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小梅 视角(.4)

发布时间:2020-03-04 11:07:0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小梅 视角

我国中小学开展责任教育 对推进“四好少年”教育活动的启示

上海市宝山区教师进修学院 梅元钧

联系方式:18621589601 E-mail:myj1008@126.com 地 址:上海市宝山区团结路29号 邮编:201900

责任教育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品质的重要方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把“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列为实现战略主题的重点。可见,学生责任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关注的重要课题。

一、对我国中小学责任教育的分析

责任教育历来是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青少年重大教育问题,引起了我国政府和广大民众的高度重视。

(一)理解国家启动“开学第一课”的意义

每年9月是我国青少年学生的民族精神教育月,2009年又恰逢建国60周年,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契机。中央电视台联合教育部推出“开学第一课”的公益活动,于9月1日中小学开学第一天,给全国2.2亿中小学生上了一堂生动的“我爱你,中国”社会责任教育课。

我国“开学第一课”的责任教育,旨在引导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爱同学、爱老师、爱父母、爱邻里、爱家乡、爱民族、爱国家。从践行“小爱”责任做起,发展到尽“大爱”,成为荣耀祖国的“世界公民”。它传递着国家责任教育的核心理念,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开发潜力,增强才能,以自己的才智对国家发展的未来负责。

(二)正确把握责任要义的定位、责任承担的途径和责任落实的行动

1、责任要义的定位,即明确青少年学生应承担的责任

我国的责任教育遵循教育方针提出的“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要求,把责任要义定位在“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上。需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在我国,个人责任与社会责任是统一的,青少年学生通过个人承担学习责任与成长长才责任,才能履行服务国家和人民的社会责任。二是要符合青少年成长实际。新时期的青少年学生对责任的理解往往重视个人与家庭的责任,而忽视他人、集体和社会的责任,他们的责任行动的落实,较多地停留在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思想情感层面上,他们对国家未来的发展虽然充满美好的憧憬,但缺乏实际行动,不能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对身边的“小爱”践行不够。古语说得好“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没有个人“小爱”的责任行动,也就无法担当起服务国家和人民的社会责任。

2、责任承担的途径,即如何承担责任

青少年学生正处在思想逐步成熟、身心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学校开展责任教育要遵循青少年学生成长和身心变化的规律。青少年学生承担责任的途径,首要的是有一颗感恩的爱心,要从小学会孝敬父母与长辈。孔子认为,孝是一切事物的根本,也是教化的源泉。因而学会感恩应是青少年学生承担责任的基石,而自信则是青少年承担责任的精神支撑。有了自信才能克服成长的困难,做到自立自强。所以我国的责任教育自始自终贯穿的是爱的教育,引导学生学会将自尊自爱、亲人之爱、同伴之爱、上升到家乡之爱、人民之爱、国家之爱。通过这些爱的台阶逐步提高学生国家主人翁的责任感。

3、承担责任的行动,即落实责任的实际行动

我国的责任教育主要是通过系统的责任要义知识的学习,使青少年学生在认识责任要义的基础上提高责任意识,培养爱的情感,增强自信的意志品质,从而转化为履行责任的行为,养成践行责任的习惯。这种 2 行为的自觉是受责任意识支配,又与外在的育人环境和学生内在责任修养相统一的。因此,学校责任教育重在引导学生的责任行为,而且要积极创造条件,设置实践平台,使学生能够具有参与的机会。

二、“四好少年”教育活动应从责任教育开始

当前,全队正在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致少先队建队60周年的贺信,开展争做“四好少年”的教育活动。“四好少年”是党和人民对少先队员的重托和殷切希望,这是一个大目标,它体现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要求,也反映了党的教育方针的核心精神。因此,实现“四好少年”这一目标是少先队组织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针对社会转型期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任何教育都应体现教育方针规定的培养目标要求。我们认为“四好少年”教育活动应从责任教育开始。

启示一:落实《规划纲要》规定的责任教育目标,提高“四好少年”教育活动的针对性

《规划纲要》规定的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目标是我国学生责任教育的总目标,中小学是打基础的阶段,重要的是培养对国家、对人民热爱的思想感情。从爱的情感教育入手,提高对责任目标的认识,立足于责任行动。责任教育要引导学生努力学习,关心和参与班集体活动,热心为同学服务,以此培养自己的爱心。在课外要注重对父母的孝心、邻里的帮心、社区的热心,发展对社会、对国家的忠心。沿着小爱到大爱的发展轨迹,分类安排责任教育的内容,有针对性地推进“四好少年”教育活动。

启示二:促进责任教育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紧密结合,强化“四好少年”教育活动的内容性

我国是一个东方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要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中感恩、仁义、忠实、诚信等道德理念在责任教育中能够较好 3 地获得学生心灵上的默契,形成独特的责任文化效应,提高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增强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从小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启示三:遵循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责任教育规律,分层开展“四好少年”教育活动

学生责任教育应从知、情、意、信、行几个方面提高其责任意识和责任行为能力。对学生进行责任教育要注重识责、知责、尽责三个教育环节。识责主要是提高学生对社会责任的认识,是学生理解责任意义,提高责任意识。知责主要是使学生懂得选择责任的途径,掌握责任践行的方法,以及如何借鉴古今中外成功人士的经验,实现责任价值目标。尽责主要是责任践行,创造机会和搭建平台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责任,提高尽责的能力。此外,学校根据不同年龄层次少先队员的需求、接受能力、喜欢的活动形式,精心设计,精心组织了系列活动,如:一中心少先队的少先队中队经营,队员们自主实践“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有教养的人,做一个精神饱满的、情绪愉快的、人际关系协调的、言谈举止受人欢迎的人。”这是一生的财富,不仅可以相伴快乐成长,而且可以受用终身。又如:陈伯吹中学开展了“我为我动”舞台剧创编展演活动,让队员从自身出发,从身边人物、事件、重大故事等寻找素材,形成“学古论今、实话实说、青春歌曲等形式,在校园中学四好、争四好、扬四好,不断丰富了校园生活,也为校园文化建设作出贡献。

启示四: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发挥好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整体教育功能

学生的责任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从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出发。要积极发挥好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整体教育功能。一是学校为主:学校利用每一个纪念日、节日开展活动,进行教育。有时通过主题升旗仪式,有时召开大队主题集会,有时结合兴趣活动,还通过讲座、队务讨论, 4 表演、讲故事、朗诵、读书会,模拟的情景活动等来组织开展。二是家庭参与:在节假日里家庭有许多的活动,这里有许多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例如过中秋节在吃月饼、赏明月、庆团圆,过重阳节在插小旗,送糕点的过程中感受爱与被爱,感受人间的善良,感受集体的温暖。家庭的参与,不仅使队员感到家长的重视,而且因为有了家长的参与,我们的实践才更深入,更有成效。三是社会配合:社会是向队员进行教育的大课堂。走向社会,走向生活,队员参与、服务上海世博会的过程,就是开展争当“四好少年”活动与教育的过程。

我们将把贯彻学习贺信精神作为长期工作内容,纳入新一轮三年发展规划之中,同时也结合我区第七次少代会精神,以“勇于创造,做学习的主人;心怀感恩,做生活的主人;学会自主,做集体的主人;热心服务,做世博的主人;懂得尽责,做国家和城市的主人”为“五个”实际行动,带领全区少年儿童争做现代化滨江新区小主人!

参考文献:

邱伟光.中美学生责任教育的比较分析——简析奥巴马对全美中小学生的讲话.上海:思想理论教育,2010.08 5

小梅

山园小梅

小梅演讲稿

山园小梅

小梅经典散文

七(4)名人故事:梅西

梅桥中学语文教研组工作计划 4

4小吊车

小梅报关员考试心得

张小梅 诚实守信

小梅 视角(.4)
《小梅 视角(.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4维度8岁 视角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