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废墟(教案)

发布时间:2020-03-02 20:07:5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废墟》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历史,理解历史悲剧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理解废墟对现实的指向。

2、懂得作者严谨的行文思路、思想结构。

3、品味文章深刻而富有哲理的语言风格。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作者严谨的行文思路,思想结构

难点:对文章中内涵丰富的语言的理解和把握。

【课时安排】2课时

一、导入:

什么是废墟?(释义:城市、村庄遭受破坏或灾害后变成的荒凉地方。)

我们很自然地联想到“北京有圆明园,南京有古城墙,苏州有古城门,唐山有大地震留下的痕迹„„”

圆明园1709年,清朝康熙帝把该园赐给四子胤祯(后来的雍正帝),并赐名圆明园。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位皇帝150多年的经营,集中了大批物力,役使了无数能工巧匠,倾注了千百万劳动人民的血汗,把它精心营造成一座规模宏伟、景色秀丽的离宫。

清朝皇帝每到盛夏就来到这里避暑、听政,处理军政事务,因此也称“夏宫”。

圆明园周围连绵10公里,由圆明园、万春园、长春园组成,而以圆明园最大,故统称圆明园(亦称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属园,分布在圆明园的东、西、南三面,其中有香山的静宜园、玉泉山的静明园、清漪园(后来的颐和园就是在此基础上建造起来的)等,全园面积合计5000多亩。

圆明园不仅汇集了江南若干名园胜景,还创造性地移植了西方园林建筑,集当时古今中外造园艺术之大成。园中有宏伟的宫殿,有轻巧玲珑的楼阁亭台;有象征热闹街市的“买卖街”,有象征农村景色的“山庄”;有仿照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有仿照苏州狮子林的风景名胜;还有仿照古代诗人、画家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等。可以说,圆明园是中国劳动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结晶,也是中国人民建筑艺术和文化的典范。不仅如此,圆明园内还珍藏了无数的各种式样的无价之宝,极为罕见的历史典籍和丰富珍贵的历史文物,如历代书画、金银珠宝、宋元瓷器等,堪称人类文化的宝库之一,也可以这样说,它是世界上一座最大的博物馆。

19世纪中期英法等国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为了掠夺更多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加紧向海外殖民扩张,于1840年以中国禁烟运动为借口,悍然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由于中国封建制度的腐朽和清政府的腐败,中国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惨败,西方资本主义各国强迫清朝政府签订了第一批不平等条约,从中国攫取了赔款、协定关税、等许多特权。英国资产阶级以为通过这些不平等条约就可以把大量的商品倾销到中国,但事不遂愿。于是,为了迫使清朝政府开放更多的商埠,进一步控制中国海关,加强对清政府的控制, 1857年,英国、法国找借口联合出兵侵略中国,侵占广州后,继续进犯北京,咸丰皇帝吓破了胆,派他六弟恭亲王奕为钦差大臣,留守北京,主持和议,自己带着后妃、皇子、亲王和一批大臣,慌忙逃到热河行宫(今河北承德避暑山庄)。

英法联军兵临北京城下。根据俄国外交官伊格纳提耶夫提供的情报:中国清朝皇帝正在西北郊的圆明园。于是,英法联军进犯圆明园。10月6日,英法联军闯进圆明园,立即疯狂地进行抢劫。英法侵略军把圆明园抢劫一空之后,为了消赃灭迹,掩盖罪行,竟下令烧毁圆明园。大火连烧3昼夜,使这座世界名园化为一片焦土。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本意是将其夷为平地,但是由于圆明园园子的面积太大,景点分散,而且水域辽阔,一些偏僻之处和水中景点幸免于难。据同治十二年(1873年)冬查勘,园内尚存有建筑13处。如,圆明园的蓬岛瑶台、藏舟坞,绮春园的大宫门、正觉寺等。

第二次火烧圆明园是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再次放火烧圆明园,使这里残存的13处皇家宫殿建筑又遭掠夺焚劫。

这场浩劫,正如法国著名作家雨果所描绘和抨击的那样: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夏宫,一个进行抢劫,另一个放火焚烧。胜利原来可以成为强盗。

小结:所以,废墟是历史遗留下来的疮疤,让人难看更难受,敬而远之,视而不见。

同学们可不可以用几个形容词来形容一下自己心目中的废墟? 古老(年代久远)

破损

然而,在当代学者、散文大家余秋雨先生笔下、眼中的废墟又应该是怎样的历史定位?有怎样的现实指向?今天的我们又应该如何对待废呢?

接下来课文《废墟》的学习可能会让我们对这些问题有一个更为理性的认识、更为全面的了解和把握。

1、作者简介

余秋雨,当代文艺理论家,散文作家。1963年考入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1967年毕业留校任教。“*”结束后为该院讲师、教授,并曾任副院长、院长职务。主讲美学、中国现代文学史、戏剧理论史等课程,所著《戏剧理论史稿》、《戏剧审美心理学》、《中国戏剧文化史述》、《艺术创造工程》分获全国戏剧理论著作奖、国家文化部优秀教材一等奖等奖项。1987年获国家科委、文化部授予的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

90年代后开始“文化大散文”的创作。散文集《文化苦旅》为他带来不虞之誉,被称为学者型散文创作,与后出的系列散文《山居笔记》同受境内外华文文学界称赏,此外散文集有《霜冷长河》、《千年一叹》。

2、关于《文化苦旅》

此书曾经获得上海市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台湾联合报读书最佳书奖,金石堂最具影响力的书奖,上海市出版一等奖等。 余秋雨近年在国内外讲学和考察途中写下的系列散文。全书的主调是凭借山水风物以寻求文化灵魂和人生秘谛,探索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人格构成。作者依仗渊博的文学和史学功底,丰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艺术表现力写下这些文字,不但揭示了中国文化的巨大内涵,而且开创了当代散文风格的崭新范例。

3、余秋雨与马兰

1984年春节联欢晚会上,二十来岁的她,剪着短短的头发,穿着格子短裙,整个人清纯得就像一朵馨香的兰花。她一开口,声音甜美,唱腔婉转,顿时技惊四座,引起了全国人民的关注——黄梅戏演员马兰。此后她的舞台形象也深入人心,《西厢记》、《红楼梦》、《女驸马》、《梁山伯与祝英台》,一直到后来在电视剧《严凤英》里成功地扮演严凤英等,她因此而获得了全国电视剧飞天奖最佳女主角,金鹰奖最佳女主角。她把黄梅戏的美酣畅淋漓地展现给观众,观众也因此记住了黄梅戏,记住了马兰,一跃成为中国最知名的黄梅戏演员。

当年曹禺看了她的戏后,曾对她说,马兰,为什么你在舞台上这么亮?!马兰,她是用自己的人生积累和全部的生命能量,来展现剧中人物的光彩,她在台上,就有了一种摄人心魄的亮度。后来,马兰离开安徽的黄梅戏剧院,离开她的舞台,观众们遗憾之余,将过错推到马兰最亲近的人们身上,怪安徽人没有留住马兰,怪余秋雨从舞台上带走了马兰,实在是一种无奈。

这时候的余秋雨虽然已经是上海戏剧学院的院长,但在民间的名气却远逊于马兰。他们的相识、相知、到相爱是缘于一本书。有一次,艺术界的一位老专家送给马兰一本余秋雨的理论著作《艺术创造工程》,并叮嘱她:“艺术工作者一定要读读这本书。”

就是这本书让24岁的马兰认识了40岁的余秋雨。读了这本书后,马兰就被作者的睿智和学识深深吸引和折服了。 马兰后来回忆:“我当时想,这本书的作者肯定是一位阅历丰富、满头白发,甚至可能带着点学究气的老先生。如果有机会的话,我倒是很想认识这位余秋雨老先生。”

不久,马兰去上海演出《遥指杏花村》,当时她冒昧地打电话邀请余秋雨去看。《遥指杏花村》的演出很成功,谢幕的时候,马兰四处张望,盼着余秋雨出现。这时,一个中年人健步登台嘹亮地招呼她:“嘿,马兰,我就是余秋雨!”其实余秋雨对这位黄梅戏演员也仰慕已久了。

马兰被他的学问、智慧、人格魅力打动了,很快余秋雨和马兰结婚了。余秋雨比马兰整整大了16岁,“老夫少妻”式的结合曾经引来过许多人的流言蜚语,但他们却没觉得两个人有差距。

他们的思维方式、人生观念和艺术观念已经成为了完全一致的人,他们既是夫妻,又是艺术伙伴,他们都非常尊重对方的父母,余秋雨这样说过:“我的文化活动跟我的专业有关,也跟我太太的专业有关。”

平日里,他们经常手拉手去菜市场买菜,共同看双方父母,请朋友吃饭;闲暇时,两人就在家中一起观看外国戏剧表演录像,或者互不干扰地阅读自己喜爱的书籍;节庆日,余秋雨常常喜欢拉妻子出门找个有情调的地方用餐,在那里,两人就像热恋中的情侣。

二、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内容(检查预习)

①生字词

②浏览课文,思考问题:

▲余秋雨先生笔下的“废墟”是否是刚才我们自己心目中的废墟呢? 明确:不是

读完课文我们可以知道,作家笔下的“废墟”有我们心中那种废墟的影子,但却有特定的、更丰富的文化内涵。

▲究竟什么是废墟?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废墟?请找出相关的内容部分。

(一)什么是废墟?

(含义)

如何对待?

(二)

(态度)

(三)

(四)总结课文

过渡:那它究竟有怎样的文化内涵?下面我们一起去文中找寻。

三、分析课文 有关资料:

黄鹤楼 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长江边的蛇山上。蛇山又称黄鹄山、黄鹤山。黄鹤楼是我国江南三大名楼之一(湖南的岳阳楼,江西的滕王阁),有“天下绝景”之称。

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期,以后各代屡毁屡建。仅明清两代,就被毁7次,重建和维修了10次,因有“国运昌则楼运盛”之说。清光绪十年(1884年),黄鹤楼为一场大火焚毁。至1985年,新建的黄鹤楼又屹立在长江之滨。

历史上的黄鹤楼轩昂宏敞,瑰丽无比,是文人骚客登临行吟之胜地。崔颢、李白、白居易、贾岛、陆游等,都先后到此游乐,吟诗作赋。其中以崔颢的《黄鹤楼》诗最负盛名,被称为唐人七律之首。

古黄鹤楼“共分3层,计高92丈,加铜顶7尺,共成九九之数”。新黄鹤楼比旧楼更为壮观,它高sl.4米,共5层,比古楼高出近20米。主楼建筑面积4,000多平方米。新黄鹤楼的建筑特色是各层大小屋檐交错重叠,翘角飞举,宛如展翅欲飞的鹤翼。楼层内外绘有以仙鹤为主体,云纹、花草、龙凤为陪衬的图案。

登楼眺望,视野开阔,远山近水一览无余。“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诗中的意境,深远隽永,耐入寻味。

滕王阁

江南三大名楼,但结构差不多,功能又相仿的”滕王阁”为何独独称“阁”不称“楼”呢?

在古代楼和阁是有区别的。楼比较大,从地基一直砌上去。而阁多为房或楼的附属设施,面积比较小。

楼比较大,比较正规,而阁多为附属设施,所以面积比较小。

滕王阁有名是它的气势,而不是因为它的面积。 滕王阁巍然耸立于赣江之滨,是一座声贯古今,誉播海内外的千古名阁,素有“西江第一楼”之称。

滕王阁因滕王李元婴始建而得名。李元缨,唐高祖李渊的第22子,唐太宗李世民之弟,贞观十三年(639年)六月受封为滕王,后迁到洪洲(南昌)任都督。在南昌他别无建树。唯在唐永徽四年(653年)于城西赣江之滨建起一座楼台为别居,此楼便是“滕王阁”。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初唐诗人王勃在唐高宗上元二年(675年)所写《滕王阁序》中的句子。千百年来,阁内因序传名,序以阁流芳,为南昌凭添了多少风流。

滕王阁自唐初创建以来,迄今已有1300年,在这漫漫的历史长河中迭遭废兴达28之多,第29次兴建奠基于1983年,竣工于1989年重阳节。 所以,现在的滕王阁是后人修的。

重建的滕王阁坐落在赣江与抚河故道的汇合处,占地4.3公顷。背城临江,濒临南浦,面对西山,视野开阔,距唐代阁址仅百余米,不失王勃《滕王阁序》中的意境。这次重建,采用宋朝式样,突出背城临江的、瑰玮奇特的气势。阁高57.5米,明三层暗七层,加上两层底座一共九层,琉璃绿瓦,鎏金重檐,雕花屏阁,朱漆廊柱,古朴高雅,蔚为壮观。主阁南北两侧配以“压江”、“挹翠”二亭,与主阁相接。主阁之外,还有庭园、假山、亭台、荷池等建筑,无论从高度、体积、占地面积还是从建筑风格来看,滕王阁均可列为全国主要古典楼阁建筑之一。

(一)第一部分

1、浏览第一部分,找出一句能反映作者对待废墟的态度的句子。 “我诅咒废墟,我又寄情废墟”

2、为什么“我诅咒废墟,我又寄情废墟”呢?这两种态度、感情矛盾吗?请在文中找出相关语句来回答。

明确:边找答案边分析课文(第2-6段)

重点理解句意:

①“废墟是进化的长链。”

②“废墟是垂死老人发出的指令。” ③“废墟就是建筑的黄叶。”

3、理解文眼句的含义

4、结合课文,文中“废墟”一词的含义是什么?(见“阅读提示”)

表象

古代建筑的残留遗址

意蕴

历史的见证 进化的长链 古代文化的表征等

过渡思考:此部分最后一句话的作用 明确:过渡句

引出了下文对废墟态度的思考。究竟应该是“刷新”“修缮”还是“重建”呢?

(二)第二部分

1、自由浏览课文,思考问题:

①我们究竟应该如何对待废墟?找出一个概括性的句子 “还历史以真实,还生命以过程”

②作者对待废墟的态度具体又是怎样的?也请找出相关语句。

2、我们为什么要“还历史以真实,还生命以过程”?这句话是如何得出来的?

(分析第1-3段)

①作者对古代文化遗址的态度如何?对古代文物的态度又如何?

(第

1、2段“不能设想”)

②祖母的“皱纹”、老者的“白发”与废墟有什么关系?作者是怎样看待它们的? 明确:类比

间接表明作者对废墟的态度:刷新过于伪诈

3、分析最后三段

①作者认为什么样的废墟值得留存?联系课文内容,尽可能用原文的字句组合成句回答。

②齐读倒数第二段,思考:

●作者认为废墟可不可以修缮、重建? ●如果可以,那有没有什么前提条件?

③作者说“在废墟上打地基,让人心痛”,为什么? 小结:总之,“不管是修缮还是重建,对废墟来说,要义在于保存。” ④朗读最后一段,思考:作者对于再造圆明园持什么态度?

明确:作者坚决反对重建

⑤结合段意,如何理解“昨夜的故事”、“前夜的残梦”、“今日的游戏”?

小结:第二部分主要是针对废墟的历史文化价值,提出我们对待废墟要“还历史以真实,还生命以过程——这就是人类的大明智。”

(三)第三部分

过渡:中华民族步履蹒跚,灾难深重,历经沧桑,所以中国历史充满了悲剧,但中国人却怕看悲剧,喜欢看有大团圆结局的悲剧,因为可以得到情绪的安慰。我们知道废墟是历史的见证,所以废墟其实也是悲剧,有着丰富的悲剧文化价值。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第三部分,看看我们又应该如何对待有着丰富悲剧文化价值的废墟?

1、浏览课文,找出能表明对待废墟的态度的语句 “不必要遮掩”——正视

不能“驱逐”——保留

2、思考:为什么“废墟不必要遮盖”?联系课文寻找答案

3、理解“废墟二字,在中文中让人心惊肉跳。

4、找出本部分的中心句

过渡:看完了废墟的历史文化价值和悲剧文化价值,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下它的现代文化价值。

(四)第四部分

1、齐读最后一部分,思考:废墟的留存对于现代有什么意义?找课文原句回答

(理解“废墟的留存,是现代人文明的象征”)

2、为什么说“古代的废墟,实在是一种现代构建”?

小结:既然如此,那我们就应该宽容、大度地接受废墟,并要“挟带着废墟走向现代。”(理解句意:揭示主旨)

四、总结课文 过渡:(结合板书)本文叙议结合,层层深入,思路明晰。先阐明了废墟的内涵,后阐述了对废墟的态度,最后阐明了废墟留存的意义。

1、废墟的含义、课文的主旨(见“阅读提示”)

2、写作特色

①散文的形散神不散(见“阅读提示”末句) ②表达方式灵活多样

叙议结合,以论说为主(语言含蓄隽永,富含哲理) 句式长短相间,错落有致 比喻、拟人的修辞

《废墟的召唤》教案

废墟的召唤教案

教案 <废墟的召唤>

《废墟的召唤》教案

《废墟的召唤》教案

《废墟的召唤》教案

《废墟的召唤》教案1

废墟之上

《废墟的召唤》和《家》教案

胡同文化、废墟的召唤教案

废墟(教案)
《废墟(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