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隆德县农村庭院经济开发项目建议书

发布时间:2020-03-03 14:12:3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隆德县农村庭院经济开发项目建议书

一、项目名称:隆德县农村庭院经济建设项目

二、项目建设单位:隆德县农牧与科学技术局

三、项目建设地点:隆德县13个乡镇

四、项目建设年限:2009年-2012年

五、项目建设的总体目标任务

通过大力发展庭院经济,开发沼气的综合利用,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改善农村能源结构、农村环境卫生,基本遏制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提高农民的生活环境质量,达到农家生活清洁化、庭院经济高效化、农业生产无害化、产业结构合理化,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促进农村的小康建设,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1)减少植被破坏,促进生态建设,解决农户生活所需能源,巩固退耕还林(草)和天保工程成果,改善生态环境。(2)促进生态农业建设,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业生产由粗放生产向集约化生产发展步伐,增加农业生产中的科技贡献率,有效增加农民收入;发展以“一池三改”、“四位一体”为主的农村能源建设,既可避免畜禽养殖粪便污染,又能得到资源化利用,有效降低农药化肥的使用量,促进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通过暖棚圈舍建设,种草养畜,促进舍饲技术应用和养殖业发展。(3)建设庭院经果林,不但改善了农村环境,而且有效增加收入。(4)改进

1生活方式,提高文明程度。通过项目建设,改善农户生活环境,改变生活方式,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

六、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一)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1、政策机制可行

县委、县政府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成立了项目建设领导小组,组织协调全县农村庭院经济项目的建设与指导工作,制定发展规划,并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措施,加大资金和科技投入力度,长期把发展农村庭院经济作为农民脱贫致富的一项产业来抓,确保这项工作健康稳步发展。

2、技术条件可行

经过多年生产实践,全县培养造就出了一批专业技术队伍,目前全县有县乡两级农业科技、农村能源、畜牧技术、林业技术服务机构40余个,各类技术人员400余人,服务机构健全,技术力量雄厚,能够在设施种植、农村能源、暖棚圈舍建造及经济林建设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服务。而且,县农牧与科学技术局先后组织实施了隆德县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建设项目、宁南山区草畜产业建设项目等,培育了一批专业合作组织和农民经纪人队伍,为我县农村庭院经济项目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群众基础较好

由于近几年我县大力示范推广以设施农业、草畜产业、农村沼气为纽带的生态模式,收到了一定成效,当地农民看到庭院经济建设是一项投资小、见效快、收益高、风险小的好项目,农民尝到了甜头,使他们的科技意识普遍提高,接受新事物、

新技术的能力明显较高。对发展农村庭院经济的积极性越来越高。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发展农村庭院经济,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就业。发展农村庭院经济有利于农业生产从粗放增长向集约增长转变,加快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农村的产业升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发展农村庭院经济,提倡资源的多级利用和适度的外部投入,农产品产量和农产品质量都会有极大的提高,而农业生产成本会随之降低,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减少农业生产对工业品农药、化肥的过渡依赖,降低了生产成本。

2、发展农村庭院经济,可以促进农村环境的改善。发展农村庭院经济是对农业和农村生态系统的物质流向实行综合治理,对农村土、水、种、肥、药、电、油、柴、粮等各种生产要素进行统筹考虑,深度利用农村种、养业产生的废弃物和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废弃物,化害为利,变废为宝,真正实现“吃干、榨净、回归大地”,使农村的生活环境得到改善。

3、发展农村庭院经济是加快生态环境建设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按照“资源化、无害化、生态化”的原则,以沼气为纽带,形成“前促养殖,后带种植”的匹配关系,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户为单位,因地制宜开展沼气综合利用,并结合农村“一池三改”建设,人畜粪便经沼气发酵后成为无害化的优质有机肥料,可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沼液喷洒果树以增强抗逆性。沼渣肥田或种菜,提高产出率,实现多层次利用农业废弃物资源,显著地增加农民收入。沼气可供农户烧饭点灯,为农民提供安全、清洁的优质能源,改善农村居住环境,

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因此,建立和推广农村庭院经济既可以提高养殖业科技含量,同时可有效利用农村再生能源,减少环境污染,实现经济和生态双赢的目的,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不可少的环节。

七、项目建设的内容及规模:

(一)2009年-2012年建设内容及规模

1、畜牧业项目:新建标准化暖棚圈舍15000座,投放饲草加工机械15000台。

2、农村能源建设:建设“一池三改”工程2000座,“四位一体”工程1000座。

3、林业建设:栽植经济林10000亩。

(二)2009年建设内容及规模

1、畜牧业项目:新建标准化暖棚圈舍4000座,投放饲草加工机械4000台。

2、农村能源建设:建设“一池三改”工程500座,“四位一体”工程250座。

3、林业建设:栽植经济林3000亩。

八、项目建设的投资概算和资金筹措方案

(一)投资概算及资金筹措

项目概算总投资10700万元,其中申请国家投资3350万元,自筹资金7350万元。其中:

1、畜牧业项目:共需资金9000万元。其中新建标准化暖棚圈舍15000座,每座投资0.5万元,需资金7500万元;投放饲草加工机械15000台,每台投资1000元,需资金1500万元。

2、农村能源建设:共需资金1260万元。其中修建“一池三改”2000座,每座投资2800元,需资金560万元;建设“四

位一体”1000座,每座投资7000元,需资金700万元。

3、林业建设:栽植经济林10000亩(每亩栽植55株),每株投资0.0008万元,需资金440万元。

(二)2009年投资概算及资金筹措

2009年需投资2847万元,其中申请国家投资897万元,自筹资金1950万元。其中:

1、畜牧业项目:共需资金2400万元。其中新建标准化暖棚圈舍4000座,每座投资0.5万元,需资金2000万元;投放饲草加工机械4000台,每台投资0.1万元,需资金400万元。

2、农村能源建设:共需资金315万元。其中修建“一池三改”500座,每座投资2800元,需资金140万元;建设“四位一体”250座,每座投资7000元,需资金175万元。

3、林业建设:栽植经济林3000亩(每亩栽植55株),每株投资0.0008万元,需资金132万元。

九、项目建设的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

项目实施后,经测算,每座“一池三改”户年增收500元、“四位一体”户年增收2000元、修建暖棚圈舍进行肉牛专业化生产户年增收2000元,经济林每亩年增收5000元,可为全县年增收8000万元。农业生产方式由传统农业的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农户经营规模扩大、农民收入中现金收入比例增加,使得农业的市场化程度提高。

(二)生态效益

该项目的实施,沼气池对人和畜禽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减少传统种植、养殖对生产生活环境造成的污染;沼渣、沼液替代农药、化肥,不仅提高农产品的质量,而且有利于改良土

壤、保护水源,使用沼气可以基本满足农民生活能源的需要,不再砍柴打草,破坏植被,避免水土流失,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减少生物质能的消耗、实现可持续发展发挥积极作用,生态环境趋于良性循环。结合封育、退耕还林措施,形成以畜草为主导产业的新型产业格局。

(三)社会效益

通过项目建设,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促进农村社会稳定的政治效益。项目以农户为基本单位,通过政府补贴到户的方式帮助农民建池及配套改造生产、生活设施,是一项让农民能够直接得到实惠的富民措施。有效地提高了党在农民心中的威信;农村庭院经济模式的推广,使农民经济收入大大提高,从根本上解决了贫困问题,人们安居乐业,民族团结,经济社会全面进步;有效降低农药化肥使用量,促进了农产品生产无害化,为改善农产品品质和质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十、项目前期工作内容及进度

项目已完成项目规划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等前期工作。

隆德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总结

农村合作养鸡项目建议书

农村沼气国债项目建议书

农村合作养鸡项目建议书

农村劳务经济开发工作总结(上报)

庭院设计:农村庭院经济

项目建议书

项目建议书

项目建议书

项目建议书

隆德县农村庭院经济开发项目建议书
《隆德县农村庭院经济开发项目建议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