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人性向善

发布时间:2020-03-02 19:27:1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杨:接下来想请教您的研究心得。您长年来坚定推广「人性向善」的主张,请问是怎样的契机,让您关注这个议题?

傅:我在1984年回到台大教书之后,就深入思考有关儒家人性论的问题。因为我从小的宗教背景是天主教,从小我就相信人有原罪,是属于「性恶」的观念。当然这种「性恶」观念跟荀子是完全无关的。所以当我读到儒家的书,看到「性善」就觉得很惊讶,想要多了解。研究之后发现,儒家说的并不是「本善」,而是「向善」。最主要的契机在于《中庸》的「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中庸》把「道」规定为人之道,规定为择善固执。那如果「率性之谓道」的「道」是择善固执的话,那「率性」的「性」是什么?要知道「顺着性去走,就是择善固执」的中间还有个环节,叫做「知善」。合起来就是说,顺着性去走,要了解善,才能够择善固执。这样的话,性应该是向善的,性只是向善而不知道什么是善,所以需要教育。因此《中庸》第二十章都在告诉人什么是善,五达道、三达德,并指导行善的方法。

杨:我记得您在第一堂课都会告诉学生,哲学的运作方式是「澄清概念,设定判准,建构系统」。我认为这也是您译解经典的特色,可以请老师从这边谈谈您如何对经典做哲学解读吗?

傅:好的。澄清概念就是,当提到一个概念,譬如「善」,就必须说清楚什么叫「善」。但「善」概念在西方近代哲学家看起来是不能定义的,然而我们可以问,不能做定义,但为什么要使用呢?所以还是可以描述「善」概念到底是怎么用的,这答案就要从孔子、孟子的资料里去找。今天谈人性是本善还是向善,都是在解释孔孟的思想,当然首先要尊重他们对「善」的用法,然后是对「本」或是「向」的用法,不能够相距太远。我研究之后,发现儒家所谓的「善」,很明确的,没有例外的,都是指我跟别人之间适当关系的实现(对善的描述)。譬如孝、悌、忠、信,绝无例外。没有一种善是一个人可以自己在孤单中完成的,所以善都摆在人际适当关系的实现上,一定落在行为层次,这就是对「善」的定义。这个概念没有澄清的话,你听到「人性本善」觉得很美,但老子也说「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听到它觉得很美只是一种感觉,对于实质理解没有帮助。举例来说,《孟子》里出现一百多次的「善」,大概有一半都跟行为有关。其中把「善」当作名词或形容词来使用的时候,都是指具体的善的行为表现。而这种善行前面一定会加一个字,譬如「为善」、「为不善」、「父子之间不责善」,表示它确实是在行为的层次,当作行为的具体对象。这样一来,「善」不可能是先天的。而且「先天的善」要怎么定义呢?不论古人或今人,并没有所谓「先天的善」这样的概念。要是说「宇宙天地是善的」,这句话其实没有意义,自然界的灾难到处可见呀。若是要硬说成「天地是善的,自然界的灾难是人为造成的」,那么人从哪里来的呢?人要是从天地来,那么人也是善的,为什么会造成灾难呢?这就构成很多的混淆,所以第一个要澄清概念。

第二个要设定判准。当你说谁是善、谁是恶,真、假、美、丑、是、非,都需要有判断标准。我们要问的是,标准是谁订的?譬如在孔子的时代称道某人是「善人」,那这是谁订的标准?是否普遍有效?根据又是什么?这都是我们要进一步研究的。例如要说儒家主张「性本善」,那在经典中又有哪一句话,哪一段论证可以支持?尤其孔子孟子一直为了拨乱反正而奔走呼号,这本善论要怎么解释呢?天下大乱当然是恶的结果,如果人性本善,那恶的结果是怎么来的呢?若是主张「向善」,就可以理解孟子为何说恶是来自外在形势、社会风气等环境条件,或是人的认知不清,受到感官遮蔽等等。他甚至说过「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在这样的说法下,势必不能主张本善论了。

第三是建构系统。这是最难的,要判定一个哲学家是不是合格,就看他能否建构系统。这系统有一个特色,就是必须谈到人跟万物之外的第三个元素,这在儒家就是「天」。可以这样说,天既不是自然界,也不是人类,天是可以给孔子天命的。孔子两次差点被杀,都把天抬出来,说「天之未丧斯文也」、「天生德于予」就是例证。孟子的「天」也是一样。儒家思想一方面讲自然界,一方面讲人类,还讲天,作为自然界跟人类的共同来源,以及人类的使命的来源,这就是很完整的系统。道家的系统也很完整,「道」就是第三元素。道既不是自然界,也不是人类,老子如果要说自然界,会直接讲「天地」、「万物」,自然界万物是有增有减,有变有化的,但是道永远不变,它是生天生地,化生万物的。一个好的哲学,一定要有第三个元素,否则要嘛就陷入自然主义,把人类归纳为自然万物之一,把一切封闭在有形可见的物质条件里就结束了。要嘛就变成人类中心主义,把人类当作宇宙的最高目的。但是「人类」是一个集合名词,人类里面谁来决定呢?如果是由有权力的人来决定,那必定是一个很不堪的世界。

杨:那老师是如何诠释「人性向善」的呢?

傅:在说明立场之前,我要先举几个例子。譬如我很佩服的前辈,钱穆先生,他至少两次认真的说「人性本善是一种信仰」,他这话是对的。「人性本善」就像基督徒讲人有原罪,佛教徒说人是性空的一样,它是信仰。信仰就无所谓论证、对错了,它不涉及人间的理性讨论。儒家若是主张「人性本善」,这又是一种信仰的话,儒家就成了宗教。然而孔子孟子一天到晚从事教育或讨论,到处去论证,当然是一套哲学,不是宗教。并且钱穆先生在他的《论语新解》里,也两次提到人性应该是向善的,可惜他并没有提出完整的论证。另外是梁漱溟先生。梁先生在二零年代于北大教过《孟子》,他的学生辈后来把讲义整理出来,题为《梁漱溟先生讲孔孟》,前几年在广西师范大学,后来在上海三联书店出版。他在书里头直接说,孟子思想是「人性向善」,但他也没有做完整的论述,只是在上课的时候反复提到「《孟子》这句话应该是人性向善的意思」。

那么我怎么诠释「人性向善」呢?第一,「向」代表力量。人活在世界上,怎么样才会有力量?由真诚才有力量。当人真实的面对内心的要求,会发现只要是跟别人来往,内心都会希望自己跟这个人建立适当的关系。适不适当要靠后天的教化,让人知道什么叫做「礼」、「法」。发自内心的愿望,了解了礼法,交往适当的话,就变成善的实现,包括孝、悌、忠、信这些。「向」代表力量,是由内而发的真诚带来的。然而人是唯一可能不真诚的动物,因为他的智商高、有理性,是万物之灵。人一不真诚就会计较利害。人不可能完全不计较,那样的话真诚就变成愚蠢天真,就很容易受骗,这不是儒家。我特别喜欢孔子说的「不逆诈,不亿不信,抑亦先觉者,是贤乎!」不要预先猜测别人耍诈,也不要去想象别人会不守信用,但是一旦发生这种事,他可以预先察觉,这种人真是杰出。孔子这样的话,说明我很真诚但我也了解社会的人情险恶,所以不会随便受骗上当。真诚是自我要求,《易传》有两句话说得最好,在乾卦的文言传。一句是「闲邪存其诚」,要防范邪恶以保存内心的真诚。这句话代表真诚和邪恶势不两立,所以人性是向善的。第二句是「修辞立其诚」,修饰言词来确保自己的诚意。言为心声,你对什么人在什么时候说什么样的话,都不可以随便表达,不能够光是直、直爽。「直而无礼则绞」,「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绞」就是尖刻伤人,让人心感到刺痛。这就是我讲「人性向善」的「向」字的根据。

「善」的话呢,前面提过,是我跟别人之间适当关系的实现。怎么去论证「向善」呢?孟子喜欢讲比喻,像「水之就下」、「火之始然」、「泉之始达」、「兽之走圹」,都是用来描写人对于善的一种趋向跟力量。最具体的是讲到明善诚身的时候,他说「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这可以说是铁案,代表真诚是带来动力,让人去行善,做到仁义礼智。很多人担心向善的人性没有根本的本质,质疑它难道没有出发点?对此我要明确的回应。人的善恶是界定在行为上,人在真诚的时候就可以说「可欲之谓善」。真诚时内心所喜爱的行为,它就是善,并没有说你本来就是什么。善恶是一种性质,不能加在人天生的条件上,否则就犯了西方哲学所说的「自然主义的谬误」。所以《孟子》的告子篇说「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理跟义,合理性跟正当性,让我的心觉得喜悦,就好像肉类的料理让我的口感到愉悦一样。这句话当然代表人的内心里没有理义呀!但是人内心自然就会喜欢理义,这就是所谓的「人性向善」,不用担心人没有本来的善。人只要一真诚,就会对善有一种自发的要求,这就是人性。性就是向,向就是性。

杨:性本善论者常由《孟子》告子篇上的「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来立论,请问您怎么看?

傅:这句话要分两方面来看。第一方面,可以先看第一次提到「仁义礼智」的公孙丑篇上。那里是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接着又提到「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人有这四端,就好像有手脚四肢;并不是说,人有仁义礼智,好像有手脚四肢。我为什么比较重视〈公孙丑上〉呢?因为它不但是第一次提出来,也是从「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开始去论证人心的四端。并且孟子讲这段话的时候,并不像〈告子上〉是有公都子这个学生在问问题,而是自己在描述的,情况应该是比较从容的。至于〈告子上〉的「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要怎么解释呢?「恻隐之心仁也」并不代表恻隐之心就是仁。在古代的用法里面,「是」这个字有「等于」、「属于」两个用法,很多时候是作属于来用的。譬如「恻隐之心,仁也」,代表恻隐之心属于「仁」这个范畴;而在〈公孙丑上〉,前面说「仁之端」,后面说「仁」,如此则是恻隐之心就等于仁之端,这样子解释就不会有矛盾了。

基于这样的理解,接着谈「我固有之」,谈之前要先了解什么叫做「外铄」。外铄是由外而来的,我固有之针对于外铄,当然是由内而发。这段话是因为一般人会以为仁义礼智是由外铄,是别人教我才会的,孟子否认这点。他说固有的意思是它的端是人固有的,不是从外面来的,善行是由里面发出来的。这样才能符合孟子别的地方的论证,不能只凭一句「我固有之」就认定孟子认为人性本善。

杨:若不主张人性向善,是否难以解释《论》《孟》的某些文句呢?譬如「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傅:不主张的话,有很多语句不能解释。像是《论语》的「为政以德,譬如北辰」跟「无为而治」,若是本善,那何必还要为政、还要治呢?另外像是「德不孤,必有邻」;子夏引用孔子说的「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孔子回应樊迟的「上好礼」、「上好义」、「上好信」,老百姓就会跟着尊敬、顺服、用情,让「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这些,孔子怎么知道「四海」、「四方」呢?当然是普遍判断人性是向善的,这才能说「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蛮貊之邦根本不懂儒家,但是你言忠信行笃敬,行善了,照样走得通。这些都是「人性向善」的论证,同时也是本善论难以圆说的地方。

「性相近也」正好是批评本善论最好的论证了。朱熹在批注《论语》这句话的时候提出两点:一是他个人认为孔子这边说的包括了「气质之性」,二是他用程颐的话说孔子讲的就是气质之性。这两者有点落差。他甚至引用程颐的话,说「性即是理,理无不善,孟子之言性善是也。何相近之有哉?」这代表讲性本善的人无法接受性相近,然而孔子不就是说了「性相近」吗?在「向善」的意义下,「相近」代表敏感的程度。譬如说有人看到落花都流泪了,还要葬花,代表这个人心思非常敏锐;有人只有看到自己认识的人去世了才会紧张,代表他较粗枝大叶。这一来呢,「性相近」代表真诚而来的反应的强弱,「相近」这概念要由能力强弱来说明。我最近已经完成对朱注四书的评论,提出其中某些字词解释错误的地方,也讨论了一些我不认同的概念解释,以及系统理解的问题,也就是人性本善论。朱熹把「天」说成「理」,所有的「天」都变成规则性的「天理」概念,而忽略了它本来的意思,这点值得留意。

人性

人性)

人性

崇德向善

崇德向善

崇德向善

向善文章

向上向善

向善崇德

崇德向善

人性向善
《人性向善.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孟子人性向善 人性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