃《滕王阁序》) 自胜。”(李朝威《柳毅传》)“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司马迁《鸿门宴》)

037是

是,会意字。上“日”下“正”,本义是“正直”。

由此引申出事理的“正确”,如“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司马迁《报任安书》)

我们同意别人的看法,证明别人的看法正确时会说“是、是的、是这样的”,故又引申出表示肯定判断的连词,仍翻译为“是”,如“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孔雀东南飞(并序)》)“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王勃《滕王阁序》)这种现象主要出现在秦汉以后文献中。

还引申出指示代词“这、这样”,如“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孟子二章》)“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王羲之《兰亭集序》)“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孟子·孟子见梁襄王》)“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国语·勾践灭吴》)

翻译时,有时后边带上表判断的“是”,“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左传·烛之武退秦师》)“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苏轼《赤壁赋》)“王之不王,是折技之类也。”(《孟子•齐桓晋文之事》)“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是”与其它词组合表结果,一般有三种情况,均可翻译为“因此、所以”。

一是作“故”的前置宾语,如“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苏洵《六国论》)“是故败吴于囿,又败之于没,又郊败之。”(《国语·勾践灭吴》)“是故圣益圣,愚益愚。”(韩愈《师说》)“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孟子•齐桓晋文之事》)“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二是作介词“以”的前置宾语,如“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司马迁《屈原列传》)“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苏轼《石钟山记》)“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李密《陈情表》)“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三是作介词“于”的宾语,构成“于是”结构,如“于是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国语·勾践灭吴》)“于是入朝见威王。”(《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齐兵乃出。”(《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庄子·秋水》)“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苏洵《六国论》)翻译时,也可仍然作“于是”。

以上三种情况,“是”字其实仍然是代词“这”。

“是”还与“惟”一起构成“惟„„是„„”结构,帮助宾语提前,如“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韩愈《祭十二郎文》)还有成语“惟命是听”“惟利是图”等。

038适

适,形声字。本义是“到„„去”,如“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庄子·逍遥游》)“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庄子·逍遥游》)“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庄子·逍遥游》)“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姚鼐《登泰山记》)

女子“到夫家去”就是“出嫁”,如“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孔雀东南飞(并序)》)

古代女子嫁人由父母决定,毫无自主权,由此引申出“适合、符合”之义,如“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孔雀东南飞(并序)》)“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陶渊明《归园田居》)

并进一步引申出“恰好”等义,如“而适类于余,然则虽辱而愚之,可也。”(柳宗元《愚溪诗序》)“今虽欲自雕琢,曼辞以自解,无益于俗,不信,适足取辱耳。”(司马迁《报任安书》)。

由“恰好”又引申出“享用”,如“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苏轼《赤壁赋》) 最后虚化出副词“刚才”,如“适得府郡书,明日来迎汝。”(《孔雀东南飞(并序)》)

039数

数,后起字。本义是“计算”,如“臣宜从,老不能,请数公子行日„„”(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珠可历历数也。”“数目”是“计算”出来的,故有“数目、数量”之义,如“愿令得补黑衣之数,以卫王宫。”(《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人们所谓的“定数、命运”是占卜人“计算”出来的,故有此义,如“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苏洵《六国论》)“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王勃《滕王阁序》)

虽然有了定数、命运,有些人还是会“拼命追求”,如“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庄子·逍遥游》)

“计算”的数目多了,就可引申出“好几次(个)”的意思,如“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司马迁《鸿门宴》)“„„数遗魏王及公子书,请救于魏。”(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患之,数请魏王,及宾客辩士说王万端。”(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

还常常跟表示数量的单位名词(如“日、月、年、仞、里、顷、口”等)连用,意为“几个、若干”,例子众多,如“媒人去数日,寻遣丞请还。”(《孔雀东南飞(并序)》)“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不数岁,田百顷,楼阁万椽,牛羊蹄躈各千计。”(蒲松龄《促织》)“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庄子·逍遥游》)“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姚鼐《登泰山记》)“当求数顷之田于伊、颍之上,以待余年。”(韩愈《祭十二郎文》)“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孟子·寡人之于国也》)“遂命酒,使快弹数曲。”(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有时候为了表示更多的数目,后面要跟“

十、百、千”等,如“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欧阳修《伶官传序》)“不数十步,回望女与羊,俱无所见矣。”(李朝威《柳毅传》)“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陶渊明《桃花源记》)“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贾谊《过秦论》)“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庄子·逍遥游》)“士以此方数千里争往归之,致食客三千人。”(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

数目多得数不清了,就有了“密”的意思,如“数(cù)罟(gǔ)不入洿(wū)池,鱼鳖不可胜食也。”(《孟子·寡

(魏学洢《核舟记》)

人之于国也》)

040说

说,形声字。本义是“用言语说明、解说”,如“勾践说于国人曰„„”(《国语·勾践灭吴》“闻子之说,气血俱动,恨无毛羽,不能奋飞。”(李朝威《柳毅传》)

后来扩大为“谈说、讲说”,如“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陶渊明《桃花源记》)“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说有兰家女,承籍有宦官。”(《孔雀东南飞(并序)》)“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柳永《雨霖铃》)

有时候观点性还比较强,就成了“评议、谈论”,如“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有时候说的是别人的坏话,便是“细说”,就是“谗言”,如“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司马迁《鸿门宴》)

经过“解说”,就能“说(shuì)服”别人。读此音时,一般是“说+人称代词(人名或类似人名)”。如“触龙说赵太后。”(《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范增说项羽曰„„”(司马迁《鸿门宴》)“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司马迁《鸿门宴》)“公子患之,数请魏王,及宾客辩士说王万端。”(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

还可形成自己的“观点、言论”,如“是说也,人常疑之。”(苏轼《石钟山记》)

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通过发表议论或记述事物来说明某个道理,如“余嘉其能行古道,作韩愈《师说》以贻之。”(韩愈《师说》)“韩非囚秦,《说难》、《孤愤》。”(司马迁《报任安书》)还有《爱莲说》《捕蛇者说》等。

能说服别人,当然很高兴,故又有“喜悦”之义,后写作“悦”字,如“王说,曰„„”(《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秦伯说,与郑人盟。”(《左传·烛之武退秦师》)“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诗经·邶风·静女》

有时候还同“脱”,意为“脱身”,如“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诗经·卫风·氓》)

041私

私,形声字。本义是“禾、庄稼”。

受私有制影响,后来假借为“厶”,就成了“私人的、自己的”,与“公”相对。如“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李密《陈情表》)“恨私心有所不尽,鄙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司马迁《报任安书》)

自己的东西当然要“偏爱”了,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有“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私心、私情有时还可以指“由个人利害冲突而结下的仇恨”,如“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私人的事一般是“私下、偷偷地”进行的,如“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白居易《琵琶行(并序)》)“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司马迁《鸿门宴》)“燕王私握臣手曰,‘愿结友’,以此知之。”(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指人的时候,一般是“权势者的亲旧或部属”,如“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周公之逮所由使也。”(张溥《五人墓碑记》)

042徒

徒,形声字。本义是“步行”。

步行的人最初特指跟在兵车后边的,而且不是一个两个,而是一群(一般一辆兵车左、右、后边共跟随72个步兵),所以,引申出“同一类或同一派别的人”,如“于是六国之士,有„„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贾谊《过秦论》)“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司马迁《屈原列传》)“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韩愈《师说》)“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张溥《五人墓碑记》)

步行的都是地位比较低的,后来又特指“门徒、弟子”,如“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也专指地位比较低的“狱卒”,如“当此之时,见狱吏则头枪地,视徒隶则心惕息。”(司马迁《报任安书》) 步行没有借助任何交通工具,故有“空”义,如“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张溥《五人墓碑记》)

进一步引申出“徒然、白白地”,如“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孔雀东南飞(并序)》)

步行含有只用脚走的意思,故又虚化成“只、仅仅”等义,如“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

徒以吾两人在也。”(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043亡

亡,会意字。本义是“逃离、出走”,如“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司马迁《陈涉世家》)“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亡走赵,赵不内。”(司马迁《屈原列传》)“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司马迁《鸿门宴》)“战败而亡,诚不得已。”(苏洵《六国论》)

作名词则为“逃亡的人”,如“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贾谊《过秦论》)

人逃跑就是丢失了,由此引申出地盘等东西的“失掉、丢掉、丢失”,如“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苏洵《六国论》)“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异?”(司马迁《报任安书》)“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司马迁《报任安书》)“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司马迁《屈原列传》)“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贾谊《过秦论》)

国家“失掉、丢掉”就是“灭亡”,如“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左传·烛之武退秦师》)“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贾谊《过秦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司马迁《鸿门宴》)“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苏洵《六国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欧阳修《伶官传序》)

人的生命“失掉、丢掉”了就是“死亡”,如“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由“亡”的本义还可以引申出通“无”的“没有”,如“河曲智叟亡以应。”(《列子·愚公移山》)

044望

望,会意字。小篆字形像一个人站在土堆上望月亮。本义是“向远处看”,如“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劝学》)“望晚日照城廓,汶水、徂徕如画„„”(姚鼐《登泰山记》)“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苏轼《赤壁赋》)“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孟子·孟子见梁襄王》)“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更多的是带有明确的方向性,常常跟方位名词或地名等,如“早岁哪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陆游《书愤》)“女遂于襦间解书,再拜以进,东望愁泣,若不自胜。”(李朝威《柳毅传》)“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李白《蜀道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姜夔《扬州慢》)“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王勃《滕王阁序》)“乘彼垝垣,以望复关。”(《诗经·卫风·氓》)“怅然遥相望,知是故人来。”(《孔雀东南飞(并序)》)

“望”的对象多到看不尽的时候,就有了“视野”的意思,如“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姜夔《扬州慢》) 有时候“望”的距离不一定有多远,只是强调一种看着的状态,或者看见的结果,如“不数十步,回望女与羊,俱无所见矣。”(李朝威《柳毅传》)“君望毅而问曰:‘岂非人间之人乎?’”(李朝威《柳毅传》)“巫从旁望空代祝,唇吻翕辟,不知何词,各各竦立以听。”(蒲松龄《促织》)“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苏轼《赤壁赋》)

向远处看得仔细了就是“观察”,如“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彩,此天子气也。”(司马迁《鸿门宴》)带有感情了就是“探望”,如“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故愿望见太后。”(《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向远处看”的抽象形式就是“希望、盼望”(由空间的远转变为时间的“远”),如“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孟子·寡人之于国也》)“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魏徴《谏太宗十思疏》)“以我应他人,君还何所望?”(《孔雀东南飞(并序)》)/“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司马迁《鸿门宴》)“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杜牧《阿房宫赋》)“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孔雀东南飞(并序)》)“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孟子·孟子见梁襄王》)

由此还可以引申为“指望、依靠、念头”,如“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王勃《滕王阁序》)“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孟子·齐人有一妻一妾》)“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名誉、名望”当然是每个人所期望的,如“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王勃《滕王阁序》) 反义引申为“埋怨,责怪”,如“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司马迁《报任安书》)

阴历每月十五日前后“日月相望”,所以此时又叫“望日”,如“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张溥《五人墓碑记》)“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苏轼《赤壁赋》)

“望”也可以针对两方面,表示一种“观望”态度,如“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 “望”还与“洋”组成连绵词“望洋”,表示“迷惘远视的样子”,如“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庄子·秋水》)

045谢

谢,形声字。本义是向人“道歉、谢罪”,如“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司马迁《鸿门宴》)“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司马迁《鸿门宴》)“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把道歉的话告诉别人,并表示谢意,就是“道谢”,如“哙拜谢,起,立而饮之。”(司马迁《鸿门宴》)“脱获回耗,虽死必谢!”(李朝威《柳毅传》)“所以不报谢者,以为小礼无所用。”(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

在表示谢意的时候,又拒绝别人的请求,便是“谢绝”,如“阿母谢媒人:‘女子先有誓,老姥岂敢言!’”(《孔雀东南飞(并序)》)

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劝告、告诫”别人不做什么事儿,如“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孔雀东南飞(并序)》) 由“谢绝”再引申出行动上和言语上的“辞谢、辞别”,如“毅撝退辞谢,俯仰唯唯。”(李朝威《柳毅传》)“乃令张良留谢。”(司马迁《鸿门宴》)“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孔雀东南飞(并序)》)“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谢客就车。”(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

046信

信,会意字。从人、言。人的言论应当是真实可信的,故本义为“真实、不虚伪”,如“信誓旦旦,不思其反。”(《诗·卫风·氓》)“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左传•曹刿论战》)“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司马迁《屈原列传》)“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韩愈《祭十二郎文》)

由此引申出“守信用、诚信”,如“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贾谊《过秦论》)“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左传•曹刿论战》)“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贾谊《过秦论》)“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魏徴《谏太宗十思疏》)“赖明君子信义昭彰,致达远冤。”(《柳毅传》)

再引申出副词“实在、的确”,如“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王羲之《兰亭集序》)“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一人飞升,仙及鸡犬。信夫!”(蒲松龄《促织》)“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杜甫《兵车行》)

一个人讲信用、守信了,别人就会“相信、信任”你,如“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庄子·秋水》)“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馋而齌怒。”(屈原《离骚(节选)》)“余固笑而不信也。”(苏轼《石钟山记》)“成述其异,宰不信。”(蒲松龄《促织》)“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使使如秦受地。”(司马迁《屈原列传》)

别人相信你,对于你自己来说就是“取得信任”了,如“今虽欲自雕琢,曼辞以自解,无益于俗,不信,适足取辱耳。”(司马迁《报任安书》)

取得信任之后,就可能“放任、随便”,如“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让别人传递消息,就是信任别人,所以,后来把带交的函件(口头消息称为“口信”)称为“书信、信件”,如“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孔雀东南飞(并序)》)“长天茫茫,信耗莫通,心目断尽,无所知哀。”(李朝威《柳毅传》)

047行

行,象形字。本义是“道路”(甲骨文即是十字路形)。

道路自然是用来“走”的,于是引申出“走路、行走”,如“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韩愈《师说》)“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庄子·秋水》)“病偻,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李密《陈情表》)“自愚丘东北行六十步,得泉焉。”(柳宗元《愚溪诗序》)“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司马迁《屈原列传》)“遂于蒿莱中侧听徐行,似寻针芥。”(蒲松龄《促织》)

以上一般是徒步行走,还有隐含的借助交通工具的“行走”,如“老妇恃辇而行。”(《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公子行数里,心不快。”(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以及一些语境义,“飞行”,如“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庄子·逍遥游》)“航行”,如“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苏轼《石钟山记》)“架于„„”,如“复道行空,不霁何虹?”(杜牧《阿房宫赋》)“长”,如“行年四岁,舅夺母志。”(李密《陈情表》)“军队”,如“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贾谊《过秦论》)

宏观上看,路总是成行成列的,于是引申出用于其它方面的“行列”之义,如“出门登车去,涕落百余行。”(《孔雀东南飞(并序)》)

走路、行走总是有个起点,故而有“起(启)程、出发”之义,如“是年,吾佐戎徐州,使取汝者始行。”(韩愈《祭十二郎文》)“怀王卒行。”(司马迁《屈原列传》)“辞决而行。”(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行,侯生曰„„”(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遂行。”(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

形式比较隆重、正式的行走,我们称为“出行”,如“遂使之行成于吴。”(《国语·勾践灭吴》)“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诗经·秦风·无衣》)“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苏洵《六国论》)“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杜甫《兵车行》)“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怀王欲行,屈平曰:‘秦,虎狼之国,不可信。不如毋行。’”(司马迁《屈原列传》)“行过夷门,见侯生,具告以欲死秦军状。”(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

此外,还有随意性比较强的“巡行”,如“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国语·勾践灭吴》)带有逃命性质的“逃走”,如“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司马迁《鸿门宴》)有往返性质的“来往”,如“吾行尘间,宁可致意耶?”(李朝威《柳毅传》)“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计算行走中起点到终点的距离,就有了“行程”,如“请数公子行日,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王行,度道里会遇之礼毕,还,不过三十日。”(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还有一些帮助其他动词施动的助动词,如“不如自行搜觅,冀有万一之得。”(蒲松龄《促织》)“行”帮助“搜觅”;“两股间脓血流离,并虫不能行捉矣。”(蒲松龄《促织》)“行”帮助“捉”。

由以上形象的“走”引申出一些抽象意义。“实施”,如“果行,国人皆劝。”(《国语·勾践灭吴》)“执行”,如“奉行者即为定例。”(蒲松龄《促织》)“施行”,如“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遵行”,如“余嘉其能行古道,作韩愈《师说》以贻之。”(韩愈《师说》)“指挥”,如“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贾谊《过秦论》)

这些动作都是由人来完成的,故而有了指人的“过路人”,如“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魏徴《谏太宗十思疏》)“行人驻足听,寡妇起彷徨。”(《孔雀东南飞(并序)》)

由以上行为举止,先引申出有关人的较为抽象的“行为”,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女也不爽,士贰其行。”(《诗经·卫风·氓》)“吾行负神明,而使汝夭。”(韩愈《祭十二郎文》)“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庄子·逍遥游》)“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司马迁《屈原列传》)或者具体可见的“言行举止”,如“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孔雀东南飞(并序)》)“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孔雀东南飞(并序)》)“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视重固何如哉?”(张溥《五人墓碑记》)“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司马迁《报任安书》)

再引申出带有某种感情色彩或限制的“行为”义项。“操行”,如“不患其众之不足也,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国语·勾践灭吴》)“作为”,如“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司马迁《鸿门宴》)“品行”,如“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敛赀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张溥《五人墓碑记》)“臣修身洁行数十年。”(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

人可以行走,其他东西在意念上也可以行走。“临时性的”宫殿就叫“行宫”,如“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姚鼐《登泰山记》)还可以对将来的事情进行预测,这就有了副词“将要”,如“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吟诗作文在形式上自由自在,后来就成了一种文体,“歌行体”,如《短歌行》《琵琶行》《兵车行》。

048属

属zhǔ,形声字。从尾,蜀声。“尾”与身体相连,故本义是“连接、接二连三”,如“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亡国破家相随属。”(司马迁《屈原列传》)

由此引申出“撰写”,就是把一个个的字连接起来,如“屈平属草稿未定。”(司马迁《屈原列传》)

类似的还可以是“关连”,如“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魏学洢《核舟记》) “属”字还通“嘱”,有两个义项。一是“托付、委托”,如“属予作文以记之。”(范仲淹《岳阳楼记》)一是“倾注”,引申为语境义“劝酒”,如“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苏轼《赤壁赋》)“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苏轼《赤壁赋》)

有没有尾巴是区分种类的一个标准,后来就产生了“类、族”之义,读shǔ。可以指同一类事物,如“忠之属也,可以一战。”(《左传•曹刿论战》)“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陶渊明《桃花源记》)还可以指同一类人,如“若属皆且为所虏。”(司马迁《鸿门宴》)“吾属今为之虏矣!”(司马迁《鸿门宴》)“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贾谊《过秦论》)用到官场上的上下级关系,便是“部属”,如“徒属皆曰:‘敬受命。’”(司马迁《陈涉世家》)

由同类还可以引申出被“管辖”的同一类,意为“归属、隶属”,如“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

由本义进而引申出对事物的“修理(坏东西的改进)、修葺(房子改进)”,如“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修我矛戟„„修我甲兵,与子偕行!”(《诗经·秦风·无衣》)“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贾谊《过秦论》)“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归有光《项脊轩志》)“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归有光《项脊轩志》)“乃重修岳阳楼。”(范仲淹《岳阳楼记》)

进而虚化出(学问、品行方面的)“学习、锻炼和培养”,如“臣修身洁行数十年。”(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 修饰、装饰的结果自然就是变得“善”“美”“长”,于是产生了“美好”,如“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屈原《离骚(节选)》)产生了“神明、有远见”,如“指九天以为正兮,夫唯灵修之故也。”(屈原《离骚(节选)》)产生了“高、大、长”,如“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王羲之《兰亭集序》)“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魏学洢《核舟记》)“审视,巨身修尾,青项金翅。”(蒲松龄《促织》)“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庄子·逍遥游》)

文章的“编纂、撰写”也是一个不断“修饰”的过程,如“孙子膑脚,《兵法》修列。”(司马迁《报任安书》) “人的寿命”也希望能变得长起来,如“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王羲之《兰亭集序》)

后来,还产生了一些祈祷美好的活动,如“修禊”(古代习俗,三月三日到水边游玩,以祓除不祥):“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王羲之《兰亭集序》)

050许

许,形声字。本义“应允、许可”,如“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许之。”(《左传·烛之武退秦师》)“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孔雀东南飞(并序)》)“登即相许和,便可作婚姻。”(《孔雀东南飞(并序)》)“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李密《陈情表》)

因此引申出言语上明确表示态度的“答应”,如“勾践既许之,乃致其众而誓之。”(《国语·勾践灭吴》)“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司马迁《鸿门宴》)“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孔雀东南飞(并序)》)“君不许,何敢言;既许而问,则洞庭之与京邑,不足为异也。”(李朝威《柳毅传》)“秦王怒,不许。”(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公子诚一开口请如姬,如姬必许诺。”(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

进而引申出带实质性内容的“答应送给(给予)”,如“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左传·烛之武退秦师》)“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五日。”(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既然答应某个人什么事,那就首先“相信”他,如“则王许之乎?”(《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答应了,相信了,就可能有所“期望”,如“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陆游《书愤》)

后来还产生了一些表示不能确定数量的语境义。“多远”,如“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左右”,如“引之长丈许。”(蒲松龄《促织》)“大约”,如“潭中鱼可百许头。”(柳宗元《小石潭记》)

051阳

阳,形声字。从阜,昜(yáng)声。从阜,表示与山有关。本义是“山南或水北”,如“所谓华阳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姚鼐《登泰山记》)“灌水之阳,有溪焉,东流入于潇水。”(柳宗元《愚溪诗序》)

山南水北正是太阳光照得到的地方,故反义引申出“太阳”,如“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后引申出跟太阳有关的一些特殊时节,如“重阳”,农历九月九日,又称“老人节”。《易经》中“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称重阳,也叫重九。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如“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毛泽东《采桑子·重阳》)“初阳”,农历十一月,冬至以后、立春以前的一段时间。此时阳气初动,故称。如“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孔雀东南飞(并序)》)

还有很多地名也跟“阳”的本义有关,如课本中出现的“咸阳”“芷阳”“浔阳”“华阳”“河阳”“衡阳”“泾阳”“岳阳”等。现实生活中,跟“阳”的本义有关的地名就数不胜数了。

052遗

遗,形声字。本义是“失掉、遗失”,如“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贾谊《过秦论》)“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韩愈《师说》)

失掉的自然是别人或前人“遗留下来的”,如“此三者,吾遗恨也。”(欧阳修《伶官传序》)“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苏轼《石钟山记》)“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归有光《项脊轩志》)“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贾谊《过秦论》)“深追先帝遗诏。”(诸葛亮《出师表》)

也可以是被别人或前人“离弃”的,如“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苏轼《赤壁赋》)

再换一种说法,也可以说“余留”,如“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苏轼《赤壁赋》)

说得好听了,当作好东西送给别人,就是“馈赠(品)”,如“不足迎后人,留待作遗(wèi)施。”(《孔雀东南飞(并序)》)“公子闻之,往请,欲厚遗(wèi)之,不肯受。”(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是以先帝简拔以遗(wèi)陛下。”(诸葛亮《出师表》)

还可以“送书信”给别人,如“秦昭王闻之,使人遗(wèi)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数遗(wèi)魏王及公子书,请救于魏。”(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

053易

易,象形字。本义是“蜥蜴”。蜥蜴俗称变色龙。由于这种爬虫能根据环境的变化,改变自己的体色,故引申出“易”的基本意义:一是“改变”,一是“容易”(也许古人认为蜥蜴变换体色是件平常容易的事吧)。

作“改变”讲,如“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列子·愚公移山》)“以乱易整,不武。”(《左传·烛之武退秦师》)“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张溥《五人墓碑记》)

由“改变”引申出“交换、换”,如“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以小易大,彼恶知之?”(《孟子•齐桓晋文之事》)“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孟子•齐桓晋文之事》)“其次易服受辱。”(司马迁《报任安书》)“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由此再引申出语境义“解下”,如“遂易带,向树三击而止。”(李朝威《柳毅传》)

作“容易”讲,如“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毛泽东《采桑子·重阳》)“岂取之易守之难乎?”(魏徴《谏太宗十思疏》)“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苏洵《六国论》)“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欧阳修《伶官传序》)“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王勃《滕王阁序》)“且负下未易居,下流多谤议。”(司马迁《报任安书》)

由“容易”先引申为“平坦”,再引申出“安适、舒服”(平坦的路走起来舒服),如“审容膝之易安。”(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054右

右,会意字。甲骨文字形是一只右手的正面的形状,本义是“右手”,如“左手持刀尺,右手执绫罗。”(《孔雀东南飞(并序)》)

由此引申出右手一边的方位,意为“右边”,与“左”相对。如“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王羲之《兰亭集序》)“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孔雀东南飞(并序)》)“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王安石《游褒禅山记》)“红烟蔽其左,紫气舒其右。”(李朝威《柳毅传》)

古人以右为上,故引申出“上、尊尚”,如“遍试之,无出其右者。”(蒲松龄《促织》)“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无论在左,还是在右,都不是主位,故“左”“右”连用表示“近侍、近臣、随从”,如“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太后明谓左右。”(《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左右皆流涕。”(李朝威《柳毅传》)“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055知

知,会意字。小篆字形,从口、矢。意思是认识、知道的事物,可以脱口而出。本义是“知道”,例句较多,如“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左传·烛之武退秦师》)“臣诚知不如徐公美。”(《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孟子·寡人之于国也》)“臣虽下愚,知其不可。”(魏徴《谏太宗十思疏》)等。

由“知道”可以引申出“懂得、了解”等,如“兄弟不知,咥其笑矣。”(《诗经·卫风·氓》)“十六知礼仪,十七遣汝嫁。”(《孔雀东南飞(并序)》)“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王安石《石钟山记》)“文人画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龚自珍《病梅馆记》)“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王勃《滕王阁序》)“君何以知燕王?”(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根据情况的不同,还可以有其他的一些语境义。“坚信”,如“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明白”,如“师道之不复,可知矣。”(韩愈《师说》)“分辨”,如“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杜牧《阿房宫赋》)“数得清”,如“一曲红绡不知数。”(白居易《琵琶行(并序)》)“预料”,如“所谓理者不可推,而寿者不可知矣!”(韩愈《祭十二郎文》)“听不懂”,如“唇吻翕辟,不知何词,各各竦立以听。”(蒲松龄《促织》)“赏识”,如“寂寥而莫我知也。”(柳宗元《愚溪诗序》)“知觉”,如“死而有知,有几何离;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矣。”(韩愈《祭十二郎文》)“见识”,如“童子何知,躬逢胜饯!”(王勃《滕王阁序》)

了解的事情多了,见多识广了,人就变得聪明起来,即“知识丰富、见解高明”(后写作“智”),如“失其所与,不知。”(《左传·烛之武退秦师》)“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庄子·逍遥游》)

人聪明了,有了才能,就可以“主持、管理”政务,如“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国语·勾践灭吴》) 后来专门用于对管理府(相当于今天的“市”)一级行政长官的正式称呼,谓“知州”“知„„州”“知府”,如“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颖由南麓登。”(姚鼐《登泰山记》)

056致

致,后起字。基本义有两个,一是“送达、送给”,从对方来说就是“招致、引来”。所以,“致”的其他义项都是从这两个义项引申出来的。

作“送达、传达”讲,其对象最开始一般是书信或口信,如“吾行尘间,宁可致意耶?”(李朝威《柳毅传》)“赖明君子信义昭彰,致达远冤。”(李朝威《柳毅传》)

后来,引申出“交还、归还”,如“昔为钱塘长,今则致政矣。”(李朝威《柳毅传》)(“致仕”就是交还官职,不再做官)“到达”,如“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荀子·劝学》)“达到、发展到”,如“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贾谊《过秦论》)“表达”,如“闻汝丧之七日,乃能衔哀致诚。”(韩愈《祭十二郎文》)“一篇之中三致志焉。”(司马迁《屈原列传》)“听妇前致词。”(杜甫《石壕吏》)

作“招致、召集”讲,则其对象首先是人,如“勾践既许之,乃致其众而誓之。”(《国语·勾践灭吴》)“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贾谊《过秦论》)“士以此方数千里争往归之,致食客三千人。”(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然后发展为其他对象,如“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孔雀东南飞(并序)》)“致负诚托,又乖恳愿。”(李朝威《柳毅传》)

使动用法就是“使„„来”,如“图久远者,莫如西归,将成家而致汝。”(韩愈《祭十二郎文》)

换一种说法就是“求取、获得”,如“余幼好书,家贫难致。”(袁枚《黄生借书说》)或者是“求”,如“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庄子·逍遥游》)

追求务尽,故有“尽”的意思,如“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孟子·奕秋》)

追求还是一种情致、情趣,故有“情致、情趣”,如“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王羲之《兰亭集序》)

057走

走,会意字。金文字形像摆动两臂跑步的人形,下部像人脚,合起来表示人在跑。本义是“跑”(古代的走叫“行”),如“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屈原《离骚(节选)》)“循陵而走,见蹲石鳞鳞,俨然类画。”(蒲松龄《促织》)“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杜甫《兵车行》)

由本义“跑”首先引申出“逃走、逃跑”,如“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杜甫《石壕吏》)“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孟子·寡人之于国也》)“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孟子·寡人之于国也》)“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司马迁《鸿门宴》)

无论一般的“跑”还是“逃跑”,一般都是有方向性的,故而引申出“奔向”,如“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亡走赵,赵不内。”(司马迁《屈原列传》)“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杜牧《阿房宫赋》)

跑着行动的一般都是地位比较低的人,所以,“走”有时候指“仆人”。司马迁的《报任安书》开头就说“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

由此引申出一个表谦称的“我”,如“俄有武夫出于波间,再拜请曰:‘贵客将自何所至也?’毅不告其实,曰:‘走谒大王耳。’武夫揭水指路,引毅以进„„”(李朝威《柳毅传》)

058卒

卒,指事字。甲骨文字形,外部是一“衣”字,表示肚子。内里是交叉纹饰,是肚子上的花纹,这是指狩猎或战争中搏杀后的伤口。本义是“肚子上的创伤”。

由受伤的对象首先引申出“士卒、士兵”,如①“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贾谊《过秦论》)②“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贾谊《过秦论》)③“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司马迁《鸿门宴》)④“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杜牧《阿房宫赋》)⑤“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欧阳修《伶官传序》)⑥“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杜甫《兵车行》)

上古时,“兵”一般指武器,也泛指军队;“卒”指步兵;“士”指战斗时在战车上的战士。“士卒”一般是“士”和“卒”的统称,两种都有。后来出现的“士兵”就指步兵和骑马的战士了。尤其到后来,战车消失以后,我们只能翻译为“士兵”了。如根据语境,①③一般认为是“士卒”,②④一般认为是“步兵”,⑤⑥就只能是“士兵”了。

士卒的群体就是“军队”了,如“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司马迁《鸿门宴》)

古代医疗技术差,肚子受伤意味着死亡,因而“卒”有“死亡”之义,如“唐浮图慧褒始舍於其址,而卒葬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这一意义后来写作“猝”,表示突然死去。后来干脆只保留“突然”这一副词意义,如“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孟子·孟子见梁襄王》)

有时还表示出乎意料的“竟然”,如“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司马迁《屈原列传》)

人的“死亡”就是生命“完毕”,由此进一步虚化为副词“终于”,如“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买五人之脰而函之,卒与尸合。”(张溥《五人墓碑记》)“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苏轼《赤壁赋》)“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卒以此见怀王之终不悟也。”(司马迁《屈原列传》)

根据不同的语境,换成其他说法,还可以是“尽”,如“谓言无罪过,供养卒大恩。”(《孔雀东南飞(并序)》)“到头”,如“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孔雀东南飞(并序)》)“全”,如“庶刘侥幸,保卒余年。”(李密《陈情表》)“最后”,如“卒之东郭墦间之祭者。”(《孟子·齐人有一妻一妾》)“结果”,如“特以为智穷罪极,不能自免,卒就死耳。”(司马迁《报任安书》)

059左

左,会意字。甲骨文字形是左手朝上的形状。本义是“左边(的手)”。学习该词可结合常常与之对应的“右”的有关义项,如“左右”指侍臣、随从。

首先是作方位名词,与“右”相对,如“坐定,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又有一人,披紫裳,执青玉,貌耸神溢,立于君左。”(李朝威《柳毅传》)“疾逸道左。”(李朝威《柳毅传》)

古人以右为上,故把从朝廷下放到地方为官称为“左迁”,如“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地理上常以东为左,如“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姜夔《扬州慢》)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官职名,与“左”的尊卑有关,如“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司马迁《鸿门宴》)“左师触龙。”(《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司马迁《鸿门宴》)“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司马迁《屈原列传》)

060坐

坐,本是象形字,像两人坐在土上。后来变成人在席子上的跪跽之形,即“两膝着席,臀部压在脚跟上”,如“旦曰,客从外来,与坐谈。”(《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司马迁《鸿门宴》)“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秦王坐章台见相如。”(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坐定,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

大约从汉代开始,出现了专门的坐具。开始是坐在“胡床”上,后来一般是坐在杌子上,如“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白居易《琵琶行(并序)》)“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归有光《项脊轩志》)“戊申晦,五鼓,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姚鼐《登泰山记》)“君亦拜,命坐于灵虚之下。”(李朝威《柳毅传》)

特殊情况下,也有席地(石、板)而坐的,如“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王羲之《兰亭集序》)“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苏轼《石钟山记》)“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苏轼《赤壁赋》)“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李白《蜀道难》)

既是“坐”自然就有“座位”,如“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司马迁《鸿门宴》)“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司马迁《鸿门宴》)“自迎嬴于众人广坐之中。”(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至家,公子引侯生坐上坐。”(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

文言实词义项推演

120常见文言实词及其义项

120个文言实词

文言实词积累

文言实词教学

150个文言实词

文言实词练习

文言实词十九

高考文言文实词特殊义项6

重点文言实词详解

文言实词义项推演
《文言实词义项推演.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