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闽东海洋宗教文化

发布时间:2020-03-02 12:43:0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闽东海洋文化

闽东濒临东海,地处我国海岸线中段,区内海岸线占全省近1/3,拥有众多天然良港,海洋是闽东人民的主要活动空间之一。因此,海洋文化理所当然是闽东文化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三国时期,约公元3世纪中叶,孙吴政权在今霞浦沿海开设了造船工场“温麻船屯”,建造了许多海船,为吴国壮大水上力量和发展海运提供支撑。正因为有一支强大的水师,孙权才得以同曹魏抗衡,才得以在230年派船队赴台湾、菲律宾,也才能移加强与海外的联系。温麻船屯,是孙吴官办的造船工场,它的创办为闽东沿海的开发集聚了一大批精干劳动力和技术人才,开通了沿海航线,辽阔的福宁湾成了闽东人走向海洋的第一站。伴随着迈向海洋,闽东便揭开了有志可考的历史。

随后,晋太康三年(282年),在温麻船屯基础上设臵温麻县,辖区包括现宁德市大部及政和、连江、罗源的部分。辖区虽多属山区,但县治却设于海滨,即今霞浦沙江。可见,重心偏重于沿海。

温麻县是闽东历史上第一个县级政区,也是福建省内较早设立的县之一。

唐末五代时期,福建出现一个大人物,他就是“闽王”王审知,他统治福建近30年,他在闽东文化长河中有什么光辉的业绩?他和黄崎港,也就是今天的下白石又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王审知治闽的主要举措之一就是大力发展福建的对外联系与对外贸易,为此他十分重视海港与航道建设。黄崎港的开辟就是王审知的一个大手笔。黄崎港当年属长溪县管辖,是闽国北部最大的港口,但因有礁石当道,航路不畅。王审知上任伊始,就致力于黄崎港的开凿、疏浚,历时6年,904年竣工。唐昭宗赐名“甘棠港”。甘棠港的开辟,有利于加强福建与中原的联系,改善了福建尤其是闽东地区的交通条件,促进了福建海外贸易的发展,从而推动了福建特别是闽东的开发。此举作为王审知的主要德政、政绩而被大书特书,好评、褒奖如潮。

甘棠港开通后,海运蒸蒸日上,对外贸易盛况空前,黄崎一跃而成福建名镇,其经济繁荣持续了200多年。明代时改称下白石。

除了甘棠港,另一个为闽东作出重要贡献的港口就是三都港,她向世界充分展示了三都澳和闽东地区潜在的广阔的发展前景。

1898年清廷将三都澳辟为福建的三个商埠之一(前两个是福州、厦门)。1899年,清廷在三都成立福海关,三都澳正式开放为对外贸易港口,英、美、德、日、俄等十三个国家的21家公司在此开办洋行或分公司,英国修建杂货泊位、石油泊位各一个,美国建油泊位一个、油库两个。三都澳由此繁荣起来,顶峰是20世纪30年代初。抗战期间,日军飞机数次轰炸,其海军陆战队又登岛纵火,岛上建筑大多被毁,从此衰落。福海关于1949年关闭。

当年三都港输出的货物中以茶叶为最大宗,占其总输出货值的90%以上,其茶叶出口量居福建首位,占全省一半至60%,在全国名列前茅。

海洋孕育了闽东文化,为闽东古今文化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鲜为人知的是,海洋还是闽东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主要战场和开展革命斗争的重要场所。

历史上闽东的外患主要来自海上,从明代倭寇的杀戮到抗战时期日军的蹂躏,都给闽东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为此闽东沿海人民曾进行过无数次殊死的反抗和搏斗,以保卫自己的家园。明代戚继光指挥的最具意义,战果显赫的抗倭战斗就是在宁德的横屿展开的。

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共产党人柯成贵率领海上红军游击独立营,驰骋闽东沿海,驾船袭击敌军,写就了闽东乃至福建革命历史上独具特色的片断。个人以为闽东革命历史上最具特色的有两点:一是畲族同胞参加革命,二是开展海上斗争。 在山城周宁有一座古老的祠堂,它有着别致一格的船式造型。 在近郊的鲤鱼溪畔矗立着一座宏伟别致的祠堂,浦源郑氏宗祠。该祠堂是其罕见的船式造型,让人不由自主地想到了中国海洋开拓史上的两位杰出人物—七次下西洋的郑和与渡海收复台湾的郑成功。或许郑氏一脉生来就与海洋结下了不解之缘,即便避隐于云雾山中,也不曾放弃驾舟蹈海的信念,以致于要藉宗祠族规的形式来表达心愿、来激励和鞭策子孙。也许这种猜想属于附会,但有一点似乎又能佐证我的猜想:改革开放之后,浦源郑氏后人争先冲入大上海,搏杀大商海的举动,不正是所谓“海洋文化”特质的体现吗? 闽东因海洋而兴起,也曾因海洋而繁荣,并凭借海洋的开拓促进了八闽的整体发展,海洋又是闽东人反侵略、反压迫、争取自由和解放的重要舞台。闽东人的收获和喜悦离不开海洋的恩赐,闽东人的挫折和失落也夹杂着海洋的苦涩。 宗教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在人类文化史上一直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纵观人类发展的历史,几乎所有的文化形态都与宗教有着密切的联系。闽东宗教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内容丰富,是福建乃至全国宗教文化史册中浓墨重彩的一章。那么,闽东都有哪些宗教人物、宗教事件在全国产生巨大影响?对此刘国平博士又有那些见解? 闽东宗教文化

霍童山乃中国道教的圣地。据史书、方志记载,自三国起,左慈、葛玄、邓伯元、王玄甫、禇伯玉、陶弘景、司马承祯、白玉蟾等著名道士均曾在此修道或仙逝。 (霍童山)被列为道教“三十六洞天”之首。 北宋张君房《云笈七签》载三十六洞天名次: 第一洞天

福建宁德霍童山 第二洞天

山东东岳泰山 第三洞天

湖南南岳衡山 第四洞天

陕西西岳华山 第五洞天

河北北岳恒山 第六洞天

河南中岳蒿山 第七洞天

四川峨嵋山 第八洞天

江西庐山 第十六洞天 福建武夷山

明代《闽都记》:闽境之山,西则武夷,东则霍童。“不到霍童不为仙”之说。

佛教产生于古印度,于西汉末东汉初传入中国内地,三国时期传入福建。

见于文献记载的佛教僧人在闽东境内活动的最早时间是在东晋时期,约公元四世纪;而宁德市内兴建最早的古刹则是建于南朝时南齐永明元年(483年)的霞浦建善寺。佛教传入境内虽略晚,但发展十分迅速。

特点:名寺众多,名山显赫,高僧辈出。 名寺:霞浦建善寺,宁德支提寺,古田极乐寺,福安狮峰寺,种德禅寺,福鼎资国寺、昭明寺,寿宁三峰寺,周宁灵峰寺等。

狮峰寺,位于福安市溪柄柏柱洋楼下村,始建于唐景福元年(892年),明时重修,是区内保持原风貌最完善的古建筑,2006年被评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支提寺,位于宁德蕉城霍童镇,又称华严寺,始建于北宋开宝四年(971年),先后四次受敕赐寺名,鼎盛时,下属寺院达30多处,僧众达千余人,一度显赫江南,蜚声佛教界。1983年被列为全国佛教142座重点寺院之一,在海内外颇有影响。

名山:支提山曾与山西五台山、四川峨嵋山、浙江普陀山、安微九华山并称中国佛教五大名山,明永乐皇帝赐支提山“天下第一山”匾,世称“不到支提不为僧”。 高僧:

灵估,唐代,霞浦人,中国佛教五大禅宗之一—沩仰宗的创始人。(五大禅宗:沩仰、曹洞、云门、临济、法眼) 圆瑛,古田人,民国时期,连任7届中国佛教会主席和理事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任第一届佛教协会会长,是个德高望重的佛教界领袖。

闽东是福建传入天主教最早的地区之一。天主教传入福建始于明末。明崇祯四年(1631年),菲律宾多明我会派人来福宁州传教,次年就在福安建立了多明我会在福建、也是在中国的第一个传教点。此后闽东一直是全省天主教中心,全国的一个重要教区。在1685年,福安人罗文藻成为中国天主教第一位中国籍主教。

天主教传入闽东后两百年后,鸦片战争爆发,与省内、国内其他地区同步,19世纪中叶,基督教传入闽东。

西方教会势力入华,一方面是为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服务,另一方面也带来了近代西方文明的成果,基督教尤其明显,其传教的主要辅助手段就是办学校、该医院以迎合穷苦百姓缺医少药、无钱求学的需求。闽东许多县都设有此类医院,学校。如宁德市医院的前身即为1904年创办的“圣教妇幼医院”,该院成立为西医传入宁德之始。古田的“超古学堂”和“毓馨女塾”都是美国基督教会创办的。

涉及基督教的最大事件是1895年的“古田教案”。所谓“教案”就是西方教会在中国与当地民众发生的冲突事件,可以说是中国人民的反洋教事件。西方教会在福建传教期间遭遇大小教案100余起,在全国则有1000多起。

1895年古田斋教民众冲上英美传教士的渡假地华山,杀死传教士及其家人11名,击伤5人,酿成震惊中外的“古田教案”,也称“华山教案”。其案情之严重,影响之深远为福建教案之首,在全国则仅次于1870年的“天津教案”。 民间宗教是相对于正统宗教而言的各种宗教的统称,它与正统宗教有相同的基本特征,所不同的是它不为统治阶级所承认,只能在民间流传,常处于秘密或半秘密的状态,故又称为秘密宗教。

古代流传于福建的民间宗教门派很多,最有特色的是摩尼教和三一教。摩尼教产生于波斯,崇尚光明,认为光明势力必然战胜黑暗势力,故也称“明教”。摩尼教曾活动于闽东,福鼎太姥山上就留有其遗迹。

民间信仰是指信仰某种超自然力量,没有严格教义、教规、组织,没有稳定信徒,在民间自发流传的宗教文化现象。 福建民间信仰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女神崇拜。最著名者当属妈祖(960-987年),生活于宋初,闽东全境皆有崇信。 在闽东地区影响最大的女神是临水夫人陈靖姑(767-790年,唐米),被奉为妇女、儿童的保护神,其信仰遍及福建全省、浙江南部、台湾等地。临水夫人崇拜起于古田,古田大桥的临水宫为其祖庙。

闽东还有一些独具特色的民间信仰。屏南就发现了全国罕见的猎神崇拜,车三公崇拜。

闽东的古人类崇拜遗迹。福安市城关阳头街尾码头对岸溪边有一座保存尚好的男根石雕,即石祖,据专家考证,确定为史前人类图腾崇拜物,生殖崇拜乃人类最早、最原始的崇拜之一,从此可见闽东文明由来已久。 很多人从北宋画家张择端作品《清明上河图》中认识了卞水虹桥,并认为这种造桥技艺已经失传,直到现代,闽东境内那保存良好的53座木拱廊桥撩开了它神秘的面纱,让世人惊叹,从此,中国桥梁文化便增添了光彩夺目的一章。 闽东廊桥文化

木栱廊屋桥是中国传统木构桥梁中技术含量最高的品类,又是世界桥梁史上绝无仅有的一个品类,如今仅在我国闽东北和浙南地区保存着100余座,我市有54座,为全国最多。 造型结构上:木栱桥上建廊屋,俗称厝桥,北宋《清明上河图》上所绘之桥有木栱却无廊屋。

从文字学角度看:廊—屋檐下的过道或独立有顶的通道。(辞海)厝—方言中指房屋。

从廊屋桥的功能看:1:作为桥,它具有一般桥梁的功能,是人们往来的通道;

2、作为廊屋、厝,它又具有以下几种功能:A过往行人休憩歇脚、遮风避雨的场所;B桥两岸居民休闲聚会的场所,打牌、下棋、聊天等;C收容庇护的慈善场所,或有行善之人定时烧水臵于桥中供过往行人饮用、洗涮,或让乞丐、流浪汉等有个寄居栖息的地方,或是客死的异乡人停尸待葬之处;D开展崇拜信仰活动的场所,桥上多设有神龛、神位,让人供奉、祭拜。

由此可见,称之“廊桥”不足以展现其精髓,而应谓之“廊屋桥”,或尊民俗“厝桥”。 也正是基于其高超的建筑工艺、独特的造型结构,特别是厝桥合一的多样功能,所以说它是世界桥梁史上独有的一个品类。

2006年闽东北廊桥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此外,闽东的名人文化、农耕文化、畲族文化、休闲娱乐文化、饮食文化、宗族文化等也都富有内涵、令人称道。 总而言之,闽东的先人们在悠久漫长、跌宕起伏的历史江河中,在指点山海、激扬文字的开拓进程里,为今人留下古朴厚实又多姿多彩、兼容并蓄又特色浓郁的文化积淀。回首追溯之际,浮现在我眼前的尽是一座座不朽的丰碑,面对他们,我始终谨怀着一颗虔敬之心

宗教文化

海洋文化

海洋文化

海洋文化

浅谈宗教文化

宗教旅游文化

东方宗教文化

泰山宗教文化

宗教文化:澳门宗教文化

温州海洋文化

闽东海洋宗教文化
《闽东海洋宗教文化.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闽东海洋经济 文化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