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地方金融体系建设调研报告(材料)

发布时间:2020-03-02 13:29:3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加快构建地方金融体系 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快速发展

金融是经济的血液,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地方金融体系建设关乎中小企业发展大计。今年8月,我单位会同省经信委、省财政厅、省工商局、省银监局、省参事室等省直有关部门组成4个联合调研组,分赴合肥、芜湖、蚌埠、黄山等8个市进行持续两个多月调研。调研主要采取召开座谈会、实地考察、走访企业等形式,共召开座谈会20余场,参加座谈发言逾500人次,并深入20余家有代表性的中小企业进行实地考察和个案访谈。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地方金融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地方金融机构的发展,不断制定措施,加大对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引导,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等融资困难有所缓解。2010年全年,全省小企业贷款余额2136.9亿元,同比增长61.2%,居全国首位,高于全部贷款增速37.9个百分点。全省县域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614亿元,同比增长32.2%,高于全省贷款增速8.9个百分点。全省金融机构小额担保贷款同比增长57.7%,全年累计发放6.2亿元,有力支持了群众就业和创业。全省已经开业的211家小额贷款公司累计发放贷款292.18亿元,绝大多数都是投向中小企业,支持了中小企业发展。

(一)服务中小企业的地方金融体系进一步健全 大银行服务大企业和大项目,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只能依靠地方银行、小银行和草根金融机构。近年来,安徽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大力发展地方金融机构,

取得了明显成效。

1、大力引进省级银行业金融机构。2006年以来,我省新增兴业银行、民生银行、浦发银行、华夏银行、汇丰银行、东亚银行、东莞银行、杭州银行等省级银行业金融机构17家,使全省省级银行业金融机构达到36家,从业人员达12万多人。

2、大力发展本土银行业金融机构。我省在全国率先重组城市商业银行,组建了徽商银行。强力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成立了马鞍山农村商业银行、芜湖扬子商业银行、合肥科技农村商业银行等农村银行。至2010年末,全省农村银行已达42家,数量持续在中西部位居第一。2009年和2010年两年,徽商银行和农信社系统各项贷款增量为1040.29亿元,占全省贷款增量的22%以上。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组建步伐加快,目前全省已有17家村镇银行获批,有力推进了全省农村金融体系建设,也为中小企业融资增添了新渠道。

3、大力发展担保服务机构。自1999年4月我省在全国首批成立了铜陵金誉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以来,10年间,我省加快担保体系建设,已经形成以省信用担保集团为龙头,多层次担保机构协同发展的格局。尤其是省政府安排15亿中小企业担保基金以来,推动各地新设政策性担保机构27家。目前,全省大部分市、县都成立了政策性中小企业担保机构,撬动各地大量配套资金和吸引社会资金,全省共有108家担保机构获得47亿元注资,资本实力大大增强,有力推动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扩渠。其中,以中小企业为服务对象的民营担保公司蓬勃发展,截止2010年底,全省从事融资性担保业务机构有282家,其中国有参股及民营的有158家,占总数的58.5%。

4、不断健全完善地方金融体系。自2006年以来,新增邮政储蓄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

村镇银行、汽车金融公司、财务公司、外资保险公司、农业保险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10类金融机构,进一步丰富完善了我省金融业态,逐步形成了功能互补、层次分明的金融业态网络,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了多方位、多形式的金融支持。

(二)服务中小企业的融资专营机构逐渐增加 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进一步加快小企业贷款专营机构设立步伐,目前全省已设立各级中小企业贷款专营机构201家,较年初增加了63家。不仅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地方金融机构成立了中小企业专营机构,各中小银行业在省内的小企业专营机构也实现了“零的突破”。同时,各农村法人金融机构以流程再造为契机,设立了26家小企业信贷专营机构,较上年增加了20家,全方位加强对农业产业链和环节中的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2009年以来,小额贷款公司在我省迅猛发展,截至2010年末,全省已有336家小额贷款公司获批,212家正式开业。小额贷款公司发挥“小、快、灵”经营优势,积极为小企业服务,累计发放贷款292.18亿元。尤其在市县一级,小额贷款公司对于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起到了重要作用。以淮北市为例,至2011年2月底,淮北市已开业的7家小额贷款公司共发放贷款263笔,余额3.1亿元,95%以上都投向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农户,为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解决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服务中小企业的金融创新日渐丰富

中小企业铺天盖地,金融需求千变万化。为满足中小企业多样化的金融需求,我省不断加大金融创新力度。

1、开展形式多样的银企对接。近年来,我省组织了多场形式多样的银企对接会,成为银企对接的重要内容。据统计,2010年成功对接中小企业项目7587个,占全部对接项目的94.3%;对接金额3301.7亿元,占全部对接金额的

88.9%;实际到位贷款1614.3亿元,占全部实际到位贷款的77.2%。各市在实践中积极创新对接方式。如淮南市设立了金融服务中心,搭建一个常年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咨询服务的平台,实行银企对接合作的常态化。合肥市2008年联合在肥各商业银行、担保公司以及其它金融服务机构,正式开通网上“合肥市中小企业金融超市”, 提供“全天候”24小时在线服务,为用户提供了完善而迅捷的网上银企对接融资功能,节省了银企双方的交易成本。据不完全统计,“金融超市”共向金融机构推荐优质中小企业1700多户,为4000多户企业提供了融资咨询服务,有效缓解了该市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2、开发多样化的中小企业金融产品。各金融机构围绕破解小企业融资难题,积极开展金融体制机制创新、产品创新和服务方式创新,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全省金融机构提供的中小企业金融产品有100余种,其中创新产品达60余种,产品服务范围涵盖中小企业生产、贸易流通等各个环节。如农行安徽省分行推出的“小企业简式快速信贷业务”、交通银行安徽省分行的“创业一站通”业务等,受到了社会好评。

(四)扶持中小企业上市的力度不断加大

我省积极鼓励中小企业通过上市直接融资,并制定了相关政策措施。2010年,我省共落实2009年中小企业上市补贴费用527.5万元。建立完善了全省上市后备资源企业年报、季报制度,对全省拟上市企业进行动态跟踪服务,尤其加大对中小企业培育力度。目前,全省中小板企业上市公司家数达到18家,创业板上市公司家数达4家,累计融资额124.19亿元,上市融资已经成为有效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重要途径。

(五)服务中小企业融资中,商会协会的作用不断发挥

为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全省工商联系统及行业商会协会不断创新工作思路,鼓励中小企业抱团发展,积极探索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新途径。概括起来主要有四种模式。

一是“商会授信”模式。如安徽省管材商会,一次接受银行授信1个多亿,一举解决了商会内部会员企业的资金难题。

二是“联保贷款”模式。2010年蚌埠市福建商会与银行合作,通过“联保贷款”融资模式,帮助具有市场前景的中小会员企业有效缓解融资难题。仅2010年,商会就为会员企业成功办理了联保贷款及授信达2000万元。此外,省工商联直属商会和电线电缆商会也与民生银行合作开展了联保贷款业务试点。

三是“互保基金”模式。合肥市钢铁贸易商会由六家常务副会长以上单位作为发起人设立合肥市钢贸互保基金,委托合肥市创新担保公司管理运作。创新担保公司根据担保管理办法,自主进行风险评价和判断,将符合条件的钢贸企业推荐给金融机构,为钢贸企业架起与银行沟通的桥梁。自2009年7月至2010年12月,该互保基金累计为35户钢贸企业76笔融资提供了担保,金额为37350万元。截至目前,互保基金业务担保代偿率为零。

四是“担保商会”模式。中小企业自发成立的具有团体法人性质的会员制担保机构,会员企业加入担保商会需交纳一定的担保基金,贷款不交纳任何费用,不增加企业负担,并可以顺利地实现贷款融资。2009年7月淮南市工商联组建了淮南市民营经济信用担保商会。截止2010年底,13家会员企业共向淮南通商农村合作银行贷款1.18亿元,累计贷款2亿多元。运作至今没有发生一笔代偿。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商会会员企业的资产总额已达到2.4亿多元。

二、地方金融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省在地方金融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上做了大量的有益偿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受到了广大中小企业的一致欢迎,但与经济发展的要求相比,于中小企业的实际需求相比,还存在着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中小金融机构欠发达

近年来,我省的地方金融体系逐步健全,但是,服务中小企业的中小金融机构如村镇银行、社区银行、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典当行等,在我省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数量少、规模小,发展很不充分,还远远不能满足中小企业的资金渴求。

(二)民间资本作用未充分发挥

实践证明,民间资本对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资金支持,起到了关键作用。改革开放初期,温州民间信贷约为全市银行贷款的65%,1991年上升至80%,目前为25%。目前我省中小企业由于融资困难,不少转向民间借贷,但是月利率大多高达5-8分。一方面导致中小企业负担沉重,另一方面也增加了民间资本的法律风险。我省民间资本没有广泛进入地方金融机构、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的原因是:一是市场准入难。由于审批限制,民营银行组建很难,民间资本还不能大量涌入金融领域。二是发展空间受限。以小额贷款公司为例,依据银监会《小额贷款公司改制设立村镇银行暂行规定》,改制为村镇银行必须要有银行业金融机构作为主发起人,这就意味着小额贷款公司如要改制为村镇银行,大股东必然是银行业金融机构,而当前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大都没有民间资本的活力和创新精神,这就严重挫伤了小额贷款公司改制为村镇银行的积极性。同时,根据银监会和人行《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小额贷款公司可从银行业金融机构获得融入不超过资本净额50%的资金,但在实际操作中银行一般不予合作。淮北市7家已开业的小额贷款公

司仅有1家申请贷款获准。大多数小额贷款公司只能通过吸收成本较高的社会资金或长期负债融资来发放贷款,成本高,数额有限。小额贷款公司的困境只是众多中小金融机构艰难发展的一个缩影,其他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也存在较多问题。三是税负重。以小额贷款公司为例,由于地方对小额贷款公司的税费按照一般工商企业来对待,缴纳25%的企业所得税和5.56%营业税及附加,运营成本比银行高出许多,使小额贷款公司的经营举步维艰,挫伤了民间资本进入金融行业的积极性。

(三)金融创新能力有待提高

虽然我省在金融产品创新上做了大量探索,但金融产品的创新仍严重不足。如联保互保、应收账款质押、仓单质押、知名品牌知名商标质押等融资方式已经在江浙等沿海发达省份全面开展,对推动融资难问题解决起到了很大作用。但我省这些金融产品的推出还处于探索阶段,相关配套服务跟不上,银行的积极性不高,成效不显著,因而中小企业获取贷款的工具不多。同金融产品创新相比,金融制度创新更带有根本性。虽然近年来我省银行业金融机构纷纷设立小企业专营机构和特色支行,一些地方还设立了金融超市,但总体来看,同国内金融活跃地区相比,金融机制创新不足,仍然有很大创新空间。

(四)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不宽

小型微型企业本身的发展特征,决定了其很难通过公开的资本市场进行直接融资;同时,由于现阶段证券市场发行制度的限制,造成包括中小板和创业板在内的整个证券市场基本上与小型微型企业无缘,直接融资的概率极低。此外,中小企业集合债券等融资产品还处于探索阶段,获批发行集合债券的中型企业很少,小型微型企业更是少之又少。目前,只有合肥等极少数地方发行过中小企业集合债券等融资产

品。

三、加快构建地方金融体系,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快速发展的若干建议

国内外经验证明,只有大力发展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中小金融机构才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出路所在。近年来,虽然我省在发展地方中小金融机构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但相对于中小企业紧迫的融资需求,我省的金融环境还有待进一步改善,金融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健全。鉴此,我们建议:

(一)创新工作思路,大力发展地方中小金融机构 目前,我省地方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还很不充分,数量还远远不够,出台的政策措施还没有落实到位,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还存在着一定的思想顾虑。我们建议省委、省政府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重点是创新工作思路,推进政策落实,大力推动村镇银行、社区银行、科技银行、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典当行、金融控股集团(公司)等面向中小企业的地方金融机构的发展,使我省的地方金融体系进一步健全。

1、创新机制加快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近年来,我省小额贷款公司蓬勃发展,发展速度在全国名列前茅,但也存在着很多问题。一是后续资金不足。由于微型企业的融资需求旺盛,很多小额贷款公司成立两三个月后就把全部注册资金贷出去了。小额贷款公司是只贷不存的金融机构,不能吸收存款,而且现在又缺乏其他的机制从其他金融机构得到较大规模的批发贷款(按规定小额贷款公司能够从银行贷到不超过资本金50%的贷款,但这笔款很难贷到。这在前面已经介绍)。这就极大地限制了小额贷款公司发挥更大的作用。目前,典当行等机构都能从银行得到授信。因此,对小额贷款公司也应该有一个根据其绩效扩大后续资金的机制。二是存在税收歧视。尽管小额贷款公司从事的是金融业务,但却

是按一般公司标准上税,从而加大了小额贷款公司的税务负担。例如,银行业的所得税是按存贷利率之差来征收的,而对小额贷款公司却是对贷款的全部利息收税。小额贷款公司贷款三个月就周转一次,与一般金融机构相比,交的营业税也相对要高。目前,国家对农信社有特别的税收优惠政策。各地对商业银行、农信社从事小企业贷款、农户贷款有很多扶持政策,同样地,从事小额贷款业务的小额贷款公司也应该享受到这些优惠政策。三是小额贷款公司被排除在征信系统之外。小额贷款公司从事贷款业务,需要了解贷款企业与个人的信用信息。然而,中国人民银行的征信系统对小额贷款公司并不开放,小额贷款公司所掌握的大量的企业与个人的信息也不能加入征信系统,这就大大地加大了小额贷款公司的信贷风险。四是发展前景不明。小额贷款公司完全用投资者的资本金从事贷款业务,从商业模式上看,这是不可持续的。按有关政策,小额贷款公司最终或者能接受批发贷款,或者升级成村镇银行。投资者正是冲着这些发展前景投资到小额贷款公司中的。但是对小额贷款公司未来发展的政策细则还一直没有出来。迄今为止,几千亿的民间资金已经投入了进去,但小额贷款公司到底算不算是金融机构还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市场上还不时传出对小额贷款公司发展前景不利的信息,这就造成了投资者的很多疑惑。在一些地方,投资者的热情已经开始消退。

如果以上问题能够得到妥善解决,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还能更上一层楼。当务之急是解决运营较好的小额贷款公司的后续资金问题。为此,我们建议政府通过招标的方式,由商业银行给运营好的小额贷款公司提供批发贷款,必要时政府给予部分担保。在这方面,孟加拉国有很好的经验。孟加拉有一个专门的国家基金,为小额贷款公司提供批发贷款。在提供批发贷款之前,基金首先要审查提出申请的小额贷款

机构是否符合条件,是否有能力回收贷款,是否真的把资金贷给了农户。然后由基金有偿地提供批发贷款。商业银行给小额贷款公司的批发贷款,也可以算在它们给小企业的贷款额度中。银行对小额贷款公司提供贷款,同时会对它们的业务进行监管,这也会促进小额贷款公司的健康发展。有了这一机制,不但现存的小额贷款公司能提供更多的贷款,还会有更多的小额贷款公司成立,从而用很少的政府投入来调动几千亿贷款资金注入到中小企业中去。

2、创新模式加快村镇银行发展。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另一个重要机构就是村镇银行。目前,村镇银行正处于爆发性增长的前夜,发展还很不充分。对于村镇银行来说,尽管它可以吸收存款而不存在后续资金的问题,但是由于成立村镇银行需要一家商业银行作为大股东牵头,很多商业银行认为这个领域不是它们所擅长的领域,或者认为这个领域发展前途不好,使村镇银行的发展受到了一些制约。因此,现在急需进行体制上的创新,找出一种能大规模地发展村镇银行的新模式。我们建议,省委省政府出面协调,组织一家大银行或者几家大银行成立一个村镇银行控股公司,吸收一些民间投资作为小股东,像麦当劳开连锁店一样,用同一模式,开几百个甚至上千个这样的小银行。这样的模式有以下优势:第一,它可以降低成本。每一个县的村镇银行不用去重新设计、重新制定一套操作程序,通过标准化、程序化以及集中培训的方式来进行,从而降低成本。第二,控股公司本身是大股东,所以会对这些小银行进行严格的监管。除了银监会的监管之外,再加上一个熟悉金融的大股东的监管,抗风险能力就会强很多。第三,它能增加信任度。一般一个小型银行的成立,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取得存款者和贷款者的信任。而由大银行出面的这种麦当劳连锁的方式,会很快得到老百姓的信任。国外一些金融机构,如新加坡的淡马锡公

司就曾经在印尼、印度等发展中国家成功推广了微型金融模式。

3、制定政策引进省外中小金融机构入驻。由省级财政拿出一定的财政资金,对在我省设立分支机构的省外银行业金融机构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或者政策优惠,鼓励其为我省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形成“鲶鱼效应”,激活我省中小金融机构创新发展。

(二)建立激励机制,加快商业银行小企业融资平台建设

商业银行是提供小企业融资的主力军。国务院2009年底出台的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29条措施中,含金量最高的措施就是提出商业银行要建立为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专营机构,逐步提高小企业长期贷款的规模和比重。目前我省的大部分商业银行都成立了专门为小企业融资的贷款机构。但是,对商业银行来说,加大对小企业的贷款也有难处。首先,给小企业贷款在银行内部是一个“吃力不讨好”的工作。从传统的银行绩效考核指标来看,给小企业贷款,规模上不去,运营成本很高,而收益有限。而且,小企业贷款的风险还很高,没有一定的补偿,银行是不愿意给小企业贷款的。因此,尽快建立一个对商业银行小企业贷款的激励机制是当务之急。首先,要解决商业银行在扩大小企业贷款时会增加不良贷款率的后顾之忧。小企业的不良贷款率可能要高一些。在计算银行的不良资产率时,可以考虑把小企业贷款与其他贷款的不良贷款率用不同的方法分别计算。可以鼓励银行提高给小企业贷款的利率,建议商业银行给小企业贷款时利率上浮一个较大的百分比。这样,小企业贷款的不良贷款率虽然可能会高一些,但银行可以通过提高贷款利率覆盖这部分风险。在计算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时,抵消剩下的部分再计入整个银行的不良贷款率。这样,银行不会因为给小企业

贷款而增加不良贷款率。做得好的小企业贷款,还能减少银行整体的不良贷款率。同样的道理,如果能在贷款额度、存款准备金、存贷差等方面对小企业贷款“网开一面”,与银行的其他贷款分开处理,也可以加大银行对小企业贷款的激励。其次,为鼓励银行多向小企业贷款,还应该加快建立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制定风险补偿发放的规则,减少银行的后顾之忧。加大小企业贷款是银行应该履行的社会责任之一。如果再加入一些激励机制、补贴机制,就能使商业银行有更多的内在动力来扩大对小企业的贷款。除了经济手段之外,还可以采取一些行政以及社会监督的措施。例如,应该建立一种机制,对小企业贷款做得好的银行给予表彰,对迟迟不采取行动或行动相对落后的银行给予批评。可以考虑建立每季度或每半年一次的信息公开与评比制度。如同公布统计数据一样,定期向社会发布各个银行给小企业贷款的数量、比例,形成银行间的竞争。这一监督机制可以由监管机构来做,也可以由监管机构外包给行业协会或有信誉的民间机构来进行。

(三)加大金融创新,不断开发适合中小企业需求的金融产品

针对中小企业的特点,积极开发适合小型微型企业需求的多种金融产品,鼓励商业银行拓宽抵质押品范围,探索制定以专利、品牌、技术等无形资产进行抵押或者质押贷款的具体措施。鼓励非银行金融机构主动开展面向小型微型企业的投融资业务,鼓励设立风险投资、创业投资等各类股权投资基金,规范发展中小企业产权交易中心等场外交易市场。创建小型微型企业征信机制,整合分散在工商、税务、银行等部门的企业信用记录,加强信用管理,规避信用风险。

(四)放开行业管制,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金融行业

建议放宽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体系市场准入,在严格监管的前提下,允许民间资本组建民营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鼓励民间资本以参股形式进入金融体系,让民间资本从“体外循环”转入“体内循环”,加快构建面向中小企业的金融组织体系,增加资金有效需求。鼓励、支持民间资本进入金融行业可以通过民间资本剥离不良资产并改善经营管理机制,活化金融存量资产,以降低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提高资本充足率;同时,也可以充分调动民间资本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挖掘民间资本的潜力与活力,积极参与金融体制改革,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五)打开工作视野,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一要继续推进中小企业上市工作,早谋划、早准备、早布局,摸排上市队伍,在上市宣传、业务培训、项目储备、协调服务方面做好基础性工作,形成“一批再融资成功、一批上报在审、一批辅导验收合格、一批正在接受辅导、一批准备冲刺中小板、创业板”的梯次推进良好格局。

二要制定发行中小企业发展集合信托资金计划,探索发行中小企业集合债券。

三要继续加大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建设力度,建立健全中小企业担保风险补偿机制,协调完善落实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税收优惠等支持政策。提升担保机构与银行合作的水平,扩大担保金额,规范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经营行为,促进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行业健康发展。

(六)认真落实政策,推进地方金融机构快速发展 制约地方金融体系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是政策落实不到位。建议认真落实关于促进地方金融机构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开展对《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工作的若干意见》(银发【2010】193号)执行情况的检查评估工作,特别是在推进

小企业金融服务向基层延伸、加强小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建设等方面加大督促检查力度,促进地方金融机构发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七)发挥商会协会作用,推广商会协会抱团融资模式 中小企业融资难有其自身原因,如规模小、可抵押资产少等,发挥商会作用引导其抱团发展可以有效弥补缺陷。目前,我省商会协会探索的融资模式已相对成熟,而且,全省工商联系统组建的行业商会协会已达400余家,覆盖中小企业面较广。建议由省政府相关部门牵头,工商联、金融办、银监局及相关金融机构联合对全省工商联系统行业商会协会融资创新模式开展一次摸底调研,对取得的成功融资经验进行总结,并联合下发一个“关于充分发挥工商联行业商会协会优势,进一步加大对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力度的意见”的文件,指导和推动行业商会协会、金融服务机构更好地开展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工作。

新农村金融体系建设

地方人大调研报告

加强地方干部思想政治建设的调研报告

地方人大工作调研报告

地区地方储备粮调研报告

中国金融体系最脆弱的地方在哪里

金融体系反腐倡廉

中国金融体系

美国金融体系

第四章 金融体系

地方金融体系建设调研报告(材料)
《地方金融体系建设调研报告(材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