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语文教学中的美育初探

发布时间:2020-03-01 19:08:2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语文教学中的美育初探

太白中学刘玉平

美育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基本任务。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具有重要的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堂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在语文教中如何引导学生审美,如何发现美。这是语文教师不可或缺的基本素质。当然美的层次要求各异。笔者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探索。

一、用课文中的爱国主义内容来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和美好的心灵

语文课本中有不少关于爱国主义、美好品德修养、人生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文章。通过文章内容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如讲到屈原《离骚》时,我就特别将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提取出来,联系今天的现实,引导学生如何理解、如何做到爱国。在教学《廉颇蔺相如列传》时,将廉颇的优缺点放到一个特定的内涵和背景下理解。廉颇虽然心胸狭窄,但他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不可磨灭的。《苏武传》中的苏武的民族气节不也是一种爱国主义的体现吗?诸如此类的文章还很多。我们完全可以利用课文中的这些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这是作为人的基本素质,有了爱国主义思想作基础,就能让学生进入一个健康、优美的境界。从而让学生体会到心灵美的真正内涵。

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趣

大自然中处处都涵盖着美,黄山的秀美,泰山的峻美,华山的壮美,无不都是美丽的风景,这些美丽山水既是作者心灵中拘胜景,更对读者是一种美的熏陶。通过这些美景,让学生懂得大自然是神奇的、秀美的,然后扩展为祖国大地处处有美,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热情,也可以再延伸到生活处处有美,只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引导学生热爱生活,珍爱生命,鼓励他们走进大自然,用一双美丽的眼睛去观察去审视自然美与人文美,于其中感受、熏染。有了这些美好的情趣,就能激发起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学生的仁爱之心、善良之心就能被诱发出来,假以时日自然就能使之养成审美能力。

三、关注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感受其中的形象美

文学作品的核心就是人物形象,人物形象的内核就是人物的性格和品质。在众多文学作品中活跃着众多的人物形象,通过人物形象的分析,感受其外在美及内在美,用心去感受,用一颗美好的心灵去感受人物形象中的美。法国文艺理论家莱辛说:“凡是我们在艺术作品里发现为美的东西,并不是直接由眼睛,而是由想象力通过眼睛去发现为美的。”(《拉奥 孔》)所以我们在指导学生阅读文学作品.时,要进入作者及人物形象的心灵之中。去审视他们的灵魂,发现美之所在。

《三国演义》中“失街亭”一节中的马谡,虽然自负、要强,但我们仍然能从中看到他自告奋勇、责任心强,有又用于担当精神的美好一面。鲁迅笔下的阿Q,初读时感觉到的只是好玩、可笑,但细细品味,他朴实、勤劳、真诚的(比如他对吴妈的感情我以为是真诚的)美好一面跃然纸上。即使他的“精神胜利法”到最终喊出“过了二十年又是一个„„”我们也能感受到一种悲壮的美。

文学作品中有说不尽的人物形象,人物形象中有说不尽的美的存在。只要我们去细细品味、细细欣赏,就能将其中的“美”挖掘出来,从而使我们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四、品读作品。感受其中的语言美

一篇美文总能让人铭记终生,笔者在中学时读过的优美文章,至今难忘,诸如《白杨礼赞》《邹忌讽齐王纳谏》《荷塘月色》等。茅盾先生那“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树,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的美丽呐喊,邹忌的“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的优美讽谏之辞。朱自清先生笔下的“虽然是满月,天上都有一层

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画在荷叶上。”多美的言辞,多美的意境啊!就连老师当时讲读课文时的神情,至今还记忆犹新!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在讲读到一些美文时一定不要忘了将“美”传递给学生,这无疑是学生一生的财富!使其受用终生!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千万不要忘了将“美”提取出来,凝聚起来,并把他们传递给每一个学生,让他们学会审美。这是作为一个语文教师的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新课改环境下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此文发表于2009.6《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语文教学中的美育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美育

语文教学中美育的渗透

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美育

语文教学中美育探讨论文

教学中的美育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

谈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教育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美育鉴赏

语文教学中的美育初探
《语文教学中的美育初探.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