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高中古代怀古咏志诗词赏析1

发布时间:2020-03-03 18:29:0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高中古代怀古咏志诗词赏析教学

(一)

一.高考古典诗歌鉴赏复习考试大纲要求:

1.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2.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简单一点说就是思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艺术技巧的鉴赏与评价。

考生文化底蕴薄弱,鉴赏水平偏低,导致高考诗歌鉴赏题的得分率一直偏低。想要快速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首先就要抓特征、明类型。不同类别的诗歌在表情达意、节奏韵律等方面各有特点,按表达方式,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哲理诗;按格律,可分为古体诗、近体诗;按内容,可分为写景抒情诗、咏物言志诗、边塞征战诗、山水田园诗、咏史怀古诗、悼亡诗、讽谕诗等。每一种类型的诗歌自有其特征和规律,都能帮助我们鉴赏。这里就谈谈怀古咏史诗的鉴赏,以提升文化素养,同时提高备考的实效性。

二.“咏史怀古诗”专题教学价值

(一)“咏史怀古诗”的价值

余秋雨先生说:“中国传统文学中最大的抒情主题,不是爱,不是死,而是怀古之情、兴亡之叹。”

我国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江山胜迹,人物风流。尽管历史如大浪淘沙,但无数前人在历史舞台上叱咤风云,留下多少辉煌业绩,令人钦佩仰慕;留下多少经验教训,让人唏嘘感慨。于是以历史故事、古人事迹为题材的怀古咏史之作便出现了。

自古以来,历代文人志士所写的咏史怀古诗,以“文学的语言,史论的笔法;感人的形象,动人的议论;富于情韵的艺术境界,耐人寻味的哲理意绪”,深受人们的喜爱,成为我国古典诗歌宝库中不可或缺的内容,近年来的高考中也多有涉及。

从写作目的上看,咏史怀古诗不以咏写历史本事为主,更多的是以古证今,借史言志,书写情志。即诗人的写作目的不是咏史,也不是怀古,而是咏怀,咏古人而见己情,咏古事而刺现世,或是感慨个人遭遇,或是搏击社会现实,在咏史怀古中,蕴含着诗人“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无穷感慨。借咏史怀古伤己、感时、刺世、论史,“咏史”与“言志”的结合,体现了世人对现实政治的强烈关注。 从艺术价值上看,“诗”与“史”相结合,文学性和历史性达到了高度统一。 从艺术手法上看,“古”与“今”相结合,多维时空组合。所以手法多样,如虚实结合、对比、用典等,由于常常是临古迹吊古事,所以触景生情更是常常用到。 可见,咏史怀古诗既触及诗人心灵的最深处,又给人以历史的深邃感和凝重感,具有很高的鉴赏价值。在咏史怀古诗中诗人们对历史的处理往往是“攻其一点,不及其余”,使诗作文短意长、含蓄蕴藉,能在简短中给我们无限的哲思,认真研究对写作和认识都有极大的指导意义,所以有必要深入探究。

另外,咏史怀古诗既然是以历史为情感的载体,起点在古,而落点在今,那么我们也可以通过解读咏史怀古诗来了解诗人、走近诗人、解读诗人。

(二)教材中的咏史怀古诗分析

人教版和苏教版必修、选修教材及读本近年来都收录了很多咏史怀古诗词。如刘禹锡的《石头城》、《乌衣巷》、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王安石《桂枝香》(登临送目)、杜甫《咏怀古迹》、《蜀相》,李商隐的《马嵬》、江夔《扬州慢》、杜牧《泊秦淮》、《过华清宫》等。

教材主要选录了咏史怀古诗达到鼎盛时的唐、宋时期的代表作家和代表作品,有诗有词,或抒发感慨、或寄托哀思、或借古讽今、或发兴亡之叹,选材比较全面,但也比较庞杂,在体例编排上较随意零乱,缺乏系统性,没有形成咏史怀古诗有效的鉴赏体系,不论是教师教,还是学生学,都较为困难。基于此,很有必要重新对咏史怀古诗重新梳理。

(三)历年高考涉及的咏史怀古诗分析

恢复高考后的1985年,“诗歌”以知识型客观题的形式正式进入全国语文试卷,1990年“诗歌”则以能力型客观选择题的命题方式出现,2002年高考诗歌鉴赏题开始以主观表述的形式来考察学生的鉴赏能力,从识记到理解到鉴赏,诗歌鉴赏的难度在不断增加。

除了199

9、2000、2001三年的全国卷是现代诗歌鉴赏外,历年高考诗歌鉴赏都是选取古典诗词,具有鉴赏层级的1990年高考诗歌,始一亮相就是一首文天祥的咏史怀古诗《念奴娇》,自此,咏史怀古诗不断进入到高考语文试卷中。从1990年至今,考过的咏史怀古诗有: [1990年]元文天祥《念奴娇》

[1996年??全国]元代阿鲁威《蟾宫曲》

[2001年夏季上海市高考试题]宋辛弃疾《摸鱼儿》 [2004年青海卷(全国IIII)]五代??欧阳炯《江城子》 [2005年??天津)]南宋汪元量《湖州歌(其六)》 [2007(全国卷I)]宋朝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

[2007(浙江卷)]唐朝刘禹锡的《乌衣巷》、金人吴激的《人月圆》、元人赵善 庆的《[中吕]山坡羊·燕子》三首诗、词、曲不同体裁的咏史 怀古诗作比较

[2007(湖北卷)]唐朝吴融的《华清宫》和李约的《过华清宫》比较 [2007(江西卷)]晚唐诗人高蟾的《金陵晚望》和韦庄的《金陵图》比较 [2008(江苏卷)]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

[2009(重庆卷)]清代孔尚任的《【折桂令】问秦淮》 [2009(安徽卷)]元代舒的《小重山·端午》

在历届高考中,咏史怀古诗虽然不如“写景抒情”诗出现的频率高,但时间上跨度大,唐、宋、元、清时期的作品都有,体裁上涉及诗、词、曲,有代表作家的作品,也有普通作家的作品,内容上伤己、感时、刺世、论史也各有侧重,作为古典诗歌作品中的一类诗歌,咏史怀古诗自有它的个性特征和规律,如不对其进行梳理归纳,学生很难辨识,更不要说是鉴赏。而且一旦与其他类型的诗歌相混淆,鉴赏就会失去思路、方向和要领,更不得法。

(四)专题编排和教学依据

选材上,既要涉及不同时期的代表作家和代表作品,又要看到咏史怀古诗伤己、感时、刺世、论史等各种类型,即源流发展的脉络和思想内容的类别兼顾;同时既要看到其思想内容的类别,还要兼顾其艺术手法的多样。在以上基础上,编排体例上力图将单篇的、局部的、零散的知识进行勾连,进行“类”的总结提升,构建“咏史怀古诗”的知识能力模块,形成相对完整的知识能力体系,给学生一把解读诗歌的钥匙,授人以渔。专题编排力争达到体系完整、线索清晰、环节分明,从而让学生能够快捷有效地掌握咏史怀古诗的鉴赏方法,同时培养鉴赏诗歌的浓厚兴趣。

教学上,在思考领悟课内咏史怀古诗的基础上深入鉴赏,让学生能很好地了解咏史怀古诗的特征,掌握咏史怀古诗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及其源流发展;学习咏史怀古诗的解题方法与步骤,并能运用到实践中,适当联系高考。总之,本专题教学要做到“承前(课内)启后(高考)”,同时盘点历代咏史怀古诗的佳作,既瞄准高考,又提升素养。

山坡羊潼关怀古诗词赏析

古代钓鱼诗词赏析

高中诗词赏析

山坡羊 潼关怀古阅读诗词赏析

古代幽默诗词故事赏析

古代著名清明诗词赏析

古代情艳诗词赏析

古代情艳诗词赏析

诗词赏析1

咏史怀古赏析

高中古代怀古咏志诗词赏析1
《高中古代怀古咏志诗词赏析1.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