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全面安全管理体系构建探索

发布时间:2020-03-03 07:17:2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全面安全管理体系构建探索

摘要:近年来,我国安全生产形势严峻,事故频发突显安全管理基础不够扎实的问题。从“强化安全意识 树立安全理念”、“健全安全制度 提高执行力度”、“优化技术措施 提升本质安全”、“深化隐患排查 加强闭环管理”四个方面,阐述如何立足安全、夯实基础,构建全面安全管理体系。

关键词:安全生产;闭环管理;长效机制

近年,我国的安全生产形势可谓“总体稳定好转,形势依然严峻”。全国上下对安全生产工作越来越重视,也采取多种措施解决安全生产突出问题,令安全生产事故数量和死亡人数持续下降,大部分地区和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状况稳定好转。但是,事故总量仍然偏大,重特大事故频发的事实凸显出中国安全生产形势依然十分严峻。2013年5月20日,位于山东省章丘市的济南科技有限公司乳化震源药柱生产车间发生爆炸事故,造成33人死亡、19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6600余万元;2013年5月31日,中储粮黑龙江林甸直属库发生大火,直接经济损失300余万元;2013年6月3日,吉林宝源丰禽业有限公司主厂房发生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共造成121人死亡、76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1.82亿元。

不少企业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意识淡薄,一味追求生产而忽略安全,存在“经济利益至上”的思想;在安全生产运行体制上,存在着安全监管效力衰减、安全生产措施弱化的痼疾,存在着基层工作不落实,基础工作不牢固的病根;员工安全意识淡薄,存在着侥幸心理、盲目蛮干的现象存在严重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的“三违”现象等等,一句话概括,就是“安全管理基础不扎实”。在这样的背景下,阐述如何立足安全、夯实基础,构建全面安全管理体系。

1.企业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违规生产、违章作业问题比较突出。一是由于隐患排查治理的系统性、有效性不足,存在生产经营设施、装置违规运行或不达标问题,且没有纳入隐患整改范围。二是对动态管理隐患监管不到位,导致安全状况频发,安全事故事件反复出现。三是预防性隐患排查治理机制未健全,安全监控、治理重点不够明确,针对性和有效性有待进一步加强。四是各类技改施工任务较为繁重,期间交叉作业、危险作业多,少数企业与相关方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时,只有通用性要求,没有针对具体的危险源及其控制措施进行交底和监督管控,安全风险依然较高等。

(2)体系有效运行及闭环管理存在问题。一是安全体系有效运行有待进一步加强,体系文件未得到切实执行,安全痕迹化管理不规范。二是安全管理工作没有形成闭环。

(3)安全生产基础设施存在薄弱环节。一是对消防报警、灭火系统、安全监控等安全技术设施配置不到位、管理不规范,如部分卷烟厂滤嘴辅料仓库未按规定配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消防泵房内的消火栓生锈未及时维护保养。二是生产设施配置或管理存在明显缺陷。如卷烟仓库安全装置配置和安全管理不达标,存在电气线路铺设不规范,线路未穿管,没有接地保护、配电柜无配电系统图等问题。三是相关方作业场所安全基础设施明显薄弱,工器具陈旧老化、安全设备设施连锁装置失效,操作安全法规、标准无法得到全面落实,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4)对特种设备和危险作业管理不到位。一是企业特种设备管理不到位,相关记录不齐全。部分企业防护用具没有配备齐全,台账不完善;特种设备管理台账不完善、更新不及时,特种设备未及时取得检验合格证,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违章操作;生产现场配电箱电气线路不规范,绝缘用具配置不足、绝缘工具未定期检验等。二是对安全技术要求不清晰,对危险性控制管理措施不到位。危险作业审批记录不规范;对动火作业未进行分级管理、审批时间不符合规范要求;登高作业审批单上无作业人员姓名和特种作业证号码,相关作业人员证件过期未及时复审。

2.企业全面安全管理体系实施

(1)强化安全意识,树立安全理念是安全生产管理的前提和基础。形成一套系统的安全理念体系,依靠全员上下的共同努力,领导重视、员工认同,形成合力。

一是牢固树立三种安全观:“安全第一”的哲学观。在生产活动中要把安全工作放在第一位,尤其是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时,生产要服从安全;“安全就是效益”的经济观。实现安全生产,保护职工的安全与健康,不仅是企业的工作责任和任务,而且是保障生产顺利进行、企业效益实现的基本条件。安全不仅能“减损”而且能“增值”,这是企业主要负责人应建立的“安全经济观”;“预防为主”的科学观。“预防为主”就是要做到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在事前就要想到“可能会出什么事,如果出了事怎么办”,做好预防工作,采用超前管理、预期性管理的方法,由事后处理型到事前预防型转变。这样才能真正预防事故,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二是构建安全文化理念体系:重视安全文化理念,安全文化理念应富有特色、内涵丰富、易于记忆、便于理解,包括安全承诺、安全价值观、安全使命、安全愿景、安全方针、安全目标等;做好安全文化理念的宣贯,通过板报、电视、刊物、网络、培训班、研讨会等多样的形式,对全员进行宣传教育,让员工真正理解并铭记于心;安全文化理念固化,让员工处处能看见、时时有提醒,外化于形,固化于心,让安全成为一种习惯。

三是领导重视,逐级推进。领导层应当以有形的方式表达对安全的关注,在安全生产上真正投入时间和资源;制定安全发展的战略规划以推动安全承诺的实施;不断加强安全管理能力和技能水平;对安全实践或实施过程的定期审查,积极质疑安全问题。管理层应起到示范和推进作用,形成严谨的制度化工作方法,营造有益于安全的工作氛围,培育重视安全的工作态度。

(2)健全安全制度,提高执行力度是安全生产管理的有力抓手。伤亡事故中70%以上是由于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等规章制度执行不到位的行为造成的。制定了健全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体系,还需要依靠切实有效的执行,才能确保安全管理制度的有效落实。

一是要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高驾驭安全工作能力。加强安全教育培训,解决“知”和“会”的问题,形式与内容结合,让员工喜闻乐见、主动参与;针对不同文化层次、不同岗位、不同工种,合理安排课程,做到规模适宜、内容对口、学而能用;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培训,牢固掌握安全技术知识和安全操作规程,抓好事故预案演练,提高应急救援、排除险情的技能。

二是要推行人性化安全管理,提高安全工作效率。通过安全道德引导、理解、认同、尊重关爱人性化因素,调动人的激情和活力,使每个员工的安全工作能力得到最佳发挥,自身安全价值得到最大体现,从而产生巨大的安全生产凝聚力和创造力;通过安全道德约束来限制人性弱点,减少安全工作中的错误,提高安全工作效率。

三是要建立执行检查机制,促进执行有效长效。建立考核和奖惩的执行检查机制,把安全生产执行情况与薪酬、奖惩、晋升、考审结合起来,促发全员的执行热情,使执行有效和长效。

四是要讲究执行方法,提高执行力度。复杂过程简单化,简单化的东西量化,从而达到可衡量性;把量化的因素流程化,把流程化的因素框架化。

(3)优化技术措施,提升本质安全是安全生产管理的有效武器。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除了人的不安全行为,就是物的不安全因素。不安全因素存在于设计、制造及使用的各个环节。因此,优化安全技术措施,不断提升本质安全水平,能够有效规避安全风险,预防事故的发生。

加大安全投入,推进技术进步,采取科学的管理方式和手段,采用科技含量较高、安全性能可靠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抓好企业安全技术改造工程,淘汰落后的特别是危及安全的工艺技术和设备。提高企业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水平,保证企业的设备、设施和所有安全生产条件在达标的基础上,始终保持在安全、良好的运行状态。

(4)深化隐患排查。日常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中,常常存在这样的问题:安全检查有时流于形式,隐患排查不够深入、全面、彻底,达不到良好的效果对隐患的分析不足,忽视归类、总结等工作;隐患的责任界定不够清晰明确,会增加隐患整改跟踪管理的难度;隐患整改时限不够严格,整改工作拖延;整改后验收程序不严格,部分隐患在检查后没有追踪管理,整改效果如何、问题是否得到有效控制、整改方法是否存在问题没有一个很好的评价;隐患考核不严格,落实不到位。因此,需要应用科学的方法对隐患治理工作进行有效管理,在隐患排查治理中应用闭环管理模式,建立一个系统的控制流程,实现系统的管理。

如图1,即为五个阶段的隐患闭环管理模式,强调以验收和考核作为整个流程关闭的要素,在没有关闭期间,该隐患将被作为持续监控的对象。

[辨识排查][隐患分析][整改落实][验收评价][绩效考核]

图1 隐患闭环管理模式

①隐患辨识排查。一是要建立隐患排查治理机制,成立隐患排查治理领导小组,领导带队。二是检查要做到全覆盖、全时段、多层级、多类型,建立个人、班组、车间部门、厂级“四级”隐患排查长效机制;开展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日常检查、联合检查、综合检查、专项检查“四类”隐患排查活动,开展不定时间、不定地点、不打招呼前提下的精细化解剖式检查,确保隐患排查不留死角、盲区,形成了层层排查、梯次管理的隐患排查网络,确保隐患排查的及时到位。三是编制安全检查表,以法律法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为依据,编制安全检查表,充分保证检查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②隐患分析。每次检查结束后,对各类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和汇总。易于整改的问题,要求责任部门立即进行整改;稍微复杂的问题,一时无法整改的,应根据实际情况划定时间界限,限期整改;整改有难度的问题,应与其他部门协调配合,或者提交安委会进行分析讨论,制定具体整改方案,落实整改经费和相关责任部门,限期整改。

③隐患整改。对隐患整改通知单的内容进行分析,严格按照完好标准和精细化管理标准,制订整改意见,安排专人负责整改,做到“谁负责谁整改谁签字、谁负责谁验收谁签字”的原则;严格按照隐制度,落实责任单位和责任人,限期整改,确保隐患的及时消除。

④验收评价。认真抓好复查验证,收集整改信息,确认整改效果,确保问题得到有效控制,隐患消除。同时对各项隐患整改完成情况进行登记、报告和反馈,对于整改不到位的问题,进一步落实整改,全程监督,直到整改有效完成,确保整改回复率,提高整改有效率。

⑤绩效考核。建立绩效考核奖惩机制,将隐患和整改情况作为考核指标,进行责任追究和落实,对整改不力的行为进行追究落实,提高隐患整改意识。

结束语

本文从“强化安全意识 树立安全理念”、“健全安全制度 提高执行力度”、“优化技术措施 提升本质安全”、“深化隐患排查 加强闭环管理”四个方面,阐述如何立足安全、夯实基础,构建全面安全管理体系。要使安全管理体系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还有待于对各系统运行的相互衔接,以及巩固措施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万小乐,冯志刚,辛有东.闭环管理模式在隐患排查治理中的应用[J].安全技术与管理,2011(9):27-29

[2]李彦华.加大安全执行力度 培育安全执行文化[J].中国盐业,2011(12):13-15

构建全面财务管理体系

构建中国企业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保险公司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

如何构建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中国金融控股公司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

中小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框架的构建

煤矿构建安全管理体系经验材料

构建以人为本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民航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论文

电力企业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论文

全面安全管理体系构建探索
《全面安全管理体系构建探索.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