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广告词

广告随文范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8-26 09:04:01 来源:广告词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广告文案正文和随文的写作

广告文案正文和随文的写作

一、广告文案正文的写作

1、广告正文的谋篇布局和各部分的写法

正文的结构:开头——主体——收尾(启、承、合形式或启、转、合形式)。

正文的段落之间要有内在的逻辑联系,可采用倒金字塔结构,即将最重要的内容放在第一段,次重要的放在第二段,不重要的放最后。

例析:

金色的刺激

到一个金色的国度,去度一个金色的假期,那刺激的黄金般的。

甘地和惠达多的祖国,庙宇、宫殿、土邦主和大象。喜马拉雅与恒河,古风和地毯、绿绸和宝石。

在印度,能够领略这一切,一种奇特的、神秘的文化,像黄金一样古老。 今年向您提供的不仅是旅行计划,而是一个“金色刺激”。

这则广告的第一段为开头,第

一、三段为主体,第四段为收尾。开头紧扣标题,以概括性的语言描述了到金色的国度去度假的金色的感觉;

第二段具体描述了印度风土人情,

第三段又是较为概括的介绍;收尾部分的“金色刺激”与标题相呼应。

1、如何开头

开头又称引子或开端,它是指标题之后的第一段文字,作用是为整篇文案起个“好调子”。 *要写好开头: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与标题的衔接(或与画面的呼应)。如《金色的刺激》这篇文案的开头便是承接标题展开的。又如海尔一托二空调广告文案:

(画面为一只机械手的两指顶住地面) 2指禅——海尔一托二功到自然成!

独步武林的神功,不是轻易可见,然而海尔在技术上的领先一步,却实实在在感受得到。

这篇文案的开头,既与标题相衔接,又与画面相呼应,并由画面上的武功转到技术上的功夫,过度自然。

(2)从目标消费者遇到的难题或目标消费者的关注点来切入。例如广东邮电《一线通业务。鼠标篇》的开头;

或许,您曾为上网速度的缓慢而抱怨不已;或许,您也想办法改进了电脑配置,然而收效甚微……

这一开头便是从电脑用户所遇到的上网速度慢的难题来切入的,这样迅速抓住目标消费者的视线,让他们再阅读下文的内容。

(3)以提问得方式引发受众的关注与思考。如广东邮电《礼仪电报.手篇》的开头:

您的挚友是否不太顺心? 您的驻外员工是否很辛苦?

您的亲人是否需要您的问候? 这种以提问方式开头的文案,也能很快地激起目标消费者的阅读兴趣。上述开头由于使用了第二人称,所以给人感觉像一位久违的朋友在询问自己一样,亲切温和。

(4)通过具体情景的描述,给整篇文案创造一种氛围,定下一个基调。如马爹利酒电视广告文案解说词的开头:

在法国近郊马爹利世家一望无际的酒库上空,散发着一股醉人芳香,流传着一个动人故事。

这是一种充满抒情味和怀旧味的语气基调,给电视广告创造了一种诗情画意的气氛。有了这样的开头,以下的部分便易于展开了。

(5)以概括性的语言说明产品或企业的整体水平,先给受众以总体的印象。如联邦家私广告文案的开头:

联邦集团14年来,一直致力于改良自己的产品和服务,期望除了提供富于品味的设计、优良的品质和完善的服务,还能给您更多的实惠。

(今天,我们终于可以自豪的推出“二万元家具套餐计划”……)

这一开头阐述了联想集团的企业理念,为下文具体推出“二万元家具套餐计划”提供一种行动依据,给人以高屋建瓦的感觉。

2、主体部分如何展开

主体部分的展开方式也是千差万别的,但主要有如下几种方式:

(1)承接开头的内容作进一步延伸。例如前面所举的海尔二空调广告文案,其主体部分为:

十年磨一剑,海尔空调集多年一拖二空调制造经验于一身,尤其是组合一拖二与变频一拖二,厚积而薄发,出手便打开空调领域,大小空间都能得到完善体验,种种设计均为此而生。

高手出招,谁与争锋,海尔旨在让自己的功力化为您的生活享受,并带动空调技术的全面升级。

这是对开头部分“海尔在技术上的功力”的承接与延伸,是对开头部分的具体化与深化。

(2)由回答开头所提出的问题而展开,例如,前文中所举的广东邮电《礼仪电报.手篇》的主体部分为:

4月10日起,中国电信在原有礼仪电报:庆贺、请柬、吊唁三种业务之基础上,增开慰问礼仪电报新业务。如果您想表达一份关怀与鼓励,或是一份爱心与挚情,请使用慰问礼仪电报,详情可就近查询邮电部门。

这便使鱼开头部分所提出的几个问题一致的解决办法。 (3) 笔锋一转,与开头的内容形成转折关系,给人以柳暗花明之感。例如《一线通业务.鼠标篇》广告文案的主题部分为:

改变正是时候!

一线通为您提供高速率的上网选择。一线通可以在一根普通电话线上以至少64Kde 传输速度接入互联网,比传统电话线加调制解调器的连接方式快四倍以上,并能一边上网,一边打电话、发传真,真正实现了“一线多能,万事皆通”。

这篇文案的开头描写了消费者可能遇到的 尴尬处境,眼看是“山重水复水复无路”,但到了这里的主体部分却“柳暗花明又一村”;“改变 正是 时候!”简明扼要地道出转机的出现,接下来便详细介绍了一线通上网速度快的优点,便开头部分所描绘的难题迎刃而解。

(4)加小标题以平行叙述来展开。

3.如何收尾

收尾时正文的结束部分,可独立成段,也可与主体部分合在一起。王春泉在《实用广告写作》一书中提出八种结尾方法:

1.归纳 性结尾法 2.抒情式结尾法 3.设问式结尾法 4.吁请式结尾法 5.展望式结尾法 6.祝谢式结尾法 7.服务姿态式结尾法 8.描慕式结尾法

结尾固然重要,有两点非常重要:

第一;语句上要简短有力,用一两句话可说明问题,切勿婆婆妈妈,可多用祈使句和反问句。

第二;内容要有鼓动性或煽动性。例如:“要成为信心十足的时代女性,您又怎可缺少全新的旁氏呢?”这是用反问句的方式鼓动女性

例如:现在就打电话订购吧!用祈使句号召大家

二、正文的类型及其范例分析

说明型:以科学、客观的语言,表述、解释产品或企业的有关信息,重在说明事实。

范例一,万和消毒碗柜广告文案:

这是消毒? 这才是消毒!

传统的消毒方法只能杀灭小部分细菌,生命力强的病菌依然逍遥自在。万和消毒碗柜,采用125度红外线高温消毒,彻底杀死病菌。

万和消毒碗柜:

远红外线高温消毒,杀毒彻底 具有食物解冻、保温、加热功能 多层放物架,有效容量大 外观新潮,结构紧凑合理 臭氧消毒、保洁 保修一年,常年服务

这则广告获第五届全国优秀广告作品展平面银奖,

切忌不要写成说明书,需要注意:第一,写目标消费者兴趣的事实或让消费者感到惊异的事实。

第二,将专业化信息转化为消费者能理解、能接受的信息。

例如:色彩更鲜艳:使用黑而亮屏幕,在显像管中添加特殊的黑色素,有防外来杂光干扰功能。图像更清晰……….音响更震撼……….

体现了通俗化

2.记叙型

就是以叙述与产品或企业有关的事情的前后经过,来宣传企业形象。

3.描写型

魅力迷人的色彩唇膏

方糖红:由二人份的茶水甜味,清淡情调的淡红色,柔软的甜味,适合20岁至中年的现代女性使用。

亮光红:像罗曼史中的女主角般迷人,有舒适的魅力,在荧光灯下显得特别美丽。 ………………

4.论证型

例如:国氏全营养素报纸广告文案:

“药减肥,当然期望有效又安全”

寻本说源,减肥更有效,更安全,更科学

减肥,为了健康。为了美,无论什么目的,都希望既有效果又安全,这也许是肥胖人减肥时所关注的首要话题。 其实……

有了国氏,减肥更有效,更安全,更科学。令您更加放心地享有一份自然健康的美好姿态。

5.抒情型。

例如:怡安花园报纸广告文案:

除了家人,他可能是最亲近的人…………….. 大卫.奥格威的九条经验

1.不要旁敲侧击,要直截了当。避免“差不多”,“也可以”等含糊不清的语言。

2.不要用最高形容词、一般化字眼和陈词滥调。要有所指,要实事求是,要热忱、友善并且使人难以忘怀。别惹人厌烦。讲事实,但是要把事实讲的引人入胜。

3.你应该常在你的文案中用用户经验谈。比起不知名的撰稿人的话。读者更易于相信消费者的现身说法。知名人士现身佐证吸引的读者特别多。如果证词写的很诚实,也不会引起怀疑。名人的知名度越高,能吸引的读者也就越多。

4.另外一种很有利的窍门是向读者提供有用的咨询或者服务。这种办法写成的文案可以比单纯讲产品本身的文案多招75%的读者。

5.我从未欣赏过文学派的广告………我一直觉的这类广告很无聊,没有事实。6.避免唱高调。……

7.除非有特别的原因要在广告里使用严肃、庄重的字,通常应该使用顾客在日常交谈中用的通俗语言写文案。

8不要贪图写那种获奖文案

9.优秀的撰稿人从不会从文字娱乐读者的角度去写广告文案。衡量他们成就的标准是看他们使多少产品在市场上飞腾。

概括三部分:A。写作目标..不贪图获奖8。 使产品在市场上腾飞9 B 说服技巧 用消费者的经验之谈3 用名人现身说法3 提供有用的咨询或者服务4 C 语言要求 直接性(不要旁敲侧击)1 新颖性(避免陈词滥调)2 实在性(避免唱高调)6 通俗性:少用严肃、庄严的字7 舍弃文学的高雅性5

斯通的七步曲法则

1.在标题或第一段中允诺一种好处

2.紧接着详细叙述这种好处;3.确切地告诉读者将得到什么; 4.用事实等来证实你的叙述;

5.告诉读者如果他不行动将失去什么 6在最后再次叙述购买的好处; 7.建议即刻行动

瑞士学者的4F法则

1新鲜 2有趣 3忠诚 4 自由

台湾广告学者的主张

1一目了然 2强调销售重点3简明4用对象常用的话5有趣6易懂7说的娓娓动听8行动之提文9文案要取信于读者10用文案来接近消费者 5I法则

设想 ——冲击力——兴味——信息——冲动

广告文案随文的写作

我的朋友现在是一匹马了

如果没有箭牌的标签

那它就不是箭牌的衬衫。 箭牌衬衫

机械处理防缩——如有收缩不合,免费奉送一件作赔。

1排列法

即按照一定顺序,把信息排列在文案的最下端,不添加任何多余的文字。

例如:小天鹅洗衣机在《羊城晚报》1998年5月4日的报纸广告随文:小天鹅集团

地址: 邮编:

本地服务热线 总部监督电话;

2附言法

飞利浦DVD广告文案的随文为:

现凡购买DVD 840影碟机一部,随送宝丽宝精选珍藏DVDMTV卡拉OK碟一张,数量有限………

如有垂询,请致电飞利浦顾客服务热线: 021********或广州办事处020******** 3表格法

技能训练:请根据以下资料为800电话业务写一篇报纸广告文案,要求: 1.按完整的文案格式来小写(右标题、标语、正文、随文);2能鼓动企业申办该项业务。

800电话业务又称受话人集中付费业务,是指主叫方不需付费,而由被叫方集中支付电话费的一种通信方式。

因为该业务对主叫时免费的,故又称“免费电话服务”。 800电话业务目前在国外非常流行,一些公司把800业务电话作为提高服务质量的标志、招揽客户的手段和企业实力的象征。此外,家庭也可以开通800电话业务,以便在外读书的孩子和出门在外的亲人打电话回家。

800电话业务的适用对象主要有大中型企业,如银行、商店、保险公司、酒店、民航、宾馆、快餐店等有商业目的服务性企业,特别适合电话订货、购货、咨询介绍、订房、订票、订餐、送餐等业务使用。

受理地点:广州市环市西路196号电报电话营业处800电话受理窗。 咨询电话:86671082 8006302000

推荐第2篇:随文识字

谈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随文识字”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一至二年级的教学重点。”由此可见,识字与阅读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两大任务,在阅读中识字是语文教学的基本方式,那么如何处理好二者间的关系?是先学习课文还是先识字?到底识字是重点还是理解课文是重点?实际操作中,往往是一堂课的时间里,我们既要考虑识字,还要考虑学文,顾了头就顾不上尾,事倍功半,油费了灯却不亮。如果把随文识字教学较好的应用到课堂中来,为学生营造出最佳的识字情境和氛围,课堂上充分引领学生通过一篇篇课文的深入学习,在读书中识字,在识字中读书。学生在一段一段文字的学习中,认识新字,学习新字,又在识字之后再次读书,巩固识字,整个过程就像是个完整的链条。这样,能大大地提高识字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所谓“随文识字”教学就是边学文,边识字,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将识字任务贯穿于课文的学习中,自始至终融合在课时的教学中,不断提高汉字在学生头脑中出现的频率。随文识字是从文入手的,学生面对的生字都不是孤立的,也就是有一定的语言环境。“随文识字”运用得好,字的音、形、义紧密结合,读说写紧密结合,的确能有效地提高识字的数量和质量,能有效地促进儿童语言的发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随文识字教学方式体现在:随文正音、随文识记字形、随文解义、随文说话仿写等。 随文正音。读准字音是识字的第一要务,在低段教学中,让孩子利用各种办法读准字音,听读,借助拼音是常用方法。怎样随文正音呢?个人认为学生进入课文阶段,教师最好先不要范读课文,因为教师一范读,学生凭借临时的记忆,大部分字就顺下来了,并不能真正解决生字问题,等学生再自学生字的时候,就忽略了很多本来不认识的字。如果,教师没有范读,开始就让学生自己读书,那么一遇到生字学生就要动脑去解决。学生自己尝试解决经历了一个从不会到会的过程,会在自己的头脑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这个阶段主要是让学生读准字音,初步感知字形,允许模糊记忆。一二年级大部分课文是全篇注音的,这样虽然给孩子学习生字的拐棍,但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原有认知,所以,教师还要让学生离开拼音这个拐棍。在操作上,学生自己带着拼音读准生字以后,老师要让学生去掉拼音,再次认读。在学生初读课文的时候,还要随机抽出读错或者读得不准的字音进行纠正,把容易读错的音提出来,加以提示或反复读几遍,例如平翘舌音,边鼻音,前后鼻音,轻声、儿化音等。而对于一些容易读准的音,就没有必要强调,不要每个生字都提出来强调,这样会浪费时间,这就需要在备课的时候对生字进行梳理,分析重难点,以便在课堂上做倒心中有数。读准单个字音,再读准词语,再把词语放进课文读。

随文识记字形。低年级识字量大,如果集中识记字形会增加难度,也不符合儿童的识字心理和认知规律。最好的解决办法是在学习课文的时候分散识字。一年级下期,已经出现熟字带生字,部首字归类,同音字,多音字,形近字。在学习课文的时候,就要逐步渗透利用字的特点进行识记教学。例如形近字,同音字对比教学;同一个部首扩展汉字进行教学;通过理解字义帮助记住字形的教学。总之,让孩子对生字字形的记忆深刻,达到记住字形的教学目的。字越学越多,学生们就发现了熟字与新字的异同点,学会了用汉字加减法来记住新字。方法多了,识字快了,也变的有趣了,课堂上往往是一个新字学生们会想到好多种识字方法,他们互相交流,大大促进了学生自主识字。使单调的笔画,变成有趣的谜语;使呆板的生字,变成活了的动作;使易混的两字,变成友好的朋友;使枯燥的文字,变成美丽的图画。学生们每天用这些他们喜欢的方法来记字,不但做到了准确,高效,更重要的是它给了学生一个自主识字的大舞台,在这个舞台上,学生与汉字就成为了主角。

随文解义。在学习课文的时候,要利用多种方法理解字词的意思,这种理解不同于高段教学中的解释词语,而是要让孩子大概知道这个词语的意思,要区分词语的含义,对于一些重点的,关键的字词不要模糊概念,要体会到位。理解词义的时候要注意形象化,学生才会感到有趣,才会形象地体会到意思。我想其实做倒随文解义并不困难,在低年级教学中,主要可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从品读中领会、感悟字词、句子的意思、含义及感情,常言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随文说话仿写。学习生字与新词的目的,一是为了顺畅阅读,读懂文章,二是为了正确使用字词,说话写作,进行交流。为实现这一目的,在借助课文理解生字新词的同时,依据字词和课文的特点,很有必要进行适度的说话仿写练习,既巩固了生字新词的理解又拓展了词语的应用,丰富了学生语言的训练。

随文识字顺应了孩子的识字心理的四个阶段:初步感知阶段——具体细化阶段——巩固写字阶段——拓展应用阶段。依据这四个阶段,课堂教学时可安排如下步骤:

1、初读课文,找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初步感知阶段)。(1)复习有关生字的音节(特别是平翘舌音和易混音节)。(2)让学生借助拼音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要学的生字。(3)教师出示音节的识字卡片,让学生练习读准字音,同时感知字形。(4)去掉拼音,再让学生认读生字,进一步感知字形。(5)通读课文,能读通读顺。

2、精读课文,结合语言环境,理解字义(具体细化阶段)。当学生把课文读通顺以后,要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读懂每句话的意思,这时,要引导学生结合语言环境或生活实践理解生字新词。此教学环节应注意的问题:(1)注意区分学会和会认两类字。教师要重点引导学生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应学会的字,而对会认的字不要做过高的要求,只是感悟就可以,换个环境也认识就达到要求。(2)要求学会的字,不仅要理解在本句中的含义,也可扩展延伸,如借字组词,扩展造句等。(3)这个环节,理解字义是重点,因此,要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如根据文字的结构特点,或借助字典、或借助直观的事物、或联系生活、或联系上下文帮助学生理解。(4)注意音形义的联系。虽然本环节字义是重点,但不可忽视字音的巩固和字形的感知,为下一步分析字形奠定基础。

3、读讲之后,分析字形,指导写字(巩固写字阶段)。记忆字形是低年级教学的难点,因此,教学方法要灵活,如结构记忆法、笔画笔顺记忆法、联想记忆法、字谜记忆法、直观记忆法等。最好的方式,是让学生自我讨论,学生自己发现的要比教师教的效果好得多。写字教学要认认真真地指导,扎扎实实地训练。低年级还没有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所以,教师必须加强指导。

4、复习巩固,扩展训练,培养兴趣(拓展应用阶段)。学生识字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而且与学生的兴趣有关,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创造性的开展教学,拓展训练的形式。如辨字组词、一字多组、一词多填、部件构字、字词听写、改正错字、编字谜儿歌、组织游戏活动等。另外,应鼓励学生多种途径识记生字,从课外汲取更丰富的识字源泉,在生活中捕捉锻炼的机会,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识字习惯。

理想的随文识字教学课堂,是识字与阅读、朗读是紧密结合,过渡自然,如行云流水、水到渠成,信手拈来一般;整个课堂气氛轻松活跃,学生积极主动地在情境中识字,在情境中游戏,兴味盎然。如何才能最大限度的构建随文识字的高效课堂呢?我想在教学中,可以根据课文的类型,根据生字在文中的分布,有些课文的生字集中在写事件要素的部分,就可以设计在疏通文章的文脉时,作为词串理出来。另外,还可以用语境来串词,可以借助文章的具体内容为语境,也可以借助文章表达的情感、人物等为语境。目的也是为了使课堂更为连贯,更为系统。

总的来说,语言文字的教学应该是整体的,而不是孤立破碎的,是趣味横生的,而不是枯燥乏味的。识字的目的是为了阅读和写作,它为阅读和表达能力的培养提供条件,又通过阅读和说话造句、写作等练习巩固了识字。随文识字的识字教学和阅读教学应是统一的,融合的,不可能完全割裂开来的;我们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既贯彻识字为重点,把课文的阅读和口头、书面表达的练习服从于一个重点——识字,使学生所学的字词在讲读课文和各种口头、书面的练习中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同时,又不忘记识字的目的,在阅读和口头、书面练习的过程中,积极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字词,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和口头、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要把朗读和识字有机地融为一体,识字后的读书过程就是新字的再现过程,就是学生巩固新字的过程。在朗读中识字,在识字中朗读,迎合了儿童好动、好奇、注意力不易长时间集中的心理特点,并以此为契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达到在愉快氛围中识字。随文识字是学生学习语文所必须掌握的、可以终身受用的语文知识,学习方法和基本技能。

推荐第3篇:随文识字

随文识字,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民心佳园小学二年级谭彩宏

随文识字教学既是一种教学要求,同时,它也是一种教学策略,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在编排意图上力图体现的一种教学思想。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了识字教学在语文教学的重要地位,明确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一至二年级的教学重点”,强调了学生识字兴趣和习惯的培养和自主识字能力的形成,将“识”和“写”要求分开,以“多认少写”为原则将生字分为一类字和二类字,目的是减轻学生写的难度,腾出时间多认字,以便尽早的凭借汉字进行阅读。

由此可见,

一、二年级语文课的教学重点是识字,在教学中要明确学文和识字的关系,将两者有机的融合在一起,不要分开进行,要同时进行,要充分发挥文本的作用。

教材中的课文设计的目的是为学生提高学习汉字的语言环境,目的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让学生学习汉字,感受汉字的形体美,激发学习汉字的兴趣,规范丰富学生的语言。

随文识字教学就是边学文,边识字,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将识字任务贯穿于课文的学习中,从始至终融合在第

一、二课时的教学中,不断提高汉字在学生头脑中出现的频率。随文识字是从文入手的,学生面对的生字都不是孤立的,也就是有一定的语言环境。 “随文识字”运用得好,字的音、形、义紧密结合,读说写紧密结合,能有效地提高识字的数量和质量,能有效地促进儿童语言的发展,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教学方法。

随文识字不只是我们通常理解的在课文中,在语言环境的中读准字音,它包含以下几方面:

(一) 随文正音

怎样随文正音呢?就是在学生初读课文的时候,随机抽出读错或者读得不准的字音进行纠正,把容易读不准的音提出来,加以提示或反复读几遍,例如平翘舌音,边鼻音,前后鼻音。而对于一些容易读准的音,就没有必要强调,不要每个生字都提出来强调,这样会浪费时间,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对生字进行梳理,分析重难点,以便在课堂上做倒心中有数。在读准单个字音的基础上,再读准词语,然后把词语放进课文读。

(二) 随文记字形

新教材的最大特点是识字量大,前面说过,如果集中识记字形会增加难度,也不符合儿童的识字心理,不科学。最好的解决办法是在学习课文的时候分散识字。一年级下期,已经出现熟字带生字,部首字归类,同音字,多音字,形近字。在学习课文的时候,就要逐步渗透利用字的特点进行识记教学。例如形近字,同音字对比教学;同一个部首扩展汉字进行教学;通过理解字义帮助记住字形的教学,让孩子对生字字形的记忆深刻,达到记住字形的教学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我们认为识字教学,尤其是要求会认识的字,不要过于注重字形的分析,应强调整体上记忆,个别有规律的可以分析,但适可而止。要求认识,学生不一定要很精确的记忆,以后见到这个字能猜测出来也是可以的,更不要见字就组词,没完没了地拓展,所以,在教学的时候,通过反复与生字见面的方式让学生识字,应该是主要的教学手段。

(三)随文解义 在学习课文的时候,要利用多种方法理解字词的意思,这种理解不同于高段教学中的解释词语,而是要让孩子大概知道这个词语的意思,要区分词语的含义,对于一些重点的,关键的字词不要模糊概念,要体会到位。理解词义的时候要注意形象化,学生才会感到有趣,才会形象地体会到意思。 一般来讲,一篇新课文的教学中,有三种类型的汉字需要重点解决“读准字音”的问题。第一类,是过去要求“会认”,现在“复现”,但是学生有所“回生”的汉字。第二类,过去可能见过,在这篇课文学习中要求“会认”甚至要求“会写”的字。第三类,是过去从没见过,这篇课文学习中即不要求会认也不要求会写,但是学生不会读的汉字。具体教学中,第一类,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指导学生自己来通过本课书的学习1 进行强化巩固;第二类,指导学生结合汉语拼音认读,达到能够脱离本课语言环境认读这样的目的;第三类,则主要看学生能不能接触汉语拼音来认读,并且能够离开拼音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认读。教学实践中我尝试了四步做法:

一、初读课文,找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生字。

这一环节要注意的问题是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尝试拼读在先,然后,根据学生的拼读情况,教师范读或学生之间纠措互读,一定要让学生在课文语境中读准生字,初步感知字形。

二、精读课文,结合语言环境,巩固识字。当学生把课文读对读通顺以后,要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读懂每句话的意思,边学文边巩固生字新词。这时要采取多种方法,如组词造句、借助插图、借助直观的事物、借助多媒体、图文结合、动作演示、联系上下文等来帮助学生巩固识字。

三、识写结合,巩固识字。

记忆字形是低年级教学的难点。因此,教学时我采用了很多识字方法,如结构记忆法、笔画笔顺记忆法、联想记忆法,字谜记忆法、直观记忆法等。最好的方式,让学生自我讨论,学生自我发现的要比教师教好的多。

写字又是巩固识字最有效的途径。写字教学要认认真真地指导,扎扎实实地训练。低段的写字指导一定要细致、到位,通过重点指导、板书示范、评议反馈来培养学生把字写对、写好,并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四、复习巩固,扩展训练,培养兴趣。记忆字形是低年级教学的难点,学生识字也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而且与学生的兴趣有关,因此,根据学生的实际,创造性的开展教学,拓展训练的形式,如辩字组词、一字多组、一词多填、部件构字、字词听写、改正错字、编字谜儿歌、游戏活动等。另外,在课外学会的字也应得到展示,加强与生活的联系,鼓励多种途径识字,养成自主识字的习惯。

综上所述,随文识字问题的关键在于教师要认清识字与阅读能力、表达能力之间的辩证关系。识字的目的是为了阅读和写作,它为阅读和表达能力的培养提供条件,而通过阅读和说话造句、写作等练习又巩固了识字。明确了这一点,就能使我们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既贯彻识字为重点,把课文的阅读和口头、书面表达的练习服从于一个重点——识字,使学生所学的字词在讲读课文和各种口头、书面的练习中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同时,又不忘记识字的目的,在阅读和口头、书面练习的过程中,积极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字词,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和口头、书面语言表达能力。

当然,光通过随文识字还不能让学生完全认清汉字,所以,我们还应该在通过多次阅读文本,与汉字多次见面后,把汉字有选择地集中起来,并趁此机会教给学生更多的识字方法,比如:儿歌识字、字谜识字、形象识字汉字是表意文字、游戏识字、连环识字、自主识字、生活中识字、字理识字根据汉字的表意这一特点,根据汉字的演变过程,形象的记忆汉字等等,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让学生有主动识字的愿望,从而为阅读和习作打好坚实的基础。

一、创设愉快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自主识字的愿望

小学生对新奇的、第一次接触的事物,总有一种新鲜感,容易产生浓厚兴趣。在开课之初,教师可借助多媒体课件创设生动的童话情境,把新授生字变成一个个生动的字宝宝,告诉学生,这些字宝宝找不到自己的家了,如果你能根据房间的门牌号码(即生字的读音)帮它找到家,你就能与这个字宝宝成为好朋友,字宝宝就会对你笑一笑。生动的情境,优美的音乐,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欲望,为快乐识字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揭示汉字的结构规律,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我们都知道,汉字最本质的特点是表意性。虽经历代的简化,汉字的象形意义大大减弱,但仍然保留着象形的痕迹,所以教学中可借助现代教育技术追本溯源,在自主识字中渗透“字理”,提高识字效率。如 2 在教学“燕子”的“燕”字,先出现一只可爱的小燕子,使学生感知“燕”的外形,如头部、身体、翅膀、尾巴;然后出示“燕”字的篆体,引导学生对照实物图,明白篆体“燕”字的某些部位的演变由来;最后,再出示楷体的“燕”字,让学生观察、理解楷体,汉字的“燕”字上部分就是燕子的头部,中间部分的口是燕子的身体,被分开在口字两旁的“北”是燕子的翅膀,四点底是燕子的尾巴。通过这样的理解记忆,可以让学生在想到燕子外形时,就很容易联想起“燕”字的写法。这样的形式符合儿童的兴趣特点,也便于能力的迁移,一段时间后,学生在学习会意字、象形字时,也能学着将字形、字义联系起来记,从而提高了自主识字的效率。

三、设计生动的识字游戏,巩固学生自主识字的效果

在教学中,识字回升现象是教师们普遍感到头痛的事,为了战胜遗忘,识字后一定要及时的进行复习巩固,因为在识字的同时遗忘就开始了,而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一个汉字在学生的脑中扎下根,还必须通过反复练习、及时反馈,来强化记忆。应当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交互功能,提供形象直观的交互式学习环境,运用图文声像对学生多种感官进行综合刺激,以超文本、超链接方式组织管理各种知识信息,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发展、主动探索,还有利于发展联想和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利用多媒体的交互功能,教师可设计多种生动有趣的游戏,来巩固学生自主识字的效果。如“寻宝游戏”,教师将基本字输入电脑,让学生寻找偏旁或部件与基本字构成新的生字,如“仓”可以引出“苍、枪、抢”,“占”可以引出“站、战、沾、粘、钻、点”等,谁找得多,谁就可以得到一块象征着智慧的宝石,这样的巩固练习,即扩大了识字量,又促进了自主识字能力的形成。

在识字过程中,借助多媒体课件不断突出形近字的不同之处,启发并鼓励孩子给易混淆的字编儿歌,如学生在仔细观察了“浇、烧、晓”时,学着编出了”用水浇,用火烧,太阳出来就念晓”的区别方法。

教学实践中,经常发现中低年级学生在写话、习作中的错别字,小学生写错字,有一些字是因为还不会写,另外就是受其他字的影响,如桌写成卓(受早影响)。针对小学生犯错的原因,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课件设计各种形式的改错游戏,如出示几句含有错别字的句子让学生找错,找出后放大错字或将别字移至别处,闪动错的笔画或用错的形旁,换成正确的字或形旁。学生做对了电脑及时鼓励,让学生在游戏互动的过程中加深印象,从而正确书写、合理用字。

四、创新性训练识字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创新性训练”。这是一个机动性环节,可以根据时间灵活掌握。一年级刚开始识字的阶段,学生还没有将学习生字的方法掌握熟练,一旦学生将学习生字的方法掌握熟练,自学能力提高了,教学节奏就可以加快,教学时间就有富足。有了富足时间就可以创新性训练。创新性训练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一字组多词语,二是造句。

“人生识字聪明始”,识字是低年级学生最重要的学习任务之一,实践证明,借助现代教育技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放手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学生就会学得轻松,学得容易,从而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

推荐第4篇:随文练笔

随文练笔——培养学生习作能力的大舞台

如果说阅读是一种足不出户的旅游,那么随文练笔就是一种精神上的览胜。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高段的习作目标是:要使学生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让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的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为此,我认为,在课堂上适时、适度地对学生进行一定的随文练笔,会大大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可以说随文练笔很及时地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习作舞台,也让孩子们充分感受到了习作的乐趣。有了这个舞台,孩子们可以更好的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使孩子们变得乐于习作、善于习作。

在此,我就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课文中的小练笔谈一下个人的几点做法。

一、练笔练在空白处

课文中往往有许多空白点,或者有一些笼统之处,用笔把空白点补出来,把笼统之处具体化,这就是一种很有效的想象练笔。

《滴水穿石的启示》一文这样描写到:几百年过去了,几千年过去了……水滴锲而不舍,日雕月琢,终于滴穿了石块,成为今天太极洞内的一大奇观。这一描写告诉我们目标专

一、持之以恒,就能把事情做好。为了帮学生更好地理解滴水穿石这一过程,我进行了如下设计:

孩子们几百年、几千年、几万年都过去了,水滴是怎么做的呢,它怎样才把石头击穿的呢?请大家展开自己丰富的想象,来描绘一下水滴石穿的动人场面。 生1:几百年过去了,燕子来了又去,去了又来,而水滴却依然接连不断地从岩缝中滴落下来,而且总是滴在同一个地方,于是石头上出现了个碗口大的坑儿。

生2:几千年过去了,游人走了又来,来了又走,而水滴却依然接连不断地从岩缝中滴落下来,而且总是滴在同一个地方,于是石头上碗口大的坑儿更深了。 生2:几万年过去了,寒来暑往,季节轮回,而水滴却依然接连不断地从岩缝中滴落下来,而且总是滴在同一个地方,于是石头被穿透了,可以这头望到那一头了。

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将滴水穿石的过程更加具体化和形象化了,不仅降低了理解的难度,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练笔练在情深处

“文章不是无情物”,入选课本的文章,有的隽永含蓄,有的激情澎湃,有的发人深省,有的让人惊叹……它们无不包含着作者的浓浓深情,是作者情动而辞发的产物。作者“为情而造文”,学生“循情而读文”,自然会被文中的人、事、物、景而感动,此时如果设置一个小练笔,让学生直抒胸臆、一吐为快,将会收获意想不到的精彩。

在学习《在大海中永生》第三自然段时,为了帮学生体会人们与邓小平爷爷的深情厚谊,我这样设计教学:

师:当奔腾不息的浪花把邓小平爷爷的骨灰送往祖国的万里海疆的时候,祖国人民会说些什么?当浪花把他的骨灰送往澳门、香港的时候,澳门、香港人民会怎么说?当骨灰被送往宝岛台湾的时候,台湾同胞会怎么说?当骨灰被送向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的时候,世界上其他国的民众又有什么话想对邓爷爷说呢?请同学们发挥你的想像,说一说。

生1:祖国人民会说,是您提出了改革开放的政策,让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祖国经济繁荣,人民安康,神州大地到处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谢谢您!

生2:香港、澳门人民会说,正是由于您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方针,我们才顺利地回到了祖**亲的怀抱,结束了我们百年屈辱的历史,我们永远感谢您!

生3:台湾同胞会说,正是由于您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让香港、澳门回到了祖**亲的怀抱,我们相信,在“一国两制”的方针下,在香港、澳门回归的影响下,祖国一定能够统一。

……

在这里我们可以让学生选择其中的一个角色,将自己最想对邓小平爷爷说的话写下来,舒缓动情的音乐,课前广博的积累和深刻的课堂感悟一定会激起学生写作的热情,一段段充满深情的话语就会在学生的笔下自由地流淌出来,

三、练笔练在拓展延伸处

阅读教学中,适当地进行拓展,可以有效地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衔接起来,也是文本理解向习作练笔的一个有效落点,从而为学生打开了一扇通向生活的大门,选择更多,思维更宽广。

在教学《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一文时,我在课堂尾声时,这样去说:是啊,这是一个多么感人的故事!从中你明白了什么?请拿起你手中的笔,记录下此时些刻的感受吧。

孩子们听后,纷纷拿起手中的笔,写下了自己的感受:

生1:谈迁家境贫寒,用20多年的奋斗,完成了《国榷》的初稿,可一夜之间又化为乌有,命运对它的打击太大了,然而在厄运面前谈迁却表现得非常坚强,他用坚强的毅力重新站了起来,再次完成了《国榷》这部明史巨著。我被谈迁这种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所感动,我今后也要向谈迁一样,刻苦自励、持之以恒,做社会的有用之才。

生2:在历史的史册上,谈迁的名字家喻户晓,他的名字是响亮的,在地球的版图上,在世界的东方,也有一个响亮的名字,那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1998年的特大洪水,2003年的非典肆虐,2008的年雪灾降临、地震袭击,种种灾难考验着我们的中国政府和中国民众——困境中,主席、总理战斗在最危险的地方;困境中,我们凝聚了不屈的力量;困境中,我们成功举办了地球上最大的体育盛会!这可真是所谓的“多难兴邦”啊!艰难的历程,辉煌的壮举,这就是我们的国家。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一定要传承她不屈不挠,顽强拼搏的精神,让我们以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迎接生活中的每一个挑战吧。

这样我们可以帮助学生更进一步地去认识谈迁,体会他厄运面前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更主要的地能够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去感受人生,从而真正达到学以致用。使学生在习作中成长,在习作中提高。

四、练笔练在语言训练处

解读文本,感悟语言往往要抓住关键性的词语进行训练,如果在训练的基础上进行随文练笔设计,会加深学生对文本的感悟,同时,达到有效习作的目的 《黄山奇松》一文主要写了黄山风景区的松树,姿态奇特,十分有趣的景象,借以表达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作者对“迎客”“陪客”“送客”三大奇松进行了淋漓尽致的描绘,读来让人感到如身临其境一般。在学生熟悉课文后,我这样引导:孩子们,又是一年秋末,在别的地方,也许,树叶已经落尽,小草已经枯黄,可黄山风景区却生机勃勃,欣欣向荣,正值旅游观光的好季节,黄山风景区又开始招募导游了,请同学们赶快创作导游词,把祖国的这一奇特景象介绍

给所有的来客吧!谁说得好,谁就会被评为“最佳小导游”。

这样就激起了孩子们的创作激情,孩子们纷纷选择自己的视角,写下那最最动人的一幕。随后我便创设情境,让“小导游”们带着自己的游客,前来一一介绍这一天下奇观:

生1:现在我们来到“迎客松”面前,瞧,它姿态优美,枝干遒劲,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如今,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了,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

生2:大家猜一下,眼前这棵松树是什么松?它是陪客松。为什么这样称呼它呢?这棵树如同一个绿色的巨人站在那儿,在陪同游人观赏美丽的黄山风光,正是由于它的存在,让游人更加感到了黄山的亲切,感到了大自然的情趣。

生3:眼前的这棵松树就更有意思了。它姿态独特,枝干蟠曲,游人把它比作“天然盆景”。它身下伸出长长的“手臂”,好象在跟游客依依不舍地告别呢。这就是那有名的送客松了。当您观赏完这美丽的自然风光,要踏上归程的时候,您不妨回头看看这具有着绵绵情意的送客松,它那长长的臂膀,会让您更加地留连忘返。

五、练笔练在课文仿写处

语文课本中有很多经典佳作,它们或者句式工整,或者语言优美,或者结构独特,如果执教者能抓住这些独特之处,引导学生模仿借鉴,就能实现课文写作方法的有效迁移,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黄果树瀑布》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全文特色鲜明:不仅采用移步换景的方法,将黄果树瀑布作了全方位的、多角度的描绘;而且善用、巧用比喻,使文章的语言生动形象,如诗如画。学完本课,我即时安排练笔,让学生仿照本文写下自已所熟悉的身边的一处景色。于是孩子们的笔下便出现了《我们的校园》、《校园秋景》、《秋日的家乡》、《漫步玉湖》、《老城即景》等文章。读来无不让人感受到孩子们对大自然,对生活的浓浓情意。

随文练笔,由于它贴近课堂、形式多变、方法多样而成为培养学生习作能力的大舞台。学生在练笔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习得了课文语言、学会了作者的表达方式,对他们的表达能力的提高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生活处处皆语文,课堂处处

可练笔,愿随文练笔能给老师们带来海阔天空的设想,能给孩子们带来无穷无尽的快乐。

推荐第5篇:随文识字教学

随文识字教学

识字与阅读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两大任务,在阅读中识字是语文教学的基本方式,那么如何处理好二者间的关系?是先学习课文还是先识字?到底识字是重点还是理解课文是重点?实际操作中,往往是一堂课的时间里,我们既要考虑识字,还要考虑学文,顾了头就顾不上脚,但是事倍功半,油费了灯却不亮。

其实这个问题解决的办法就是四个字“随文识字”。“随文识字”教学就是边学文,边识字,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将识字任务贯穿于课文的学习中,从始至终融合在课时的教学中,不断提高汉字在学生头脑中出现的频率。随文识字是从文入手的,学生面对的生字都不是孤立的,也就是有一定的语言环境。 “随文识字”运用得好,字的音、形、义紧密结合,读说写紧密结合,的确能有效地提高识字的数量和质量,能有效地促进儿童语言的发展,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教学方法。 (一) 随文正音

把握住了随文识字的基本方法,并有效的应用到教学当中,就能解决老师们提到的识字教学中识字与学文的关系,就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课堂上充分引领学生通过一篇篇课文的深入学习,在读书中识字,在识字中读书。学生在一段一段文字的学习中,认识新字,学习新字,又在识字之后再次读书,巩固识字。整个过程就像是个完整的链条。

读准字音是识字的第一步,在低段教学中,让孩子利用各种办法读准字音,听读和借助拼音是常用方法。怎样随文正音呢?就是在学生初读课文的时候,随机抽出读错或者读得不准的字音进行纠正,把容易读不准的音提出来,加以提示或反复读几遍,例如平翘舌音,边鼻音,前后鼻音。而对于一些容易读准的音,就没有必要强调,不要每个生字都提出来强调,这样会浪费时间,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对生字进行梳理,分析重难点,以便在课堂上做倒心中有数。在读准单个字音的基础上,再读准词语,然后把词语放进课文中读。

(二) 随文记字形

低年级识字量大,如果集中识记字形会增加难度,也不符合儿童的识字心理,不科学。最好的解决办法是在学习课文的时候分散识字。一年级下期,已经出现熟字带生字,部首字归类,同音字,多音字,形近字。在学习课文的时候,就要逐步渗透利用字的特点进行识记教学。例如形近字,同音字对比教学;同一个部首扩展汉字进行教学;通过理解字义帮助记住字形的教学。总之,让孩子对生字字形的记忆深刻,达到记住字形的教学目的。字越学越多,学生们就发现了熟字与新字的异同点,学会了用汉字加减法来记住新字。方法多了,识字快了,也变的有趣了,课堂上往往是一个新字学生们会想到好多种识字方法,他们互相交流,大大促进了学生自主识字。使单调的笔画,变成有趣的谜语;使呆板的生字,变成活了的动作;使易混的两字,变成友好的朋友;使枯燥的文字,变成美丽的图画。学生们每天用这些他们喜欢的方法来记字,不但做到了准确,高效,更重要的是它给了学生一个自主识字的大舞台,在这个舞台上,学生与汉字就成为了主角。

(三)结合语言环境,随文解义

在学习课文的时候,要利用多种方法理解字词的意思,这种理解不同于高年级段教学中的解释词语,而是要让孩子大概知道这个词语的意思,要区分词语的含义,对于一些重点的,关键的字词不要模糊概念,要体会到位。理解词义的时候要注意形象化,学生才会感到有趣,才会形象地体会到意思。阅读课文便是最好的方法,学生在读书中学习,在学习里识字,在识字后读书。

更重要的是重视随文识字的基础上还要同样关注朗读训练,识字是为了读书,所以识字后的读书过程就是新字的再现过程,就是学生巩固新字的过程。不可否认的是,在起初的教学中我曾经一味的重视识字教学而把阅读教学忽视了。这就造成了课堂上识字的时间过多,而学生读书只是一种形式了。其实识字教学中的阅读是必不可少的。在平日里的教学中,我们要把识字、阅读并重,双管齐下。要舍得花时间和心思指导学生读课文,指导学生在课文中做标志,画记号帮助学生朗读。

随文识字的关键在于教师要认清识字与阅读能力、表达能力之间的辩证关系。识字的目的是为了阅读和写作,它为阅读和表达能力的培养提供条件,而通过阅读和表达等练习又巩固了识字。明确了这一点,就能使我们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既贯彻识字为重点,把课文的阅读练习服从于识字,又不忘识字目的,使学生所学的字词在阅读练习中得到进一步的巩固,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从而为阅读和习作打好坚实的基础。

随文识字应注意的两个问题:

1.随文教学的一般课时安排方式:如课文篇幅较长,识字量较大,分成两课时完成的话,应依据课文内容合理的将文本分为两个部分,分别进行随文识字,而不是一节识字,一节学文,识字学文两者不可分割。

2.准确把握“认识”和学会的两种识字要求。要求认识的字,只要求认识——在本课认识,放到其他语言环境中也认识。

随文识字教学的基本程序: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2.初读感知课文,圈画生字3.随文识字4.巩固识字5.指导写字

推荐第6篇:随文识字教案

随文识字教案《 秋 天 》

新区小学 杨双欣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阅读教学要使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养成阅读兴趣是学生持续阅读和提高阅读能力的保证。本教案采用以读代讲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的学习方法。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从朗读中感受秋天的基本特征,从朗读中领略作者对秋天的赞美之情。另外,引导学生学会看课文插图,图文结合,加入自己的生活体验,从而感受秋天的美,并且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表达对秋天的喜爱之情,直至熟读成诵。低年级注重识字与写字教学,本设计引导学生尝试运用多种方法学习独立识字,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从而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课前准备

1.制作课件、生字词语卡片。(教师) 2.秋天树叶的实物。(教师) 3.大雁图片。(教师) 4.观察大自然的变化,可以收集秋天的果实、植物等。(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导入:大自然是一幅多姿多彩的画卷!在大自然中,我们发现了美,感受到了美。现在让我们走进美丽的大自然中,去欣赏那迷人的景色。

2.播放秋季美丽景色的视频,引导学生欣赏美丽的画面。

3.你知道刚才呈现的画面是哪个季节的景色吗?你又有怎样的感受呢?(相机板书:秋天) 4.小结:是呀,美丽的秋天到了,那可真是迷人的景色呀!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课文——《秋天》。

5.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借助多媒体课件,播放秋天美景的视频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感官,引领学生直观地感受秋天到来时的景色变化,使学生初步感受到秋天景色的美丽,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为接下来的课堂教学做铺垫。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认识自然段。

导学:一篇文章往往是由几个自然段组成的,也有的只有一个自然段。自然段有自己的开始标志,也就是在第一句话的前面空两格(两个字的位置)。在每个自然段的前面标明序号可以帮助我们来分清每个自然段。(多媒体课件展示,教师标出第1自然段的序号)现在就请同学们自己来标出课文中的其他自然段吧。

2.学生尝试找出其他自然段,在第2自然段、第3自然段前面标出序号。 3.(多媒体课件展示)引导学生明确课文一共有3个自然段。 4.教师配乐范读课文,同学们认真倾听,注意自己不认识的生字。 5.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动笔圈画出本课的生字。 6.教师逐段检查学生对课文的朗读情况,要求能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丢字,不添字,不重复。

(1)指名读第1自然段,相机指导生字读音。 了:在本课读轻声le,要读得又轻又短。 片:三拼音节,注意前鼻韵母an的读法。 子:在“叶子”一词中读轻声。

(2)检查第2自然段的朗读情况,教师相机指导。 “人”为翘舌音,开火车读准字音。

“一会儿”为儿化音,引导学生读好儿化音。课件出示“儿子、女儿”,指名读词语,与儿化音区分开。

(3)指名读第3自然段。 教师指导学生读好“啊”字。

7.同桌互读,检查生字读得是否准确。

设计意图:通过课件演示、教师讲解等方法使学生非常直观地认识自然段。本环节教学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的能力,通过范读、自读、指名读等方式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读出完整的句子,不顿词、断句,重视对翘舌音、三拼音节的复习巩固,从而能使学生准确地拼读音节。

三、随文识字,品读课文 (一)品读第1自然段。

导学:秋天到了,我们周围发生了很多变化,(课件出示课文插图)一边看课文的插图,一边朗读课文的第1自然段,看看课文里写了哪些变化。

1.天气凉了。 (1)学习生字“气”。

这里有我们今天要认识的一个生字(出示字卡“气”),有一个和它读音相同的字——汽,“气”与气体有关系,“汽”与水有关系。

(2)(课件演示)做辨别形近字游戏,把汉字送回家。 气 汽

天( ) ( )水 空( ) ( )油 (3)指导读句子,“凉”字读重音。 2.树叶黄了。

(1)出示各种“树叶”的标本。(出示多媒体课件) 导学:这些小宝贝就是树叶。看,它们的形状各有不同。 (2)学习生词“树叶”。认识偏旁:木字旁、口字旁。 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树叶”? 加一加:“木”加“对”就是“树”,“口”加“十”就是“叶”。 实物出示:拿出树叶标本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

(3)课件播放树叶由绿到黄的变化过程。

导学:哦,原来秋天到了,树叶也悄悄地发生了变化,由绿色变成了黄色。看来,只有仔细观察才会发现大自然的这些奇妙的变化呀!

(4)你能读出秋天到来时的这种变化吗?指导学生朗读,强调“黄”要读重音。 3.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

(1)比较“一片片”和“一片”有什么不同。(“一片片”是很多片) (2)你能结合课文的插图说说为什么作者要说“一片片”吗?

(3)小结:课文插图会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词语,结合课文插图真是个好方法。

(4)拓展词语。你能说几个像“一片片”这样的词语吗?

小结:以后我们说话时如果多用上一些这样的词语,表达就更生动了。 (5)了解“片”的字理。

出示“片”的古文字,“片”的古文字就像一分为二的木片,所以“片”的本义是平而薄的物体。我们还可以说“一片”什么?

课件出示:一片( ) 一片( ) 一片( ) (6)想象情境,指导朗读。

你能想象树叶是怎样从树上落下来的吗?(轻轻地、慢慢地)那就请你把“落下来”这个词语的语速放慢,声音放轻,让一片片黄黄的小叶子轻轻地、慢慢地落下来。

4.齐读第1自然段。

导学:秋天到了,身边的景物正在悄悄地发生变化,我们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吧! (二)品读第2自然段。 1.自由地读一读课文的第2自然段。 2.学习第2自然段。

(1)在这么美的蓝天下你还看到了什么?(课件出示第2自然段)一边观察课文插图,一边读这句话。

(2)大雁南飞与秋天有什么关系呢?(大雁是候鸟,就是随着季节的变化而迁徙的鸟。天气变凉了,大雁从北方飞到南方比较暖和的地方过冬。等到第二年春天,天气转暖了,大雁再从南方飞回北方来生活。) (3)大雁是怎样飞行的,你能结合课文插图来说一说吗? (4)小结:课文插图会帮助我们理解句子。

(5)导言: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大雁飞行时的样子吧!播放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大雁到底是怎样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的。 (6)谁愿意读出大雁飞行时的画面?指名读第2自然段。 (7)你能用“一会儿??一会儿??”说句话吗? (8)学习生字“大、飞、会、个”。

大:象形字。甲骨文像人的正面形,有手有脚。“大”是汉字部首之一,含“大”的字往往与人类或人事有关。

飞:(课件出示鸟儿展翅飞翔的动作,出示“飞”字的古文字)“飞”就像鸟儿张开翅膀在空中飞翔的样子。同学们模仿鸟儿做一做展翅飞翔的动作吧。组词:飞机、飞鸟。

会:认识“人字头”。运用加一加的方法来识记:人+云=会。组词:开会、学会。 个:运用数笔画或加一加的方法来识记“个”。“个”一般用做量词,引导学生试着说一说:一个( )。 3.初步感受“一”字的变调。

(1)细心的同学发现了一个有趣的问题,同样是“一”,为什么有时候读yī,有时候读yí,有时候读yì呢?你在课文中找到了吗?读一读。 (2)课件出示词语:一(yí)片片 一(yì)群 一(yí)会儿 “一(yī)”字 指名读,请小老师领大家读,齐读。

(3)小结:这是“一”字变调的不同读法。汉字可真有意思呀! 4.指导朗读第2自然段。

导学:秋天真是个美丽的季节,我们一边欣赏画面,一边有感情地朗读吧。(配乐朗读课文) (三)品读第3自然段。

过渡:秋天可真美呀!作者不禁发出了这样的感叹——(课件出示第3自然段:啊!秋天来了!) 1.指导读好感叹句。

这是两个感叹句,我们朗读时语气要强烈些,谁愿意来试一试? 2.创设情境,激发朗读兴趣。

(1)播放秋天美景的画面,教师渲染情境进行引读:

秋天,天气是那么凉爽,金黄的树叶犹如一只只美丽的蝴蝶从树上翩翩落下,我们高兴地说道——啊!秋天来了!

秋天,天高云淡,大雁变换队形飞向南方,传来阵阵悦耳的歌声,我们不禁感叹道——啊!秋天来了!

(2)此时此刻,看到这样的秋天,你是怎样的心情? (3)带着这样的感受,读出自己的心情吧! 3.学习生字“秋、了”。

秋:(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秋”字。)秋天是禾谷成熟、收获的季节。古代庄稼收割后,人们往往在田间就地焚烧禾草。这种做法一方面可以使土地肥沃,另一方面可以烧杀害虫。所以“秋”字是禾加火组成的。组词:秋天、秋季。

了:运用数笔画的方法来识记“了”,也可和“子”对比来识记。强调“了”由两笔组成,注意“了”的笔顺。 4.齐读第3自然段。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提高识字教学效率。本环节设计,在随文识字中,将识字教学置于一定的课文情境中,通过字理识字、加一加、联系生活等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教学过程中落实了“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的要求,引导学生学会

看课文的插图,注重对学习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借助图画和自己的生活经验来理解词语的含义。同时,引导学生进行说话练习、积累丰富的词语,为学生提供了语言训练的机会。

四、引导观察,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本节课要书写的四个字“了、子、人、大”。 2.学习“了”字的书写。

(1)出示课件,学生跟随课件演示书空“了”的笔顺。 (2)启发学生自己看田字格字帖,找准每一笔的位置。 (3)教师范写。

(4)学生练习在田字格中描红,自己练习写两遍“了”字。 (5)教师巡视指导。

(6)投影展示,师生评议,教师根据学生的书写情况相机指导。 3.运用迁移法学习“子”的书写。

(1)教师先示范“子”的书写,教师示范并口述横的书写要领:重下笔——轻行笔——重收笔。再示范横的写法,强调最后一笔横从横中线写起,略微向上倾斜。 (2)学生描红,练习书写。 (3)投影展示,师生评议。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字教学要引导学生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扎扎实实落实本课新认识的笔画书写,让学生在写好笔画的基础上进行生字的整体书写。学生通过观

察生字的结构,加深生字书写的整体印象,从而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五、作业布置,拓展延伸 1.熟读课文。

2.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现在正值秋季,请同学们投入到秋的怀抱中去找一找秋天的变化,寻找秋天的足迹。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引导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去思考、去感受,从而丰富学生的体验,为下一节课的“画秋天”“说秋天”做铺垫。

推荐第7篇:随文识字课

低年级随文识字教学

识字是阅读的基础,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一年级的识字量明显增多,如何让学生识记生字成为教学的难点。在识字教学中,利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达到识字的目的。低年级在识字教学中,要根据课文内容和识字教学的具体要求,灵活变通,不拘泥于一种形式。在平时的识字教学中,我们多采用集中识字、随文识字、音形义相结合的识字方法。通过课堂教学后,我感觉孩子们对随文识字的课堂氛围更加感兴趣,课堂气氛也非常活跃。因此激发学生兴趣,强化诵读,鼓励在识中用,在用中识,巩固识字效果,可以提高识字教学的实效性。

通过《太阳的话》的一课的教学,我感受到了孩子们在识字过程中兴趣浓厚,一是因为有了课件的运用,二是我在识字的过程中采用了多种的识字形式,采取“音——义——形”的过程逐步识字,随文识字,还渗透集中识字时采用的开火车识字等,目的是让孩子们加深对生字宝宝的印象。学生对学生字这一过程也不觉得是枯燥无味的,在随文识字时,字、词会了,并将这些字、词带到文中,结合文中的句子反复诵读,课文的内容也熟了,整个课堂气氛比较活跃,效果较好。不光是从这一节课,从我近几年来在教学工作中的不断探索、以及和组内的同事互相研讨,让我在随文识字的模式上有了新的认识。

1、随文识字,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做到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我们低年级的课文,句子短,篇幅小,有的有故事性、有的有趣味性,读起来琅琅上口,再配上课件插图,很能吸引儿童。随课文分散识字就是让儿童识到十个八个的生字词,立即回到课文中去诵读,凭借课文内容的情节性,语句的连贯性,使儿童能很快熟读背诵。这样一篇篇课文学下来,他们就像滚雪球似的一篇连一篇的反复诵读了。这当中,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训练,生字词得到巩固,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得到锻炼,还受到规范语言的熏陶,有利于促进儿童的发展和健康成长。

2、随文识字强调了语言环境,有助于儿童语言和智力的发展

儿童的认识规律离不开具体环境,离不开反复接触,反复实践。“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就是强调生字词的教学要和具体语言环境相结合。例如,我在上《太阳的话》一课时,在学习第一小节时,在让学生认读里面藏着的生字宝宝时,我先由字到词,“打”“开”再读词“打开”,到结合课文内容,打开什么,引导学生说出打开窗子、打开门,有了具体语言环境,儿童对生字词的识记就容易得多,省力得多,也便于引发兴趣,调动积极性。这节课中还有很多这样的设计,在师生围绕课文内容的语言交流中自然地出示生字、学习生字,运用生字,每一个生字都有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语言环境,并把识字融入到语言训练中,学生在读文中识字,在读词语中识字,在说话中识字,学得轻松而愉快。。随课文识字,生字词学过后,就在课文中重现,这种语言环境(课文)对孩子的积极作用是其他语言环境所不能替代的。通过诵读课文,生字词及时得到复习,对以后的巩固也极为便利,他可以再读课文。 3.以兴趣为催化剂,促进学生阅读识字的积极性。

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孩子知道掌握汉字的重要,并对识字产生积极的兴趣,他就能自觉地去学习并掌握汉字的音、形、义。记“双”字,两个才叫双,所以“双”里有两个又字。激发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例如:《太阳的话》,我就由课题入手,有两个字宝宝刚好藏在课题之中。为能给学生一个深刻的第一印象,在引入课题时,让学生在课题中寻找,加以认读,为了帮助他们更好的让他们记住“阳”字,我引导学生用熟字加偏旁的办法更好的记住这个字,如“日”就表示太阳,所以“阳”字里就有一个日字,这对要学的生字形成鲜明的首次感知。学生也能更好的识记所学的生字了。

短篇幅的文章进行了尝试,效果非常好,于是,我开始使用这种教学法对篇幅稍微长一点的课文进行尝试。结果发现学生对生字词的理解确实更加快速有效,对于阅读和理解课文内容也更快速了。教学效果很明显。虽然,尝试识字和阅读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我得在每篇课文教学前,花费大量时间钻研教材,将教材烂熟于心,更得进行大量的准备工作。但是,看到这样的效果,我觉得真是受益匪浅。在尝试过程中,我曾遇到过很混乱的时候,也有很多的困惑,我将不断努力寻找突破口,希望能真正领会和熟练这种提高识字的有效方法。

推荐第8篇:低年级随文识字

低年级随文识字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了识字教学在语文教学的重要地位,明确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一至二年级的教学重点”,强调了学生识字兴趣和习惯的培养和自主识字能力的形成,将“识”和“写”要求分开,以“多认少写”为原则将生字分为一类字和二类字,目的是减轻学生写的难度,腾出时间多认字,以便尽早的凭借汉字进行阅读。由此可见,

一、二年级语文课的教学重点是识字,教师在教学中要明确学文和识字的关系,将两者有机的融合在一起,不要分开进行,要同时进行,要充分发挥文本的作用。小学低段语文学习的任务不仅仅是为了识字,在识字的同时还要重视阅读思维能力的培养。面对一篇课文,我们既要考虑识字,还要考虑学文。但是我们教学的时间是有限度的,这就需要合理的分配课程资源,向课堂的40分钟要质量。怎么要质量?我们必须弄清孩子的识字心理,顺应了孩子的识字心理,我们才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往的识字教学中,教师通常是把生字从课文中提炼出来,专门用一节课学习生字,这样看来似乎是很科学的,上成了生字专题的形式,殊不知,离开了具体的语言环境,就算学生学会了生字也未必会用,即使老师多方面加以讲解、强调,学生也未必能真正理解字的意义。

随着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我们已经清楚的认识和感受到,识字教学和阅读教学是不可能完全割裂开来的,二者的融会会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发展。正确的教学方法应该是先从文中发现生字,然后学习生字理解生字,最后把生字放回课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也就是把课文作为一个识字的载体,另一方面是要学生通过朗读背诵课文,激发学生思想感情。这是我们所说的“随文识字”。

例《我有一盒彩笔》是北师大版第三册十四单元的一篇课文,单元主题是“画”,学习本单元旨在通过朗读想象,让学生感受艺术的美和生活的美好。结合本班实际在这篇文章我以投放“随文识字”策略为主进行教学,将识字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相结合,在随文识字中促进阅读理解,在阅读理解中巩固识字,取得了好的效果。

1、在导课中随文识字

以猜谜语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兴趣,自然地出示“一盒彩笔”的词卡,指导朗读词卡,使学生加深对“盒”字的形象,再引导学生观察“盒”字,利用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特点加以识记,课堂上学生也找出了该规律,识记效果好。由于在本课还要求写“盒”,因此让学生在课桌上书空巩固记忆,课后,学生都掌握了“盒”的书写。

2、在初读中随文识字

扎实初读是进一步理解赏析课文的基础,在初读中,我继续投放随文识字策略。首先教师范读,提出听的要求,学生认真听,在倾听过程中随文识字。在检查全班齐读课文时,遇到多数同学将“明月”“宝藏”“结满”读得不够准确的地方相机停下来指导,先读词,再放回课文中随文朗读,真正将随文识字落到实处。

3、在精读中随文识字 本文韵律优美,诗歌由两幅画组成,一幅是美丽的今天,一幅是明天的理想,在教学中我以老师与学生一起画画的方式感知语言文字,将画画与语言文字的理解相结合,将识字与阅读相结合,在理解想象中指导感情朗读。例教学中让学生画“连绵起伏的远山”时,相机出示“连绵起伏”的词卡,让学生用动作来表示“连绵起伏”的样子,并指导读词,再放回句子中感受,由词到句,在反复朗读中加深对生字“绵”的识记。再让学生画“将中秋明月挂在山尖”时,学生在“挂”时出了错,这时我没有去帮忙,而是让同学帮助,理解“挂”的动作并巩固识记“挂”。在识记“饥荒”时,采用换词法理解识记。其他生字在教学中也类似处理。

当然,光通过随文识字还不能让学生完全认清汉字,所以,我们还应该在通过多次阅读文本,与汉字多次见面后,把汉字有选择地集中起来,(以学生的情况选)并趁此机会教给学生更多的识字方法,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让学生有主动识字的愿望,从而为阅读和习作打好坚实的基础。

推荐第9篇:随文识字 罗

让随文识字写字教学绽放语文味

陈仓区贾村镇陵厚小学 罗志键

识字写字教学作为小学阶段语文学习的核心任务之一,贯穿了整个小学六年的语文学习。其内容包括读音、偏旁、结构、字义四个基本内容,并由此引申出组词、近义词、反义词、造句、语境释义五个延伸内容。在低年段

一、二年级由于学生认知能力的原因,识字写字教学主要以读音、偏旁、结构、字义为主,并适当增加组词、近义词、反义词等内容,并且成为低年段语文学习的重点,但是随着学生升入中年段,学生的认知能力的增加,再加上汉字本身具有的特点,学生学习汉字困难减小,便出现了识字写字教学的难点,“手把手”的教学,学生索然无味,“蜻蜓点水”的教学生掌握的不扎实,所以中年段识字写字教学如何开展便成了难题,第一课时如何上成为教学的“盲区”。

教无定定法,但教有常法。长期以来识字写字教学经过广大教育者的摸索,逐渐形成了集中识字、分散识字、归类识字、联想识字、情趣识字、实物识字等多种方法和流派。毋庸置疑这些识字方法都很有效,但是更适合于低年段的学生,中高年段的学生在学习了生字之后,需要在第二课时进行在理解字词基础上的文本学习,所以将字词与文本割裂开的学习方式既显得枯燥无味,又无法与第二课时的学习相联系,显然无法适合中高年段的学情。

随文分散识字则解决了这一难题,随文识字也叫分散识字,建国几十年来一直以主流识字方法的显赫身份在小语教学中占主导地位。其魅力来源于它根据儿童的语言思维发展水平与特点,从儿童的兴趣与接受能力出发,建构学习体系与内容;同时把识字与阅读及发展语言结合起来,以识字与学习书面语言互相促进的方式,贯串于整个小学语文教学之中。我结合自身的实践谈谈自己的做法:

1、自主学习生活识字 重在书写

对于中年段的学生学习生字,具备了两个优势条件:一是汉字本身具备的构字规律,例如偏旁、结构、形声字等,只要掌握规律都可以帮助我们识字;二是在生活中大部分的学生都有识字的经历;作为教者只要我们善用这些优势,完全可以让学生进行自主识字。

但是,自主不是放任,面对新的识字写字教学时,我们要做好两方面的准备:

(1) 给出明确要求,需要掌握哪些方面。

(2) 注意帮助学生联系已有生活经验。

(3) 有检查、有纠错、有总结。

例如,我在教学三年级下册第七课《菩萨兵》这篇课文时,在出示了文中生字(不加拼音)后,我出示了如下要求:

借助学生们的生活经验,很快在学生们的自主学习中完成了十个生字的学习,作为教师我所要做的就是纠错和帮助学生完善语言表达的逻辑完整性。但是这只是初步完成了生字的“认识”,最好的记忆是书写,最好的写字教学是学生动手实践,最好的方法是发现问题再解决问题,作为中年段的学生已具备了书写的能力,在课堂上给足学生书写的时间是关键,针对个体出现的倒笔画、间架结构、易错笔画等整体指导是最有效、最有针对性的方法。

2、带入语境 培养语感 学会分辨

认识汉字只是第一步,认识的目的是为学习文本打基础。也就是说光学不会用等于没学,所以在掌握了汉字的基本知识之后就需要带入文本深入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进一步学习,这是学习的重点转变为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通过朗读达到:

(1)培养语感,知道如何使用某个汉字。

(2)学会辨别,由于汉字的特殊性,需要学生分辨多音字、同音字、变音字等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的用法。 这时,需要教师做到,一是给足学生自读文本的时间;二是有机的整合文本,围绕重点字词展开探索、交流,找出知识点。 例如,《菩萨兵》这篇课文在初步学习了生字之后,我设计了以下教学:

①、将生字带入课文,熟读课文;

②、我在整合文本内容之后,结合本文生字、多音字、变音字,请学生填一填:

③、请仔细观察你所填写的字和读音,你能发现什么?

由于第一阶段生字的学习和书写练习很扎实,学生很快完成填写,再通过对读音的观察后,学生有了新的发现,如下: a、“我发现‘糊涂’的‘涂’这个字当组成词后变成了轻声”。 b、“我发现‘得’这个字,在文中与平时的读音不一样,这里念‘děi’”。 „„

由于结合了具体的语言环境,学生很顺利的将生字中难点解决,我接着抛出问题:

④、你在文中还能发现这样的现象吗? 学生顺利找出: 变音字三个:

pú sa hú tu zāo ta 菩 萨

糊 涂

糟 蹋 多音字七个:

cáng zàng de dé děi āi ái Jìn jǐn 藏

挨 尽 zhǒng zhòng chóng fā fà jié jiē

种 发 结

在学生立足于具体的语言环境,借助生活和学习积累很快完成任务,更重要的是这是在学生自主学习状态下完成的,效果远甚于教师的讲解教学。为了巩固学习效果,我设计了如下练习: 读一读:

“不能让藏胞来年挨饿,我们要像种自己的地一样,尽心尽力地把藏胞的地种好。要让红军拨下的种子在这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至此,完成生字的教学,达到了以下教学效果:

① 整个学习过程建立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

② 遵循了学生认知规律,从字音、字形、偏旁、结构的基础教学到多音字、变音字、组词、语感的深入教学形成认知梯度。

③ 打破了生字教学只教新字,将新旧字有机整合,系统的按照规律展示给学生。

④ 听、说、读、写贯穿于整个学生自主学习过程。

字是语言的最小的单位,认识了字并不代表能够学懂课文,具备了赏析文本的能力,所以对中年段的学生识字写字教学要与学习文本相结合,简单地说第一课时要与第二课时相联系,这就需要我们做好第三步:

3、初读课文 联系语境 理解词义

现行教材的特点是强调对文本“以读促讲”达到“感悟美 欣赏美”,而现在的文本细读存在的问题是学生在没有理解词语的意思,尤其是没有理解词语在文本语境下的意思时细读文本成为空谈,第二课时教学难以深入。但我们在第一课时识字写字教学中设计这一部分好处是:

① 在前两部的学习活动中已多次阅读文本,学生熟悉了文本内容。

② 结合语境理解词义可以为第二课时深入细读文本扫清障碍。

③ 中年段学生的识字写字教学应有别于低年段向纵深发展,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但是,在组织教学中应注意以下:

① 尊重学生的学习需求,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切忌教师主观判断学生学习难点。

② 以理解具体语境下的词义为主,以帮助学生看懂问文本意思为主,切忌深入文本内涵,细读文本是第二课时学生的学习重点。

例如,在《菩萨兵》这篇课文,我提出的要求是:

① 请找出文中你看不懂的词语; 学生提出以下词语:

“藏民”是什么?

“春耕”是干什么?

“动员”是干什么?

“糟蹋”是什么? „„

这些问题有的是由生字组成的词,有的是我们教师认为的很容易的词,但是既然学生提出来,那就是问题,如不解决将会影响到第二课时的文本细读。所以我提出第二个要求:

② 请读一读词语上下句,试着解释一下,可以请教你的同学。 通过阅读文本和生生互助,学生很快搞清楚了这些词的意思。我接着提出第三个要求:

③ 请将这些词语抄写在你的练习本上。

在明白了词义后,动手书写练习是对词的最好巩固方式,而且这些由大家“集思广益”找出来的词最能代表学生的实际需求。

至此,整个第一课时的识字写字教学全部完成,这样的识字写字教学改变了识字写字教学存在的弊端,由教师的教向学生的学转变,由孤立的“认”字教学向语言环境下的自主识字转变,由识字写字教学与文本教学相脱离向识字中学文、学文中识字转变,实现了第一课时与第二课时的有机结合。

推荐第10篇:随文练笔总结

小学阅读教学中“随文练笔 ·读写融合”

第二阶段个人研究工作总结

王文光

本学期,在“随文练笔 •读写融合”课题组统一规划下,本人按照学期教研计划一步一个脚印,以新课程标准精神为指导,继续探索实践课题研究模式。以课程改革为契机,以课题研究为抓手,以校本培训为依托,用课题研究解决课程改革中的实际问题,促进课题研究的不断深入,全面提高我班学生的语文素养,扎扎实实开展随文练笔。现将这一学期个人课题研究工作总结如下。

(一)、不断学习,提高认识

为使课题研究工作能够顺利地实施,本人首先加强了业务学习,不断为自己充电,及时掌握与课题相关的信息和专业知识。这是做好课题研究工作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做好这项工作的最为关键的一环。为此,我认真参加了课题研究会,从内心接受了课题研究,认同了课题研究,在教学中能努力尝试随文练笔。同时,我加强了对新课标的学习,尤其是作文教学和阅读教学相关部分的学习,还学习了《小学教学研究》、《江西教育》、《小学语文教师》等杂志中有关“随文练笔”教育教学理论。

(二)、深入课堂,进行实践

1、将阅读课文教学与课题实践紧密结合。本学期,是课题进入实施验证的阶段,因而我积极主动参与到课题的学习研究之中,不断深化对课题的理解。围绕本阶段制定的训练重点展开教学研究,并落实到每一节课上进行教学尝试,注重写作方法的指导与片段的写话练习。如教学了《珍珠泉》一文,我指导学生根据文中写泉水的特点的方法,采用填补文中空白点写话:“水是那样静,静得;水是那样美,美得”教学了《果园机器人》,我指导

学生展开想象,续写果园机器人还可能有什么神奇的特点。教学了《妈妈的账单》一文,我抓住文中的动情点,让学生写话:读着妈妈的账单,我会想

2、勇于承担课题汇报课,重视课题研究的日常小结。本学期,我在课题组全体成员的指导下,成功地向全校语文教师展示了课题研究的汇报课。在日常教学中,我还注意课题资料的收集、整理,做好教后反思、典型案例记载等工作。在每节课结束时,都对本课教学及时记录,认真总结、反思。

3、积极撰写课题研究论文,及时总结个人心得体会。我不仅在研讨课上贯彻随文练笔的教学方法,而且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也注重随文练笔,把“随文练笔”当作是语文教学的一种方法,一种策略。在认真进行课题实践基础上,我及时将自己的心得体会以论文和总结形式进行了整理。

(三)、经验与感悟

经过一学期的课题实践与研究,本人获得了一些经验与感悟,这些经验与感悟归纳起来有如下几个方面:

1.领导的支持和重视是研究的动力

课题组之所以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较好的成绩,我认为与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与高度重视分不开。从课题酝酿至今,县教研室课题研究专家经常来我校检查指导工作,指明研究方向,教授研究方法。我们学校领导对语文课题组更是倾注了大量心血,为我们出资出力。制定课题奖励制度,激发教师课题研究的积极性。正因为有了各级领导的关爱,我们的课题才能做得真、做得实。

2.课题组成员要虚心好学,积极探索

课题研究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学习和探索的过程。只有通过学习,才能从不知到知,从知之甚少到知之甚多,从知之甚浅到知之甚深。记得课题研究之初,我

头脑里一片茫然,于是我开始学习,向专家学习,向书本学习,学教育学,学心理学,学研究方法、学写作技能。通过学习我们理论水平得到了较大提高。在学习中,我们有了自已的理解,有了收获,并把它运用到课堂实践中去,使课堂教学如鱼得水。

3.要有团队精神

常言道众人拾柴火焰高,个人的智慧是有限的,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能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和才干,做到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先集中研究,再个人分工,再集中商讨。实行先集中再分散再集中的研究程序。每一次的课题例会,我们都会探讨练笔存在的问题,交流自已练笔的成功案例,探讨练笔的方法。

4.要重视实践

实践是检验我们课题研究的唯一力量。任何知识最初源于实践,最终又服务于实践。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深深地感受到实践的重要性,没有实践,课题研究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要保证课题研究的可行性,真实性,就必须扎扎实实地开展各种课研实践,如问卷调查、访谈、实地观察、课堂教学、课例研究等,否则写出的东西或空洞无物,无话可说;或假话连篇,毫无价值;或虚幻玄乎,无法操作。

第11篇:浅谈随文识字

讲座:

浅谈“随文识字”

营里小学 常认燕 识字与阅读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两大任务,在阅读中识字是语文教学的基本方式,那么如何处理好二者间的关系?是先学习课文还是先识字?到底识字是重点还是理解课文是重点?实际操作中,往往是一堂课的时间里,我们既要考虑识字,还要考虑学文,顾了头就顾不上脚,但是事倍功半,油费了灯却不亮。如今我通过学习,终于把握住了随文识字的基本方法,并有效的应用到教学当中,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课堂上我充分引领学生通过一篇篇课文的深入学习,在读书中识字,在识字中读书。学生在一段一段文字的学习中,认识新字,学习新字,又在识字之后再次读书,巩固识字。

“随文识字”教学就是边学文,边识字,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将识字任务贯穿于课文的学习中,从始至终融合在课时的教学中,不断提高汉字在学生头脑中出现的频率。随文识字是从文入手的,学生面对的生字都不是孤立的,也就是有一定的语言环境。 “随文识字”运用得好,字的音、形、义紧密结合,读、说、写紧密结合,的确能有效地提高识字的数量和质量,能有效地促进儿童语言的发展,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教学方法。 (一) 随文正音

读准字音是识字的第一步,在低段教学中,让孩子利用各种办法读准字音,听读和借助拼音是常用方法。怎样随文正音呢?就是在学生初读课文的时候,随机抽出读错或者读得不准的字音进行纠正,把容易读不准的音提出来,加以提示或反复读几遍,例如平翘舌音,边鼻音,前后鼻音。而对于一些容易读准的音,就没有必要强调,不要每个生字都提出来强调,这样会浪费时间,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对生字进行梳理,分析重难点,以便在课堂上做倒心中有数。在读准单个字音的基础上,再读准词语,然后把词语放进课文中读。 (二) 随文记字形

低年级识字量大,如果集中识记字形会增加难度,也不符合儿童的识字心理,不科学。最好的解决办法是在学习课文的时候分散识字。一年级下期,已经出现熟字带生字,部首字归类,同音字,多音字,形近字。在学习课文的时候,就要逐步渗透利用字的特点进行识记教学。例如形近字,同音字对比教学;同一个部首扩展汉字进行教学;通过理解字义帮助记住字形的教学。总之,让孩子对生字字形的记忆深刻,达到记住字形的教学目的。字越学越多,学生们就发现了熟字与新字的异同点,学会了用汉字加减法来记住新字。方法多了,识字快了,也变的有趣了,课堂上往往是一个新字学生们会想到好多种识字方法,他们互相交流,大大促进了学生自主识字。使单调的笔画,变成有趣的谜语;使呆板的生字,变成活了的动作;使易混的两字,变成友好的朋友;使枯燥的文字,变成美丽的图画。学生们每天用这些他们喜欢的方法来记字,不但做到了准确,高效,更重要的是它给了学生一个自主识字的大舞台,在这个舞台上,学生与汉字就成为了主角。

(三)结合语言环境,随文解义

在学习课文的时候,要利用多种方法理解字词的意思,这种理解不同于高年级段教学中的解释词语,而是要让孩子大概知道这个词语的意思,要区分词语的含义,对于一些重点的,关键的字词不要模糊概念,要体会到位。理解词义的时候要注意形象化,学生才会感到有趣,才会形象地体会到意思。阅读课文便是最好的方法,学生在读书中学习,在学习里识字,在识字后读书。

更重要的是重视随文识字的基础上还要同样关注朗读训练,识字是为了读书,所以识字后的读书过程就是新字的再现过程,就是学生巩固新字的过程。不可否认的是,在起初的教学中我曾经一味的重视识字教学而把阅读教学忽视了。这就造成了课堂上识字的时间过多,而学生读书只是一种形式了。

如今,在平日里的教学中,我把识字、阅读并重,双管齐下。如今,我肯花时间和心思指导学生读课文,我指导学生在课文中做标志,画记号帮助小学生朗读,起到很好的效果。

随文识字的关键在于教师要认清识字与阅读能力、表达能力之间的辩证关系。识字的目的是为了阅读和写作,它为阅读和表达能力的培养提供条件,而通过阅读和表达等练习又巩固了识字。明确了这一点,就能使我们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既贯彻识字为重点,把课文的阅读练习服从于识字,又不忘识字目的,使学生所学的字词在阅读练习中得到进一步的巩固,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从而为阅读和习作打好坚实的基础。

第12篇:浅析随文练笔

浅析随文练笔

有人说当今的小学生的生活面太窄,生活内容太单调,每天几乎就是学校与家庭之间的两点一线,缺乏生活体验,缺少写作素材,因而作文不是干瘪空洞,言之无物,就是闭门造车,虚情假意。其实我认为学生并不缺少生活,而是缺少对生活的关注,缺乏主动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作为语文教师,除了要引导学生从家庭、社会、广播电视以及多媒体网络中去寻找生活、积累写作素材以外,还可以在课堂上尝试着通过各种途径来帮助学生,将随文练笔这种作文教学方式渗透至语文教学中去,把文本的生成作为作文课堂教学的资源,激发学生的写作情感。

在课堂中训练随文练笔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下面就谈谈我在语文教学中所做的尝试。

一、借助插图,填空式随笔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许多课文都是图文并茂,而往往图上的内容在文本中的表述不多。此时若运用练笔,给图配文,细致入微地情景再现,就可以让学生从静止的画面中想象出动态的场景,从有限的画面想到无限的画外,充分感受画中的情。这也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创新能力、分析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手段。在《鸟的天堂》一文中,有一幅榕树的插图。我在引导学生深入品读文本后,启发学生重点观察插图中的榕树,并采用了填空式练笔写话:

这是一株生命力极其旺盛的榕树。你看,它的枝干多得不可计数,形态也各不相同:有的(),有的(),还有的()。 1

你瞧,它的绿叶如此茂盛,远看,();走近仔细一看,()。在阳光的照耀和微风的轻拂下,整株榕树()。看着如此枝繁叶茂的南国的树,我不禁想()。

这一填空式练笔,让学生凭借课文的插图,展开想象的翅膀,思如泉涌,一段段生动传神的文字跃然纸上,把这株美丽的南国的树形神兼备地展现出来。

二、依托文本,想象式随笔

文本的空白,在课文中是随处可见的,也可以通过教师有意识地创造而显现。利用这些空白,进行想象练笔,既可以带领学生真正走入文本,入情入境地体验和感受,还可以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实践。在《风筝》一文的结尾 “我们向那房子跑去,继续寻找我们的‘幸福鸟’ „„”中,作者用省略号创设了文本的空白,给了我们无限想象的空间,于是我充分利用文中的省略号,鼓励学生接着“续尾巴”。由于对文本已经有了深入的解读,学生写起来得心应手。通过我创造性地设置想象随笔,不但让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得到升华,感受文本传递的情感冲击,更让学生在身心愉悦的情况下练习了写话。

三、凭借范例,模仿式随笔

课文就是学生学习语言的例子,是学习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例子,文本中有丰富的可供学生学习的运用语言的方法和技巧。因此,根据写作训练的循序渐进性和巩固性原则,教师可以让学生以文本为例子,学习语言的规律;以文本为柺棍,尝试语言的练习;以文本为迁移,形成语言技能,并内化成自己的语文能力。如在学习完《鹅》

一课后,我让学生尝试着模仿课文的表达方式和结构,介绍自己熟悉的一种小动物。通过这种仿写训练,教师引导了学生积极去运用文本模式,学习文本语言,从而加深了对文本写作方法的理解,并及时使理解得到了迁移和巩固。

四、依据理解,抒情式随笔

语文是人文性很强的学科,为了让学生在学习时受到情感的熏陶,抒情式随文练笔是一个不错的方法,这需要教师运用生动感人的语言,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的易于激发情感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同身受,使他们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在教学《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一课时,我设置了“抒发敬意”的教学环节,对这位在余震中仍然坚持骨髓捐献的台湾青年,让学生用笔表达出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和敬意。学生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情感得到了升华,深深地感受到了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贵品质,并通过随笔把这种敬意真诚地表达出来。

五、根据文意,拓展式随笔

练笔中的拓展提升,目的是让学生在解读文本主旨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学生对文本的自我解读,赋予了文本新的含义,提升了文本的价值,体现了语文教学的现实意义。在教学完《落花生》一文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辩题:“在当今社会中,你想做花生那样的人,还是想做像石榴、苹果那样的人?”据此提供了一次小练笔:我想做(),因为我认为()。这为学生提供了发表个人见解的机会,表现了自我。张扬了个性。这样的随文训练,不仅加深了对文

本的理解,而且强化了感悟和语言的并用。

可以说,随文练笔的益处多多。首先,它使理解和运用相得益彰。在理解课文语言的基础上加以运用,运用又深化了理解,二者水乳交融,互相促进;其次,这种以课文内容为素材,随机进行的小练笔,因为是在对文本内容充分理解消化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很容易加以运用,降低了练笔的难度;再者,随文练笔的进行,大大提高了阅读教学中写的密度,因而也极大地提高了语言文字训练的强度;与此同时,这种练笔方式始终紧扣在理解文本的内容、思想和情感的主线上,使语言的形式和内容紧密联系,也保证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第13篇:随文写话

文本是重要的课程资源。课堂练笔是“读中悟写、读写结合”的有效载体。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以文本为重要依托,找准读写训练结合点,把握时机进行丰富多彩的课堂小练笔,实现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将语言文字训练真正落到实处,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在练笔中得以培养与提升。

[关键词] 文本练笔挖掘

“课程标准”虽然没有明确地提读写结合,但读写结合的理念却是蕴含在字里行间的:“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便是吸收,注重语言的运用便是倾吐。我想这里讲的就是读写结合。我们的文本,是重要的课程资源。而课堂练笔的潜在价值,取决于教师能不能挖掘、会不会挖掘教材的潜在资源。我在帮助学生感受课文内容时就很注意这种潜藏的机会,时不时来一次小练笔,让学生在课堂练笔的言语实践中,不断触摸来自内心深处的感悟,不断地在言语创造中获得快乐。

那么,如何挖掘文本资源,开辟练笔天地,以扎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呢?下面我想结合教学实践来谈一谈课堂练笔策略方面的一些体会。

一、在学生的“情动”处练笔。

所谓“情动方能辞发”。我们有时可以让学生进入文本最能拨动心弦的地方,调动学生全部的情感,让文章内蕴的情感拨动学生写作的笔头,在生命律动中真正完成与文本、作者的对话,达到心灵与心灵之间的自然契合,将会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教学效果。例如《永远的白衣战士》,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广东省中医院的护士长叶欣,在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抗击“非典”的战斗中,临危不惧,身先士卒,舍己为人,英勇牺牲的感人事迹。课文学完了,孩子们仍沉浸在悲伤与感动之中,唏嘘不已。此时,我说:“此时,同学们一定有许多的话想说,下面就拿起你的笔,让内心的情感从笔尖上流淌出来。”顿时,情感达到了至高点,孩子胸中喷薄的情感如才潮水般流淌在笔尖:

“阿姨,您谱写了人间最美的乐章,您给人希望,而放弃了自己。您是阳光与笑容的化身。衷心地感谢您,人间的天使——叶欣!您走了,轻轻地走了,无声地走了,留下了永恒的微笑„„”

“叶欣阿姨,您真敬业!您为了救治一个个患者,像一台永不疲倦的机器,一直超负荷地工作着。您是那么的不顾自己的身体,就连喝一口水的时间也利用上。而您是人不是神呀,身体终究吃不消的。如今,您走了,您静悄悄地走了,带给我们的是永恒的微笑„„”

“叶欣阿姨,您救治病人总是身先士卒。假如同事有事,您就为您同事顶班。尤其是节假日,您都会主动给自己排上班。您去世后,您爱人动容地说:‘我和叶欣结婚22年了,但只有结婚那年我们一起在家过了春节,其余她全是在医院度过的。’在与“非典”抗争的日子里,您总把任务揽在自己身上,有时还声色俱厉地把同事关在门外。您也深知,也许有一天您会倒下,而您为了那些患者早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了。您真让人敬佩!”

此时,“心里有什么,笔下写什么。”只听着此时的心潮自由奔放,从脑中流到指上,从指上落到笔尖。

二、在学生“思辩”处练笔。

我们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经常要引导学生进行辩论。所谓不辩不清,不辩不白,学生通过辩论,深化对文本的理解,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张扬了自己的个性,我们可在这“辩”处设练,把辩论的理由写下来,这正是梳理学生思维、锤炼语言的好机会。比如在教学《三袋麦子》之后,我就向学生进行了有的放矢,这一矢就是“小猪、小牛、小猴三个小动物,你最喜欢谁?”学生的反应可热烈了,大家畅所欲言,感觉总也说不完、辩不清,说了还想说。面对这样的场面,我就来个顺水推舟、投石引路。“如果土地爷爷给你一袋麦子,你会怎么做?”大家都有话说,

而且是各有高见,迅速地开笔写话了。面对学生的低头猛写、沙沙作响的劲儿,写话的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有孩子觉得自己家住在城里,没田,就学小猪做成各种各样的点心和伙伴们开个Party,有孩子写自己会吃一半种一半,收获了留一部分种下地,还有一部分卖掉。还有孩子写把麦子全种下地,聘请小牛管理农场,收获更多麦子时开个点心房,聘请小猪做点心师„„每一篇都有自己的思想,真的很精彩,孩子已经在写作中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处事方法。这节课也含而不露地达到了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最佳结合。

三、在学生“难”处练笔。

学习语文只有在语文实践中才能提高语文能力,所谓“书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有些语言文字的理解与意会只有通过多方实践方能真正习得。如《珍珠鸟》这一课,我想本课的教学难点应该是对“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这句话的理解。作者说的仅仅是人和鸟之间的信赖吗?很显然,不完全。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练笔:“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每位同学对这句话都有自己的理解,请像作者一样用笔写下自己对信赖一词内涵的赞美和认识。

意想不到的是,孩子写的竟是那么好。有孩子认为信赖是一座桥,让我们彼此心灵相通,真情相融„„有孩子写到信赖是一盏明灯,照亮你勇敢前行的脚步„„有同学列举生活中的事例,感悟到信赖是一缕缕阳光,让生活五彩缤纷,让自然生机勃勃,和谐共存。

阅读本身是一种对话,这种对话就这样,孩子们在自己的感悟中真正地领悟到了“信赖之美”。

四、在文章“经典”处练笔。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对于文本中出现的经典、精彩的语段,教师还要巧妙地抓住这一语言学习的“点”进行练笔。“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积累语言、积淀语感,掌握写作方法。课文《庐山的云雾》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具体介绍了庐山的云雾景观。作者先以“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的总起句概括介绍云雾的特点,然后把处在不同位置的云雾的样子用打比方的手法描绘得非常具体、生动、优美。这种典型的先总起后分述的段落形式及打比方的描写手法是学生片段仿写最好的范例。结合本段的学习,我以钟楼广场的喷泉为内容,指导学生边观察边想象,把喷泉的各种姿态写具体、写生动。学有样本,练有范例,学生笔下的喷泉也独具魅力:“美丽的喷泉形态万千,变幻莫测, 有的直冲云宵,像一根通天柱闪着银光;圆球形的喷泉哪吒脚下的风火轮向前滚去,在半空散开,却似朵朵盛开的白莲花从天而降。”以课文经典段落为练笔的突破点,及时地把写作训练有机地揉进阅读教学,打通了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的宽阔通道,使两者和谐共生、相得益彰。

五、在文章“空白”处练笔。

在教材中,有的课文常常在某些地方留下空白,给了学生无穷遐想和无尽感悟的空间。教师要以独特的视角、敏锐的悟性挖掘教材中的训练点,让学生植根于课文,想象于书外。在《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一文的结尾,有两处空白处:“想到这里,他尽力克制自己,把个人的耻辱、痛苦全都埋在心底,重又摊开光洁平滑的竹简,在上面写下了一行行工整的隶字。”“就这样,司马迁发愤写作,用了整整18年时间,在他60岁时,终于完成了一部52万字的辉煌巨著——《史记》。”这两处空白处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练笔空间。于是,我设计了这样的一个练笔:司马迁忍受了怎样的痛苦?面对痛苦他怎样克制自己的?在这18年的每一天,每一个春夏秋冬,司马迁是怎样艰难地在竹简上写下这一行行工整的隶字的?请你想象其中的一个场景,把它写下来。在练笔的过程中,学生结合生活的经历,想象当时司马迁忍辱负重的每一个日日夜夜。从这一点看,这个设计使语言具有了纵深和张力,此刻学生的言语实践,传达出学生“个性化”的言说,实现了语言的突围。此时,心中激荡的情感在笔端缓缓流淌,不仅丰富充实了文本的内涵,也加深学生对课文的自悟自得。

六、在文章“细微”处练笔。

所谓“见微知著”,文本中一些细微处,若能有心地去发掘,也能显出“风韵”来的。如在教学《生命桥》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的一个练笔:同学们,当老羚羊在从空中腾飞的那一刻,它的心里充满了无限的欣慰,难道它就不怕死吗?是的,它怕!但是为了种族的生存,它义无返顾地选择了死!看到老羚羊用自己的身躯,为年轻的羚羊驾起了生的路,此刻年轻羚羊的心里又会想些什么呢?来吧,拿起笔,左边的同学写出老羚羊此刻的内心独白,右边的同学写出年轻羚羊此刻的内心独白:出示:(1)来吧,孩子„„(2)谢谢你,老羚羊„„在交流学生的对话时,我让左右两边的学生一一对应起来诵读自己的作品:左生1:来吧,孩子!从我身上跳过,这样你就有了生的希望;未来的路还很长很长。记住:以后遇到危险时,一定要保护比自己更弱小的人,通往生命的大道就在你的眼前。右生1:谢谢你!老羚羊!你让我知道了爱的力量可以克服一切困难,你为种族付出了那么多,我们一定会照顾好自己的,你为我们建造了生命之桥,你对我们的这份爱心,我们一定会铭记在心的!左生2:来吧,孩子,从我身上跳过去吧!我知道,你们不愿意让我离开这个世界,但是,为了更多孩子的生存,我们只好这样做,只有这样,种族的生存才能够延续啊!你们现在还年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你们的人生路上还有很多的“山涧”在等着你们,你们一定要勇敢面对,也要像我一样,勇敢地面对一切困难。右生2:谢谢你!老羚羊!你用爱为我们化做了一座爱的生命桥,是你告诉我爱能飞跃一切困难,当需要我献出生命的时候,我会像你一样的!

我抓住了这一细节,要求学生揣摩一下当时年轻羚羊与老羚羊的心理与心情。通过语言训练“架桥铺路”,从细节中感悟老羚羊的感人魅力,达到了以读促写,以写促思,以思催情的的效果。

立足课文特色,重视随文练笔。课堂小练笔是学生语言积累与运用的百花园,袒露纯真心灵的芳草地,练就写作能力的大舞台。这种直抵生命呼唤的练笔,将给学生的写作生命带来源头活水,将给学生未来的生命带来无限亮丽的一片红。

一、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小学作文教学效果如何,将直接影响到以后写作能力的发展,但当前的小学作文教学普遍存在费时、费劲、低效的问题。而现在的统编教材却明确地把阅读和写作、口语交际分开编排,从编者的意图来看是为了线索简明,序列清晰,但在实际教学中每单元进行一次作文训练间隔时间长,学生练笔次数少,容易产生阅读教学与写作相脱节,弄成讲课是讲课,作文是作文两张皮的情况。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瓶颈。如何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人们更多地把视线聚集在作文教学的研究上,而往往忽视阅读教学中习作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其实,文本不仅是阅读教学的主要凭借,而且也是习作训练的直接资源,习作既可以“取其法”,还可以“用其材”。我认为学生最经常最有效的写作训练,应

该渗透于阅读教学之中。

可是在我们的教学中,老师们花费了绝大部分时间在教“阅读课”,但阅读课对语言的品味、训练、表达方法的体会和指导落实的也不够深入,读写脱节的现象比较严重。其实阅读是吸收,作文是表达,阅读是习作的基础。崔峦先生说过:“只在作文课上讲作文、写作文,每学期次数有限,学生练习的机会有限,所得肯定有限,要把练笔辐射到阅读课上。在阅读课上,要有练笔的意识和策略,从读学写,读写结合。”因为阅读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要活动,它的主要功能是理解、积累和运用。阅读中的“理解”不单对文本内容的感悟,还有对文章写法的领悟;阅读中的“积累”不单是对文中优美词句的记储,还有对文章写作方法的习得;阅读中的“运用”主要是对文本相关信息的吸收、内化后的输出过程,多以口头和书面形式呈现,它是检验阅读效果、巩固所学知识、提升语文素养

的重要环节。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提出了阅读教学中“随文练笔”的课题研究,“随文练笔”正成为语文教学的一道亮丽风景线。但目前,由于教师认识上的偏颇;或重视不够;或理解理念不到位,致使阅读教学中的“练笔”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时机不准。教师选取“练笔”的时机比较随意,在没有充分朗读、感悟和体验的基础上,就安排学生“练笔”,致使学生无话可写,有的也只是套话、假话、空话,失去了在阅读教学中安排“练笔”的意义。更别说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反而使学生产生一种畏惧和排斥的心理,真可谓“得不偿失”。

二是形式呆板。有些教师不管学生喜不喜欢,每次“练笔”均采用单

一、呆板的形式。如学了写人物的文章后,都要求学生写“,我想对你说”。

三是缺乏指导。

1、缺乏“练笔”前的指导。主要是缺乏“练笔”前应有的铺垫,如没能做足课文朗读,词语、句子、内容的理解,写法研究等一系列“练笔” 前的铺垫。也没能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置身其中,致使“练笔”要么孤零零地,与文本脱节,与课堂不和谐。这样就使学生的“练笔”进展不顺利。

2、缺乏“练笔”中的指导。很多时候老师是一声令下,就算完成任务,没能及时抓住学生“练笔”中存在的问题,如思维定势、想象不合理等进行有效的引导,造成“练笔”效果低下。

3、缺乏“练笔”后的指导。很多老师是写了就算,听之任之,没有评价,没有修改,没有提升。而有的老师让学生“练笔”之后,安排个别学生读一下就算完事,每次都是“蜻蜓点水”走过场。有的老师虽有评价,但没能抓住每次“练笔”的不同目的,进行对症下药。

四是切入不准。由于一些老师对教材的研读,对文本的钻研不深,随便找到一个“练笔”的点就喜出望外,以为自己已经为学生创设了“练笔”的机会,就万事大吉了。没能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认识水平、发展规律和教材的特点来考虑“练笔”的切入点,于是出现“切入不准”的现象。

所以本课题针对随文练笔的作用和现状,提出“随文练笔”落点选择与训练策略的研究,在教学实践中把作文课和阅读课融为一体,把语言训练放在首位,做到读写全程结合。重点研究如何开发利用语文教材中的文本空白点,拓展延伸点,有效地挖掘文本中的练笔资源,引导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习作实践,在阅读中发展习作,在习作中促进对阅读的深化理解,实现两者的双赢。《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随文练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贴近学生的写作实际,符合学生的写作心理。这是因为根据儿童的“模仿性”特点,阅读教学中提供了大量的范句、范段、范文作为随文练笔的“中介”;根据儿童的“表现欲”特点,借助于大量写片断的形式,及时运用阅读所学到的知识进行写作,满足了儿童学习心理的需求;根据儿童“易遗忘”的特点,采取边读边写,学用结合的做法,有利于知识的巩固。由于学生的写作束缚少,自然也就容易动笔,乐于动笔,“心动”而致“笔动”,学生则有内容可写,有话可

说,有情可抒。

2.随文练笔符合学习迁移规律。教师是“为迁移而教”,学生“为迁移而学”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特点。认知心理学认为:迁移是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态度与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之间所发生的相互影响。阅读教学中进行随文练笔有以下几方面的迁移:①随文练笔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强化兴趣的迁移,这是一种横向迁移。在此项迁移中,若产生正迁移,学生能产生表情达意的需求,激发写作的积极性,若是负迁移,则会视写作为畏途。②从说到写是小学写作必须遵循的程序,随文练笔强调由说再到写,这是一种循序渐进的纵向迁移。③阅读向写作迁移,阅读中发现写作方法,总结写作规律,作文时,学习借鉴,创造性运用写作方法,这是一种知能转化的交互迁移。

3.随文练笔符合阅读心理过程就阅读的心理机制而言,存在着两个心理“回合”:一是从语言到思想,从形式到内容,从外部到内部,从部分到整体的心理过程,前一个“回合”是基础,后一个“回合”是提高,特别是后一个“回合”又恰好与写作的心理过程相吻合,因此,就这一意义而言,阅读教学包含了作文教学的指导。随文练笔把读的训练和写的训练有机结合起来,体现了学和用的同步性,“符合阅读教学的学用迁移性原则,这样的阅读教学,才是成功的阅读教学。。(四)把握随文练笔的教学方法。1.读写结合、尝试运用——仿写。(1)典型句式的迁移练笔。(2)典型构段方式的迁移练笔。

(3)典型写作方法的迁移练笔2.拓展情节、填补空白——扩写。(1)看课文插图开展“小练笔”。(2)用课文特殊标点开展“小练笔”。(3)抓文本关键词开展“小练笔”(4)读文本“佳句”后开展“小练笔”。(5)做课后“思考题”开展小练笔。3.立足原作、删繁就简——缩写4.根据材料、合理构思——改写。5.创设情境、展开想象——续写。

” 随文练笔,提高学生阅读与习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内容摘要]读写结合是语文能力生长的重要途径,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方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引导学生和课文对话,带领学生走近作者,走进文本,在充分的阅读实践中获得独特的体验和感受,得到词、句、段、篇的训练,读写结合,让学生读中悟写,读中学写,读中练写。随文练笔与阅读“结伴而行”利于提高课堂效率,最终取得读与写的“双赢”。

[关键词]有效能力提高随文练笔

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即要求学生能读会写。而当前,习作教学效率较低,广大师生在不同程度上面临着“有米难炊”或“无米之炊”的难题,究其原因,在于目前习作教学普遍与阅读教学割裂造成的。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基于这样的新课程理念,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应留出了大量的时间让学生接触文本、思考文本、感悟文本,重视师生交流、生生互动。叶圣陶先生曾说:“阅读是吸取,写作是倾吐。”从语文学习规律来看,阅读是理解语言、积累语言的过程,习作是运用语言的过程,同时影响着阅读,对阅读起着促进作用。这种阅读与习作的关系是“源”与“流”的关系,注重读写的双向联系成为十分必要的事,也是解决目前习作面临的两大难题的有效途径。实践证明,教材文本确实是学生练习习作能力的最好练兵场,充分挖掘阅读教学的现实资源,通过加强读写联系的途径,让学生在读中悟写、以写促读,可以增加训练台阶的密度,减缓习作训练的坡度,逐步实现学生“自能习作”的目的,培养学生对习作的良好情感。相较于课堂“对话”,随文练笔是“独白语言”的练习,是面向全体学生的言语实践。随文练笔与阅读“结伴而行”具有深化阅读、训练表达、锻炼书写等多重功效,利于提高课堂效率,最终取得读与写的“双赢”。

“随文练笔”,即紧紧跟随阅读教学,在阅读教学中相机进行写作训练。它就文取材,把学生的语言组织运用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机的结合起来,彼此交融,相互促进。它机动灵活、形式多样、切入口小、难度低,学生没有畏难抵触的情绪,是培养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一种省时有效的途径。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认真把握教材,找准阅读与习作的结合点,使二者紧密联系,放飞学生阅读想象的翅膀,指导学生勤练习。这样,既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又可以提高习作水平。

一、在理解重点词、句处练笔

在阅读教学中,往往会对课文中的重点词、句进行精心品味,这种品味不仅要让学生读通读透,更应指导学生在读的基础上,悟出写法,领会意图,进而学会运用。同时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品词品句,也为写作积累了丰富的词汇。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要使学生“满腹经论”,教师就应持之以恒地在阅读中引导学生推敲词句,从而培养造句的能力。第21课《九色鹿》一文中,国王听了九色鹿的话非常惭愧,他斥责调达,并重重地惩罚了他,还下令全国臣民永远不许伤害九色鹿。理解了国王这么做的原因,也就领悟了课文“贬斥贪婪与负义、颂扬善良与正义”的主题含义。可以设计这样一个小练笔:假如你就是那个国王,听了九色鹿一番义正词严的话,你会为什么而感到惭愧?会怎样斥责调达?会怎样命令臣民?请你拿出笔,写一段话。建议恰当地选用课文中的词语:背信弃义、见利忘义、灵魂肮脏、恩将仇报„„这样的教学,既注重了词、句的教学,也教会了学生说完整、连贯的话,还帮助学生积累了词汇,丰富了语言,同时为写话打下了基础,使读中学写贯穿于阅读教学的全过程之中。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中有这样一个词“饱经风霜”。教学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想一想:那位拉车的饱经风霜的脸是什么样的脸?想好了,请用几句话写出来。我给大家开个头:“那位拉车的才三十多岁„„”请同学们接着写。这个练习要求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把词语的意思表达出来,可以说是一举两得:既帮助学生理解了“饱经风霜”这个词语的意思,又让学生进行了人物外貌描写的练习。

二 在理解省略号处练笔

阅读教学中我们常遇上耐人寻味的某一件事或某一个情节,激发了学生的浓厚兴趣,引起了他们的回忆或想象。如《狼和小羊》一课中当无奈凶恶的狼不想再狡辩了,朝小羊扑去„„此处的省略号虽然省去了故事的结局却给了善良的孩子们无限想象的空间,孩子们当然不希望小羊就这样死去,于是我抓住他们的心理,让他们续写故事。小羊采取了什么措施大战狼的呢?狼和小羊的结局又如何呢?学生们为“救”小羊各出奇招。这样的训练使学生的想象力与创新思维迸发出了灿烂的火花。

三、在想象补白处练笔

抓住课文空白处,入乎其内,徜徉其中。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掘已有的知识储备,大胆发挥合理想象,还原空白,使空白处不再空白。这样不但加深其理解,丰富其语言,而且拨动其情感,丰富其感受。真可谓是豁然开朗、别有洞天。在教学《第八次》一文时,布鲁斯王子在受蜘蛛结网的启发下会怎样动员他的军队和他的百姓起来抵抗呢?但是文本并没有细细描述,这就给阅读提供了一个空白空间,必须加以补充,以达到阅读心理的平衡。此处练笔,正是顺应了学生的阅读空白需求。并以此里来丰满人物形象,通过理解他激奋人心发言来感受的他抵抗到底的决心。有的学生写道:“蜘蛛织了七次网也失败了,但是第八次成功了,给了我很大启发,我坚信,只要坚持到底,胜利就一定会属于我们的!”“苏格兰的乡亲们,亲爱的同胞们:我们的祖国正在遭受着外国的侵略,我们的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我们一定要起来反抗!团结就是力量!只要我们团结起来就能像蜘蛛一样取得胜利。”„„那一句句发自肺腑的呐喊,那一声声撞击心灵的呼喊,填补了课文空白,让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想象、延伸的空间。这种创造性想象更多地受到学生的心理、思想、感情、知识、经验、个性等的影响,因而也更具有个性和独特性。

四、在理解典型段落处练笔

课文的语言一般比较规范、优美,一些语句、段落特别富有表现力,也蕴涵着表达的规律与艺术。经常在阅读中借鉴、模仿、运用这些语句、段落,就能在迁移性的练笔中逐渐体悟到其中的表达规律,并内化为学生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要善于发掘那些典范的语言表达范式,引导学生阅读、体会,进而设计迁移性的练习,鼓励学生模仿写话。如教学《台湾的蝴蝶谷》第三自然段。这段共三句话,先总说蝴蝶谷的景象非常迷人。然后具体介绍黄蝶谷和彩蝶谷。这种先总说后分说的段落对于小学生来说,有很强的示范性而且其中运用到的比喻句也让学生有了更形象的感知。于是教学到这,我让学生们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趁热打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说说还会有什么样的蝴蝶谷,并注意抓住该蝴蝶谷的特点,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来进行练笔,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我想这次片断练习的成功,就在于老师给学生提供了进行模仿和创造性运用的“例子”,学生有例可仿,事半功倍。在此基础上我又让学生回忆一下自己去过的一些风景区或某一个景点(也可以是我们的学校),先用概括的语言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个景点的最大特点,再试着给大家用具体的语言描述一下。学生外出的不多,但对校园很熟悉:我们的校园最大的特点是美丽整洁,充满活力„„在孩子们争先恐后的表述中,这种总分式的段落表达形式已在孩子们的心中生了根。作文难关不攻自破。

四、在理解故事结局处练笔

文本的结尾处往往是学生的情感共鸣点。依据原文,进行创造性的续写,对于发展孩子的创造性、合理性思维,培养写作兴趣,提高写作水平都有很大的帮助。教学《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时,最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练笔环节“从沙漠回来,小骆驼又去溪边照镜子,恰巧又遇上了小红马„„”他们分别会怎么说?怎么做?学生写道:第二天,小骆驼又见到小红马了,小红马还是用嘲笑的口吻说:“我都嘲笑你了,你还好意思出来,真不知道害羞!” 小骆驼笑着说:“看人不能看他长得美和丑,要看他有没有用处。”“哼,那么丑,会有什么用处。”小红马自以为是地说。“我带你到沙漠里走一趟,怎么样?”小骆驼自信满满地说。“走就走,有啥了不起!”于是,小骆驼和小红马一起走进了茫茫的大沙漠,没有走多远,小红马的腿就陷进沙子里,小骆驼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小红马拉了上来。没走几步,小红马就累了,肚子饿了,愁眉苦脸地说:“有没有什么吃的东西,我的肚子好饿呀!”说话间,突然一阵铺天盖地的风沙吹了过来,他们俩赶紧把眼睛闭上。可是,等风沙过去了,小骆驼一下子就把眼睛睁开了,而小红马睁了半天也没有把眼睛睁开。小骆驼由于长长的睫毛的保护,眼睛里没进一粒沙子,可小红马的眼睛里进了一大堆沙子,还是小骆驼帮他把沙子清完。小红马想想自己以前做过的事、说过的话,惭愧地低下了头,不好意思地对小骆驼说:“谢谢你,你真棒!” 看,学生把读到的,学过的语句灵活地运用于写话中,变成了自己的语言,使作品更赋予生命力。

在阅读教学活动中,恰当地处理好练笔与阅读的关系,不仅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深化阅读,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素养。让课堂练笔真正成为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吧!

参考文献:

1.薛法根:《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课堂小练笔设计例谈》,《江苏教育》2007年14期23—25页。

2.《语文新课程标准》。

第14篇:浅谈随文练笔

浅谈随文练笔

版石中心小学陈金秀

不少学生一提到作文就唉声叹气、一筹莫展,对作文产生畏惧心理,面对这样的现状,我们该如何去改变呢?通过这几年的教学尝试,我觉得我们可以从阅读教学入手,以教材为范本,在课堂上认真做到将阅读教学与写作训练相结合,引导学生读中悟写、读中学写。而随文练笔就是一种将写的训练训练有机地融合于阅读教学中,做到读写结合,这种练笔方法很容易使学生受到成功的喜悦,对作文产生浓厚的兴趣,让学生在快乐中提高作文素养。

宋朝朱熹说:“古人作文作诗,多是模仿前人而作文,善学文既久自然纯熟。”可见模仿在写作中有首重要意义,而小学生恰巧具有模仿的天性,那么教师就可以抓住文本中生动、经典的句式和教式,(如比喻句式、拟人句式、排比句式、承接句段)等一些形式感较强,表达效果独特的句段进行小练笔,让学生真正拥有仿写这根“拐杖”。通过大量的形式仿写,可以帮助学生把握语言运用的本质和规律。

如《做一个最好的你》最后一段话:“如果不能成为大道,那就当一条路,如果不能成为太阳,那就做一颗星星。做河里一条最活泼的小鱼,做林中一根最挺直的小树,做草地上一朵朝气蓬勃的小花,做天上一只展翅飞翔的小鸟……

这就是一个很生动、经典的片断,这个片断充满了诗意,是本文的主旨,在教学中,我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朗读,让他们在读

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积累语言。为了让学生对文本语言有更深的理解和感悟,我让学生仿写句子。

如果那。

如果那。

学生个个奋笔疾书,然后争先恐后发言,气氛极为热烈,学生写出的内容也非常的精彩,如果老师能长此以往地有选择一些精辟片断让学生进行小练笔,那么学生无形之中就提高了遣词造句的能力,在往后的作文批改中,你将看到的是优美的词句、丰富的内容。

由此可见,随文练笔是多么好的一种写作方法,首先这种小练笔既让学生对文本语言有了更深的理解与言语感悟,又强化了学生对语言的运用,其次,不但为练笔提供了现成的素材,还让学生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面对每次的作文,学生总觉得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无孔不入情可抒,而这种小练笔就不一样了,这是以课文内容为素材,因为是在对课文内容充分理解消化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很容易加以运用,降低了练笔的难度,深受学生的喜欢,让学生品尝到了写作所带来成功的体验,所以无形之中就培养了学生的写作兴趣,第三,这种练笔始终紧扣在理解领悟课文的内容,思想、情感这根主线上,使语言形式和内容紧密联系,也保证了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所以,在语文课堂如能有效地进行读和写的有机训练,我想学生的习作一定会绚烂多彩。

第15篇:随文练笔总结

小学阅读教学中“依托文本 巧妙练笔”专题实验

第一阶段个人总结

本学期,在“依托文本 巧妙练笔”课题组统一规划下,本人按照学期教研计划一步一个脚印,以新课程标准精神为指导,继续探索实践课题研究模式。以课程改革为契机,以课题研究为抓手,以校本培训为依托,用课题研究解决课程改革中的实际问题,促进课题研究的不断深入,全面提高我班学生的语文素养,扎扎实实开展随文练笔。现将这一学期个人课题研究工作总结如下

(一)、不断学习,提高认识

为使课题研究工作能够顺利地实施,本人首先加强了业务学习,不断为自己充电,及时掌握与课题相关的信息和专业知识。这是做好课题研究工作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做好这项工作的最为关键的一环。为此,我认真参加了课题研究会,从内心接受了课题研究,认同了课题研究,在教学中能努力尝试随文练笔。同时,我加强了对新课标的学习,尤其是作文教学和阅读教学相关部分的学习,还学习了《小学教学研究》、《小学语文教师》等杂志中有关“随文练笔”教育教学理论。

(二)、深入课堂,进行实践

1、将阅读课文教学与课题实践紧密结合。本学期,是课题实施第一阶段,因而我积极主动参与到课题的学习研究之中,不断深化对课题的理解。围绕本阶段制定的训练重点展开教学研究,并落实到每一节课上进行教学尝试,注重写作方法的指导与片段的写话练习。

2、勇于承担课题汇报课,重视课题研究的日常小结。本学期,我在课题组全体成员的指导下,向全组语文教师展示了课题研究的汇报课。在日常教学中,我还注意课题资料的收集、整理,做好教后反思、典型案例记载等工作。在每节

课结束时,都对本课教学及时记录,认真总结、反思。

3、积极撰写课题研究论文,及时总结个人心得体会。我不仅在研讨课上贯彻随文练笔的教学方法,而且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也注重随文练笔,把“随文练笔”当作是语文教学的一种方法,一种策略。在认真进行课题实践基础上,我及时将自己的心得体会以论文和总结形式进行了整理。

(三)、经验与感悟

经过一学期的课题实践与研究,本人获得了一些经验与感悟,这些经验与感悟归纳起来有如下几个方面:

1.专题研究中要虚心好学,积极探索

课题研究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学习和探索的过程。只有通过学习,才能从不知到知,从知之甚少到知之甚多,从知之甚浅到知之甚深。记得课题研究之初,我头脑里一片茫然,于是我开始学习,向专家学习,向书本学习,学教育学,学心理学,学研究方法、学写作技能。通过学习我们理论水平得到了较大提高。在学习中,我们有了自已的理解,有了收获,并把它运用到课堂实践中去,使课堂教学如鱼得水。

2.要有团队精神

常言道众人拾柴火焰高,个人的智慧是有限的,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能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和才干,做到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先集中研究,再个人分工,再集中商讨。实行先集中再分散再集中的研究程序。每一次的课题例会,我们都会探讨练笔存在的问题,交流自已练笔的成功案例,探讨练笔的方法。

3.要重视实践

实践是检验我们课题研究的唯一力量。任何知识最初源于实践,最终又服务于实践。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深深地感受到实践的重要性,没有实践,课题研究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要保证课题研究的可行性,真实性,就必须扎扎实实地开展各种课研实践,如问卷调查、访谈、实地观察、课堂教学、课例研究等,否则写出的东西或空洞无物,无话可说;或假话连篇,毫无价值;或虚幻玄乎,无法操作。

第16篇:随文识字《小小的船》

随文识字《小小的船》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小小的船》是一首优美的儿童诗,作者叶圣陶以丰富的想象描绘出晴天夜空美丽的景象。文中写了一个孩子把新月看做小船,联想自己做着月亮,在蓝天中航行,驶过星群,看望星星,表现孩子喜悦的心情。这首诗韵律协调,音乐性很强。作者选用了生动形象的比喻,描写了色彩鲜明的自然景物。课文前两行写月儿的美,引起儿童丰富的想象,把弯弯的月儿比作小船,后两行写我坐在小船里尽情地欣赏美丽的碧空和满天的繁星。诗中有景,有情,有韵,孩子们读起来心情愉快,朗朗上口,便于在读中陶冶儿童美的情操。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头”一个生字。

2、多种形式识记生字,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朗读中感受夜空的美丽,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运用多种游戏形式引导学生识记生字。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白板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从“船”字入手,切入话题

(1)猜谜导入,随题识字“船”

师:上课前,我们先来猜个谜语,竖起小耳朵,仔细听。

谜语:金属铁皮身子重,搁在水里它不沉。乘风破浪水上走,载人运货它都行。(猜一个水上交通工具)

(贴生字卡“船”),对,谜底就是“船”字。 相机正音:(指名拼读,提醒正音)谁能大声拼准它,要读准它,要注意,谁来提醒(翘舌前鼻 船)

(2) 畅谈:你都知道哪些船? (指名,自由说)2名(轮船、帆船等) 引导认知:(课件出示)专门运货的船,我们管它叫做——货船

可以运载客人的船,就叫—— 客船

那在公园载着游客在水上欣赏风光的船,我们叫它——游船 (3)认记“船”

(教师相机板书):在船的前面加上 “小的”。(贴生字卡“的”)

古时候,人们把特别小的船叫“舟”。(课件出示“舟”字)(秦朝时候叫“舟”,到了汉朝以后改叫“船”。)。仔细观察,舟就藏进了船字里,变成了(读:“舟字旁”)。谁有好办法记住“船”。(小结:拼一拼、换一换)(相机贴识字方法板书:拼一拼或换一换)

2、(揭开课题:

7、小小的船)今天,我们就来学一首有趣的儿童诗,一起读课题(全班齐读)

指导读:这可是一艘特别小,特别可爱的小船,让我们一块儿轻轻的读读课题,师生齐读课题

3、它是咱中国鼎鼎大名的作家叶圣陶爷爷专门为我们小朋友写的,那,在叶爷爷的眼中这又是一只怎样的小船呢?

二、初读课文 初步感知

(一)范读课文

教师:那就快快打开书听老师读这首美丽的小诗吧!

教师:注意听清每个字的读音,注意老师读诗的语气和句子的停顿。 (配乐范读)

(二)自由读文 认记生字

词 教师:课文写得多美呀(压低),小朋友听得入了迷,眼睛亮起来的,你们也想读是吗?可是要想美美地读出这首小诗,必须先认识、读准藏在儿歌里的生字新词。

1、正音读字

(1)出示生字,相机正音

看,生字宝宝坐着小小的船来了,你能读准它们吗?

① 指名拼读 :谁能当小老师带着大家拼读 在这些字中,有哪些读音需要提醒的?

② 师:好的,我们给他们排排队,归归类。 找出难读的音节 多音字“看”

在这些汉字当中还藏着一个有趣的字宝宝(出示“看”),在这课里它读kàn,组组词(2个),它还可以读成(谁知道,指名:kān)什么kān的kān。 小结:像这样,一个字有多种读音,咱们叫它“多音字”

(2)出示词语(注音),开火车读

听到你们的热情呼唤,字宝宝乐坏了,一下子就蹦进了词语妈妈的家。你还能读对吗?开列小火车。(相机正音:星星——轻声词)

(3)出示无注音词语,开火车读 加大难度,去掉拼音谁会?

评价过渡:真厉害,这么快就记住了(课件再出示字)

2、引导多种方法识记

(1) 猜谜识记

谁会猜字谜,谜底就藏在这些生字中。 一横一个框,二个小人藏中央。(两)

一点一点大,露出小脑袋。(头)

太阳照进土,外面看不见。(里)

评价:真聪明,不愧是猜谜小能手。恭喜你们闯过了第一关。

(2) 做动作识字(会意字)

让我们继续闯关?我做动作你来找,谁最聪明找出是哪些字?(看、闪) 你是怎么找到的?(看:用一只手放在眼睛上方挡住阳光,往远处看;闪:人很快从门口躲开。速度(很快)组词:闪开、躲闪。星星,一会儿亮、一会儿不亮,也是很快的一闪一闪的。)

相机小结:多有意思啊,像船、闪这样由两个独体字组成,把两个独体字的意思合成一个字,就是咱汉字中有趣的“会意字”(课件:图示)

小结:看来,猜字谜、做动作都是不错的识字好办法(板书张贴:猜字谜、做动作)

(3) 自主识字

你们自己还有那些好办法来记这些生字?(如:加一加

闪、星;换一换

贝——见)(相机粘贴板书:加一加 换一换

认知:门字框

在闪字中的门,我们叫它门字框,做偏旁用。

告诉我,门字框藏在哪个字里?

除了闪,你还认识哪些门字框的字?(闯、问、闷、间等)你是怎么认识他们的?

相机小结:看,有了偏旁就能利用它帮我们更好地认字。当个有心人,生活中处处都能识字。 看,有了这些识字好办法,我们就能轻松识字了。

3、巩固:生字新词都记牢了,打乱顺序考一考

三、生字回文,指导学文。

1、教师指导读文

教师:小朋友经过自己的努力,把字词都读准了,现在赶快来学课文把(想要读好课文,还得把句子读通、读顺。)

2、汇报预习情况:昨天我们预习了课文,谁能告诉大家共有几句话?(白板演示:标句序号)是怎么找的?(有几个句号就有几句话)句子,读顺畅。

自读:自己试试读读两句话。

3、老师为你们准备一支神奇的魔法棒,用上它就能帮我们把句子读通读顺。要求注意:不拖拉,读连贯。按老师提示的节奏读好句子。(一个词一个词连成句子,读顺畅。)

自读:自己试试读读两句话

4、指导读第一句

指导朗读: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两头尖。

(1) 师:(动画:月亮慢慢地爬上夜空,配乐:虫鸣,蛙叫。)宁静的夜晚,听,虫儿在鸣叫,小青蛙在歌唱,月儿慢慢地挂上了蓝天。快看看,这弯弯的月儿特别的像——特别的像什么?

句式训练:

弯弯的—

小小的—

你还能说几个这样的吗? 弯弯的月儿像——————

(引导学生充分想象:像笑脸,像秋千,像电话„„)

(2)师:在小朋友的眼里,月儿不仅仅是月亮,它还变成了那么多有意思的东西。叶圣陶爷爷呢,他觉得月儿最像什么?————小小的船,原来,小小的船指的就是——弯弯的月儿(贴板书:月儿图)那我们再看一看,他们什么地方像呀?

生:两头都是尖的。(贴板书:两个“尖“”)

生:小船也的弯弯的。(贴板书:弯弯的)

师:是呀!你们看,(动画:月亮在夜空中飘荡,音乐:摇篮曲)弯弯的月儿多像小小的船呀!多可爱的月儿呀?夸夸她,读——多有趣的小船呀,喜欢吗?带上喜欢再读读——还可以加上动作读

(蓝蓝的天空就是蓝色的大海,朵朵的白云就是大海里的浪花,月亮船呀就在这云海中飘呀,荡呀!让我们在音乐声中把这两句美美地读一读,读给自己听一听。)

5、指导读第二句

(1) 多有趣的月儿船呀!在美妙的读书声中,月亮船微笑地看着我们,这么可

爱的月亮船,小朋友想不想上去坐一坐?让我们坐上它,读——“我在小小的船里坐”

坐稳喽!我们开始飞翔,我们飞出了教室,飞上了蓝天,坐在弯弯的月亮船里摇啊摇,感觉怎么样?

(舒服地读读——我在小小的船里坐)

(2)现在,我们坐在月亮船里,正大眼睛,你都看到哪些美丽的景物?想象一下。(图示:宇宙飞船、星座、流星)

刚才,同学们自己坐在船时,看到了好多,可课文里的小女孩却被闪闪的星星(相机贴词卡:闪闪;板画:星星。描述:只有一颗吗?很多,数不清,无数,一闪一闪的像在眨眼睛)(相机贴词卡:蓝蓝)蓝蓝的天真美,小女孩被深深地吸引住了,因为太美了,都顾不上看其他美景。(板书:美)

让我们夸夸这美景引读:只看见——

6、指导读全文(有感情)

你想啊,蓝蓝的夜空中,风儿在吹,月儿在摇,星星在闪,美丽的小姑娘坐在月亮船上,就像坐在小摇篮里,真舒服呀,再看看周围星空中的景色真美丽,让人忍不住夸跨它。那咱们现在把这首儿歌美美地读一读。会加上动作的也可以加上动作读(起立齐读)配乐 (出示全文)

7、指导背诵

师: 好象很多孩子都会背了。咱们试试看。

(1)师生互动背

师读前半句,生接后半句

(2)看着板书、板画背

看着老师黑板上的提示背:有关键词、有画面

五、指导写字

教师:夜深了,月亮已经睡觉了,字宝宝“头”也想住在田字格里舒舒服服的睡一觉,让我们来帮助他好吗?

1、出示生字,“头” (投影)

2、指导观察笔顺,指名当小老师领全班书空

3、仔细观察:你觉得要写好这个字,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4、师范写,讲解:第一点略大,第二点靠左一点起笔,第三笔横落在横中线上,最后一笔是点,不是捺。是长点。

5、生练写(描一个写一个)

6、汇报作业展示,评价

六、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小小的船》,认识许多新的字词宝宝,同时和小女孩儿一起坐上月亮船遨游了美丽的夜空,美美地读会儿歌,还学会背。

七、作业:

1、关于月亮,你还想了解哪些知识?建议你在家长的帮助下上网或读书收集:可以学一学:一首关于月亮的诗歌,可以阅读一个关于月亮的故事、童话、传说;学唱一首月亮的歌曲;或者唱画一副画,用拼音写一两句话。

2、叶圣陶爷爷是咱们祖国第一位童话作家。写了中国童话集《稻草人》。老师推荐小朋友可以读读它。

第17篇:随文识字的意义

随文识字的意义

随文识字教学实际就是边学文,边识字,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将识字任务贯穿于课文的学习中,从始至终融合在第

一、二课时的教学中,不断提高汉字在学生头脑中出现的频率。随文识字是从文入手的,学生面对的生字都不是孤立的,也就是有一定的语言环境。 “随文识字”运用得好,字的音、形、义紧密结合,读说写紧密结合,的确能有效地提高识字的数量和质量,能有效地促进儿童语言的发展,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教学方法。

第18篇:随文指导学生习作

随文指导学生习作

顺昌实验小学 孟文旺

学生习作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瓶颈,高投入,低产出。我们老师在习作指导课上挥汗如雨,课后批阅一篇篇习作可谓是唯恐不精,可是到头来收效甚微,学生对习作训练没有兴趣,甚至对习作产生恐惧感。我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有二:一是我们的学生习作常常是命题作文,学生感到无从下手,没有材料可写,常常是主观地瞎编习作材料,作文中的生活形态与生活的原生态相去甚远;二是在习作教学中缺失了模仿这一环节,指导学生习作常常是游离于语言环境之外的表达技巧,学生不易操作。

我认为要改变习作教学的现状,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一定要从教材入手,挖掘教材中的习作资源,让学生有内容可写;善于运用教材,指导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表达方法。课文是教学生习作的重要资源,我们要充分利用教材指导学生习作。入选课本的文章,都是经过认真挑选的,其中不少是经过细致加工的精品。这些课文,从思想内容到写作技巧,都是我们教师指导学生习作的优秀例子。这些文章在命题、内容的安排、表达方式等方面都可以给学生提供借鉴,有些课文直接承担了指导习作的任务。老师在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的时候,在教他们学会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使他们受到人文影响的同时,还要将课文在写作方面的特点,如构思方法、表现形式、语言技巧等,一并教给学生,使他们获得具体的写作知识。这样,读中学写,不仅是学生容易接受的,而且也是容易做到的。

一、立足文本,发挥想象

小学语文教材中许多地方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空间,通过文本阅读激发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想象,放飞想象的翅膀,鼓励想象要有一定的创造性,从而进行小练笔,是指导学生习作就地取材的源泉。这对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想象力,开发智力均大有裨益。

1、根据情节合理想象:如教学《琥珀》一文,在读懂了琥珀的外形特征和形成过程后,让学生依据这块琥珀的特点,展开想象,想一想,琥珀的形成过程还有什么可能,把它写下来。

2、补充省略的情节:即把课文中省略的部分通过合理的想象补充出来。《凡

1 卡》一文在写到凡卡寄完信后,进入了甜美的梦乡,而梦醒后又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形呢?课文省略了这一情节。这是一篇小说,情节到此已是很完整了,作为原文如果再写凡卡梦醒显然是多余的,可是如果让学生展开想象,根据课文内容顺着作者的情感进行补充练笔,会收到很好的效果。《给予是快乐的》我们可以让学生想象保罗回家后和哥哥的交谈,再写写。如学习《小摄影师》后,可以这样设计:小男孩使了个计策,进入高尔基的办公室采访他,不料忘记带胶卷,只好哭着跑回去了。小男孩是怎样回到家的,又是怎样成功地成功采访高尔基的?请你把故事补写出来。

3、或把简单的部分具体化、形象化:出于表达中心的需要,教材中有些地方的叙述比较简略,没有必要进行详细叙述,《巨人的花园》一课,课文最后一段写到巨人的花园成了孩子们的乐园,只简单地写到:“孩子们站在巨人的脚下,爬上巨人的肩膀,尽情地玩耍。”可以抓住这类对某一方面描写比较简单的地方,让学生把它写具体。学生抓住课文内容,把花园的春色和孩子们与巨人共同娱乐的情形写下来,表达了孩子们真切的愿望。《给予是快乐的》一课写了“他们三个人一起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他们三个人是怎样度过这个夜晚的?他们都到了哪里?看到了什么?他们会谈些什么?这些内容可以让学生写具体。又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中“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在这又冷又黑的晚上,一个光着头赤着脚的小女孩在街上卖火柴。”小女孩是怎样卖火柴的,作者并没有详细描写,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想象这一整天小女孩会有什么样的动作、语言、心理活动,根据自己的想象把小女孩是怎样卖火柴的写下来。

4、创造性复述:复述是指在理解原文内容的基础上运用自己的语言叙述出来。创造性复述,就是根据原文内容的主要情节,开展合理想象,扩充原文的情节,或是对原文进行合理的创造性改造。这一学习方法,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如学习了《鲸》这一课后,让学生以“鲸的自述”为题进行创造性复述,或写下来。又如邵武通泰中心小学的江里强老师在市青年教师观摩教学活动中执教《威尼斯的小艇》,在教学“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这个部分内容时,要求学生以船夫的身份复述这一段的内容;在学习坐上小艇的感觉这部分时江里强老师设计了学生和“爸爸”打电话的形式,让学生创造性地复述威尼斯的风光。

二、读写结合,课文仿写

仿写是仿照课文的写作方法,进行片段练习或是全篇的模仿习作。仿写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模仿文章结构:模仿课文作者的构段方法要在进行课文教学时,充分挖掘文章在谋篇布局方面的特点,找准一点,强化训练。如《桂林山水》一课可引导学生按“总——分——总”的构段方式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和描写一处景物,在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同时展开联想、抒发感情,在句式表达上要求运用比喻、排比等手法。又如教学《鸟的天堂》后要求学生模仿课文动静结合的方法写一处景物。如学习《詹天佑》一课时,课文中有这样的一句话:“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开始勘测线路。”这是一句承上启下的过渡句,指导学生写作时,两段内容不同的段落中间可以用这样的语句连接。并学习用这样的方法,写两段话在第二段开头用上这样的过渡句。

2、模仿表达方法:文章的表达方法有很多,要引导学生从作者的表达中学习如何正确使用表达方法,如在教学《白杨》这一类以人物对话为主的文章时,我就让学生学习课文中的四种对话形式,练习对话描写,看谁采用的对话形式多,运用得巧妙。如在教学《鱼游到了纸上》《丰碑》《她是我的朋友》等课文时,可以指导学生拟题的方法,让学生翻阅自己过去的作文能不能把原来的作文题目换一个更好一点的。表达的方法还包括如何写好开头结尾,如何运用照应,如何描写说明等。

3、模仿用词:有些课文中用词很精妙,可以引导学生品味词语,学习运用这些词或是这种类型的词语。如光泽鸾凤中心小学的元晓静老师在南平市第六届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观摩课上执教《两只小狮子》,元老师就抓住了课文中“懒洋洋”和“慢吞吞”这两个“ABB”式的词语,让学生学会读这种叠词的方法,并出示四幅图,让学生积累了“绿油油”、“胖乎乎”、“亮晶晶”、“红通通”这四个词语,并让学生用这四个词语各说一句话。让学生模仿运用这种“ABB”式的词语。

4、句式模仿:有些课文中的句式很有特点,我们也可以仅仅抓住这个句子让学生仿写。如《勿勿》一课“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这个排比句很有特点,它写出了时间是怎样勿勿而过的,我们可以让学生以“„„的时候,日子„„过去;„„

3 的时候,日子„„过去;„„的时候,日子„„过去;”的句式模仿写一个句子。又如《桂林山水》这一课可以让学生模仿“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来写一句话。

三、转换形式,改写课文

对课文内容进行改写是进行练笔的一项重要的资源,改写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改变人称:如学完《再见了,亲人》第二段,可让学生用第三人称来写《小金花的故事》,在忠于原文的基础上生动地刻画小金花的心理活动。

2、改变叙述的顺序:如《黄河象》一课是按“象化石陈列——黄河象化石的来历——象化石的发现和发掘”的顺序写的。可让学生按“象化石的发现和发掘——黄河象化石的来历——象化石陈列”、“黄河象化石的来历——象化石的发现和发掘——象化石陈列”、“黄河象化石的来历——象化石陈列——象化石的发现和发掘”这些不同的顺序改写。

3、改变体裁:如学习古诗以后,通过对古诗的理解,启发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和他们的生活经验展开想象的翅膀,进行语言扩充,把古诗改写成记叙文。;把书信格式写的文章改写成记叙文,如《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凡卡》的改写;如《将相和》这篇课文是由三个小故事组成的,对于课文内容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在此基础上我就让学生任选其中一个小故事,改写成剧本并进行排演。

四、言尽其意,感情延伸

有些课文虽然文章内容结束了,可是在情感上还是意犹未尽,或是学完课文后,学生的情感浓烈,还沉浸在文章的情境中,我们就可以设计学生感情延伸的练笔。如在学了《丰碑》后要求学生“把你此时最想对军需处长说的话写下来”或是“为军需处长撰写碑文”这样学生的情感得到延伸,在这种由课文中延伸出来的感情中练笔,能做到情真意切。又如学习了《穷人》后让学生续编故事,写一写渔夫一家今后的日子会是怎样的?

第19篇:六年级随文练笔提纲

六年级随文练笔提纲

吴茂太

上册 1稻草人

展开想象,想想稻草人“禁不住低头哭了”以后,还全发生什么故事,再写下来。 第2自然段一总起句的训练;二几天之后,老妇人看见浓绿的稻子全不见了,只剩下光杆儿,她的表现 2寓言两则

《自相矛盾》续写;《画蛇添足》扩写。 3卖火柴的小女孩儿

展开想象,假如卖火柴的小女孩儿来到我们中间,你会说些什么:把你想到的写下来。 人们看到墙角冻死的小女孩,人们的表现(冷漠、同情、关爱、无所谓) 4刺猬汉斯

对第一个国王,第一个公主;第二个国王,第二个公主;汉斯说 想像小汉斯

5尼尔斯骑鹅历险记

续写:就这样,尼尔斯骑着大公鹅马丁和野鹅们一起向美丽的拉普兰飞去。 想象一个遇险的故事。 6开国大典 展开想象,假如你是一名当年参加开国大典的学生,把自己看到的某一个动人场面及感受写下来。

这庄严的宣告„„出示这样的提示: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传到乡村„„;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传到了城市„„;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传到了学校„„。孩子就通过想象写出全国上下,角角落落„„ 7望大陆

写作诗的情景 8明天更辉煌

9山海关

仿写:啊,雄关,它是„„的见证人 啊,„„

„„ 10太阳与士兵

给守卫“东方第一哨”的解放军叔叔写一封信,说说自己读了这篇课文后的感受 11永远的歌声 写自己的老师 12秋天的怀念

想象母亲推我看菊花的情景 13“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几十年后,我对爸爸说的话的认识 14花边饺子的里爱 „„爱

15为了五美元的礼物 送给„„的礼物 16古诗三首

17詹天佑

第一自然段总起句训练;给詹天佑写墓志铭 18文天祥

最后一自然段,写皇帝与文天祥对话 19怒吼吧,黄河

第4自然段,排比句的训练 20一句话

仿写诗歌:咱们的中国、咱们的班级 21奇异的琥珀

以第一人称介绍琥珀 22表里的生物

假如你为人父母,面对孩子没完没了的问题,你会怎么办? 回忆小时候,你问为什么爸妈怎样做

小时候你最好奇的是什么,你问过最离奇的问题是什么,做过最让人哭笑不得的事是什么 23自然之道

嘲鹰、海鸥、鲣鸟对人们的批评信 24一个这样的老师 给怀特森老师一封信 25最佳路径

给老太太的感谢信 26将相和

廉颇负荆请罪与蔺相如的对话过程 27奴隶英雄

斯巴达打狮子的场面 28赤壁之战

曹操赤壁之战的反思 29老人与海

最后两自然段,老人与孩子的对话 30鲁滨孙飘流记

鲁滨孙进行一次有史以来最为疯狂,为不可思议的航行。

下册

1鲧禹治水

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情形 2大卫

训练用三个词写比喻句 3夸父逐日 扩写

4天上偷来的火种

在烈日炎炎的夏天,普罗米修斯 在寒风呼呼的冬天, 在电闪雷鸣的瞬间, 在倾盆大雨的时刻,

5女娲造人

只见„„阿明,阿贵,阿富 6商鞅南门立木 小伙子给商鞅写信 7狄仁杰公正扩法 写小剧本 8出色的老师 给黑人大哥写信 9美丽的规则

我心目中最美的景观 10两小儿辩日 翻译

11习天梦圆 我的梦

12种瓜得豆

以第一人称介绍,基因工程

你想有一个与你一模一样的弟弟或者妹妹吗? 13海水为什么是蓝的

拉曼在诺贝尔物理学奖上的发言稿 14童年的发现 我的发现 15古诗三首 改写或扩写 16穷人

续编《穷人》故事 17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用最后一句话,写一个个人 18永生的眼睛 评价这一家人 19船长

怎样乱得不可开交 20故宫

以第一人称介绍太各殿 21青花

父亲看到完美的青花,与我的对话 22陆羽与《茶经》

用第一人称介绍》茶经》 23敦煌壁画

第四自然段省略号, 写敦煌简短宣传词 24编钟

用第一人称介绍编钟 25窃读记

假如你是书店的老板,会对林海音说些什么

26理想的风筝

三十年后,师生见面,刘老师的外貌变化,互相间会说些什么 27校园交响诗

操场、运动会、六一节 28我们上路了 再见,童年

第20篇:随文识字教学模式

小学语文低年级“随文识字”教学模式

基本模式: 初读课文,圈画生字 精读课文,随文识字 分析字形,指导写字 复习巩固,拓展练字 集中指导,攻破难字

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识字教学是这一阶段的重要任务之一。识字教学是学生学习文化、掌握知识的奠基工程,同时也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大重点。识字教学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所以掌握正确的识字方法很重要的,主要是集中识字和随文识字两种方式,而随文阅读识字的编排意图在于将识字与阅读结合在一起,在阅读中识记汉字。

“随文识字”顾名思义就是在感悟课文时认识生字,是当前低年级语文教学所提倡的识字方法。“随文识字”是从文入手,学生面对的生字都不是孤立的,而是有具体的语言环境,学生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识字。有语言环境,大部分生字学生自己就能解决,比如联系上下文猜字,借助拼音等,一开始就让学生自己读书,那么一遇到生字学生就要动脑去解决(这里也可能出现以前学习过又忘记的字)。学生自己尝试解决,经历了一个不会到会的过程,会在自己的头脑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在教学中,可以按以下的步骤去做:

一、初读课文,找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利用卡片,感知字形。

1.教师范读后,学生初读文,圈画生字,借助拼音随词多读几遍,读准字音,再把词语所在的句子读通、读顺,字不离词,词不离句。 2.读完以后,要求学生再看这些圈画出来的生字,想一想,这些

自己不借助拼音读起来有困难的字,哪些是过去曾经学习过的?在课文中组成了什么新的词语?哪些是在这篇课文要求我们会认的,组成词语是什么?把词语圈画下来,认真地读一读,记一记。

接着教师出示带有音节的识字卡片,让学生练习读准字音,同时识记字形。再去掉音节,让学生认读生字,进一步识记字形。 3.跟同桌或学习小组的同学交流,把自己圈画出来的这些字和词语,读给他人听,同时看他人读得是否准确,看看哪些字自己读错了,把读错了的再作上标记,反复读一读。

二、精读课文,结合语言环境,理解生字新词。

当学生把课文读通顺以后,要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读懂每句话的意思,这时,要引导学生结合语言环境或生活实践理解生字新词。在学习课文的时候,将学文与识字两项任务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可以一个一个自然段的处理,也可以将几个自然段放在一起来学。要利用多种方法理解字词的意思,这种理解不同于高段教学中的解释词语,而是要让孩子大概知道这个词语的意思,要区分词语的含义,对于一些重点的,关键的字词不要模糊概念,要体会到位。理解词义的时候要注意形象化,学生才会感到有趣,才会形象地体会到意思。我想其实做倒随文解义并不困难,关键要看老师在教学中有没有这个意识,在设计教案的时候有没有深入研究教材,有没有考虑到识字教学包含的几个梯度。

三、讲读之后,分析字形,指导写字。

记忆字形是低年级教学的难点,因此,教学方法要灵活,如结构记忆法、笔画笔顺记忆法、联想记忆法、字谜记忆法、直观记忆法等。最好的方式,让学生自我讨论,学生自我发现要比教师教好的多。

书写,一方面是为了强化记忆,另一方面,“把汉字写得端正、美观”是写字的要求。一年级还没有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所以,教师必须加强指导,每课时都要有写字任务,可以放在每节课的最后,

也可以每学完一部分,练一部分,不要求当堂学的生字都学会写,每堂课指导2—3个生字。可以按照这样的步骤进行教学:

1.整体观察字形结构,分清结构比例,如左窄右宽、上大下小、品字结构等。

2.局部观察,在展台上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各个笔画的占格位置。

3.教师示范书写,讲清运笔过程,学生观察。4.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要注重双姿的落实。 5.面向全体点评。

四、复习巩固,扩展训练,培养兴趣。

学生识字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而且与学生的兴趣有关,因此,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创造性的开展教学,拓展训练的形式,如辩字组词、一字多组、一词多填、部件构字、字词听写、改正错字、编字谜儿歌、游戏活动等。 总之,识字教学是一项艰巨的教学工作,只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总结、积累和探索,灵活多样地引导学生识字,激发学生对识字的浓厚兴趣,学生就一定会牢固地掌握并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

五、老师集中指导学生认读、记忆部分比较生疏的生字的字音,并了解部分生字在课文中的意思。

作为“检查自学效果”,教学不必面面俱到,教学的重点要放在“学生感到比较生疏的汉字”上面。可以把课本中要求“会认的汉字”连着词语全部出示,然后,让学生来挑选哪些字是我们感到比较生疏的,哪些字记忆读音因比较困难,哪些字自己开始读错了。针对这些汉字进行重点指导。学生能够记住一个字读什么,靠拼音、读颂来记忆属于“把字形和读音结合在一起对“符号”的“机械记忆”,这是需要的,但同时还需要进行“意义识记”,要把汉字放到意义背景中,让孩子的音、形、义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来记忆。同时,因此,对一些

学生不了解意义或者虽然过去“会认”但在本课书中汉字意义有了一些新的变化的汉字,教师要指导他们读懂意义,汉字的字义教学,一般只要学生明白这个用汉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即可。

综上所述,随文识字问题的关键在于教师要认清识字与阅读能力、表达能力之间的辩证关系。识字的目的是为了阅读和写作,它为阅读和表达能力的培养提供条件,而通过阅读和说话造句、写作等练习又巩固了识字。明确了这一点,就能使我们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既贯彻识字为重点,把课文的阅读和口头、书面表达的练习服从于一个重点——识字,使学生所学的字词在讲读课文和各种口头、书面的练习中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同时,又不忘记识字的目的,在阅读和口头、书面练习的过程中,积极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字词,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和口头、书面语言表达能力。

广告随文范文
《广告随文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