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爱婴医院应知应会手册

发布时间:2020-03-03 12:13:3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母亲安全 儿童健康

西安市阎良铁路医院

爱 婴 医 院 应知应会知识手 册

二〇一四年

爱婴事业是一场没有终点的爱心大接力,我们有责任竭尽全力地保护它、传播它、推动它,让这项事业延续千年,永续不断。

母乳喂养是母亲给出生宝宝最好的礼物,我们有义务让每一位母亲知道母乳喂养的好处,掌握正确母乳喂养,建立母乳喂养的信心。 目 录

创建爱婴医院的目的是什么? 爱婴医院主要工作内容是什么?

《促进成功母乳喂养十项措施》内容是什么? 《国际母乳代用品销售守则》及《中**乳代用品销售管理办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我院促进母乳喂养成功十点措施 母乳喂养的好处? 如何做好母乳喂养? 婴儿喂养术语

什么是早接触、早吸吮、早开奶?有什么好处? 正确的哺乳姿势?含接姿势?托乳房的姿势? 识别新生儿饥饿的要点

什么是按需喂哺?按需喂哺的重要性 如何识别婴儿吃好奶的征象? 挤奶的目的、适应症、正确方法 母乳喂养中的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 患传染病母亲怎样进行母乳喂养 感冒母亲怎样进行母乳喂养?

巨细胞病毒感染怎样进行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下如何安全用药?

创建爱婴医院的目的是什么?

创建爱婴医院的目的是保护、促进和支持母乳喂养,提高母乳喂养率,以降低婴儿发病和死亡率。

爱婴医院主要工作内容是什么?

以“儿童优先、母亲安全”为服务宗旨,母乳喂养作为重点工作内容,在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执行世界卫生组织(WHO)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制订的《促使母乳喂养成功的十点措施》和《国际母乳代用品销售守则》及《中**乳代用品销售管理办法》,不断改善产儿科工作条件,做好母乳喂养工作。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世界卫生组织《促进成功母乳喂养十项措施》内容是什么?

1.有书面的母乳喂养政策,并常规地传达到所有卫生人员;

2.对所有保健人员进行必要的技术培训,使他们能实施这一政策;

3.要把有关母乳喂养的好处及处理方法告诉所有的孕妇;

4.帮助母亲在产后1小时内开始母乳喂养; 5.指导母亲如何喂奶,以及在需与其婴儿分开的情况下如何保持泌乳; 6.除母乳外,禁止给新生儿喂任何食物或饮料,除非有医学指证;

7.实行母婴同室——让母亲与婴儿一天24小时在一起;

8.鼓励按需哺乳;

9.不要给母乳喂养的婴儿吸橡皮奶头,或使用奶头作安慰物

10.促进母乳喂养支持组织的建立,并将出院母亲转给这些组织。

《国际母乳代用品销售守则》及《中**乳代用品销售管理办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禁止对公众进行代乳品、奶瓶或橡皮奶头广告宣传;

2.禁止向母亲免费提供代乳品样品; 3.禁止卫生保健机构使用这些产品; 4.禁止公司向母亲推销这些产品;

5.禁止向卫生保健工作者赠送礼品货样品; 6.禁止以文字或图画等形式宣传人工喂养,包括在产品标签上印婴儿的图片;

7.向卫生保健工作者提供的资料必须具有科学性和真实性;

8.有关人工喂养的所有资料包括产品标签都应说明母乳喂养的优点及人工喂养的代价与危害; 9.不适当的产品,如加糖炼乳,不应推销给婴儿; 10.所有的食品必须是高质量的,同时要考虑到使用这些食品的国家或地区的气候条件及储藏条件。

附注:母乳代用品:包括初生婴儿配方奶粉、特别配方奶粉、奶瓶、奶嘴、婴儿饮料及食品等。

我院促进母乳喂养成功十点措施

1.全体工作人员必须遵守促进母乳喂养的规章制度,大力宣传和执行国际促进母乳喂养的有关规定。

2.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参加实施母乳喂养规定的技术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3.产科医护人员必须做好孕产妇实施母乳喂养的宣传工作,如母乳喂养的好处、母乳喂养的方法等。

4.产科医护人员要帮助、促使母亲在产后半小时内开始母乳喂养,并进行皮肤接触30分钟以上。

5.产科医护人员必须教会母亲如何喂奶,以及在需要与其婴儿分离情况下如何保持泌乳。

6.新生儿若无医学指征,医护人员不得以任何借口给其喂代乳品或饮料。

7.产科医护人员必须提醒,若无医疗上的需要,母婴一律实行24小时同室。 8.产科医护人员要鼓励产妇不定时、不定量的按需哺乳。

9.产科医护人员要告诫新生儿父母,不要给新生儿用奶瓶及橡皮奶头,也不要宣传、馈赠、推荐和使用母乳代用品。

10.母婴出院后,由妇产科产后随访小组负责母乳喂养情况的随访,并通过科室热线电话,继续为母乳喂养的母亲提供咨询服务。

母乳喂养的好处?

一、对婴儿的好处:

1.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物,完全能满足出生后4-6个月的婴儿生长发育的全部营养的需要。且易被消化和吸收,在这段时间内不需要给婴儿喂母乳以外的食品。

2.母乳中含有丰富的抗感染物物质,其中抗体可保护婴儿,预防感染性疾病,在初乳中这种物质的含量更为丰富,使人体“笫一次接受免疫”。 3.母乳可起到预防婴幼儿某些过敏性疾病,如湿疹、哮喘等。

4.由于母乳含有一种不久以前才被引起注意的含硫氨基酸——乙磺酸(Taurine), 这种物质在牛奶中含量极少,现在发现它对新生儿脑神经系统的机能、智力发育、保护视力和胆汁代谢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5.增强母婴感情。众所周知,母爱对婴儿的健康成长和在未来的精神、性格的发育方面具有很重要的影响。

6.促进面部和牙齿的正常发育,并有预防龋齿的作用。

二、对母亲的好处:

1.由于吸吮能反射性引起体内缩宫素Oxytocin(旧称“催产素”)分泌增加,促进子宫收缩,减少产后流血,促使子宫复原。

2.母乳喂养最卫生、方便、安全、新鲜和经济。 3.母亲从母乳喂养中密切了与婴儿的关系,并从中得到特殊的心理安慰。 4.由于正常的母乳喂养能产生“哺乳期闭经”,使母亲在这段时间内体内的蛋白质、铁和其他营养物质减少了消耗,得以贮存,既有利于母亲产后的康复,亦有利于延长生育间隔,起天然避孕作用。

5.据有关研究母乳喂养可能通过使乳腺经历正常的生理活动和抑制卵巢细胞活动,而减少乳腺癌和卵巢癌发生的危险。

三、对家庭的好处:

1.能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有利于稳定家庭关系。

2.使家庭成员对母乳喂养增加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体验到母乳是婴儿最好的食物。

四、对社会的好处:

1.对人类回归大自然和恢复整个自然界生态平衡具有非常深远的社会意义。

2.降低了婴儿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了妇幼保健水平。

3.增强了青少年、婴幼儿的体质和有利于心理素质的成长。从而促进了社会人口素质的提高。 4.节约了社会代乳品、儿童保健和计划生育等方面的各种不必要的消费。

如何做好母乳喂养? ⒈重视产前健康教育

⒉产后半小时内母亲立即与婴儿皮肤接触,并开始给婴儿吸吮母亲的乳头

⒊实行24小时起母婴同室,让孩子“分分钟”与妈妈在一起。

⒋按需哺乳,勤吸吮下奶快奶水多。

⒌特别强调不要给婴儿喂食母乳以外的食品。 ⒍母亲要努力掌握母乳喂养的技巧

婴儿喂养术语

纯母乳喂养:是指除给母乳外不给孩子其它食品及饮料,包括水(除药物、维生素、矿物质滴剂外;也允许吃挤出的母乳。) 几乎纯母乳喂养:是指用母乳喂养孩子,但也给少量的水或以水为基础的饮料,如糖水。

全母乳喂养:是指纯母乳喂养或为几乎纯母乳喂养。

人工喂养:是指由于各种原因,母亲不能母乳喂哺婴儿时,用代乳品喂养孩子。

部分母乳喂养:是指因母乳不足或因其他原因加用代乳品补充喂养(混合喂养)。

奶瓶喂养:是指以奶瓶来喂养孩子,不管奶瓶中是什么,其中也包括挤出的母奶。

什么是早接触、早吸吮、早开奶?有什么好处? 早接触是指母婴之间的皮肤接触应在出生后1小时以内开始,接触时间不得少于30分钟。剖宫产的妈妈手术结束回到母婴同室病房后开始进行皮肤接触。好处是当母亲怀抱婴儿时,便会把深厚的爱带给宝宝,母婴都会在精神和心理上感到愉快和满足。

早吸吮是指出生后1小时以内开始吸吮母亲乳房。好处是可促进下丘脑释放催产素刺激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可使母体内产生泌乳素和催产素,两者同时诱发泌乳反射和喷乳反射,促进乳汁分泌及流出。

早开奶:由于及早做了早接触早吸吮 ,及早建立了母婴之间的感情,使母亲在愉快的心情下喂养婴儿,从而达到早开奶的目的。第一次开奶时间是在分娩后1小时以内。 婴儿吸吮乳头,对乳头是一种刺激,可通过神经传导和内分泌激素的作用,促进乳汁分泌,使早下奶,多下奶,并减少奶胀。初乳能促进新生儿肠蠕动,使早排胎便,是婴儿排泄胎粪的天然泻药,有利于减轻新生儿黄疸 。 正确的哺乳姿势

母亲应处在放松舒适的体位(卧、立、站均可)抱孩子;孩子贴近母亲,脸朝乳房,婴儿鼻子对着母亲乳头,还要令头、颈、身体基本呈一直线,如果是刚出生的婴儿母亲还得用一只手托着其臀部;婴儿的下颏应触到母亲的乳房。概括为三贴:胸贴胸、腹贴腹、孩子的下巴贴着妈妈的乳房。

摇篮式 橄榄球式 交叉式

侧卧位式

婴儿正确含接姿势

首先母亲要用乳头刺激孩子的口唇周围皮肤,趁孩子张大嘴巴之际,及时将乳头及大部份的乳晕放在孩子的口中。如果含接姿势正确的话,则此时(1)婴儿的嘴会张得很大,下唇向外翻,(2)舌头呈勺状环绕乳房(3)婴儿的面两颊鼓起呈球形(4)含接时可看到上方的乳晕要比下方的乳晕要多(5)出现深、慢而有节奏的吸吮动作,不时又暂停一会(6)可以听到婴儿在吞咽时所发出的很特别的“咕!咕!咕”声音,令您有一种难以描写的满足感和欢乐享受感。

母亲正确托乳房的姿势

手掌微握,拇指张开,食指和其他的手指合拢并排贴在乳房下的胸壁上,食指托乳房的根部,而拇指轻轻地放在乳房的上方,此时应注意的是母亲的手不应离乳头太近,以免影响婴儿的含接。

识别新生儿饥饿的要点

①婴儿张开嘴(寻找乳房);

② 发出吸吮动作或响声(咂嘴唇、伸舌头) ; ③ 吃手;

④ 快速动眼或甚至闭着双眼; ⑤ 转头或…; ⑥ 烦躁,或哭闹。

什么是按需喂哺?

每当婴儿啼哭(表示他饿了)或母亲的奶胀(表示要喂奶了)就喂奶,不限时,不限量。 按需喂哺的重要性

①可满足母婴双方母乳喂养的生理需求; ②保持有足够的乳汁分泌; ③婴儿体重增长快;

④易于建立母乳喂养,母亲很少出现乳房肿胀等问题。

如何识别婴儿吃好奶的征象?

①哺乳前乳母有乳房充满感,哺乳时有下乳感,哺乳后乳房松软。

② 孩子慢而深的吸吮及吞咽(吃到母乳重要征象);

③ 婴儿自己放开乳头看上去满足而有睡意; ④ 婴儿停止吸吮,却仍含着乳头不松,可试着轻揉其耳垂或额头,若继续吸吮表明还要吃,若仍有睡意。

挤奶的目的

1.缓解奶胀或解除乳腺管堵塞及乳汁淤积; 2.喂养低体重儿(不会吸吮)或病婴(吸吮力差); 3.在母亲或婴儿生病时,需保持泌乳; 4.在母亲因工作或外出时,留母乳给婴儿; 5.防止乳头及乳晕干燥、皲裂。

挤奶的适应症:

①解除乳腺管堵塞或乳汁淤积;

②在孩子开始练习吸吮凹陷的乳头时;

③孩子拒绝吸吮时;

④低体重儿不能吸吮时;

⑤对有病患儿吸吮力量不足时; ⑥婴儿母亲生病,需保持泌乳时; ⑦因母亲工作和外出时;

⑧母亲奶胀,孩子不能很好地含接时; ⑨有需要直接将乳汁挤到孩子的口中时; ⑩婴儿有先天性口腔畸形(如“兔唇”、裂腭)时;等等。

挤奶的正确方法

①乳母把双手彻底清洗干净;

②先用温热水清洁双乳,然后再温热敷双侧乳房3-5分钟; ③采用舒适的体位,身体前倾并将盛奶容器靠近乳房;

④将拇指和示指分别放在乳房的上下方,距乳头根部2公分的乳晕上,其他手指则托住乳房; ⑤用拇指及食指向胸壁方向轻轻下压,不可压得太深,压力应作用在乳晕下方的乳房上,即拇指及食指所压部位须在乳晕深面的乳窦上;不要挤压乳头,因为挤压或者牵拉乳头都不会出奶; ⑥反复动作一压一放。

⑦以逆时针的顺序沿着乳头,依次按照同样挤奶的手法,将乳晕下方乳窦内的乳汁挤出。 ⑧通常一侧乳房经挤压3--5分钟后,乳汁就会明显减少,这时可挤另一侧乳房,如此反复多次。挤奶是个累活,双手可以交替使用,以减少疲劳;但需要指出每次挤奶时间以20-30分钟为宜,特别在开始几天,泌乳量还不多,不必再延长每次挤奶所需的时间。

母乳喂养中的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 1.乳头凹陷、扁平

处理: ①孕期不必纠正 ②不使用奶瓶、奶嘴避免乳头错觉。③喂奶时先牵拉乳头产生泌乳反射,待婴儿嘴张很大时迅速含住整个乳头、乳晕。④婴儿吸奶时必须将乳头和乳晕含住 ⑤尽量不要让乳房太胀,因太胀以后乳晕更不容易含接。

2.乳房肿胀

乳房肿胀最常见的原因是婴儿出生后最初几天没有做到充分有效的母乳喂养。

处理:①婴儿要有正确的含接姿势 ②增加婴儿的吸吮次数和 吸吮时间 ③使用吸奶器或手工挤奶 ④为母亲按摩颈背部轻轻按摩乳房 ⑤母亲少喝汤汁。 3.剖宫产后哺乳

处理:产后早接触、早吸吮,麻醉消失后母亲可侧卧,让宝宝趟在床上侧卧吸吮乳房。鼓励按需哺乳,特别是夜间让婴儿频繁地吸吮。母亲可采用环抱式喂哺新生儿。 4.乳头皲裂

乳头皲裂的原因是婴儿含接姿势不好没有把整个乳头及大部分乳晕含入口内。处理:改正含接姿势,喂完奶后剂一小滴奶涂在乳头上保护乳头。严重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5.母乳不足:母乳不足最常见的原因是没有充分有效地进行母乳喂养。

处理:不设限哺乳,正确的含接及哺乳姿势,每天吸收次数8—12次,夜间坚持哺乳,不轻易使用配方奶粉或安慰奶嘴。

患传染病母亲怎样进行母乳喂养 1.甲肝:急性期,暂停母乳喂养,挤奶保持泌乳;婴儿接种免疫球蛋白,急性隔离期过后继续母乳喂养。

2.乙肝:乙肝DNA阳性,肝功能正常,在高效价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双重免疫下,可以选择母乳喂养,肝功能异常,不建议母乳喂养。 乙肝母亲实行母乳喂养是应注意: (1)喂奶前洗手,擦拭乳头

(2)乳头皲裂或婴儿口腔溃疡,暂停母乳喂养 (3)婴儿和母亲的用品隔离 (4)婴儿定期检测乙肝抗原体

3.HIV:在人工喂养可接受、可行、能负担及安全的情况下,应避免进行母乳喂养,杜绝混合喂养。

感冒母亲怎样进行母乳喂养?

母亲感冒时可继续母乳喂养,每次喂奶时带上口罩,不要对着婴儿呼吸,服用感冒药是要注意药品说明书或遵医嘱。

巨细胞病毒感染怎样进行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是婴儿感染巨细胞病毒的重要来源。早产儿也是如此。母亲在CMV IGM阳性时不应母乳喂养,按时将乳汁剂出弃掉。待CMV IGM转阴,CMV IgG阳性后可进行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下如何安全用药?

母亲生病时不要自己随便用药,应咨询医生,用药时间选在哺乳刚结束后,并尽可能与下次哺乳时间间隔4小时以上,母亲必须用药又缺乏安全保证时应建议暂停哺乳。

爱婴医院应知应会知识.

医院感染应知应会手册

应知应会手册

应知应会手册

创建爱婴医院知识应知应会(版)

二甲医院评审应知应会手册

医院迎评应知应会手册

支部书记应知应会手册

环保应知应会手册

党员应知应会手册

爱婴医院应知应会手册
《爱婴医院应知应会手册.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