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玉米机收保护性耕作技术要点

发布时间:2020-03-02 07:44:0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秋季玉米机收保护性耕作技术要点

一、玉米机械化联合收获技术。玉米机械化联合收获技术就是利用机械方式一次进地完成摘穗、输送、集箱、秸秆直接粉碎还田等作业的农机化技术。全市重点推广应用秸秆还田型玉米联合收获机。技术要求:籽粒损失率≤2%,果穗损失率≤3%,籽粒破碎率≤1%,割茬高度≤8cm,秸秆切碎长度≤5cm,秸秆抛撒不均匀率≤20%。

1、适时收获:玉米完熟期收获,一般在9月中、下旬。

2、选择机械:选择与玉米种植行距相适应的机型,提高作业质量。

3、作业条件:收获时玉米结穗高度≥35cm,玉米倒伏程度<5%,果穗下垂率<15%。

4、割茬高度一致,秸秆抛洒均匀。

5、安全作业:作业中,地头拐弯、倒车时,要提升秸秆还田机,操作人员不要接近旋转部位。

二、小麦深松施肥免耕播种技术。小麦深松施肥免耕播种技术就是机械一次进地完成苗带旋耕、起垄筑畦、间隔深松、分层施肥、播种镇压等多项作业的机械化技术。技术要求:深松深度25~30cm可调,小麦播种深度3~4cm,底肥和种肥施肥量每亩20~70kg可调,底肥均匀施在两行小麦中间地下12~20cm之间,种肥施在种子下方3~5cm处,播种质量符合国家标准,播后镇连续压。

1、播前秸秆粉碎还田:用机械将玉米秸秆粉碎还田,秸秆粉碎长度≤5cm,抛撒不均匀率≤20%。

2、深松深度:长深松铲30cm,短铲25cm,长、短深松铲每年进行交换。

3、施肥量:根据地力基础确定底肥施肥量,一般占总施肥量的50%-60%。

4、调整播种深度:通过试播,调整每行的播深,要做到均匀一致。

三、小麦机械化免耕施肥播种技术。小麦机械化免耕施肥播种技术就是在秸秆还田覆盖的情况下,不耕翻土壤,采用免耕施肥播种机具一次完成开沟、施肥、播种、覆土、镇压等多项工序的农机化技术。技术要求:播种量10 kg/亩左右;施肥量35kg/亩左右,肥料在种子下方3~5cm处,无重播、漏播,播后适度连续镇压。

1、秸秆还田覆盖:用机械将玉米秸秆粉碎均匀覆盖地表,玉米秸秆切碎长度≤5cm,秸秆覆盖率≥30%,抛撒不均匀率≤20%。

2、选择优良品种:选择分蘖能力强的优良品种,如烟农

19、济麦

19、济麦20、济麦22等。

3、适期作业:根据土壤墒情,播期在10月1日~15日。

4、规范作业:小麦播深3cm左右,宽幅播种苗带宽10~12cm,播后镇压。

四、土壤机械化深松技术。土壤机械化深松技术就是用深松机进行不翻土、不打乱原有土层结构的土壤疏松农机化技术。技术要求:作业深度35cm左右,作业后地表平整、无漏松和重松,适度连续镇压。

1、适墒作业:作业时土壤含水量15%~22%时为宜。

2、作业时间:在玉米收获后、小麦播种前,松后及时播种,以免大量失墒。

3、作业深度:因地制宜,以打破犁底层为原则,一般35cm左右。

4、深松方式:保护性耕作地块宜采用单柱式间隔振动深松机,作业后及时进行免耕播种作业。传统耕作地块宜采用深松旋耕联合整地机,也可选用单柱式振动、单柱带翼、异型铲深松机,以保证表土全部松动,利于小麦播种。

保护性耕作技术实施要点

菏泽市农机局玉米收获保护性耕作实施方案

保护性耕作事迹材料

保护性耕作工作总结

保护性耕作研究进展

保护性耕作总结

保护性耕作总结

保护性耕作基本知识

玉米机收工作总结

农机局保护性耕作工作总结

玉米机收保护性耕作技术要点
《玉米机收保护性耕作技术要点.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