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死亡实验影评

发布时间:2020-03-02 04:23:1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因为我们仍能对此做些事情”

——简评电影《死亡实验》

学号:141003221

姓名:杨昊

联系方式:15250987702

“你现在仍然认为我们进化得比猴子高级吗?”

这是改编自真实事件斯坦福监狱实验(1971年)的电影《死亡实验》片尾的一句话。 影片开头,主人公特拉维斯刚刚被公司裁员,为了解决生计问题,他决定参与模拟监狱实验。实验中,一批来自不同环境的男人被随机分为“犯人”和“狱警”,在一栋封闭建筑中共处两周。犯人不可侵犯狱警,若有暴力事件发生(监控范围内)或者有人提前退出,实验立刻停止,所有人都拿不到酬劳。特拉维斯被分配为“犯人”,在经历了一系列侮辱、暴力伤害之后,带领所有“犯人”反抗。最终实验只进行了6天,但所有人都拿到了相应的酬劳。在回家的公交车上,特拉维斯是这样回答上面那个问题的——

“是的。因为我们仍能对此做些事情。”

或许在面对一个将人心之恶勾引出来的制度,我们与动物的区别就在于能够在濒临毁灭的时刻选择“对此做些事情”。

一、反转人心的6天

经过一系列测试之后,特拉维斯与其他实验参与者一同抵达实验基地——一所封闭的清空了的监狱。

第一天,参与者被分为“犯人”和“狱警”两类。狱警被告知必须遵守五项规定:囚犯必须吃完餐盘中的食物;囚犯每天可以有半小时的自由活动时间;囚犯只能在指定区域活动;囚犯只能在被问话时才能说话;囚犯在任何情况下不得侵犯狱警。而每个囚犯被分配了一个号码,并且狱警只会叫编号。如此一来,囚犯的选择权、人身自由、话语权、反抗的权利都被剥夺,甚至不再是活生生的人,而只是数字。在当天的自由活动时间,一位犯人不小心把篮球砸到一个狱警的脸上,导致所有犯人都受到了小小的惩罚。就这样,所有人开始了进入角色的第一步。

第二天,因为不满意食物的质量,特拉维斯带头将食物扔向狱警。当晚,狱警领导贝瑞斯带领狱警们捉弄犯人,认为这样可以抵偿被扔食物的侮辱,并“揪出”特拉维斯拷在监狱栅栏门上。与此同时,特拉维斯的漫画家狱友本杰明低血糖发作,身体开始变虚弱。

第三天,点名时本杰明缺席,狱警们这时候才知道本杰明的情况。特拉维斯要求让本杰明休息并取来胰岛素医治他,但贝瑞斯坚持命令本杰明应该起床入列,二人为此差点大打出手。贝瑞斯认定特拉维斯就是犯人们的头头,要想控制犯人们,就要“让他们恐惧”。于是,狱警们就在一间仓库里惩罚了特拉维斯,给他剃发、言语恐吓、向他撒尿。至此,狱警对犯人的压制完成了一次“升级”,身体压制、精神压制都更进一步,实验“顺利”地进行。

第四天,本杰明的病症加重,身体异常虚弱,于是特拉维斯用自己的酬劳恳请一位不那么“投入角色”的狱警盗取胰岛素。然而这位狱警的行为被监控拍下,在被其他狱警暴揍一 1

顿之后被贬为犯人。贝瑞斯收缴了胰岛素并交给本杰明,随后又把特拉维斯带到卫生间,逼迫他说出“我是一个犯人”。回到牢房,特拉维斯沉默着哭了。

第五天,贝瑞斯申明遵守规定的重要性,特拉维斯脱下囚服以示抗议,并冲到监控探头前呼喊着要退出实验。在贝瑞斯警告特拉维斯的时候本杰明打了贝瑞斯一拳,结果被一棍打死。特拉维斯被关在一段几近封闭的管道中作为惩罚。压制与冲突再次升级,反抗的冲动在暗处涌动,战争一触即发。

第六天,特拉维斯逃出管道,迅速召集所有犯人开始反抗。贝瑞斯本想维护自己的“权威”,迫于犯人的数量优势,自己也开始害怕。犯人和狱警激烈交锋,最后红灯亮起,大门开启,实验结束。所有人走出监狱,表情茫然。

6天的实验,见证了人心的巨大反转。本来心理健康的一群人,在实验过程中逐渐变得乖戾、暴躁、专制、懦弱、恐惧;本来没有暴力倾向的一群人,在规定的压迫下,最终还是选择了暴力。在斯坦福监狱实验中,还有两个学生中途退出。

规定与暴力都不可怕,可怕的是人心扭转的容易以及面对这种压制的不作为。庆幸的是,特拉维斯有所作为。整个过程中他都在反抗,还带领别人反抗,他就像一个旁观者一样清醒。他没有沉默,没有隐忍,没有忍气吞声。

“历史终将记住的不是坏人的喧嚣,而是好人的沉默”。这话不错,但在这个实验中究竟谁是好人?谁是坏人?

二、特拉维斯和贝瑞斯

德国电影《浪潮》讲述了一个“世界离独裁只有五天”的故事。在这部电影中,高中教师文格尔用独裁方式重新整顿班级,而自己则是首领。这个叫“浪潮”的小集体很快发展强大起来,其中有一个叫蒂姆的学生深陷其中无法自拔。在事态发展愈加严重之时,文格尔宣布浪潮解散。蒂姆无法接受这个事实,当着众人的面,打死一名同学并饮弹自尽。影片同样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至于蒂姆为何如此狂热,在加入浪潮之前他是一个受尽欺负的窝囊鬼,但是在这个集体中,每个人都会保护他,他也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熊培云这样说:“对于蒂姆来说,’浪潮’更意味着一种梦寐以求的力量,就像他后来握在手里的手枪一样。”

在《死亡实验》中,贝瑞斯是个与蒂姆何其相似的角色。实验前,他只是个42岁还跟母亲住在一起的“失败者”。但在实验中,游戏规则赋予他无限的权力,那是他梦寐以求的力量,这使他体验到成功人士的掌控一切的快感,勾引出内心的恶。

这不禁让我想到在集中营中的德国人为何会毫无怜悯地迫害犹太人。在一定程度上来讲,他们只是在服从规定,服从命令,权威让一切罪行变得合理。甚至在战争结束,这些德国人也不认为自己当时做错了什么。在一种恶的体制中,他们只是在完成任务,“尽职尽责”,在这背后,不仅是一种集体无意识,更像是一种美德。

为了让每个参与者都能拿到酬劳,贝瑞斯在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再看特拉维斯,他意识到自己的人权遭到侵犯,意识到狱警们的无耻行径,意识到自己要反抗,不能坐以待毙,他也在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犯人和狱警,都在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

这个过程中,没有好人和坏人的区别,沉浸在博弈游戏中的头脑都有自己的理由。我们 2

认为特拉维斯做得对只是因为我们不是贝瑞斯。

三、做些事情

当今社会是急躁的,戾气弥漫的,每个人都仿佛满怀怨气,有人将这种情况归结到体制身上。我想说,在面对一个将人心之恶勾引出来的制度,我们与动物的区别就在于能够在濒临毁灭的时刻选择“对此做些事情”。再进一步,我们有能力运用理智解决问题。没必要毁灭什么,却有必要建立什么,或者改造什么。解构不忘建构,驳倒不忘树立,才是进步的应有之义。

“对此做些事情”,参与进去,这就是进步的第一步。要成为特拉维斯,更要成为甘地,这便是第二步。

2015.05.28

《死亡实验》影评

死亡实验影评

死亡实验_影评

死亡实验 影评

死亡实验

影评《死亡笔记》

《死亡诗社》影评

《死亡笔记》影评

死亡诗社 英文影评

死亡诗社英文影评

死亡实验影评
《死亡实验影评.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