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语文学科“有效实施阅读教学”专题研讨

发布时间:2020-03-01 19:01:5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语文学科“有效实施阅读教学”专题研讨(2011-01-09 17:37:51)转载▼标签: 杂谈 分类: 吾儿心园

一、本次专题研讨的缘起

期中考试考情反馈:

1、基础知识掌握比较好,卷面干净整洁。这与教师平常严格要求密不可分。

2、从低年级到高年级,试卷分析普遍反映学生阅读不过关,分析理解能力弱,答题能力不尽如人意。低年级的看图写话,学生不知怎样观察,表述思路不清,语序紊乱;中高年级深入阅读不够,没有研读文章的章法,抓不住重点,理解文章、分析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

二、看法和分析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中高年级语文教师分析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首先,我们分析了学生阅读能力薄弱的原因,归纳起来大致有下面几点:

1、平常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对本年段的阅读目标把握不准确,象我们高段的阅读目标中第四点“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第五点“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做出自己的判断”等,这些要求就比中段的高。这就要求我们在平常的教学中,好好钻研教材,加强学段目标的训练,并且能尽大可能面对全体。

2、考试时学生不能潜心会文,心中模模糊糊,似乎懂了,但落实在书面语言上,组织表达能力差,语言习惯不好,致使词不达意、以词代话、半句话、病句、格式错误常见,导致失分较多。

3、班上有学生学会了,但有学生不会,学生之间差异比较大。每个班都有几个双弱生,自己不努力,家长不管理,学习状态基本上是不听不学,光听不写,上学是自愿来的,学习是被强迫的。

其次,大家对这种现象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大家一致认为这其实也是语文学习的一个普遍规律,字词句属于基础,老师抓紧一些,效果就很明显。而对于一般学生,一份试卷拉开分数的地方就在阅读和习作。阅读和写作,是学生认知能力的综合体现,从小学到初中,这都是扣分严重区。面对此种现象,大家不要大惊失色,但同时也不能等闲视之。因为我们必须看到目前小学生普遍存在说话、作文能力低下,能文通意顺地表达、讲清楚自己意图的能占到百分之几十,能言之有序、言之有理、言之有情的学生更少。

三、确定教研专题

面对贾志敏老师所说的“小学语文出问题了”的问题,我们高段老师回顾了自己阅读教学中感到困惑,有困难的地方,课堂上经常想改变但一直没有改变的地方,我们把研究主题从我们课堂上常抓不懈的品读感悟转移为为更具体、更具有统筹性、更利于提高学生应试能力的“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的研究。用专家言论说“我们要构建阅读教学大问题” ,为什么呢?

张西海先生在《如果让语文老师去放牛》一文中写道:如果让一位语文老师去放牛,他会拔起一根青草,向着牛群不停地发话:

“这是什么草?注意,不要乱说,举手回答。”

“你们以前吃过这种草吗?想不想吃?”

“好,快速地闻一闻,告诉我它的气味。”

“仔细观察它的样子,看看能分为几部分,每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在这种感受的基础上,你决定将来怎么办?比如,更加热爱--(大自然),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和血)。”

结果,许多牛都饿死了。语文老师还在感叹:“真是对牛弹琴!”

这篇文章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语文课堂普遍存在的现象:提问零碎、杂乱,喜欢在情节上兜圈子。曾经听过一位老师上《印度洋上的生死恋》第二课时,教师以问促答,一堂课提了37个问题,学生被这些“问题”牵着到处“跑”,结果是文读不顺,理弄不明,小猴子下山,跑一路丢一路,最后是两手空空。

目前,我们语文课堂提问诸多不足可以归纳为:提出的问题过于简单,没有深度,没有思考价值;问题设计没有新意,提问形式雷同;问题空泛,不得要领;提问的对象过于集中,只顾优生,很容易挫伤部分学生的积极性;提问没有明确的目的,缺乏针对性,蜻蜓点水,流于形式„„

我前几天在看王王淞舟老师的《教育七讲》,里面说到“提问”,他是这样说的:一个好的课堂有三招——第一招就是提问,支玉恒先生的提问是中国第一人,不得了阿。第二招是朗读指导,极尽变化之能事。第三招就是点拨,要学提问要学朗读指导要学点拨。我研究了他整整二十堂课,这是剑宗,我称它为独孤九剑的第一剑。

《放弃射门》一课的“你认为福勒算不算一个优秀的球员?”

《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的“你觉得这个题目好不好?” 《只有一个地球》一课的“读了三遍课文,你心里是什么滋味?酸甜苦辣?”

《匆匆》一课中的“用心灵倾听”、“用心灵诵读”、“用心灵倾诉”

《再见了,亲人》一课的“抓事实—理解—说服”“抓情感—体会—感动”

《母爱如斯》一课提的“你认为儿子哪些地方不可以原谅?”找、读、分析体会!

四、针对专题组内研讨

1、集体备课

收获一:集体备课的传统观念变了

聊天式教研创设浓郁和谐的教研文化,同伴互助达到“和而不同”的智慧碰撞。

收获二:经历精神三变,教案真正成为“教学方案”。

我们也象王崧舟老师备课《长相思》的过程,用王老师的话讲,他是经历了“精神三变”。而这精神三变的过程,我们在精心备课的过程中,尤其是准备公开课、研讨课、示范课、优质课的过程中,也能经历和体会到几分。

究竟是哪三变呢?这三变是德国的哲学家尼采提出的,人的精神会有三个变化过程:先变骆驼,再变狮子,最后成为婴儿。

梳理之后,我们将核心问题集中在以下三个问题上:

1、红军长征难不难?难在哪里?找出来,品读,借助资料体会。

2、这样的难,毛主席领导的工农红军是怎样看待的?为什么?这体现了红军的什么精神?

3、红军的长征精神在今天过时了吗?它对你有什么影响和感召?

收获三:教师的专业成长更来自于自修

“与其坐而论道,不如面壁参禅。”

2、反复磨课,教研及时又热情

该煽情处请煽情,煽出我们的激情和热情 张校长说,一堂好的语文课,存在三种境界:人在课中、课在人中,这是第一种佳境;人如其课、课如其人,这是第二种佳境;人即是课、课即是人,这是第三种佳境。境界越高,课的痕迹越淡,终至无痕。因此,课的最高境界乃是无课。

孙主任说,当语文的本体价值被工具价值压倒的时候,学生可能在机械操练中掌握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可是却失掉了学习语文的全部兴趣、全部激情、全部灵性。得到的东西我们看到了,失去的东西我们并未觉察。得到的只是冰山的一角,失去的却是冰山的根基。

求一点创新精神在诗歌教学中

王主任问“敢不敢打破诗歌教学传统的模式,挑战一下新思路?”

毛泽东为什么用“七律”格律写长征,值得玩味一番。

最后,王老师指出在语文课堂上创生“雷峰夕照”般的“开放胸襟” 一堂好课,一如辽阔的大海。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语文课应像大海一样开放,向学科开放、向生活开放、向心灵开放、向经典开放、向时代和未来开放。语文课应像大海一样包容,包容思想的质疑、包容学习的错误、包容对话的异见、包容情感的出轨、包容成长中的一切反叛和迷茫。

3、这堂课还可以这样上。

五、结论

通过这一系列教研活动,我们总结出,有效的课堂提问应从整体入手,依据教材的重点、难点精心设计。如果课堂始终能围绕大问题展开阅读、对话、思辨、交流,才显得大气。我们发现如果教师精心设计问题,把有价值的问题抛出去,课堂上就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气氛由宁静迅速转向活跃。学生的思维活跃,兴趣盎然,纷纷举手。我觉得这样设计问题的巧妙之处有三点:

一是能激趣。因为这些问题与学生读课文时的感触息息相关,学生似有感触,又不确切。新鲜、特别的感觉刺激了学生的好奇心,令学生对这些问题既感兴趣,又觉得颇费心思。老师的提问直接问在学生的内心感受之上,把学习课文与学生的情感联系了起来,使学生再不是冷峻的读者,而是事件的参与者。这样,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就被启动起来了。

二是空间大。“长征精神,对你有什么样的影响?”这个问题收拢全文,可以给学生留有较大的思维空间,在这个空间中,又可读,又可想,可说,可辩。学生自主思考、讨论并回答了这些问题之后,不仅较为深刻地理解了文章的内容,训练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深刻性,而且让很自然地传承革命斗志和乐观向上,藐视困难的精神。

三是巧质疑。“同样是水,为什么一寒一暖?”,实际也是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习惯。巧妙质疑,不仅有助于克服老师的满堂问,避免烦琐分析,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深思善问的能力。

这堂课基本达到了教研的预期目标,以大问题构架整篇课文的教学主线,在重点的掌握难点的突破上,师生都有收获。另外我想说说这堂课上下来之后学生的答题能力。这样的测试我们组内经常搞,就是大家集体听了某位老师的教研课后,放手让学生自己来完成《练习册》上的作业,尤其是课内外阅读。这节课后,作业收上来,全诗的背诵默写,基本过关,磅礴的礡错的多;写诗句的意思,一半左右的学生照抄参考书,因为在课堂上“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诗句意思”这个训练给的时间少,个别学生练说了,没有照顾到全体,也没有那个时间;还有这首诗表现了工农红军的什么精神,学生的答案太多了,有艰苦奋斗、不怕困难、坚持不懈、顽强拼搏、藐视困难、勇于牺牲等,只有个别同学答到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而这一点,课堂上学生、老师不知道重复了多少遍,但这样高度概括、比较专业的词汇,还需要老师再提醒,给一点时间做上笔记,并强调一下。再就是“腾细浪”、“走泥丸”的修辞,学生只答出了比喻的占百分之60,少了夸张,不全面。这个知识点,老师有讲到,但是学生能听到,能记住的不是百分百。这样反思一下,我们在课堂,重点部分还需再强调,在课后间隙,重难点需要再明示,强化记忆。

六、一些思考

1、务实,尚简,提高一堂语文课的性价比

课件能不能不要或者少要,课堂上腾出时间来读、说、写、交谈。把用在制作精美课件的功夫一部分用在研究教材上,一部分用来读书,胸中有锦绣文章,大千气象,课堂上才能口吐珠玑,游刃有余。

2、掌控教案还是掌控学生的思维

我们听课时经常看到老师在辛辛苦苦地驾驭教案,一个问题引不到预设上,启发引导好不费劲。而大师的课,为什么那么轻松、那么活泛,那么让人回味良久,主要是因为我们缺少大师身上身后的理论功底、文学功底、艺术功底,缺少那样执着的人生追求,做事往往急功近利,不能安下心来教书,静下心来读书。我们要做一个有思想的老师,思想僵化的老师越勤劳越敬业,学生越倒霉。

我们不能一辈子谈恋爱,但要有恋爱精神。我们可能成不了大师,但要有一点大师的思想、气度。我们学习名师,主要就是学习他们的的理念、精神、人格和境界。

3、真心爱语文,爱学生

你真心热爱一样事物,你会投注你所有的热情和整个的心灵去关注,苦累对于你来说可能是一种享受。

如何实施有效的阅读教学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讨心得体会

资阳市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研讨活动

阅读教学中如何实施有效朗读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讨听课心得体会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讨听课心得体会

物理学科实施有效教学总结

生物学学科实施有效教学总结

语文学科主题教研研讨记录

语文学科阅读教学24字模式解读

语文学科“有效实施阅读教学”专题研讨
《语文学科“有效实施阅读教学”专题研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