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随文写话

发布时间:2020-03-02 23:22:4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文本是重要的课程资源。课堂练笔是“读中悟写、读写结合”的有效载体。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以文本为重要依托,找准读写训练结合点,把握时机进行丰富多彩的课堂小练笔,实现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将语言文字训练真正落到实处,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在练笔中得以培养与提升。

[关键词] 文本练笔挖掘

“课程标准”虽然没有明确地提读写结合,但读写结合的理念却是蕴含在字里行间的:“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便是吸收,注重语言的运用便是倾吐。我想这里讲的就是读写结合。我们的文本,是重要的课程资源。而课堂练笔的潜在价值,取决于教师能不能挖掘、会不会挖掘教材的潜在资源。我在帮助学生感受课文内容时就很注意这种潜藏的机会,时不时来一次小练笔,让学生在课堂练笔的言语实践中,不断触摸来自内心深处的感悟,不断地在言语创造中获得快乐。

那么,如何挖掘文本资源,开辟练笔天地,以扎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呢?下面我想结合教学实践来谈一谈课堂练笔策略方面的一些体会。

一、在学生的“情动”处练笔。

所谓“情动方能辞发”。我们有时可以让学生进入文本最能拨动心弦的地方,调动学生全部的情感,让文章内蕴的情感拨动学生写作的笔头,在生命律动中真正完成与文本、作者的对话,达到心灵与心灵之间的自然契合,将会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教学效果。例如《永远的白衣战士》,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广东省中医院的护士长叶欣,在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抗击“非典”的战斗中,临危不惧,身先士卒,舍己为人,英勇牺牲的感人事迹。课文学完了,孩子们仍沉浸在悲伤与感动之中,唏嘘不已。此时,我说:“此时,同学们一定有许多的话想说,下面就拿起你的笔,让内心的情感从笔尖上流淌出来。”顿时,情感达到了至高点,孩子胸中喷薄的情感如才潮水般流淌在笔尖:

“阿姨,您谱写了人间最美的乐章,您给人希望,而放弃了自己。您是阳光与笑容的化身。衷心地感谢您,人间的天使——叶欣!您走了,轻轻地走了,无声地走了,留下了永恒的微笑„„”

“叶欣阿姨,您真敬业!您为了救治一个个患者,像一台永不疲倦的机器,一直超负荷地工作着。您是那么的不顾自己的身体,就连喝一口水的时间也利用上。而您是人不是神呀,身体终究吃不消的。如今,您走了,您静悄悄地走了,带给我们的是永恒的微笑„„”

“叶欣阿姨,您救治病人总是身先士卒。假如同事有事,您就为您同事顶班。尤其是节假日,您都会主动给自己排上班。您去世后,您爱人动容地说:‘我和叶欣结婚22年了,但只有结婚那年我们一起在家过了春节,其余她全是在医院度过的。’在与“非典”抗争的日子里,您总把任务揽在自己身上,有时还声色俱厉地把同事关在门外。您也深知,也许有一天您会倒下,而您为了那些患者早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了。您真让人敬佩!”

此时,“心里有什么,笔下写什么。”只听着此时的心潮自由奔放,从脑中流到指上,从指上落到笔尖。

二、在学生“思辩”处练笔。

我们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经常要引导学生进行辩论。所谓不辩不清,不辩不白,学生通过辩论,深化对文本的理解,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张扬了自己的个性,我们可在这“辩”处设练,把辩论的理由写下来,这正是梳理学生思维、锤炼语言的好机会。比如在教学《三袋麦子》之后,我就向学生进行了有的放矢,这一矢就是“小猪、小牛、小猴三个小动物,你最喜欢谁?”学生的反应可热烈了,大家畅所欲言,感觉总也说不完、辩不清,说了还想说。面对这样的场面,我就来个顺水推舟、投石引路。“如果土地爷爷给你一袋麦子,你会怎么做?”大家都有话说,

而且是各有高见,迅速地开笔写话了。面对学生的低头猛写、沙沙作响的劲儿,写话的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有孩子觉得自己家住在城里,没田,就学小猪做成各种各样的点心和伙伴们开个Party,有孩子写自己会吃一半种一半,收获了留一部分种下地,还有一部分卖掉。还有孩子写把麦子全种下地,聘请小牛管理农场,收获更多麦子时开个点心房,聘请小猪做点心师„„每一篇都有自己的思想,真的很精彩,孩子已经在写作中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处事方法。这节课也含而不露地达到了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最佳结合。

三、在学生“难”处练笔。

学习语文只有在语文实践中才能提高语文能力,所谓“书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有些语言文字的理解与意会只有通过多方实践方能真正习得。如《珍珠鸟》这一课,我想本课的教学难点应该是对“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这句话的理解。作者说的仅仅是人和鸟之间的信赖吗?很显然,不完全。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练笔:“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每位同学对这句话都有自己的理解,请像作者一样用笔写下自己对信赖一词内涵的赞美和认识。

意想不到的是,孩子写的竟是那么好。有孩子认为信赖是一座桥,让我们彼此心灵相通,真情相融„„有孩子写到信赖是一盏明灯,照亮你勇敢前行的脚步„„有同学列举生活中的事例,感悟到信赖是一缕缕阳光,让生活五彩缤纷,让自然生机勃勃,和谐共存。

阅读本身是一种对话,这种对话就这样,孩子们在自己的感悟中真正地领悟到了“信赖之美”。

四、在文章“经典”处练笔。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对于文本中出现的经典、精彩的语段,教师还要巧妙地抓住这一语言学习的“点”进行练笔。“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积累语言、积淀语感,掌握写作方法。课文《庐山的云雾》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具体介绍了庐山的云雾景观。作者先以“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的总起句概括介绍云雾的特点,然后把处在不同位置的云雾的样子用打比方的手法描绘得非常具体、生动、优美。这种典型的先总起后分述的段落形式及打比方的描写手法是学生片段仿写最好的范例。结合本段的学习,我以钟楼广场的喷泉为内容,指导学生边观察边想象,把喷泉的各种姿态写具体、写生动。学有样本,练有范例,学生笔下的喷泉也独具魅力:“美丽的喷泉形态万千,变幻莫测, 有的直冲云宵,像一根通天柱闪着银光;圆球形的喷泉哪吒脚下的风火轮向前滚去,在半空散开,却似朵朵盛开的白莲花从天而降。”以课文经典段落为练笔的突破点,及时地把写作训练有机地揉进阅读教学,打通了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的宽阔通道,使两者和谐共生、相得益彰。

五、在文章“空白”处练笔。

在教材中,有的课文常常在某些地方留下空白,给了学生无穷遐想和无尽感悟的空间。教师要以独特的视角、敏锐的悟性挖掘教材中的训练点,让学生植根于课文,想象于书外。在《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一文的结尾,有两处空白处:“想到这里,他尽力克制自己,把个人的耻辱、痛苦全都埋在心底,重又摊开光洁平滑的竹简,在上面写下了一行行工整的隶字。”“就这样,司马迁发愤写作,用了整整18年时间,在他60岁时,终于完成了一部52万字的辉煌巨著——《史记》。”这两处空白处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练笔空间。于是,我设计了这样的一个练笔:司马迁忍受了怎样的痛苦?面对痛苦他怎样克制自己的?在这18年的每一天,每一个春夏秋冬,司马迁是怎样艰难地在竹简上写下这一行行工整的隶字的?请你想象其中的一个场景,把它写下来。在练笔的过程中,学生结合生活的经历,想象当时司马迁忍辱负重的每一个日日夜夜。从这一点看,这个设计使语言具有了纵深和张力,此刻学生的言语实践,传达出学生“个性化”的言说,实现了语言的突围。此时,心中激荡的情感在笔端缓缓流淌,不仅丰富充实了文本的内涵,也加深学生对课文的自悟自得。

六、在文章“细微”处练笔。

所谓“见微知著”,文本中一些细微处,若能有心地去发掘,也能显出“风韵”来的。如在教学《生命桥》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的一个练笔:同学们,当老羚羊在从空中腾飞的那一刻,它的心里充满了无限的欣慰,难道它就不怕死吗?是的,它怕!但是为了种族的生存,它义无返顾地选择了死!看到老羚羊用自己的身躯,为年轻的羚羊驾起了生的路,此刻年轻羚羊的心里又会想些什么呢?来吧,拿起笔,左边的同学写出老羚羊此刻的内心独白,右边的同学写出年轻羚羊此刻的内心独白:出示:(1)来吧,孩子„„(2)谢谢你,老羚羊„„在交流学生的对话时,我让左右两边的学生一一对应起来诵读自己的作品:左生1:来吧,孩子!从我身上跳过,这样你就有了生的希望;未来的路还很长很长。记住:以后遇到危险时,一定要保护比自己更弱小的人,通往生命的大道就在你的眼前。右生1:谢谢你!老羚羊!你让我知道了爱的力量可以克服一切困难,你为种族付出了那么多,我们一定会照顾好自己的,你为我们建造了生命之桥,你对我们的这份爱心,我们一定会铭记在心的!左生2:来吧,孩子,从我身上跳过去吧!我知道,你们不愿意让我离开这个世界,但是,为了更多孩子的生存,我们只好这样做,只有这样,种族的生存才能够延续啊!你们现在还年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你们的人生路上还有很多的“山涧”在等着你们,你们一定要勇敢面对,也要像我一样,勇敢地面对一切困难。右生2:谢谢你!老羚羊!你用爱为我们化做了一座爱的生命桥,是你告诉我爱能飞跃一切困难,当需要我献出生命的时候,我会像你一样的!

我抓住了这一细节,要求学生揣摩一下当时年轻羚羊与老羚羊的心理与心情。通过语言训练“架桥铺路”,从细节中感悟老羚羊的感人魅力,达到了以读促写,以写促思,以思催情的的效果。

立足课文特色,重视随文练笔。课堂小练笔是学生语言积累与运用的百花园,袒露纯真心灵的芳草地,练就写作能力的大舞台。这种直抵生命呼唤的练笔,将给学生的写作生命带来源头活水,将给学生未来的生命带来无限亮丽的一片红。

一、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小学作文教学效果如何,将直接影响到以后写作能力的发展,但当前的小学作文教学普遍存在费时、费劲、低效的问题。而现在的统编教材却明确地把阅读和写作、口语交际分开编排,从编者的意图来看是为了线索简明,序列清晰,但在实际教学中每单元进行一次作文训练间隔时间长,学生练笔次数少,容易产生阅读教学与写作相脱节,弄成讲课是讲课,作文是作文两张皮的情况。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瓶颈。如何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人们更多地把视线聚集在作文教学的研究上,而往往忽视阅读教学中习作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其实,文本不仅是阅读教学的主要凭借,而且也是习作训练的直接资源,习作既可以“取其法”,还可以“用其材”。我认为学生最经常最有效的写作训练,应

该渗透于阅读教学之中。

可是在我们的教学中,老师们花费了绝大部分时间在教“阅读课”,但阅读课对语言的品味、训练、表达方法的体会和指导落实的也不够深入,读写脱节的现象比较严重。其实阅读是吸收,作文是表达,阅读是习作的基础。崔峦先生说过:“只在作文课上讲作文、写作文,每学期次数有限,学生练习的机会有限,所得肯定有限,要把练笔辐射到阅读课上。在阅读课上,要有练笔的意识和策略,从读学写,读写结合。”因为阅读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要活动,它的主要功能是理解、积累和运用。阅读中的“理解”不单对文本内容的感悟,还有对文章写法的领悟;阅读中的“积累”不单是对文中优美词句的记储,还有对文章写作方法的习得;阅读中的“运用”主要是对文本相关信息的吸收、内化后的输出过程,多以口头和书面形式呈现,它是检验阅读效果、巩固所学知识、提升语文素养

的重要环节。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提出了阅读教学中“随文练笔”的课题研究,“随文练笔”正成为语文教学的一道亮丽风景线。但目前,由于教师认识上的偏颇;或重视不够;或理解理念不到位,致使阅读教学中的“练笔”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时机不准。教师选取“练笔”的时机比较随意,在没有充分朗读、感悟和体验的基础上,就安排学生“练笔”,致使学生无话可写,有的也只是套话、假话、空话,失去了在阅读教学中安排“练笔”的意义。更别说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反而使学生产生一种畏惧和排斥的心理,真可谓“得不偿失”。

二是形式呆板。有些教师不管学生喜不喜欢,每次“练笔”均采用单

一、呆板的形式。如学了写人物的文章后,都要求学生写“,我想对你说”。

三是缺乏指导。

1、缺乏“练笔”前的指导。主要是缺乏“练笔”前应有的铺垫,如没能做足课文朗读,词语、句子、内容的理解,写法研究等一系列“练笔” 前的铺垫。也没能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置身其中,致使“练笔”要么孤零零地,与文本脱节,与课堂不和谐。这样就使学生的“练笔”进展不顺利。

2、缺乏“练笔”中的指导。很多时候老师是一声令下,就算完成任务,没能及时抓住学生“练笔”中存在的问题,如思维定势、想象不合理等进行有效的引导,造成“练笔”效果低下。

3、缺乏“练笔”后的指导。很多老师是写了就算,听之任之,没有评价,没有修改,没有提升。而有的老师让学生“练笔”之后,安排个别学生读一下就算完事,每次都是“蜻蜓点水”走过场。有的老师虽有评价,但没能抓住每次“练笔”的不同目的,进行对症下药。

四是切入不准。由于一些老师对教材的研读,对文本的钻研不深,随便找到一个“练笔”的点就喜出望外,以为自己已经为学生创设了“练笔”的机会,就万事大吉了。没能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认识水平、发展规律和教材的特点来考虑“练笔”的切入点,于是出现“切入不准”的现象。

所以本课题针对随文练笔的作用和现状,提出“随文练笔”落点选择与训练策略的研究,在教学实践中把作文课和阅读课融为一体,把语言训练放在首位,做到读写全程结合。重点研究如何开发利用语文教材中的文本空白点,拓展延伸点,有效地挖掘文本中的练笔资源,引导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习作实践,在阅读中发展习作,在习作中促进对阅读的深化理解,实现两者的双赢。《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随文练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贴近学生的写作实际,符合学生的写作心理。这是因为根据儿童的“模仿性”特点,阅读教学中提供了大量的范句、范段、范文作为随文练笔的“中介”;根据儿童的“表现欲”特点,借助于大量写片断的形式,及时运用阅读所学到的知识进行写作,满足了儿童学习心理的需求;根据儿童“易遗忘”的特点,采取边读边写,学用结合的做法,有利于知识的巩固。由于学生的写作束缚少,自然也就容易动笔,乐于动笔,“心动”而致“笔动”,学生则有内容可写,有话可

说,有情可抒。

2.随文练笔符合学习迁移规律。教师是“为迁移而教”,学生“为迁移而学”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特点。认知心理学认为:迁移是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态度与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之间所发生的相互影响。阅读教学中进行随文练笔有以下几方面的迁移:①随文练笔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强化兴趣的迁移,这是一种横向迁移。在此项迁移中,若产生正迁移,学生能产生表情达意的需求,激发写作的积极性,若是负迁移,则会视写作为畏途。②从说到写是小学写作必须遵循的程序,随文练笔强调由说再到写,这是一种循序渐进的纵向迁移。③阅读向写作迁移,阅读中发现写作方法,总结写作规律,作文时,学习借鉴,创造性运用写作方法,这是一种知能转化的交互迁移。

3.随文练笔符合阅读心理过程就阅读的心理机制而言,存在着两个心理“回合”:一是从语言到思想,从形式到内容,从外部到内部,从部分到整体的心理过程,前一个“回合”是基础,后一个“回合”是提高,特别是后一个“回合”又恰好与写作的心理过程相吻合,因此,就这一意义而言,阅读教学包含了作文教学的指导。随文练笔把读的训练和写的训练有机结合起来,体现了学和用的同步性,“符合阅读教学的学用迁移性原则,这样的阅读教学,才是成功的阅读教学。。(四)把握随文练笔的教学方法。1.读写结合、尝试运用——仿写。(1)典型句式的迁移练笔。(2)典型构段方式的迁移练笔。

(3)典型写作方法的迁移练笔2.拓展情节、填补空白——扩写。(1)看课文插图开展“小练笔”。(2)用课文特殊标点开展“小练笔”。(3)抓文本关键词开展“小练笔”(4)读文本“佳句”后开展“小练笔”。(5)做课后“思考题”开展小练笔。3.立足原作、删繁就简——缩写4.根据材料、合理构思——改写。5.创设情境、展开想象——续写。

” 随文练笔,提高学生阅读与习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内容摘要]读写结合是语文能力生长的重要途径,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方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引导学生和课文对话,带领学生走近作者,走进文本,在充分的阅读实践中获得独特的体验和感受,得到词、句、段、篇的训练,读写结合,让学生读中悟写,读中学写,读中练写。随文练笔与阅读“结伴而行”利于提高课堂效率,最终取得读与写的“双赢”。

[关键词]有效能力提高随文练笔

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即要求学生能读会写。而当前,习作教学效率较低,广大师生在不同程度上面临着“有米难炊”或“无米之炊”的难题,究其原因,在于目前习作教学普遍与阅读教学割裂造成的。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基于这样的新课程理念,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应留出了大量的时间让学生接触文本、思考文本、感悟文本,重视师生交流、生生互动。叶圣陶先生曾说:“阅读是吸取,写作是倾吐。”从语文学习规律来看,阅读是理解语言、积累语言的过程,习作是运用语言的过程,同时影响着阅读,对阅读起着促进作用。这种阅读与习作的关系是“源”与“流”的关系,注重读写的双向联系成为十分必要的事,也是解决目前习作面临的两大难题的有效途径。实践证明,教材文本确实是学生练习习作能力的最好练兵场,充分挖掘阅读教学的现实资源,通过加强读写联系的途径,让学生在读中悟写、以写促读,可以增加训练台阶的密度,减缓习作训练的坡度,逐步实现学生“自能习作”的目的,培养学生对习作的良好情感。相较于课堂“对话”,随文练笔是“独白语言”的练习,是面向全体学生的言语实践。随文练笔与阅读“结伴而行”具有深化阅读、训练表达、锻炼书写等多重功效,利于提高课堂效率,最终取得读与写的“双赢”。

“随文练笔”,即紧紧跟随阅读教学,在阅读教学中相机进行写作训练。它就文取材,把学生的语言组织运用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机的结合起来,彼此交融,相互促进。它机动灵活、形式多样、切入口小、难度低,学生没有畏难抵触的情绪,是培养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一种省时有效的途径。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认真把握教材,找准阅读与习作的结合点,使二者紧密联系,放飞学生阅读想象的翅膀,指导学生勤练习。这样,既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又可以提高习作水平。

一、在理解重点词、句处练笔

在阅读教学中,往往会对课文中的重点词、句进行精心品味,这种品味不仅要让学生读通读透,更应指导学生在读的基础上,悟出写法,领会意图,进而学会运用。同时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品词品句,也为写作积累了丰富的词汇。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要使学生“满腹经论”,教师就应持之以恒地在阅读中引导学生推敲词句,从而培养造句的能力。第21课《九色鹿》一文中,国王听了九色鹿的话非常惭愧,他斥责调达,并重重地惩罚了他,还下令全国臣民永远不许伤害九色鹿。理解了国王这么做的原因,也就领悟了课文“贬斥贪婪与负义、颂扬善良与正义”的主题含义。可以设计这样一个小练笔:假如你就是那个国王,听了九色鹿一番义正词严的话,你会为什么而感到惭愧?会怎样斥责调达?会怎样命令臣民?请你拿出笔,写一段话。建议恰当地选用课文中的词语:背信弃义、见利忘义、灵魂肮脏、恩将仇报„„这样的教学,既注重了词、句的教学,也教会了学生说完整、连贯的话,还帮助学生积累了词汇,丰富了语言,同时为写话打下了基础,使读中学写贯穿于阅读教学的全过程之中。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中有这样一个词“饱经风霜”。教学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想一想:那位拉车的饱经风霜的脸是什么样的脸?想好了,请用几句话写出来。我给大家开个头:“那位拉车的才三十多岁„„”请同学们接着写。这个练习要求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把词语的意思表达出来,可以说是一举两得:既帮助学生理解了“饱经风霜”这个词语的意思,又让学生进行了人物外貌描写的练习。

二 在理解省略号处练笔

阅读教学中我们常遇上耐人寻味的某一件事或某一个情节,激发了学生的浓厚兴趣,引起了他们的回忆或想象。如《狼和小羊》一课中当无奈凶恶的狼不想再狡辩了,朝小羊扑去„„此处的省略号虽然省去了故事的结局却给了善良的孩子们无限想象的空间,孩子们当然不希望小羊就这样死去,于是我抓住他们的心理,让他们续写故事。小羊采取了什么措施大战狼的呢?狼和小羊的结局又如何呢?学生们为“救”小羊各出奇招。这样的训练使学生的想象力与创新思维迸发出了灿烂的火花。

三、在想象补白处练笔

抓住课文空白处,入乎其内,徜徉其中。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掘已有的知识储备,大胆发挥合理想象,还原空白,使空白处不再空白。这样不但加深其理解,丰富其语言,而且拨动其情感,丰富其感受。真可谓是豁然开朗、别有洞天。在教学《第八次》一文时,布鲁斯王子在受蜘蛛结网的启发下会怎样动员他的军队和他的百姓起来抵抗呢?但是文本并没有细细描述,这就给阅读提供了一个空白空间,必须加以补充,以达到阅读心理的平衡。此处练笔,正是顺应了学生的阅读空白需求。并以此里来丰满人物形象,通过理解他激奋人心发言来感受的他抵抗到底的决心。有的学生写道:“蜘蛛织了七次网也失败了,但是第八次成功了,给了我很大启发,我坚信,只要坚持到底,胜利就一定会属于我们的!”“苏格兰的乡亲们,亲爱的同胞们:我们的祖国正在遭受着外国的侵略,我们的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我们一定要起来反抗!团结就是力量!只要我们团结起来就能像蜘蛛一样取得胜利。”„„那一句句发自肺腑的呐喊,那一声声撞击心灵的呼喊,填补了课文空白,让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想象、延伸的空间。这种创造性想象更多地受到学生的心理、思想、感情、知识、经验、个性等的影响,因而也更具有个性和独特性。

四、在理解典型段落处练笔

课文的语言一般比较规范、优美,一些语句、段落特别富有表现力,也蕴涵着表达的规律与艺术。经常在阅读中借鉴、模仿、运用这些语句、段落,就能在迁移性的练笔中逐渐体悟到其中的表达规律,并内化为学生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要善于发掘那些典范的语言表达范式,引导学生阅读、体会,进而设计迁移性的练习,鼓励学生模仿写话。如教学《台湾的蝴蝶谷》第三自然段。这段共三句话,先总说蝴蝶谷的景象非常迷人。然后具体介绍黄蝶谷和彩蝶谷。这种先总说后分说的段落对于小学生来说,有很强的示范性而且其中运用到的比喻句也让学生有了更形象的感知。于是教学到这,我让学生们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趁热打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说说还会有什么样的蝴蝶谷,并注意抓住该蝴蝶谷的特点,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来进行练笔,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我想这次片断练习的成功,就在于老师给学生提供了进行模仿和创造性运用的“例子”,学生有例可仿,事半功倍。在此基础上我又让学生回忆一下自己去过的一些风景区或某一个景点(也可以是我们的学校),先用概括的语言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个景点的最大特点,再试着给大家用具体的语言描述一下。学生外出的不多,但对校园很熟悉:我们的校园最大的特点是美丽整洁,充满活力„„在孩子们争先恐后的表述中,这种总分式的段落表达形式已在孩子们的心中生了根。作文难关不攻自破。

四、在理解故事结局处练笔

文本的结尾处往往是学生的情感共鸣点。依据原文,进行创造性的续写,对于发展孩子的创造性、合理性思维,培养写作兴趣,提高写作水平都有很大的帮助。教学《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时,最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练笔环节“从沙漠回来,小骆驼又去溪边照镜子,恰巧又遇上了小红马„„”他们分别会怎么说?怎么做?学生写道:第二天,小骆驼又见到小红马了,小红马还是用嘲笑的口吻说:“我都嘲笑你了,你还好意思出来,真不知道害羞!” 小骆驼笑着说:“看人不能看他长得美和丑,要看他有没有用处。”“哼,那么丑,会有什么用处。”小红马自以为是地说。“我带你到沙漠里走一趟,怎么样?”小骆驼自信满满地说。“走就走,有啥了不起!”于是,小骆驼和小红马一起走进了茫茫的大沙漠,没有走多远,小红马的腿就陷进沙子里,小骆驼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小红马拉了上来。没走几步,小红马就累了,肚子饿了,愁眉苦脸地说:“有没有什么吃的东西,我的肚子好饿呀!”说话间,突然一阵铺天盖地的风沙吹了过来,他们俩赶紧把眼睛闭上。可是,等风沙过去了,小骆驼一下子就把眼睛睁开了,而小红马睁了半天也没有把眼睛睁开。小骆驼由于长长的睫毛的保护,眼睛里没进一粒沙子,可小红马的眼睛里进了一大堆沙子,还是小骆驼帮他把沙子清完。小红马想想自己以前做过的事、说过的话,惭愧地低下了头,不好意思地对小骆驼说:“谢谢你,你真棒!” 看,学生把读到的,学过的语句灵活地运用于写话中,变成了自己的语言,使作品更赋予生命力。

在阅读教学活动中,恰当地处理好练笔与阅读的关系,不仅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深化阅读,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素养。让课堂练笔真正成为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吧!

参考文献:

1.薛法根:《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课堂小练笔设计例谈》,《江苏教育》2007年14期23—25页。

2.《语文新课程标准》。

从随堂随文练笔谈小学低年级写话_

随文写话训练的策略研究的阶段总结

随文仿写修改

写话

一年级写话

寒假写话

看图写话

看图写话

设计写话

一年级写话

随文写话
《随文写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