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律协培训心得

发布时间:2020-03-01 23:19:5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律师培训心得

3月末,根据xx律师协会的统一安排,本人有幸和成都诸多业内翘楚共汇xx大学学习交流,聆听了几位法学专家、教授的精品课程,感觉收获颇丰。

本次主办方考虑周祥充满人文关怀,培训水准较高;老师们理论功底扎实和研究数据细致,注重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分析,敢于直面社会现实问题;分组交流坦诚愉快,使我直观感受到了西部律师素质的整体提高和法律服务品质的日益精进 ,以及共同面临的挑战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培训虽已结束,但培训的所带来的知识进步和素养提升却使人难以忘却,思索良久特作此心得记录如下:

第一、对中国法治的理解和分析。中国经历过最漫长的封建社会,期间也经历过辉煌与荣耀,所以专制集权的稳定性与合法性的延续力仍不可小觑;但进入近代后民主与法治的潮流不可逆转,专制治理模式变得不得人心,法治的呼声遍及世界各个角落;中国人民也历经探索寻求法治之道,无数仁人志士为此抛头颅洒热血却甘之如饴不弃不舍,但现实屡屡挫败,在新中国成立前期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的法治之旅也终非一帆风顺。岁月变迁,然而对于当代中国最重要的政治命题仍是如何由人治到法治,真是百年宿命不增不减。从人治到法治也是改革最初的目标,也是一个非常长远的目标。在一开始的时候,提出的目标就是十六个字: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这十六个字可以说在这三十多年来,进展还是蛮大的,第一个目标我们大体达到了。有法可依,原定的目标到2010年,我们国家能够建立一个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上做到了。但是在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和违法必究这三个方面,现在离我们的目标还相差甚远。为什么说相差甚远?因为人治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首要从政治关系上,原因正如胡教授所说权力没有被监督没有被放进笼子里,权力的授予方式被倒置了。其次从社会治理上,我们对发展、改革和稳定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辩证思考出现了混乱。奉行稳定压倒一切,就是发展和改革都服从于稳定的目标。现实结果是地方政府首脑往往从维稳的角度来包办一切,强化了人治。最后价值取向上,人治的深层原因是希望以部分人的思维来代替全部人的思维,但人的诉求各异价值多元,不适合简单统一否则就会出现个人必须服从集体的粗暴处理。比如:现 1

实中一边政府主张“拆迁有理”放言“没有拆迁就没有新中国”,一边是被拆迁者妻离子散、自焚抵抗的悲剧。以上这些都是人治的不同层次原因,导致法治迟滞缓慢。但值得一提的是,整个中国对法治都充满的渴望,这代表了民意人愿,足以震动高层。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也高呼要深化改革实行法治誓言力惩腐败,要将权力装进笼子里。这些都是应当颂扬的!但如何实现真正的法治跨越,我们仍需要党和政府给出准确的步伐和时间蓝图,否则法治依旧迟到。

也许,有人为此焦虑不安。但我认为或许我们应该保持乐观,也许前途就在当下。如马克思所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环境的变化足以反逼政治。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了30多年了,三辆马车我们紧着一辆投资快跑,实话说这种发展模式人治最佳。可跑得再快也有累的时候也有停的时候,中国的宏观经济以政府为主导的投资性路线现已经被经济规律否定了, 08年的大规模政府投资行为并没起到预想后期效果,中国经济不可逆转的放缓了,进入下行周期阶段,规律或会迟到但却不会总不到!而中国的人口红利也释放殆尽面临老龄化。中国政府保增长的压力是巨大的,唯一希望就是进一步的释放改革红利的,那么解除政府对经济的捆绑和干涉,打破垄断保护和自私利益集团将是必然措施,而要实现如此的市场目标政治改革和法治建设是重中之首要,法律的兴盛也必然孕育其中;也许有人会问,如若不这样会这么样呢?答案就是中国会陷入发展陷阱之中进入死循环,沦为二流国家。但我坚信时代和人民绝对不会允许这种情况发生;党和政府的现行举措也可以证明决不允许这种情况发生。由此推断中国的法治走向是富有规律性的不会停滞不前。这一点,在崔老师的课堂上对我启发很大。以上就是我对中国法治的些许见解,一句话概述: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第二、当代中国律师的自身定位与发展问题。我始终坚信律师行业属于精英行业,虽然我们的法学教育没有按精英模式培养,但社会是最好的学校,客户是最好的严师。我们依然可以在大浪淘沙之后,骄傲的宣称这个时代我们必将彰显!中国的法治进步推动者司法改革,审判体系的科学化、司法相对独立和法官终身负责制这些恐怕都会为期不远,届时律师的权益和地位也必将扩大和提高,这是我们的幸运之处将见证中国律师的真正起步腾飞,分享更多的法治进步成果。时代的前景是非常广阔美好的,但我们怎么努力才不负美好年华?才不负黄金时期

呢?这是每个律师和律所都应该深思的!以上这是激励的一面,那么可怕的一面是什么呢?按照入世协议,在2015年之前中国将彻底开放包括法律服务在内的服务业市场。这个时限距今已迫在眉睫了!这意味着在今年之后,中国律师业将面对外国事务所大举进入的强劲冲击和挑战,法律服务市场的生态势必发生某些实质性变化。为了图存求变,中国律师所不得不调整执业方式,进一步加强“对客户的忠诚”;同时也不得不在那些不会受到跨国律所威胁的诉讼领域建立稳固的根据地。随之而来的变化是,中国的公检法各机关将不得不面对一群豹变着的律师和前所未有的法律语境,调整自己的姿态。司法官僚们“堂上一呼、阶下百诺”的风光恐怕是一去不复返了。由此可见,整个社会都有必要重新认识律师的地位和作用。

在此,笔者只呼召三点供大家参考:

一、回顾本职定义。《律师法》将律师定义为“本法所称律师,是指依法取得律师执业证书,接受委托或者指定,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的职业人员。律师应当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法律正确实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律师这三个“维护”完善了“律师”这个名称的内涵,明确了律师肩负的社会责任,确定了律师职业的社会定位。每个律师都应该以此为座右铭,以此为使命,从而树立律师形象、建立律师价值、培养律师文化。

二、走团队化道路。传统律所只能是一个框架,一个律师生存的简单平台,律师只做自己,而不是律所的一分子,没有归属感。律所的好与不好和普通律师无关,仅和合伙人有关,律师全凭自己的能力和信誉招揽案源,一个律师既是业务员又是专业法律人,还是一个小型的管理者、社会活动家、心理学家,多种角色集于一身,常常分身乏术,疲于奔命,往往不见效益。这样,律师大多是接触一些简单、代理费微薄的案件聊以过活。根本没有实力和资本承接高端的、需要集团化运作的案件,效率可想而知。

三、放眼宏观,自觉学习,适应经济发展。律师的大使命是为社会和经济形势服务的,目前我国的律师发展还远不能适应即将到来的经济转型发展。那么,律师加强学习就变得非常重要,学习内容尤其是应该贴近社会服务和经济服务需

求,比如金融、公司治理、债务风险管控、知识产权等核心竞争业务。否则,现在不学,将来会被国外律所抢占市场,中国律师处境雪上加霜。

三、营销策略与时俱进。对于律师而言案源就是生命力,如何有案源?如何有优质案源?是对律师行业的整体挑战,关系到服务团队的品质提升和服务链条的含金量。答案就是:自我营销,不倦的自我营销!营销渠道要多元化:

首先,不放弃传统营销策略,即人脉圈、朋友圈,国情必须不再累述。 其次,网络传媒已成大事,要趋利避害积极运用。推荐一下几种方式:

1、营销策略一:网络搜索关键词

2、营销策略二:视频营销

3、营销策略三:微博营销

4、营销策略四:团队网站建设

第三、加强东西部律师界交流。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转型,矛盾纠纷多发易发,老百姓对法律服务的需求旺盛。西部律师提供法律服务,推动法治建设的空间更广阔,意义更重大。这也对西部律师的自身素质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但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及区域环境制约,西部律师业发展在全国还处于较低水平。西部律师行业面临着队伍数量严重不足、业务素质亟待提高、办公条件十分有限等各种困难。特别是新入行的年轻律师,由于案源少、收费低等原因,生存堪忧。东西部律师整体水平有差距,而且这种差距近年来还在持续拉大。发展不均衡问题愈发凸显。支援,不仅仅是物质上的,还要有业务上的精心指导,律所管理经验的无私分享;需要全国律协进行统筹协调,从“输血”转为“输血造血”并举。我们欢迎更多组织类似的针对西部骨干律师的培训计划,也希望组建更多的“大腕”级律师团到西部办巡回讲座,免费为广大年轻律师授课,提高其见识和执业水平。提高西部地区,尤其是提高像成都这种中心地区应对高端业务的能力。

以上就是本人的学习感悟和整理,愿与大家一起分享学习。最后,再次真挚感谢本次培训的老师们、主办方和律协的相关领导们,你们的辛勤付出使我们西部律师受益匪浅,非常期待下一次的培训交流。

律协培训心得体会

山东省律协培训总结

律协,工作报告

律协,工作报告

实习协议(律协)

川律协45号

安徽省律协工作计划

实习律师总结律协

天津律协工作简讯

律协公司法专委会工作细则

律协培训心得
《律协培训心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