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征的对比

发布时间:2020-03-03 16:58:3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征的对比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即从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21世纪中叶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的整个历史阶段,并且我国十三大、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都分别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做出了分析并加以落实。下面我们就来对比一下不同阶段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征。

首先党的十三大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社会。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党的十三大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逐步贫穷、摆脱落后的阶段;是由农业人口占多数的手工劳动为基础的农业国,逐步变为非农业产业人口占多数的现代化的工业国的阶段;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变为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阶段;是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发展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体制的阶段;是全民奋起,艰苦创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阶段。

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更深入更明确地指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和历史地位,并在此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与之相适应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纲领。十五大强调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二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业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三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四是由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科技教育文化落后,逐步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五是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六是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七是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八是广大人民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九是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

2002年10月,十六大党章把总纲部分的“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提法,修改为“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样修改,进一步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整个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漫长历史过程中的初始阶段,要求全党同志要从这个中国最大的实际出发,树立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2007年2月,温家宝总理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一是生产力的不发达,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不够完善和不够成熟。并由此概括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两大历史任务,一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极大地增加全社会的物质财富;二是逐步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极大地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和促进社会和谐。

党的十七大从八个方面分析和概括了新阶段性特征。第一,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第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同时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将面临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第三,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统筹兼顾各个方面利益难度加大;第四,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同时农业基础薄弱、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第五,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扎实贯彻,同时民主法制建设与扩大人民民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政治体制改革需要要继续深化;第六,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跃的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要

求;第七,社会活力增强,同时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新课题;第八,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是占优势的压力长期存在,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增多,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求更高。

党的十八大强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报告还强调“三个没有变”,强调“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推进任何方面的改革发展都要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牢牢把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对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意义。认清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是正确提出和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关键,是推进改革和谋划发展的基本依据。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们党从社会性质和社会发展阶段上对我国国情所作的总体性、根本性判断。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从我国实际出发,首先要从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所谓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包括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整个历史阶段。

总体上看,我国已进入发展关键期、改革攻坚期和社会矛盾凸显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国的发展既有巨大空间,也面临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巨大压力;既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对各种严峻考验和挑战。正如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我们只有全面准确地认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才能从全局上和总体上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前进的方向;只有客观深入地分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不同时期显现的阶段性特征,才能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和政策。我们一定要牢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认清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性、长期性、艰巨性,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教学案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实事求是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征的对比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征的对比.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